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絕地逢生,,一次次的轉危為安,! 80年前的那個十月,三支紅色大軍會師,, 宣告了萬里長征的勝利,,銘刻了紅色信仰的偉大。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這些紅色戰(zhàn)士,, 用奇跡與悲壯,,信念與無畏譜寫了一曲傳奇史詩。 還是在那個80年前的十月,,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2.18萬人西渡黃河,,開始了腥風血雨、悲壯無畏的西征歷程…… 往事如煙,,歲月匆匆,。整整80年,有些事不能忘記,,有些人需要銘記,,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里,,我們將用紀念與追尋,回顧一位最后血灑祁連山腳下的“將軍”,。 他就是李彩云。 李彩云(1908—1937),,甘肅臨洮人,; 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 第五軍任團長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6年9月,,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獨一師師長兼抗日救國軍第二路司令,。 后隨西路軍西征,任第五軍司令部訓練科長,、騎兵師參謀長,。 1993年1月3日在《人民日報》第四版 “蒙冤半個世紀 今日得以昭雪—紅軍將領李彩云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重要新聞。 “新華社蘭州1月2日電(記者馮誠)蒙冤半個多世紀的紅軍高級將領,、原金川省軍區(qū)司令員兼省軍區(qū)獨立騎兵師師長李彩云,,日前被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李彩云同志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五軍團連長、營長,,屢立戰(zhàn)功,。長征途中,他任大金?。ùㄎ鞯貐^(qū))軍區(qū)軍事部長,,后在四川甘孜地區(qū)接替董振堂兼職,任金川?。ìF(xiàn)川西地區(qū))軍區(qū)司令員兼省軍區(qū)獨立騎兵第一師長,,是我黨在紅軍時期最早組建騎兵的高級指揮員之一。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qū)會師以后,,李彩云同志隨四方面軍一部西渡黃河,,后任西路軍騎兵師參謀長。在西路軍慘遭失敗后的1937年6月,,李彩云同志被誤殺在祁連山下,,造成冤案。 從1984年開始,,李彩云同志的親屬多次向有關部門申訴,。 中央軍委十分重視這起冤案,,李先念、徐向前等同志和紅四方面軍戰(zhàn)史辦公室十分關注此案,。李先念主席生前還專門對此案作了批示,。有關部門通過大量查證落實,終于澄清了史實,,做出了公正的歷史結論,,使這位沉冤半個多世紀的紅軍高級將領得到徹底平反昭雪?!?/span> 李彩云將軍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已過二十余年,,但鮮為人知他的戰(zhàn)友李新國、甘肅省委黨史工作者麻琨等,,以及我的同事,、親友都為此事做了許多工作。特別是中央領導關注批示,、調查落實,,才使這件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一,、尋找下落 李彩云1908年生于甘肅臨洮,,是我的二叔父。他在南街小學畢業(yè)后,,考入蘭州省立第一中學,。1926年他離開家后,投筆從戎,,后于1931年12月參加了寧都起義,,走上了革命道路。1936年8月紅軍長征到達甘肅省南部,,李彩云被任命為甘肅省第二路軍司令兼甘肅省獨立師師長,。 他奉命在渭源、臨洮等地開展創(chuàng)建蘇維埃政權,、擴紅等工作,。當?shù)厝罕姷弥畈试剖桥R洮李銀匠(李生財,字英三)的兒子后,,思想上的顧慮消失了,,經過宣傳動員,父送子,、妻送夫踴躍參加紅軍,,很快就有500多名新戰(zhàn)士隨李彩云辭別故鄉(xiāng),編入紅五軍,,去會寧會師,。 紅軍在渭源官堡(會川)期間,,李彩云見到了他的姑母一家人,消息傳到臨洮,,但他的父母等卻未見上一面,,次后家里再未聽見李彩云的消息。 1949年解放后,,我的祖父曾寫信給徐向前等元帥,,解放軍大軍來到臨洮時,祖父站在街道旁期盼能見到兒子榮歸的身影,,我小時祖父常領我去東山廟里,抽簽算卦,,希望有好結果,。直至1960年祖父去世也無音信。 1984年我有幸從臨洮二中調到臨洮縣委宣傳部工作后此事才有了轉機,。當時在宣傳部工作的原地下黨員邊維漢老同志,,抽調到縣黨史辦工作,我囑托他,,如發(fā)現(xiàn)叔父李彩云的消息就告訴我,。 很快到了1985年夏天,邊維漢同志從蘭州離休干部李毅弘聽到了有關情況,,在1985年3月張掖地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召開的西路軍黨史座談會上,,麻琨(渭源縣人)主任談.紅四方面軍白軍工作部部長吳健初(唐山鐵道兵學院原黨委書記),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董漢河,、李彩云的戰(zhàn)友李新國(紅九軍作戰(zhàn)科長,,曾任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曹丕堂等反映西路軍在河西失敗后,李彩云被王樹聲,、杜義德槍殺了,。 1986年我在甘肅省委黨校培訓期間曾專訪了省科學院董漢河同志,他也在西安采訪了李新國,,因此事重大,,還沒有公開寫過這件史實。1986年在甘肅省送變電公司工作的我的同學茍愛迪正在西安電力大學學習,,我委托他拜訪李新國將軍,,他曾兩次登門拜訪。隨后我的兄長李瑞銘代表親屬看望了李新國將軍,,他詳細的講述了在1937年6月,,西路軍浴血奮戰(zhàn),最后沖出重圍只剩下九人,,王樹聲,、杜義德讓分開行走,,目標小些,其他同志愿同李彩云走,,王,、杜看都不愿同他們去,就繼續(xù)一起行動,,他倆便下了歹心,。就在民樂縣出祁連山口的樹林里,端午節(jié)前一天的早上,,戰(zhàn)友李新國,、曹丕堂等在樹下休息,熟睡中的李彩云被杜義德連開三槍,,年僅29歲就被暗殺了,。李新國等問是何原因,說是擦搶走火了,;又說他要叛逃等,,來推脫責任。以后李新國等戰(zhàn)友,,到延安期間,,解放后向黨組織反映了此件事也沒有結果。 1985年8月我把先輩李彩云被害的情況告訴了堂兄李景春(李彩云嗣子)及其他兄妹后,,就以李彩云親屬聯(lián)名開始多次向中央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等領導和中央軍委,、民政部反映,,要求為先輩李彩云平反追認革命烈士。 《人民信訪》第五期,,刊登了署名法友的《四十八年前的錯案得到糾正》 1986年6月在縣委信訪室工作的李世榮同志,,給我拿來了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信訪局編的《人民信訪》第五期,刊登了署名法友的《四十八年前的錯案得到糾正》的文章,,文中寫: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日,,甘肅省臨洮縣李景春、李瑞麟等六人致信中央領導同志,,要求為他們的先輩,、原紅軍西路軍騎兵師參謀長李彩云一九三七年被槍殺問題做出公證結論,并追認為李彩云烈士,。 九月十五日,,這封普通群眾來信轉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總政治領導同志對這份信非常重視,,立即組織調查,。調查組抱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一絲不茍,,不怕麻煩,,先后找了十七位同志了解當時的情況,終于撥開了歷史的濃霧,,弄清了四十九年前的事實真相,。 一九二六年秋,在我黨影響下,,馮玉祥在五原誓師,,率部參加國民革命軍,舉辦了一個軍官學校(當時劉伯堅同志主持馮部的政治工作),,就在這時,,李彩云(甘肅省臨洮縣城關人,生于一九〇八年)考入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騎兵隊學習,,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曾任排長,、副連長,,后隨部隊編入國民二十六路軍。一九三一年十二月李彩云參加寧都起義,,編入我五軍團,,后來任團長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一九三七年春,,西路軍重組建騎兵師時,李彩云任參謀長,。同年六月,,由于張國濤錯誤路線的影響,李彩云同志被懷疑有叛逃可能,,遭到秘密槍殺,。 經過兩個月的調查,大量事實證明,,當時李彩云同志是相信黨中央,、毛主席的,無任何準備投敵的行為,,確屬被錯殺,。根據(jù)國務院一九八三年六月八日國發(fā)“91”號文件規(guī)定精神,總政治部決定為李彩云同志平反昭雪,,按因公犧牲,,并對其遺屬按因公犧牲軍人家屬給予優(yōu)待,。” 在1986年前后,,經縣黨史辦公室翟志強主任委派,,我同周得錄同志到張掖黨史征集辦公室第一次找麻琨主任等調查了李彩云的有關資料;期間我同縣委宣傳部李龍同志下鄉(xiāng)到臥龍鄉(xiāng)邊家灣村,,采訪了魏宣昭老人,,他講述了同李彩云一起在西安國民軍第二軍官學校學習訓練過的歷史經歷。同時,,我們請了縣文化館張迎欣館長,,讓他按照李彩云小時同父親合影照片,為李彩云畫了一幅畫像,。
我們親屬寫給中央領導的信,,沒有得到答復,卻看到《人民信訪》的專題文章,。認為按“因公犧牲”是不公正的,。又多次寫信給中央有關部門和領導,要求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民政部等部門答復:“是依據(jù)國務院發(fā)(1986)91號文件精神,按因公犧牲對待,?!币恢睙o法追認革命烈士。 在追認李彩云為革命烈士的事情中,,黨史工作者麻琨等伸張正義,奔走呼吁付出了很多心血,。 西路軍史專家麻琨 2016年冬天袁鵬拜訪麻琨老師 了解西路軍與李彩云有關事宜 麻琨同志是在1945年加入了李毅弘(臨洮縣人)領導的西北青年救國會,,1949年加入中共地下黨,解放后先后在定西,、酒泉,、張掖地委工作,在五十年代的政治運動中夫婦二人被解除公職,,受盡磨難,。 1978年他被“平反”回到張掖地區(qū)文化、教育局工作,,后調地委黨史辦征集西路軍史料,。1987年他被調到甘肅省委黨史征研委,任副處長,正處調研員,。 在征集西路軍史料中,,他曾與其他同志多次到河西走廊、青海,、鄂豫皖川和北京等地,,十多年行程數(shù)萬里,訪問幸存的西路軍老領導,、紅軍流落戰(zhàn)士及有關人員數(shù)百人,。查閱了當年中央軍委指揮西路軍的幾百份電報等珍貴史料。 由麻琨任主編的編成七十多萬字的國內第一次反映紅軍西路軍歷史的大型文獻《悲壯的征程》上下兩集,,再現(xiàn)了西路軍真實歷史面目,。經甘肅省委批準,于1991年12月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這部珍貴文獻集為紅軍西路軍正名起到了正本,、清源、釋疑的作用,。 麻琨也成為掌握西路軍史料最多的專家,,并受到國內黨史、軍史等各界人士的好評,。 1992年4月底,,麻琨處長親自去北京,給中央有關領導送《悲壯的征程》,,同時也帶去了我們親屬寫給李先念主席等領導的申訴信,。當時李先念主席有病住院,,當他收閱了書和信后,,立即批示:(楊)白冰、(崔)乃夫同志,,我看李彩云可以追認為烈士,。(當時楊、崔二人分別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家民政部部長,,此批示是后來李先念秘書透露的)。
于1937年6月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 被批準為革命烈士,。”
很快1992年5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頒發(fā)了《革命烈士通知書》,;就在同年7月李先念主席逝世,,撤放骨灰的專機來到蘭州后,麻琨處長告知了親屬先輩李彩云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好消息,后來民政局頒發(fā)了《革命烈士證明書》,。 1993年1月3日首先由新華社駐甘肅記者站主任馮誠(臨洮縣人)在《人民日報》刊發(fā)了新聞,。同時甘肅省委主編的《黨史風華》第一期黨史信息上,《甘肅日報》也刊登了《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家民政部追認土地革命時期甘肅籍紅軍將領李彩云為烈士》的報道,。 李彩云被平反昭雪前后,許多專家學者,,通過查史料,、走訪老紅軍等,寫出了歷史翔實的文章,,公布于眾,。 《甘肅省志·軍事志》主編郝成銘在1990年甘肅委黨史征研委主編的《黨史資料通訊》第二期上刊發(fā)了《關于李彩云烈士史實的補遺》一文,記述了李彩云在河西作戰(zhàn)時的英勇戰(zhàn)斗經歷,。 1993年,,麻琨在甘肅省委主辦的《黨的建設》第四期上,刊發(fā)了《沉冤昭雪 英名永存——記紅軍將領李彩云烈士》一文,,1993年5月至6月《定西報》連載了麻琨,、馮誠寫的《李彩云將軍——歷史記著你的名字》;1994年在遼寧省委主辦的《共產黨員》第二期刊物上刊登了麻琨,、馮誠寫的《歷史記著你——李彩云》,; 1995年10月由董漢河寫的長篇紀實文學錄《西路軍沉浮錄》;1996年由甘肅金川公司黨委宣傳部干部郭夢林寫的《紅西路軍豐碑錄》等兩部西路軍史料,;1996年在《甘肅電力報》上刊發(fā)了該報主編茍愛迪寫的《不朽的忠魂——李彩云平反昭雪追記》,; 1998年政協(xié)臨洮縣委員會在《臨洮文史資料選》第二輯刊載了中央等領導為李彩云烈士的題詞,麻琨寫的紀念文章,、馮誠在《人民日報》上的報道,。 這些書籍報刊從不同的側面,廣泛宣傳了西路軍光輝的歷史和李彩云烈士忠誠革命,,失志報國,,血染祁連的悲壯歷史和平反昭雪的有關情況。 中央電視臺計劃在1996年10月在長征勝利60周年播出《再說長征》十集大型紀錄片,,本片總撰稿李茂林(蘭州軍區(qū)干部,全軍高級專業(yè)職務評委)在1994年他來臨洮中鋪鎮(zhèn)旅店撰寫本片解說稿時,,曾來我家座談了本片的概況,,其中第三集《長征路上留下了什么遺憾》,計劃重點拍攝李彩云等烈士的史實,。 1995年10月,,中央電視臺《再說長征》攝制組從河西各地拍攝后,,編導郭嶺梅(著名詩人郭小川女兒),制片杜守印等專程來臨洮拍攝李彩云烈士的家庭等情況,,期間攝制組在家里采訪了李彩云嗣子李景春等親屬,、拍攝了李彩云故居,南街小學校門等,。 1996年9月初,,編導郭嶺梅打來電話,邀請我和景春兄,,縣委領導前來北京,,要拍攝李彩云親屬與杜義德會面的鏡頭。 9月11日臨洮縣委副書記于彥鵬,、李彩云嗣子李景春和我,,乘飛機到北京,中央電視臺《長征》攝制組設在中國國防大學院的辦公樓,。 李彩云嗣子李景春,、侄兒李瑞麟老師與杜義德合影 9月12日上午我們同編導郭嶺梅等到杜義德將軍家,見到了他,,夫人齊靜軒和秘書,。杜義德在座談中操著濃濃的湖北口音說: 李彩云是一位很忠厚老實的人,他是對中國革命有貢獻的,,應該為他平反,。李彩云在河西時,說些埋怨話,,不好聽的話,,說些牢騷話,那不行,,那組織就該處理(他),。那時,搞肅反,,有文化的就被除掉,,沒有文化的人成不了大事,,我那時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后來在軍大、抗大才學習文化,。那時有文化就麻煩了,,沒有文化就沾了光,所以我才活到了現(xiàn)在,。我今年85歲了,,回想起來,,李彩云同志的冤案,遲遲沒有平反澄清,,這是我這一生唯一做錯的一件事,。我做錯了,就應實事求是,,今天我寫了“懷念李彩云同志,,實事求是?!?/span>
隨后縣委于彥鵬和我分別代表縣委,、親屬發(fā)言,感謝大家在這件事情的關心和支持,。在離開北京時,,編導郭嶺梅將錄制的有關李彩云烈士的資料錄像帶,座談時的合影照片送給了我們親屬,?;氐脚R洮后,錄像帶被縣電視臺,、縣教育臺播放,,做了宣傳報道。 紀錄片《再說長征》 一盤塵封了20年的光盤影像 ? 血灑祁連—李彩云專題片 中央電視臺軍事部拍攝的大型電視系列紀錄片《再說長征》,,1996年10月在中央電視臺和甘肅電視臺播出,,更名為《長征 · 英雄的詩》,共12集,,在《甘肅廣播電視報》印發(fā)了簡介,,其中第四集不朽的忠魂,上面寫: “長征中到底有多少烈士,,至少今天是很難說清楚這個數(shù)字,。至今,我們也未能見到一本完整的長征英烈錄,,能讓每一位獻身者名流千古……但是,,也有相當數(shù)目的獻身者,他們并沒有倒在敵人的槍炮底下,,也不是被困難和饑餓奪取了生命,,他們的死叫人有口難言…… 中央電視臺當時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播放這一集電視片。 為了紀念甘肅籍紅軍高級將軍李彩云,,甘肅省委,、省黨史委計劃在臨洮烈士陵園,為李彩云烈士修建紀念亭,。中央領導,、中顧委常委,,紅軍老兵及省上領導同志為李彩云將軍紀念亭題詞15幅。 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副委員長,、原國防部部長,、中將秦基偉 題:“李彩云烈士紀念亭”
題“李彩云將軍之墓”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顧委常委黃火青 題:“李彩云同志永垂不朽”
孫毅題:“忠誠革命,,氣壯山河” 開國中將李化民題詞:壯志凌云霄、丹心照千秋 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始人郭述申題詞 “矢志革命,,忠貞不渝” 彭嘉慶題詞:“披肝瀝膽,、光明磊落” 徐以新題詞“永垂青史,萬古流芳”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盧克儉題詞“氣壯山河,,魂魄九天” 民政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袁血卒 題詞 “為革命犧牲,英名永存” 空軍原副司令員王定烈題詞 “隴上雄杰,,民族精英” 遼寧省委原書記 顧金池 題詞“忠誠戰(zhàn)士,,革命英杰” 老紅軍董邦題詞: “忠勇赤膽,鐵骨錚錚” 杜義德將軍題詞: “實事求是” 2012年國家郵政部門推出的 紀念李彩云烈士犧牲75周年的信封 在落實修建紀念亭的經費中,,麻琨處長來臨洮,,同縣委黨史辦主任于家彥和我到縣政府找某縣長,當談到經費時,,他答復,,縣上現(xiàn)在連干部的工資都發(fā)不了,沒有錢來修建紀念亭,。后來,,甘肅省民政廳撥專款二萬元,,但縣上當時主管領導,,仍以二萬元不夠修建紀念亭為由,此事便拖了下來,,使紀念亭沒有修成,。 1996年1月10日,甘肅省委辦公廳,,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民政廳聯(lián)合向定西地委、行署下發(fā)了《關于轉送秦基偉,、伍修權等同志為李彩云將軍紀念亭題詞原件的函》,,“請即送臨洮縣并協(xié)調有關部門,希對修建紀念亭的事,,給予關心和支持,。”同年1月29日定西地委秘書處向臨洮縣委,、縣政府進行了轉發(fā),,“請按省委辦函要求落實好紀念亭修建等事宜?!笨h上決定成立修建紀念亭領導小組,,還沒有啟動。 1996年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下發(fā)了中辦發(fā)(1996)5號,,“關于嚴格執(zhí)行建立紀念設施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致使修建紀念亭停止,。從1996年至2000年間,,縣人大代表,縣政協(xié)委分別聯(lián)名提出意見建議和提案,,要求修建紀念亭,,縣政府為此兩次給地區(qū)上報了《關于為紅軍將領李彩云烈士修建紀念亭的報告》,始終沒有結果,。 從1992年李彩云將領被追認為烈士后,,到2001年時間長達10年之久,李彩云烈士的紀念碑也未豎立,。我們親屬又一次聯(lián)名向縣上四大班子領導寫信,,請求在縣烈士陵園為先輩李彩云修建紀念碑,終于縣上領導研究同意后,,于2001年6月26日,,在縣烈士陵園修建了紀念碑,在地基埋入了我們從河西取來的民樂縣祁連山一包黃土以作紀念,。碑的正面刻著黃火青的題詞“李彩云同志永垂不朽”,,背面刻有臨洮裴振維先生丹書的“李彩云烈士簡介?!?/span> 當日下午,,臨洮縣四大班子縣委書記張智全、縣政府縣長郭永昌,、常務副縣長張鳳蘭等領導,、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等部門負責同志,,李彩云親屬代表10余人,,南街小學師生及群眾共二百人參加紀念碑落成儀式,各界代表分別敬獻了花圈,。 李彩云故居“青蓮李氏”精美磚雕 李彩云烈士平反昭雪后,,他的傳略先后被收錄國家民政部編的《中華著名烈士》叢書,;中國黨史研究室主編的《中國共產黨革命英烈大典》;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傳》第五集,;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長征檔案》及《紅四方面軍軍史》等大型文獻史冊,。 2014年臨洮縣烈士陵園遷址,由于縣上的重視,,于10月份在縣民政局賈生榮局長和其他領導的主持下,,在新的縣烈士陵園的最上層,為李彩云烈士新建了一座灰色大理石材質,、六角形高三米的紀念亭,。在紀念亭正前沿刻有原國防部長、中將秦基偉題寫的“李彩云烈士紀念亭”,。從1996年至2014年,,時隔十八年后,為先輩李彩云修建紀念亭之事,,總算得以實現(xiàn),。 臨洮烈士陵園“李彩云烈士紀念亭” 最新發(fā)現(xiàn) 2016年秋天,為更好了解紅軍長征,、西路軍,、李彩云烈士事宜,袁鵬專門采訪李瑞麟老師與麻琨老師,,提起了李彩云一事時,,透露到經過多年調查走訪,李彩云烈士的犧牲地有變:李彩云烈士1937年4月在甘肅永昌縣東大河口南壩鄉(xiāng)閻家墩“犧牲”,。 (其中當時放羊羊倌發(fā)現(xiàn)山坡上趟有一位血還未干的人……) 現(xiàn)將我在先輩李彩云烈士犧牲六十周年時寫的小詩結束此文,,以作紀念。 少年從戎下江南,,寧都起義奮當先,。 赤膽忠心為革命,長征過家未肯還,。 血戰(zhàn)河西沖宵漢,,途征受挫志更堅。 揮戈東上驅日寇,,不幸碧血灑祁連,。 經歷滄桑方昭雪,堪慰忠魂笑九泉,。 功勛卓著垂青史,,隴上雄杰英名傳。 作者:李瑞麟(臨洮縣政協(xié)文史委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