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銅車馬儀仗俑·雷臺觀·雷臺漢墓
——甘肅旅行紀實·第二十篇
劉福新
題目是按照本人的拍照順序擬的,。但本文的敘述次序卻要調(diào)整一下:雷臺,、雷臺觀、雷臺漢墓,、銅車馬儀仗俑,、馬踏飛燕、馬踏飛燕為何在武威出土,?
遍尋網(wǎng)絡(luò)資料,,非常亂,真的非常亂,根本讓人看不出頭緒,,本人試著重新整理一下,,意圖很明顯——“消除亂桿子撲頭的不清晰行文”。
雷臺
雷臺,,因供奉道教神仙,、雷部正神聞仲而得名。據(jù)傳說,,姜子牙封神伐紂,,把聞太師封為雷部正神,統(tǒng)領(lǐng)風雨雷電等各路神仙,。雷臺位于武威市北門外,,是一座長方形扛筑的土臺,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高8.5米。1983年雷臺被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臺漢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雷臺觀
到了明代天順年間,人們在臺上修建了雷祖觀等道教建筑(道教建筑物稱“觀”),,臺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筑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十座,建筑宏偉,,規(guī)模宏大,。
雷臺漢墓
雷臺之下,有一座漢代墓葬,,前涼夯筑土臺時,,把它壓在了土臺之下。聽說在1969年,,武威新鮮鄉(xiāng)的一位農(nóng)民老伯在雷臺旁的一棵老槐樹下打瞌睡,,結(jié)果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了這座大型墓葬,也就是著名的雷臺漢墓,。根據(jù)出土馬俑胸前的銘文記載呢,,雷臺漢墓應該是一個張姓的將軍和他妻子的合葬墓。這座雷臺漢墓,,雖遭盜墓賊的多次盜掘,,但還是遺留了不少寶貝。出土的金,、銀,、銅,、鐵、玉,、骨,、石和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錢幣3萬枚,。
銅車馬儀仗俑
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致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本人參觀的時候?qū)@群銅車馬儀仗俑震撼了,。當時見不到工作人員,,無處咨詢,但我判斷:這群裸露在地表的高大銅車馬儀仗俑很可能是仿制的,,據(jù)我進入漢墓后的實地觀察,,也進一步證實了我的看法。
馬踏飛燕
出土文物中,,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被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定為"馬踏飛燕"。"馬踏飛燕"是一件舉世無雙,,技藝水平極高的文物精品,,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品,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藝術(shù)瑰寶,,它具有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出土后,曾多次作為中國優(yōu)秀考古文化代表,,遨游全球,,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高度贊譽,雷臺也因出土銅奔馬而聞名于世,。在很多旅游城市,,都可以見到“馬踏飛燕”的雕塑形象,這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的標志,。這個著名的青銅奔馬標志,,就來源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的出土文物。
馬踏飛燕為何在武威出土
國寶級文物在武威出土,,是歷史淵源,。馬在古代是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漢武帝是我國古代很有開拓精神的一位君王,,為了開拓疆土,,他曾派李廣利將軍遠征西域。李將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從大宛國奪得了優(yōu)良的大宛馬,,于是獻給漢武帝,,不料漢武帝居然非常喜愛,,還賜名該馬為“天馬”,而武威也因為“涼州(古稱)畜牧甲天下”的良好條件成為良馬的繁殖基地,,以至于后來有了“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說法。所以,,武威和馬還是很有緣分的,,“馬踏飛燕”在此出土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本文配圖92幅,,盡量讓讀者瀏覽全貌,。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本文打開評論欄,,希望大家踴躍發(fā)帖,、跟帖。
本文第一幅圖片拍于2020年09月20日09點10分,。
這是雷臺景區(qū)大門,。
馬踏飛燕
從這幅圖片起,是銅車馬儀仗俑,。
銅車馬儀仗俑簡介
這一幅作“壓題圖片”了,。
這一幅開始,是拍的“雷臺觀”
雷臺觀簡介
這一幅開始是拍的“雷臺漢墓”
雷臺漢墓簡介
一號你漢墓
用“一”,,不用“1”.我贊頌之,!
如今的許多中國傳統(tǒng)(包括數(shù)目字)都被破壞殆盡了。
以下圖片是在墓地里邊拍攝的,,光線不好,。
但我不拍不發(fā),讀者又怎能了解漢墓的細節(jié),?
龜趺
拍虛了,。
洞口很矮,得這樣進去,。當然了,,我也是。
拍個片容易嗎,?
以下是雷臺2號漢墓簡介
這個“2”,,還真是“2”啊,貽笑大方了,。
我朝著二號墓走去,。
這上面標著“二號漢墓”,就對了,。
我看到了二號漢墓被盜的痕跡,!
游客在拍照
我說:“我也拍下來,。”我又說:“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漢墓呀,!在這兒拍不好吧?”
他們都笑了,。
再拍兩幅銅車馬儀仗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