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鑒》遇見紀檢干部】 公元280年,,二三月間,,東吳末帝孫皓聽說晉朝安東將軍王渾的大軍南下,就派丞相張悌,,督率丹陽郡(湖北省秭歸縣東)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諸葛誕的兒子)率三萬人逆江而上迎戰(zhàn),。軍至牛渚(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采石磯),,沈瑩對張悌建議說: 晉朝在益州訓練水軍,已經(jīng)好些年了,。這次,,他們傾全國之力來打我們,搞這么大動靜兒,,益州的水軍沒道理不參加,,他們一定全體順江東下。而我們駐防上游的部隊,,從來就沒有戒備,,名將也基本上死光了,一幫后生小子擔當防守重任,,我恐怕沿江諸城,,沒有能守得住的。晉朝水軍一定很快就到達這里(牛渚),,我們應當集中力量等他們到來,,決一勝負,假如有幸能夠取勝,,那么長江以西就安全了,,至于上游地區(qū)各城,以后還可以再奪回來(此段長江是南北走向,,晉軍在江西,,吳軍在江東),。如果現(xiàn)在我們渡江作戰(zhàn),舍棄戰(zhàn)船,,則很難取勝,,一旦失敗,則大事去矣,! 張悌說: 兄弟啊,咱吳國馬上就要亡國了,,就連傻子都能看出來誒,!這種態(tài)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擔心益州水軍到了這里,,我軍一定恐懼驚慌,,無法整肅。趁現(xiàn)在渡江,,我們還可以與晉軍決一死戰(zhàn),。如果失敗了,就一同為國而死,,也沒什么可遺憾的了,。假如能夠取勝,那么敵軍奔逃,,我軍的士氣就上來了,,到那時,可以乘勝南上(長江此段由南向北流,,因此,,向上游去為“南上”),在半路上迎擊益州水軍,,那就不愁不能破敵,。如果采用你的計策,恐怕仗還沒打,,兵士都跑光了,。大家伙兒一塊兒坐等敵軍到來,君臣排著隊投降,,沒有一個人為國而戰(zhàn)死,,這難道不是國家的恥辱嗎! 【張丞相打仗是真不行啊】 三月,,張悌等人渡過長江,,在楊荷(安徽省和縣北)橋包圍了王渾的部將、城陽郡(山東省莒縣)都尉張喬,。張喬手下只有七千人,,緊閉營壘,,舉著裝飾白色羽毛的帽子請求投降。 諸葛靚認為應該屠滅張喬部,,張悌說: 強敵馬上就到,,不應把軍力消耗在這種小股部隊上,況且殺降不祥啊,。 諸葛靚說: 老張啊,,這幫人哪里是投降啊,!只不過因為他們救兵沒到,,他們晃點我們,拖延時間而已誒,。此時,,他們沒有死戰(zhàn)之心,我們正可一舉將他們?nèi)靠託?,壯我軍威士氣?。∪绻胚^他們,,一定會成為后患,。 張悌不聽,派人安撫張喬,。 張悌大軍繼續(xù)前進,,與晉朝揚州刺史、汝南郡(河南省息縣)人周浚遭遇,,兩軍各自筑營對陣,。東吳丹陽郡太守沈瑩手下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部隊,號稱青巾兵,,久經(jīng)考驗,,作戰(zhàn)勇猛,沈瑩率這五千丹陽銳卒,,持刀執(zhí)盾,,接連向晉軍發(fā)起三次沖擊,都沒能擊退對方,。青巾兵后撤時,,隊伍發(fā)生混亂,晉朝將領薛勝,、蔣班乘機掩殺過來,,吳軍瞬間崩潰,將帥根本無法制止,。此時,,頭前兒剛投降過來的張喬,,率他的七千戰(zhàn)士呼嘯而至,晉軍前后夾擊,,在版橋(安徽省和縣長江西岸)大破吳軍,。諸葛靚帶著幾百人逃走,派人去接張悌,,張悌不肯離開,,諸葛靚不忍獨自逃脫,又親自過來接張悌,,說: 老張,,存亡自有氣數(shù),并不是你一個人所能決定的,,為什么一定要自己求死呢? 張悌流淚說: 仲思(諸葛靚字),,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我還年少時,就被你家丞相(諸葛瑾)所賞識提拔,。我常常擔心我死得沒有意義,,辜負了他老人家對我的知遇之恩。我今日能夠以身殉國,,正是得償所愿,,為什么要逃走呢!你就不要再拉拉扯扯了,。 諸葛靚流著眼淚放開手,,剛走出一百多步,回頭一看,,張悌已被晉兵殺死,。同時被殺的,還有孫震,、沈瑩等七千八百余人,。 此一戰(zhàn),東吳帝國上下震動,。 衣賜履說:這位張悌,,是上年(公元279年)八月?lián)呜┫嗟摹堛┖苡行┟?,也有洞察力,。曹魏攻打蜀國時,東吳上下都認為不可能成功,,只有張悌認為,,蜀國一定滅亡,,當時被很多人所恥笑。數(shù)月之后,,蜀亡于魏,。 盡管張悌有遠見,有必死之心,,但是,,戰(zhàn)爭的目的是勝利,至少要立于不敗,,從來沒打過仗的文臣,,突然成為關(guān)鍵戰(zhàn)役的總指揮,孫皓的這個決定,,讓人不解啊,。如果讓諸葛靚來指揮,至少不會敗得這么窩囊,,至少不會接受張喬的詐降,,導致被晉軍兩邊夾擊,成了肉夾饃??!但是,諸葛靚是魏國投降過來的,,孫皓大約不會完全信任他吧,。 【諸葛靚雖然稱不上名將,但總比張丞相強啊】 在此,,我們稍微聊幾句孫皓的官制,。 以前我們多次講過,三公制是太尉,、司徒,、司空制;丞相制是丞相,、御史大夫制,,這兩種制度一般不會并行,即,,設了丞相,,就不會設司徒,設了司徒,,就不會設丞相,。 但孫皓很有意思,他丞相也設,司徒也設,,乍一看是一種分權(quán),,仔細一分析,又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先看丞相,,公元266年,孫皓任命陸凱為左丞相,,萬彧為右丞相,。公元269年年底,陸凱死了,,左丞相就沒了,,但并沒有補缺,也沒有把萬彧改任為丞相,,萬彧繼續(xù)擔任右丞相,。公元272年,萬彧自殺,,或者說是被孫皓逼得憂愁而死,,東吳就沒有丞相了,至少《三國志》里沒再出現(xiàn)丞相,。直到公元279年,八月,,孫皓任命張悌為丞相,。 再看司徒,公元268年,,任命左御史大夫丁固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為司空。公元273年,,丁固去世,,就由孫皓的親信董朝兼任司徒,到了公元279年的八月,,任命何植為司徒,。 公元271年,司空孟仁去世,,也是到了公元279年,,才任命執(zhí)金吾滕循為司空,但還沒上任,,就轉(zhuǎn)任了鎮(zhèn)南將軍,,率了一支萬人隊伍,到廣州平定叛亂去了。 公元271年,,任命武昌督范慎為太尉,。公元273年,范慎去世,,此后就沒有任命太尉的記錄了,。 在丞相、三公這種高官的任命上,,孫皓好像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人死了崗位空置多年的情況,這就說明這些崗位并不重要,。我弄不清孫皓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明顯能夠感覺到,他對朝臣極不信任,,才會造成這種高級別崗位任命混亂的局面,。 當初,司馬炎曾下詔書,,命令王濬攻下建平郡(四川省巫山縣)后,,就接受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的節(jié)制,到達建業(yè)后,,則接受安東將軍王渾的節(jié)制,。杜預接到詔令,對手下將領說: 如果王濬攻克了建平,,自會順江長驅(qū)直進,,威名已經(jīng)顯著,就不適合再受我的節(jié)制了,。如果他不能取勝,,那么我也沒法兒對他行使命令。 等到王濬大軍到達西陵(湖北省宜昌市),,杜預寫信對他說: 您已經(jīng)摧毀了敵人的西部屏障,,應立即直取建業(yè),討伐累世作亂的賊寇(孫家),,拯救吳國百姓于水火之中,,拿下了建業(yè),整裝返回洛陽,,這是前所未有的功業(yè),。 王濬收到信,非常高興,,立即把杜預的信呈報給司馬炎,。 安東將軍王渾部與孫皓的中軍大戰(zhàn),斬東吳丞相張悌等首級數(shù)千,又俘虜吳軍萬余人,,進軍到橫江(安徽省和縣東南長江渡口),。 吳丞相張悌戰(zhàn)死后,晉朝揚州別駕何惲對刺史周浚說: 張悌率全吳的精兵,,全部在此覆滅,,東吳朝野上下,必是人人驚恐?,F(xiàn)在,,王濬已經(jīng)攻下了武昌,正乘勝東下,,所向無敵,,吳國土崩瓦解之勢已經(jīng)很明顯了。我認為,,現(xiàn)在應該立即率軍渡江,,直指建業(yè)。我大軍突然兵臨城下,,吳人必然膽戰(zhàn)心驚,,失去勇氣,我們即可不戰(zhàn)而擒獲敵首,。 周浚對何惲的建議非常認可,,讓他去向王渾報告。何惲說: 王渾根本不懂得把握時機,,他死抱著謹慎小心的行事原則,,生怕自己犯了什么過失,肯定不會聽從我的意見,。 周浚堅持讓他去向王渾稟告,王渾果然說: 皇上只讓我駐扎在江北,,以便抗擊吳軍,,并沒有讓我輕易進兵。你們揚州的軍隊,,雖然很能打,,但又豈能獨自平定江東!現(xiàn)在如果違反詔命出兵,,打了勝仗也不會得到褒獎,,如果沒能取勝,就犯下嚴重的罪過,。況且,,皇上命令王濬接受我的節(jié)制,你們現(xiàn)在應該做的,就是準備好舟船,,等王濬一到就一齊渡江,。 何惲說: 王濬出征萬里,一路凱歌,,眼看就能拿下建業(yè),,手握如此巨大的功勛,他怎么會來接受您的節(jié)制呢,?領兵的原則是,,接受任務,完成任務,。至于具體怎么完成,,那是將軍的事,豈可事事請示報告,!明公您身為上將,,抓住機會就可以行動,為何非要等待朝廷的命令呢,?現(xiàn)在如果渡江,,完全有把握取勝,您還猶豫,、顧慮什么,?停留不進,擔心失敗,,不可謂智,;知而不行,不可謂忠,,這正是我們揚州軍隊上上下下引以為恨的原因啊,。 王渾不聽。 衣賜履說:表面上看,,王渾就是一個挼貨,,建業(yè)唾手可得,他竟然不敢出戰(zhàn),,真是個窩囊廢,。但是,我們往深了想,,可能又會覺得這家伙的做法,,未必就是錯的。上一回我們講過,,仗都打到這個份兒上了,,東吳恨不能吹口氣就會倒掉,,但從晉朝廷到前線作戰(zhàn)部隊中,依然有人提議休戰(zhàn)回軍,,等冬天再進攻東吳,。這其實是兩方政治力量的角逐,打,,還是不打,,看這兩方最后角力的結(jié)果。王渾作為老官油子和資深將領,,我猜他不是不敢直逼建業(yè),,而是在觀望朝廷的風向。 另外,,王渾說得沒錯,,按照官僚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來看,王濬必須受制于我,,他豈敢越過我直接進攻建業(yè),!然而,七十來歲的老王濬,,不按官場規(guī)矩出牌啊,,他是真不聽話啊,!呵呵,。 【借幅地圖用用】 沒過幾天兒,王濬從武昌順著長江直接向建業(yè)進逼,。吳主孫皓派游擊將軍張象率領舟師一萬人抵抗,。張象軍一看到王濬軍的旌旗,秒慫,,然后,,秒降。這時候,,江面上全是身披鎧甲的王濬的士兵,,旌旗映照天空,氣勢極為盛大,,吳國人嚇得魂飛魄散。 孫皓的寵臣岑昬(同昏),,陰險狡詐,、諂媚逢迎,做到了九卿,。岑昬喜歡搞工程,,抓基建,,不斷興起勞役,老百姓深受其苦,。等晉軍就要到達的時候,,皇宮中親近的幾百名隨從、官吏向?qū)O皓叩頭,,請求說: 皇上啊,,敵軍一天一天逼近,而我們的士兵卻不肯拿起武器抵抗,,您打算怎么辦呢,? 孫皓問,是什么原因,? 眾人回答說,,正是由于岑昬的緣故。 孫皓說,,要是這樣,,就拿這個奴才去向老百姓謝罪吧! 眾人答應“是,!”從地上爬起來就去抓岑昬,。等到孫皓后悔,連派好幾撥人去制止時,,岑昬已經(jīng)被誅殺,。 東吳徐陵督陶浚,本來是奉命去討伐廣州的叛亂,,剛到武昌,,聽說晉軍大舉進逼,于是率軍返回建業(yè),。孫皓接見陶浚,,向他詢問水軍的情況。陶浚說,,益州的船都很小,,現(xiàn)在只要給我二萬士兵,乘大船作戰(zhàn),,我有把握擊敗他們,。于是孫皓下令召集兵員,授予陶浚符節(jié)斧鉞,,預定第二天出兵,。結(jié)果,當天夜里,,陶浚召集的士兵跑了個精光,。 這時,,王渾、王濬,,以及瑯邪王司馬伷都已逼近建業(yè)附近,。吳國司徒何植、建威將軍孫晏都把印璽,、符節(jié)送到王渾那里投降了,。孫皓采用光祿勛薛瑩、中書令胡沖等人的計謀,,分別派遣使者向王渾,、王濬、司馬伷奉上書信請求投降,。 衣賜履說:我猜,,向三個人同時投降,大約是擔心如果哪一個沒伺候好,,說不定一怒之下,,帶人殺過來。投降都投得提心吊膽,。 孫皓又給大臣們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深深地譴責了自己的罪過,并且強調(diào): 當前,,大晉平治四海,,大家不要有顧慮,抓緊時間到晉朝找工作吧,,在晉朝繼續(xù)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不要因為改朝換代就喪失了你們的志向。 孫皓的使者先把印璽送到瑯邪王司馬伷那里,。 三月十五日,,王濬的舟師經(jīng)過三山(江蘇省寧縣西南長江東岸),王渾派信使邀請王濬商議事情,,王濬正揚帆直逼建業(yè),,回復王渾說,現(xiàn)在風好,,正可進軍,,不便停留。當天,,王濬的八萬士兵,,戰(zhàn)船百里,擂鼓吶喊進入石頭城(建業(yè)城西北),。孫皓脫了個光膀子,,雙手綁在身后,抬著棺材,,到王濬大營投降,。王濬著人給孫皓松了綁,焚燒了棺材,,請他相見,。 【孫皓來降】 王濬接收了吳國的地圖、戶籍,,共計四個州(交,、廣、揚,、荊),,四十三個郡,五十二萬三千戶,,二十三萬名士兵,。 衣賜履說:東吳至此滅亡,三國時代也就徹底結(jié)束了,。蜀亡于公元263年,,魏亡于公元265年,吳亡于公元280年,,在三國中,,算是最長壽的了。 晉朝廷收到吳國已平定的消息,,大臣們都去慶賀,,為司馬炎祝壽。司馬炎手持酒杯流淚說: 這都是太傅羊祜的功勞??! 當初,還沒有攻陷吳國的時候,,大臣們都認為不可以輕易進軍,,只有中書令張華力挺進軍,認為一定能成功,。伐吳總司令賈充上表說: 吳國不可能全部平定,,現(xiàn)在正是夏季,長江,、淮水下游地區(qū)潮濕,,一定會發(fā)生疾病瘟疫,應當撤軍,,以后再作打算,。即使腰斬張華,,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謝罪。 司馬炎說,,討伐東吳,,是朕的意思,張華只不過是與我意見相同而已,。 荀勖又上奏,,要求批準賈充的請求。司馬炎沒有同意,。杜預聽說賈充上奏請求停止進兵,,急忙上表反對,使者走到轘轅(河南省偃師縣東南)時,,吳國已經(jīng)投降了,。賈充又慚愧又害怕,到宮里去請罪,,司馬炎好言安慰,,并沒有追究。 衣賜履說:賈充是伐吳的總司令,,照理應該駐軍在項縣(河南省沈丘縣),,不知道什么時候跑回洛陽了。另外,,三月,,孫皓投降,賈充卻說已經(jīng)到了夏季,,略顯古怪,。 四月二十八日,司馬炎下詔,,賜予孫皓爵位歸命侯,。 四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太康,,特準全國人民喝大酒五天。派遣使者分別到荊州,、揚州撫慰官民,,吳國原來的州牧、郡守以下的官吏,,全都繼續(xù)擔任原職務,,廢除吳國繁瑣的規(guī)章制度,吳國上下都很喜悅。 瑯邪王司馬伷派使者送孫皓及他的宗族去洛陽,。 衣賜履說:提個問題,,孫皓不是在王濬手上嗎?怎么是由司馬伷送到洛陽的呢,? 這其中還真是頗有些彎彎繞誒,。 《晉書·何攀傳》載,何攀是益州刺史王濬的別駕,,經(jīng)常與王濬商議伐吳事宜。王濬不聽王渾的招呼,,直接進軍到建業(yè),,接受了孫皓的投降。把安東將軍王渾氣得七孔冒煙渾身冒火,,當時就打算去攻打王濬,!這個情況大約傳到了王濬軍中,何攀力勸王濬把孫皓送給王渾,,這才化解了這次危機,。 說起來真的挺危險,似乎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鐘會和鄧艾在滅蜀之后的火并??! 但是,送孫皓入京的卻不是王渾,,而是司馬伷,。這就充分說明王渾和王濬全然不同的處世態(tài)度和做事方法。司馬伷是宗室,,王渾把孫皓轉(zhuǎn)送給了司馬伷,,這是送給宗室的一個大禮——最終滅吳的,是你們司馬家的人,。 在官場上混,,十個王濬也趕不上王渾啊。 五月一日,,孫皓到了洛陽,。他和太子孫瑾等人用泥涂在頭上,反綁了雙手,,來到洛陽的東陽門(洛陽東城中門),。司馬炎派謁者解開他們的繩索,安頓好住處,,又下詔賜給衣服,、車子、三十頃田地,每年都要發(fā)錢財,、糧食和布匹,。 東吳原太子孫瑾被任命為中郎,孫瑾的兄弟們,,凡是原先封了王的,,都被任命為郎中。吳國士人,,都根據(jù)才能提拔使用,。 五月四日,司馬炎會見文武官員以及四方來晉的使者,,派人把孫皓君臣叫來相見,。孫皓登上大殿向司馬炎叩頭。司馬炎對孫皓說,,朕設了這個座位等你很久了,。 孫皓說,我在南方,,也設了一個座位等待陛下,。 嘿,你看,,孫皓雖然已經(jīng)不是皇帝了,,現(xiàn)在的身份是司馬炎的階下囚,但一點兒不落下風,,嘴皮子是真利索,。反應極快,還是黑色幽默那種,,別人都笑翻了,,他卻不動聲色,要擱現(xiàn)在,,參加個歡樂喜劇人,、脫口秀大賽唔的,一準兒年度總冠軍,。 主子吃了癟,,旁邊兒的賈充不干啊,得給主子找補回來啊,,老賈同志深諳打人要打臉揭人要揭短的罵街藝術(shù),,乜斜著孫皓,說,,歸命侯,,聽說你在南方,,鑿人的眼睛,剝?nèi)说哪樒?,這算是哪門子的刑罰呢,? 孫皓瞥了一眼賈充,一秒鐘都沒猶豫,,說,,當人臣而弒其君主的,還有那種奸邪不忠的,,就用這法子對付他們,。 賈充那張老臉剎那間漲成紫紅色,嘴唇哆嗦了半天,,一句話沒說出來,。孫皓則面不改色,一如平常,。 衣賜履說:賈充不是想挖苦孫皓殘暴嗎?孫皓一句“人臣有弒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直接見血封喉。哪個人臣弒過君,?賈充啊,,殺了魏帝曹髦;哪個人臣奸邪不忠,?賈充啊,,幫著司馬炎滅了魏國啊,!換句話說,,你賈充如果是我的臣子,老子早就鑿了你的狗眼,,剝了你的面皮,!面對孫皓同志,官場老江湖賈充完敗,。 《世說新語》上還有一個小故事,,說有一次司馬炎問孫皓,說,,聽說你們南方人喜歡唱一首《爾汝歌》,,你來唱一唱如何? 孫皓正在飲酒,,于是舉起酒杯,,現(xiàn)場作詞,唱了一曲: 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 司馬炎聽后,,是真想抽自己的嘴啊,,呵呵。 【阿斗:皓哥,,你骨頭比我硬多啦】 衣賜履說:據(jù)說,,《爾汝歌》是魏晉時代一種帶有親狎情調(diào)的民歌,我估計就是那種情哥哥,、情妹妹打情罵俏的小曲兒,,司馬炎估計也沒想讓孫皓真唱,只是想臊一臊他,,你就是朕的一個戲子,。沒想到,這位孫爺,,不但才思來得快,,現(xiàn)場作詞,而且還練過卡拉OK,,能上“東吳好聲音”,。爾、汝都是你的意思,,一般對地位低的人或晚輩,,才稱爾、汝,,地位相當?shù)娜?,或者地位低的人稱呼地位高的人為爾、汝,,則是相當失禮的,。司馬炎你既然讓我唱小曲兒,那我就唱,,一句一個汝,,四句四個汝,我惡心不死你,!哈哈哈,。跟孫皓斗嘴皮子,司馬炎,、賈充君臣真不在一個量級上啊,。 雖然是階下囚,,但孫皓針鋒相對,倒是沒有失了皇帝的架子,,似乎比劉禪要有骨氣,。劉禪怎么被取笑都無所謂,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成為千古笑柄。但是,,劉禪后來活到六十五歲,,而孫皓則于公元284年去世,年僅四十三歲,。 之前我們講過,,孫皓曾讓術(shù)士占卜,得到的結(jié)果是: 吉,。庚子年,,青色的車蓋會進入洛陽。 于是,,孫皓就一心一意等待庚子年,,乘著青色車蓋的車子,到洛陽去當皇帝,。 公元280年,,孫皓終于成行,,抵達洛陽,,這一年,恰恰是庚子年,。 【西塞山】 我們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西塞山懷古》來結(jié)束這一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