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合校原文】 【注釋】 ① 故大道廢:王弼本句首無“故”字,,此處遵從帛書本,、郭店竹簡本。句首有“故”字,,說明承接上章而來,,發(fā)現(xiàn)本章主旨內(nèi)容與上章聯(lián)系緊密。廢,,廢棄,、拋棄。指所以大道被廢棄不從了,。 ② 有仁義:竹簡本,、帛書乙本為“安有仁義”,帛書甲本為“案有仁義”,,傅奕本為“焉有仁義”,高明先生認(rèn)為安,、案,、焉三字相通,,作“于是”解。此處遵從王弼本,。 ③ 智慧出:王弼本為“慧智出”,,竹簡本無此句,此處遵從帛書乙本,。 ④ 大偽:詭詐,、虛偽。 ⑤ 六親不和:六親,,指父子兄弟夫婦,。形容家族內(nèi)部有矛盾。 ⑥ 昏亂:混亂,、動蕩不安,。 ⑦ 貞臣:正直忠誠的下屬。 【悟道】 老子《道德經(jīng)》章句是從漢代開始的,,其原貌難以認(rèn)識,。《道德經(jīng)》與《論語》都是語錄體式的箴言,,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其章句之間的排列是雜亂無序的,每章主旨獨立,,偶有上下章連貫一致的,。 本章應(yīng)與第十七章、十九章合為一段,,其思想銜接緊密,。此章帛書本、竹簡本開頭都出現(xiàn)了“故”字,,也說明了這一點,。 上一章老子將天下君王分為四等,遵從大道清靜無為的屬第一流,,現(xiàn)實達(dá)不到,,只能是老子的政治桃源。其美好理想的出發(fā)點是有感于春秋末期現(xiàn)實政治的種種黑暗,,基于此去構(gòu)建,。現(xiàn)實天下的君王屬于二三四等,百姓所親近贊譽者少,,百姓畏懼與辱罵者多,。為什么是這樣的呢?因為大道被廢棄了,。 本章講述大道被拋棄之后的現(xiàn)實世界,。 “大道廢,,有仁義”?!坝小弊炙怀龅拇嬖诟泻軓娏?,大道不遵從了,秩序的根本被拋棄——天下是壞世界,,社會上流行提倡“仁義”觀念了,。用孔子的話解釋:“仁者愛人也”,孟子說“義者宜也”,。仁義是個好東西,。好東西是從壞世界這個“工廠”中產(chǎn)生的。老子認(rèn)為,,如果世界不壞,,大道運行著,那么好東西就不會有,?!昂脰|西”是“壞世界”締結(jié)的一顆“苦果”。“壞世界”與“好東西”是辯證對立的關(guān)系,,前者必然產(chǎn)生后者,,后者無法匡救前者。用仁義與消除不仁義是無法實現(xiàn)的,,因為“仁義與不仁義”具渾然于大道之中,。 “智慧出,有大偽”,?!爸腔邸本褪侨祟惖乃季S活動,不要狹窄地解釋為巧智,,實在沒有必要,。郭店竹簡本沒有這一句,其他版本都具備,。大偽,,即作假、偽詐,。第三章說“天下皆知道美之為美,,斯惡已?!泵琅c惡是對立相成的,,美產(chǎn)生了,惡隨之而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事物是兩面的,智慧出了,,不智慧即在其中,詭詐隨之,。 “六親不和,,有孝慈”。六親指父子兄弟夫婦,,主要講家庭關(guān)系,。家庭不和,提倡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就不需要這種觀念了。 “國家混亂,,有忠臣”,。如果國家和平,就無所謂忠臣,、奸臣了,。正是因為混亂動蕩,才凸顯出忠奸之分,。比如夏朝關(guān)龍逄,、商朝比干、三國諸葛亮,、南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出現(xiàn)在國家昏亂之時。 老子上述提出的四組關(guān)系都是矛盾對立的,。有仁義,,必定有不仁義存在——天下失序;有偽詐,,必定存在智慧,;有孝慈,必定存在不孝慈——家庭不和,;有忠臣,,必定存在不忠之臣——國家禍亂。第二十八章“樸散則為器”,。樸是大道之自然樸實,,樸離散了,器就出現(xiàn)了,。大道廢了,,仁義,、大偽、孝慈,、忠臣都是器,。本來這些觀念與它們自身的對立面都混融在大道之中,大道是它們的統(tǒng)一體,。有大道支配的天下是“太上不知有之”的清平世界,,是“百姓皆謂我自然”的自由乾坤。現(xiàn)在大道廢了,,完美秩序之大廈傾了,,渾然一體的觀念都傾瀉而出,支離破碎了,。要想回到從前,,必須在下一章“絕圣棄智”。 作者簡介 ·出版社資深編輯 ·鄉(xiāng)村教育兒童閱讀推廣人 ·業(yè)余主要從事先秦古國古人古籍研究 ·創(chuàng)建有人學(xué)研究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