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閱讀時間的缺失,閱讀紙質(zhì)書籍越來越顯得奢侈和金貴,,手捧書本的日子也越發(fā)難得,,得知PSP能夠看電子書,我的閱讀興趣方得以繼續(xù),。這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就是工作之余,,在PSP上讀完的,時隔1天多些,?!恫荒艹惺艿纳p》此書早已聞名遐邇,其為禁書的經(jīng)歷,,更讓我愈發(fā)的想先讀而后快,,然而,因種種說得清說不清的原因,,我竟多次遇到而未能實現(xiàn),。幾次在當當網(wǎng)上把它放入購物車,都有系統(tǒng)提示赫然“缺貨”,,無法購買,。在書店中,看看價格,,也不是能達到我心中的折扣,,每每遇到、翻閱,、放下,、離開都有不舍。弄清PSP的閱讀原理后,,“生命”自然首推,。 2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沒有序言,沒有后記,。我對照過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原書,,也如我說的一樣。我不禁有些失望,,盡管也看過沒有序跋的書籍,,但多是出版社的印刷問題,或是盜版所致,,何以如此聲名遠播,、獲得重獎的小說竟也沒有序跋。莫非昆德拉真應(yīng)了知堂老人的話,,“我的書,不需要別人來做序”,。無論如何,,既然翻開了,,我就要把他讀下去,沒有就沒有了,。 3 讀書是為了消遣,,讀小說更是如此。當然,,我不是否定那些拿著讀書的名頭做些不是讀書人做的事情,。天生萬物,總要有個活命的法子,。積極也好,,消極也罷,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和安排的,,特別在大時代的背景下,。60、70年代,,你不是革命小將,,就被扔進歷史垃圾堆,80年代的改革開放,,不搞經(jīng)濟似乎也顯得落伍,,現(xiàn)在好好的一個小伙子,你如果不曉得上網(wǎng)和信息共享,,那所說的前衛(wèi)和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就值得懷疑了,。 同樣在1968年左右的捷克,托馬斯寫文章抨擊當局,、拒絕告密,,拒絕在微駝的編輯和兒子西蒙的要求下簽字,特麗絲拍侵略者照片,,薩賓娜拒絕媚俗都是時代的潮流,。我們不能否認,也不必否認他們曾經(jīng)的生活經(jīng)歷,。追求美好而遭受的痛苦,,不需要別人安慰。在沒有追求的看來,,他們不值得安慰,;而在追求者自身來看,他們不配安慰,。輕與重,,我也不能夠解釋清楚,只在自己的生活中偶爾能夠體會。 4 托馬斯無疑是書中的主角,,其一生200多位的性伴侶固然成為眾多男士的羨慕對象,,我們在托馬斯一次次的性活動中,觀看他本人身心劇烈的表演,,在他銷魂的那刻,,我不知道自己能否體會到托馬斯的感受。身體的快感,,不言而喻,,除此之外,似乎也感覺到托馬斯的空虛,。 沒有比特麗莎更能牽動托馬斯的內(nèi)心,,在很大的一部分程度上,托馬斯幾乎都是因為特麗莎的原因而行動,。我說的是離開布拉格,,離開蘇黎世。這也是在本書最后,,特麗莎自己的內(nèi)心獨白,。她認為自己要求托馬斯離開和進去,都是想讓他證明他真的愛她而已,。當然,,我也是這么看的,甚至在為托馬斯感到惋惜,。 5 借托馬斯的回憶,我們得知他們的戀情始于一個離布拉格150里的小鎮(zhèn),,由于書籍而相識,,由于貝多芬而相知。在僅有一面之緣之后,,他們就做愛了,,速度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當今的網(wǎng)友見面。沒有哪個人能夠在QQ上聊了幾句就能夠互留地址,,然后見面做愛的,。 他們能夠在一起,就是因為六個不明所以的巧合瞬間,,錯過一個,,我們都看不到這本書了。當然,,如果昆德拉執(zhí)意要寫,,我們也不懷疑會在三兩個偶遇下,,就能看到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6 托馬斯在寫文章之前是外科醫(yī)生,,醫(yī)術(shù)精湛是作者想投給我們的信息,。但是由于對當局的某些措施不認同而失去了繼續(xù)做醫(yī)生的權(quán)利,這令我不僅想起發(fā)生在當下的“范跑跑”,。同樣的不滿意,也得到了民間及官方部分人員的不滿意,,范美忠的教師之途坎坎坷坷,。簽字不簽字,并不是一個令人無所謂的東西,,相反,,說他無所謂的人心里其實惦記著比都重要。但簽字之前,,我?guī)缀跸鹊贸阶约?,不懼怕什么,但是簽了之后,,直到簽字之前之中,,都是忐忑不安的,生怕會給自己及親人帶來災(zāi)難,。這一點,,我們可在托馬斯在編輯要求他簽字時候看的清清楚楚。
7 著名的外科醫(yī)生,,突然變?yōu)榍謇聿AУ那鍧嵐?,我不知道發(fā)生在我身上會怎么樣,。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是我的一個夢想,然而我現(xiàn)在還不是教師,,我所做的工作,,除了有一點點設(shè)計因素之外,幾乎就是舊時的監(jiān)工,。要說沒有感受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心理落差,,沒人會信,我只有在工作之余進行不咸不淡的閱讀和書寫,。 上次同老同學(xué)聊天,,他們說一個人沒有志氣,只想守著一個一個職業(yè)不想放,,我當時就承認,,自己如今都是懷有這樣的想法的,志氣不志氣,,我也不能向別人證明,,快樂與否,用容若的話來說就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托馬斯一時也不是習(xí)慣職業(yè)的轉(zhuǎn)變,但很快他就適應(yīng)了,,在清掃玻璃窗的時候,,依然不忘記他的濫情行為,很多居家的貴婦人,,點名要求托馬斯服務(wù)的時候,,老板也無可奈何。 8 離開布拉格之后,,托馬斯是和特麗莎一直生活在蘇黎世5年,。在失去了攝影師的工作之后,特麗莎幾乎是重操舊業(yè),,到酒館做服務(wù)員,。在接觸越來越多的,難以忍受的客人之后,,她終于做了一件她一直想做而未做的事情——出軌,。在布拉格托馬斯的住處之時,她已經(jīng)知曉了托馬斯的行為不端,,情人們的信件也在打掃房屋的時候被特麗莎無意間看到,。
9 按照托馬斯的觀點來看,薩賓娜顯然是個好情人,,能夠為特麗莎找到一份輕松的工作,,在情人眼里顯得多么不平常。站在薩賓娜的角度來看,,能為特麗莎找工作,,顯然并不違背她的生活準則——媚俗。在日內(nèi)瓦,,一批文化人在嘰嘰喳喳要如何如何為祖國做些什么事情的時候,,薩賓娜顯然也不認同他們的“反動”觀點。她高調(diào)的反對媚俗,,超過了民族情感,,是一位十足的自由主義者。 10 弗蘭茨的理想者悲劇,,我在前面竟沒有看出來,。用薩賓娜的話來說,弗蘭茨是個好人,,溫柔,、熱情、還有個令我羨慕的大學(xué)教師的職業(yè),,但是,,不符合薩賓娜的胃口,在與弗蘭茨的最后一次性事中,,“老母狗與小狗”的媾和狀態(tài)讓薩賓娜干的酣暢淋漓,,同時也惡心透頂,“這是最后一次”,,她對自己說,。而此時,,弗蘭茨竟以為,他是她的唯一,。 為了尋找理想中的自己的生活,,弗蘭茨隨著一批文化者進入了緬甸,以和平人士的身份,,降身于戰(zhàn)地之中,。那個戴眼睛的女大學(xué)生,沒有陪他過來,,他的前任妻子克勞迪在弗蘭茨死之后,,不知有沒有感覺自己同他到底有哪些值得回憶。 11 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意外死亡,,我無法想象還能有什么更好的結(jié)局,,故鄉(xiāng)的遭受侵略之后,成為了縮小的莫斯科或是俄羅斯,,失去故土的人是不幸的,。不管這個人在異鄉(xiāng)過的多么舒適,大時代所造成的個人情感脫離故土的缺失,,都是可憐的,。當人們不得不在自己的祖國遭受不能改變的痛苦時,除了移民外地,,似乎也實在想象不出更為完美的措施,。 離開了,失去了,。逃離生命的重,,還是尋找生命的輕,我們在一代又一代的遺傳和生命中,,前赴后繼的延續(xù)先人的夢想,,對與錯、輕與重時常會互相扭轉(zhuǎn),、顛倒,。生命是唯一的一次傳奇經(jīng)歷,無可輪回,。(此為十年前舊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