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靜待花開【相關(guān)鏈接】 【太上感應(yīng)篇】全文
【太上感應(yīng)篇】簡介
【太上感應(yīng)篇】直譯 應(yīng)該判輕刑的,卻重重的判刑。看見有人應(yīng)判死刑,,非但不予哀憐,,反而更加憤怒。知道過失不肯悔改,??匆娚剖虏豢先プ觥?/span>無論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唯恐王權(quán)旁落,,重典治國。夏朝時期已有“五刑”,,除了砍頭外,,那時還有烹煮、醢hǎi刑(就是把人剁成肉醬),、車裂,、腰斬、絞殺,、燒死,、棄市、滅族等各類殘酷的刑罰,。讀著都讓人心寒,,犯什么樣的大罪能如此這般對待呢?有悖厚德之道,。在明朝"靖難之役"期間,,方孝孺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施以凌遲處死,時年四十六歲,,連帶被誅十族,,受牽連被殺的有873口人,入獄和充軍流放者達數(shù)千,。令人不解的是,,人家老朱家父子叔侄的家事,你方孝孺何苦讓這么多人陪著你丟了性命呢,?后世有因果故事說方孝孺是紅衣蛇王轉(zhuǎn)世,,為報蛇族873條蛇被殺之仇而來。原來是老方家要建祖墳,,不容蛇王寬限幾天搬家的托夢祈求,,將挖出的873條蛇付之一炬,,蛇王懷著仇恨投生到他家,是來報仇的,。故事是可信的,,因為凡事背后都有因果。永樂初年,,為清除建文余黨,,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誅十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當(dāng)時的恐怖氣氛可見一斑,而方孝孺的罪行就是簡單的“不聽話”,。《韓非子》中有段記載:“殷之法,,棄灰于公道者斷其手。”這就是典型的輕罪重判,,是說商陰時期的法律,,如果有人把灰揚在公路上,就要被斬斷手,。憑他怎么說都有道理,姑且不談?wù)_與否,,但是在仁愛的角度來看,,這點小事,就至于把人手砍掉嗎,?在古代君王社會上并非所有問題都能用法律來調(diào)節(jié),。“亂世重典”這類重刑主義在王國初立時可以鞏固王權(quán),,但是卻不可以此法來維護統(tǒng)治,。秦朝正是未及時轉(zhuǎn)變策略,失了江山,。秦始皇原本打算子孫萬代呢,,可只維持了短短十五年的國祚,秦王朝便土崩瓦解,。再看秦國主張重典的商鞅,,他當(dāng)初變法時所設(shè)的連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鑿頂、抽肋,、烹刑,。商鞅執(zhí)法嚴(yán)酷,,曾在渭河邊一日處決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變紅,,號哭之聲驚天動地,。商鞅嚴(yán)格執(zhí)法、濫用酷刑的行為招致普遍的怨恨,。于是,,造成秦國沒有不痛恨商鞅的,至于后來商鞅被車裂處死后,,秦人拍手稱快,!商鞅生性涼薄,刻薄寡恩的教訓(xùn)是非常慘重的,!這也是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的因果重現(xiàn)而已。曾子說:“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這是說有罪的人,當(dāng)他接受刑罰的時候,,仍然應(yīng)當(dāng)體諒他犯罪時候的動機,,不可以輕率任意地加重他的罪刑;況且死者不可能再復(fù)生,,雖然他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然而現(xiàn)場看到他受刑被殺,,心中應(yīng)該是感傷不已,,為他掩面哭泣流淚都來不及了,怎么可以加以嗔恨憤怒呢,?朱元璋時期,,洪武四大案又稱為明初四大案: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洪武四大案在當(dāng)時是轟動全國,,因為這四個案件牽扯冤死的有十多萬人,。弄得官員岌岌可危,早晨上班了,,晚上能不能回來,,不好說,有的早早準(zhǔn)備好棺材,,隨時可用,。難道這十多萬人都想謀反,?都該死?都罪有應(yīng)得嗎,? 最慘的大將軍,、涼國公藍玉,朱元璋的兒女親家,,藍玉被告謀反之罪,,被剝皮填草,拉去全國各地示眾,,當(dāng)拉到四川蜀王府的時候,,當(dāng)時的蜀王朱椿是藍玉的女婿,故此皮在他向朱元璋多次求情后留了下來,。朱元璋作為一位開國皇帝,,他對功臣、故交,、甚至對妃妾都是冷血無情的,。可是,,唯有在自己子孫面前柔情似水,。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的工資標(biāo)準(zhǔn)是歷朝歷代最低的,但給自己兒孫們制定的優(yōu)惠政策卻唯恐不厚,。滿朝文武不論官多大,,見著皇族子孫都要叩拜。可是,,二百年后,朱家的百萬子孫幾乎被滅絕,,明末“七十二家”起義軍,,不管是哪家的,都特別針對朱家皇族大肆屠殺,,不管他們是投降還是交出所有財寶,,最后都是死路一條?!?strong style="font-size: 20px;color: rgb(60, 60, 61);">凡王府宗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再加上清軍的大肆屠殺,,朱家后代所剩無幾,。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因果,,總之歷史上大明皇室的下場是最慘的。后人也有說“明史”是清朝寫的,,對于明朝皇帝的抹黑的成分肯定是有點,,但是對于明王室的誅殺沒必要夸大其詞吧!但無論是秦王朝,,還是明王朝,,再嚴(yán)酷的法律也無法打造長治久安,秦始皇的34個子女無一善終,,最輕的是自刎,,女兒們都被分裂肢解。這殘酷的背后其實都有一個“因果”在,,眾生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說秦王朝好殺,,商鞅好殺,,朱氏父子好殺,說不好或許是來討債的,,而被殺者未來繼續(xù)往回討債,,只因眾生愚癡無明,討債報仇貫串了整個輪回的過程,,無始無終,。再看:知過不改,知善不為,。《逸周書·謚shì法解》里面說:“戾”大家都知道是不好的意思,指的是人脾氣十分暴惡,,有罪過,,暴惡,、乖張,、違逆、勁疾,、猛烈等意思,。這些是吉祥的事嗎?而知過不改,、知善不為正是古人所謂的戾氣,,能說是吉祥的事嗎,?劉備病危之時,當(dāng)著諸葛亮的面告訴兒子劉禪shàn,,“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他說,你要好好地努力??!不要因為一件壞事是小的就去做;也不要因為一件好事是小的,,而不去做,。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幸福如意,可是這都需要福德作為支撐,,這福德是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慢慢匯集而成,。即使是為未來世的自己著想,也要與一切眾生廣結(jié)善緣,,到時候,,所到之處皆有貴人相助,實現(xiàn)真正的萬事如意,!不能短視,,為了一己之歡而去傷害眾生,由著性情去傷天害理,,這些惡行的種子同樣都被眾生存儲在真心“如來藏”里,,佛說:"假使經(jīng)百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果報絕對不會隨隨便便就消失了,,眾生“如來藏”金剛不壞,,含藏的善惡種子遇緣現(xiàn)行,!不能說做善不見善報,,就泄氣了,不能說為惡不見惡報,,就心存僥幸,,為所欲為!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應(yīng)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dāng)必潛消,。解釋如下:做了好事沒見到有什么好處,就像被草掩蓋的冬瓜一樣,,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大,;做了壞事不會立即看出有什么損害,就像春天里庭院中積雪一樣,,一定會慢慢的損減消除,。正如銀行儲蓄,不能說你上午存錢了,,下午就去領(lǐng)利息,,利息需要積累。農(nóng)民種地,,不能說今天剛剛種地,,第二天就去收割,因為豐收需要積累,。印度尼拘陀大樹,,種子是普通樹種的三分之一那么大,可是長大之后樹蔭能覆蓋500輛車,。澳門人注重養(yǎng)生,,澳門僅有的兩家大一點的醫(yī)院冷冷清清,積極參與養(yǎng)生的人,,短期內(nèi)看不出身體方面的明顯改變,,因為健康是需要積累。同樣抽煙,、酗酒,、熬夜、縱欲等生活中的不良習(xí)慣造成的損耗,,短時間看不出什么不良后果,,因為疾病也在積累!《了凡四訓(xùn)》中有個退休宰相出行,,轎子被一個流氓醉漢無理擋道,,糾纏不休,宰相吩咐隨從繞行,,不予計較,。過了一年,出行時遇到有人押赴刑場,身邊人告訴老宰相,,就是去年擋道的流氓犯了死罪,,罪有應(yīng)得。老宰相很難過,,連連自責(zé):這都是我的錯,,當(dāng)年以我宰相之尊,若稍稍教訓(xùn)教訓(xùn)他,,也至于他惡行積累而犯下死罪?。?nbsp;知過不改,,知善不為,,這是聰明人之所為嗎?古圣先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