無論什么時候,,想起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都是從娘開始的。 憶起故鄉(xiāng)的夏天,,眼前就浮現(xiàn)出四五歲的那個夏天,,娘從菜園里割了一捆大麥,一手牽著我,,一手抱著這一捆大麥往回走的鏡頭,。 現(xiàn)在回憶起來,當時的麥子還沒有完全成熟,,可是家里的糧缸里早已空空如也,,娘只能打菜園里種的半分地的大麥的主意了。 娘拽著我的手往家走的時候,,興奮地對我說:“天長夜短的春脖子終于熬過去了,,娘再也不讓你們餓肚子了,娘回家給你烙麥煎餅吃,?!?/p> 菜園里種大麥是有原因的。 大麥的成熟期比普通小麥提前十天半個月,,在那個極度貧困的年代,,能提前這么幾天見到糧食,對過日子的意義是非常大的,。 娘回到家,,先把這一捆還未完全成熟的麥子擺開曬干,然后在地上鋪好蘆席,,朝一根粗木棍上摔打,。 打下的麥子,娘收到簸箕里簸干凈,,然后就可以用這一年當中的第一茬麥子制作美食啦,。 為了兌現(xiàn)承諾,娘要烙一次麥煎餅,。 一年到頭推磨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地瓜干,、地瓜干混合玉米、地瓜干混合麥子,,用純麥子磨糊糊,、烙煎餅的機會是非常少的,。 所以,當娘泡上小半盆麥子,,讓我們姊妹推磨的時候,,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勁,似乎這天的磨也輕了,,推磨頭也不暈了,。 一旦推完了磨,我們就開始盼著娘趕快支上鏊子點上火烙煎餅,。 娘烙的全麥煎餅真香啊,。 天下的爺娘疼小兒。 娘烙出的第一個麥煎餅一定是給我吃的,。 我現(xiàn)在還吃煎餅,,而且煎餅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但怎么吃也吃不出40多年前娘那個麥煎餅的香味了,。 那個夏天的麥煎餅的香味,,我想我是一輩子也忘不掉的。 對娘來說,,夏天的菜園不僅有大麥,,更是讓全家吃飽的后盾,。 吃過娘的麥煎餅后,,天也越來越熱了,娘開始天天領著我去菜園,。 夏天的菜園里有油菜,、有辣椒、有茄子,、有蕓豆…… 油菜開花的時候,,蜜蜂們在一朵又一朵金黃的花穗上毫不懈怠地采蜜。 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蝴蝶在油菜花間飛來飛去,一會兒在菜葉上落下,,立即把兩個翅膀秀在一起,,一會兒微風一吹她又展開翅膀在油菜花上盤旋。 有時候娘會給我捉一只蝴蝶,,往往還沒等我看夠,,一不留神間蝴蝶就飛走了。 南瓜秧上已經掛上幾個子瓜了,。 大的已經有兩個拳頭大了,,剛謝花的小南瓜也有雞蛋大小,,有圓圓的,有方方的,,有長長的,。 娘看著地上的南瓜,眼里放出的是快樂的光,,心里一定是充滿了希望的,。 娘知道,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今天還看不上眼的小南瓜就都長大了,,就可以給孩子們熬著吃,也可以做南瓜糊豆了,。 其實讓娘最開心的還是爬滿枝架的蕓豆,。 蕓豆,我們家鄉(xiāng)俗語稱“泥豆”,,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 蕓豆開的花有白色的、黃色的,、淡紫色的或紫色的,,一個花序開好幾朵花,結好幾個莢,。 娘每次都能摘上小半提籃蕓豆,,回家炒著吃或者煮了配上蒜泥吃。 當然,,用鮮蕓豆包水餃也是非常好吃的,。 只是幾十年前,用蕓豆包餃子基本上是一種奢望,。 如今娘已經永遠地走了,,故鄉(xiāng)的夏天再也找不到娘的身影。 但娘當年用簸箕簸大麥的情景,、大麥糊糊烙的煎餅的余香,,卻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