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唯一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總計3750字,,閱讀完大概需要11分鐘)
朱植,,1377年3月24日出生,,單純從年紀(jì)上看,,站在后來的歷史觀,朱植也算是很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位,。朱植是朱元璋兒子中,,較之于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更年長的最后一位。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年紀(jì)就比朱允炆還小了。也對,,那些年朱元璋沒有了御駕親征的戰(zhàn)事,待在宮里生孩子就是最大的課余活動,。 朱植的母親是高麗人韓氏,,換言之,,這位正經(jīng)是中韓混血。韓妃的生卒年,,名號,,何時嫁給朱元璋,均無可考,。之于韓妃,,少有的記錄便是其在1377年生下朱植之后,又在1380年生下朱元璋的第十四女含山公主,。這位含山公主也是一位開了掛的大神,在當(dāng)時的醫(yī)療條件之下,,享壽81周歲,十分難得,。 另外對于韓氏的記載就是,稱其姿色嬌美,,受明太祖寵愛,被封為妃,。但是根據(jù)實際情況的猜測,大概率在14世紀(jì)80年代,,韓妃生下含山公主后不久過世。 朱植運氣挺不錯,,1378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朱元璋第二次分封諸子,,第十五子朱植剛好趕上,,以不足一歲的年紀(jì)被封為衛(wèi)王,。封地選擇在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元城縣,也即是今河北省邯鄲市所轄的大名縣,。 然而由于朱植當(dāng)時年幼,等待成年就藩,。1392年,15歲的朱植被改封為遼王,,封地選擇在遼東廣寧衛(wèi),也即是今遼寧省錦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北鎮(zhèn)市,。1393年,,朱植正式就藩廣寧衛(wèi),,去往寒冷的東北邊防,為國戍守邊疆,。
這里就盤點一下明初所封的九大塞王,。從東到西分別為: 遼王朱植,封地廣寧衛(wèi),,今遼寧省錦州市; 寧王朱權(quán),,封地大寧衛(wèi),今內(nèi)蒙古赤峰市,; 燕王朱棣,封地北平府,,今北京市,; 谷王朱橞,,封地宣府左衛(wèi),,今河北省宣化縣; 代王朱桂,,封地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 晉王朱?,,封地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 秦王朱樉,封地西安府,,今陜西省西安市; 慶王朱?,,封地寧夏衛(wèi),今寧夏區(qū)銀川市,; 肅王朱楧,,封地甘州左衛(wèi),,今甘肅省張掖市。 九大塞王 這九位也被稱為九大塞王,,他們九位有一個共同的目標(biāo),就是為了防止北邊游牧民族南下對于明朝政經(jīng)造成破壞,。 而這九大塞王里,最靠西邊的,,就是上一輯我們講述的肅王朱楧,,而最靠東邊的,,便是本文的主角,,遼王朱植。 因為封地接近東北邊境的緣故,,朱植之軍旅技能優(yōu)渥,屢樹軍功,。這好像也很能說明問題,你的能力有時候和所處的環(huán)境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同朱植這樣的藩王,如果放去江南富庶之地,,或許他的軍事天資也就被埋沒了。
建文時期,,朱棣起兵靖難,,坐鎮(zhèn)東北邊防的朱植傭重兵于遼東,又與燕王朱棣的北平府距離不遠,,如果朱植的軍隊被朱棣所掣肘,那對于建文帝來說,,就非常麻煩了,怎么辦,? 朱允炆隨即召朱植到南京,朱植隨即從海路取道南京,,同時,,朱允炆打算將朱植移封南方,。就算這位十五叔武功顯赫,但是您還是去南方過舒坦日子去吧,,不要戍守邊防了。 所以,,國家內(nèi)部亂起來,,什么所謂抵御外部的戍邊在統(tǒng)治者看來都不重要。歷史沒有假設(sh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把朱植撤走,實際是很危險的,。 皇帝的詔令,,不得不從,,建文二年,是為1400年,,朱植只能去到自己的第三個封地,荊州府,。這個荊州府其實各位看客并不會陌生,系列內(nèi)之前提及過的湘王朱柏,,便是在荊州府自焚而死,,這件事發(fā)生在1399年,,一年的時間,王府經(jīng)過重新修葺,,再次排上用場,。 至此,,遼王世系便從遼寧省遷徙到湖北省,勢力范圍就是如今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當(dāng)時稱湖廣行省,,直到明末,。
靖難之役過后,朱植的四哥朱棣即位稱帝,,對于靖難時,,并未伸出援手的朱植,朱棣一直心懷不滿,。 不滿的方式也很直接,朱棣一直就不喜歡這位十五弟,。 永樂十年,是為1412年,,朱棣找了一個理由將朱植的遼王護衛(wèi)削除,,只留下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差使,。《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二十五》記載“(永樂十年二月)庚辰,,遼王植有罪,,削其護衛(wèi)及儀衛(wèi)司,止給軍校尉三百人備使令,。”至于到底什么罪狀,,需要削護衛(wèi)呢,?史料未記載,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從此之后,,朱植從“東北虎”變成了可愛的荊州貓,。 那朱植還能做什么呢?思來想去,,他完全失去了自身的價值,只能生孩子玩兒啦,。
沒錯,,朱植,很能生,或許這句話應(yīng)該修正為,,朱植的妃妾們很能生。他總共有20個兒子,,13個女兒,。在朱元璋所有的兒子里,,唯有第五子周王朱橚的子女?dāng)?shù)量比朱植多,朱橚有16子19女,,單純比較兒子數(shù)量,還不及朱植,。況且朱橚活了64歲,直到62歲的時候還在生孩子,,本文主角朱植壽命47歲,,如果讓他多活些年歲,,兒女?dāng)?shù)量超過這位五哥應(yīng)該不在話下。 按照《皇明祖訓(xùn)》的規(guī)定,,遼府譜系為:“貴豪恩寵致,,憲術(shù)儼尊儒。雲(yún)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各種繁體字,,可能還有一些不知道該如何讀,,我們翻譯一下為:“貴豪恩寵致,,憲術(shù)儼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朱植的兒子輩名字均為“朱貴X”,,第三字五行屬火。 這20個兒子,最為神秘的,,當(dāng)數(shù)長子朱貴煐,,他在洪武三十年七月辛亥,也即是公元1397年7月25日出生,,出生后不久,朱貴煐便被封為世子,,他也是朱元璋在世的情況下親自進封的最后一位世子,。所以,,根據(jù)慣例,猜測朱貴煐應(yīng)該是嫡長子,,其母親應(yīng)該是遼王妃郭氏,,即是明初名將武定侯郭英的女兒,。但是后來關(guān)于這位遼世子的記載便再無從找尋,其何時薨逝,,經(jīng)歷若何,,蛛絲馬跡都沒有留下,。 除嫡長子受封世子,第十一子和第十三子早夭之外,,朱植的其余十七個兒子均被封為郡王,,我們來細數(shù)一下這些郡王國的封號,,分別是:長陽王、遠安王,、興山王,、巴東王、潛江王,、宜都王、松滋王,、益陽王,、湘陰王、衡陽王,、應(yīng)山王,、宜城王,、枝江王、沅陵王,、麻陽王,、衡山王與蘄水王,。湖北湖南的朋友,尤其是湖北的朋友,,看到這些地名,,或許會比較親切吧,。 公元1424年6月4日,,后半生啥事兒沒做就單純生孩子玩兒的朱植薨逝,,享年47周歲。后來仁宗朱高熾為朱植上謚號為“簡”,,所以也史稱“遼簡王”。
公元1397年12月29日,,朱植第二子出生,后被命名為朱貴烚,。朱貴烚較之于自己的長兄朱貴煐小5個月,,所以推測朱貴煐為嫡長子的情況下,,朱貴烚不可能是嫡子,只能是庶出,。 永樂二年四月,,即是公元1404年5月,,不足6歲的朱貴烚受封長陽郡王,。在此之后的永樂年間,對于朱貴烚的記載幾乎就很難找到了,,直到朱植薨逝后,朱貴烚才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 這一次走入人們視野的契機便是朱貴烚進封遼王,。此時,,他的地長兄朱貴煐早已經(jīng)去世且無子,他便以郡王進封親王,,這里其實還有迷案,,我們稍后再談。 1424年農(nóng)歷十月,,朱貴烚正式襲封遼王,時年25歲,。在朱貴烚作為遼王的時候,,荒唐難以言表,多次被彈劾,。終于在正統(tǒng)四年三月,英宗朱祁鎮(zhèn)將其廢為庶人,,關(guān)于這一部分記載如下:“不友于諸弟,,侍庶母寡恩,,亂郡主(江陵郡主、瀘溪郡主),,奸人妻,,捶死長史,,淫穢無狀,滅絕天理,,傷敗風(fēng)化,,污辱祖宗”。而《明英宗實錄》里記載更加全面,,這里就不贅述了,,比較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亂郡主之行為。江陵郡主是朱植的長女,,他的妹妹;瀘溪郡主是朱植的第十女,,也是他的妹妹。能說什么呢,?此處省略三千字,。 關(guān)于朱貴烚的身世,,不同的史料也有矛盾之處,《明史》稱朱貴烚是庶出,,我們之前分析過,他應(yīng)該只能是庶出,。但據(jù)《明英宗實錄》,,朱貴烚的三弟朱貴燮是嫡出,,但是又據(jù)《明仁宗實錄》,,朱貴烚是作為世子襲封,朱植享年不足五十歲,,不符合將庶長子立為世子的條件,,如果他的三弟朱貴燮真是嫡出的話,,那么王位就應(yīng)該是第三子朱貴燮的。所以根據(jù)現(xiàn)有的史料和歷史事實的綜合推斷,,朱植的第二子朱貴烚,第三子朱貴燮都不是嫡出,。
朱植第三子,,即是上一段末尾提及到的朱貴燮,1399年出生,,于1404年受封遠安王;朱植第五子,,名為朱貴煊,,1400年出生,,于1404年受封巴東王。這兩位郡王去世的時候身份都只是庶人,,理由呢,?居然是沒有為過世的父親奔喪,。 先說朱貴燮,他父親朱植一直不太喜歡他,?!睹魇贰放c《太宗實錄》里都有一段關(guān)于朱貴燮與父親朱植相互告狀的橋段。永樂十六年五月,,即是公元1418年6月,朱植奏稱朱貴燮與宦官數(shù)人逃離遼王府,,朱棣得奏告后隨即命有司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是是朱貴燮想入京告發(fā)朱植謀反,。再說朱貴煊,,他倒是沒有和父親有過多的嫌隙,。 這兩位郡王在父親朱植薨逝后,沒有前去奔喪,,受到了嚴(yán)厲的懲罰。當(dāng)時仁宗朱高熾剛即位,,對于這種現(xiàn)象自不會姑息,。1424年農(nóng)歷九月,,這兄弟祿米被削減一半,;同年十月,二人被廢為庶人,,但是均保留了一千石的歲祿。 他們沒有想到的時候,,后來自己的二哥朱貴烚因罪被廢,,如果沒有這個插曲的話,作為老三的朱貴燮是不是可以遐想一下,。
上文提及的第二任遼王朱貴烚因罪被廢,,繼任遼王應(yīng)該是誰呢,?肯定朱貴烚的子嗣是沒有資格了,。再者,朱植第三子朱貴燮也在1424年被廢,,其子嗣也隨即失去資格,,所以遼王的王位就如同天上掉落一樣,,砸在了朱植第四子朱貴(火受)的頭上。 這就是所謂的一死二三皆廢,,老四天上落得位,。 朱貴(火受)的一生在史料里記載不多,,最終72歲壽終正寢。其薨逝之時已經(jīng)是成化七年,,他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時任皇帝朱見深的曾祖父輩,。 后世遼王支系里,,還有哪些值得一說的人和事呢,?我們下一輯繼續(xù)講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