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旋律 李付春 生活要有儀式感,過年需要節(jié)奏強(qiáng),。過年就像演一出戲一樣,,也是按程序、有節(jié)奏的,。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家家戶戶都有爐灶,,都會在灶上貼一張灶王爺像。別看他不吃這家的口糧,,但是每天三頓飯他都看得見,,并且一家人的所作所為他看得一清二楚。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回天宮,,向玉皇大帝匯報情況,等到年初一五更天才回來呢,。所以這天,,家家都要買些糕點果品送灶王爺,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過小年,蒸黃面
二十四,,掃房子 掃去一年的塵土,去除一年的晦氣,。母親都是穿上一身舊衣服,,包上頭巾,先把屋子里的東西拾掇到院子里,,然后把笤帚綁在長木桿上,,把屋頂墻面、犄角旮旯,,由里至外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和妹妹幫著搬運屋里的家什,搬不動的用個編織袋或者舊報紙遮蓋一下,。說不定在搬運東西時會有“新發(fā)現(xiàn)”,,一年到頭找不到的東西突然找到,還會發(fā)現(xiàn)有家里祖上留下來的“寶貝”,。說是掃房子除晦氣,,倒不如說干干凈凈過新年。
二十五,,磨豆腐 我們家父母不會磨豆腐,,但是會早早到村里豆腐坊里排個號。按做豆腐的師傅說,,需要先提前把黃頭精選后加水泡,,等到二十五這天父親把大盆里泡好的豆子端到豆腐坊里,父親幫著,我和妹妹看著,,把泡好的豆子放進(jìn)石磨,,磨完以后在院子里支起柴火鍋,把豆?jié){淋出來,,煮開后父親會給用一個小盆兒送家來,,每個孩子舀上一碗,媽媽和奶奶也能嘗嘗,,喝下熱乎乎的豆?jié){,,心里那個叫滋兒。父親看著師傅往豆?jié){里點上鹵水,,晚上全家人便吃上了又細(xì)又嫩的白豆腐,。可是,,豆腐渣取不回來了,,留作豆腐坊的“工錢”。 二十六,,趕年集 我們這里最近的一個集就是河對岸的楊圈集,,二十六這天,大家都會早早地趁冷從葦河冰上走過去趕集,。我見有騎自行車的,,推小推車的,有的會馱上半袋糧食到集上糶了,,換回需要的年貨,。那時的年貨很簡單,,順著集市走一圈基本辦全了,。趕集的人可真多,買賣東西的人并不多,,因為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別說集上東西少,假設(shè)像今天這么多,,可是沒錢買,。男娃要鞭,女孩買花,。男孩子們就沖鞭炮市場去的,,聽到哪個攤子上響得歡,就擠過去買兩掛,。女孩子買花大多是長輩給買,,買回扎在頭上,或者扎在毛主席像下邊,。
二十七,,殺公雞 每逢過年,,得大吉大利,上供的時候也得有雞,。雞是自己家喂養(yǎng)的,,母雞留著下蛋,喂養(yǎng)公雞就是為了過年殺了吃雞肉的,。一般情況下,,一家人過年也就殺一只雞,雞是全雞,,過年時要先上供用,,先讓請回來的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享用,再就是供奉天地,,期盼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過了年以后才能把這只大公雞剁了燉了招待客人。 二十八,,把面發(fā) 從二十八這天開始,,家家戶戶蒸饅頭,可以吃饅頭了,,盡管是100%全面粉或者150%半面粉,。聽父輩們說,過去那年代,,平時是吃不上饅頭的,,大多以玉米窩頭和地瓜為主食。過年了,,好戶人家吃上全面饅頭,,日子差的會是摻上白玉米面做的饅頭。反正是,,從這天開始,,飯桌上基本上都是白面饅頭了。 二十九,,打煮鍋 二十九這天父母可忙亂了,,上午動炸鍋,下午打煮鍋,。炸藕合,,炸丸子,炸魚,,炸香椿芽等等,。打煮鍋是煮肉,可是那年代有多少肉可煮?反正這是程序,,煮肉時得弄出一塊或者兩塊方方正正的,,煮出來上供用的。然后把豬頭劈開一起下鍋煮熟,,上午吃油炸食品吃得肚里飽了,,肉再好吃也吃不多了。現(xiàn)在我想,,那時之所以上午動炸鍋,,是為下午動煮鍋做鋪墊的。肉本來不多,,煮出來就吃了,,拿什么過年以后招待客人啊,! 年三十,,來守歲 大年三十,這是繁忙而熱鬧的一天,。家家戶戶包餃子,、掃院子、掛燈籠,、貼對聯(lián),,還要去給祖先上墳,在家里擺好牌位,,“接”已故者回家過年,。晚上一家人吃團(tuán)圓飯,后來有了聯(lián)歡晚會,,一直看到午夜以后,,算是除夕夜守夜,可是,,也有中途退場的去休息了,。 年初一,,吃餃子,,去拜年 也許很早以前都認(rèn)為餃子是最好吃的東西了,所以到現(xiàn)在我們北方人年初一這天,,三頓飯吃餃子,,不過,近幾年有所改變,。第一頓飯要五更吃,,誰家吃得早預(yù)示來年發(fā)財順利。剛過午夜,家庭主婦們煮好餃子,,先“上供”,,給父母磕頭,然后才能吃飯,。天不亮,,就滿村轉(zhuǎn)著拜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