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 數(shù)伏天氣是從那算起的 三伏天是從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的,。 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一共持續(xù)30天或40天,。伏天不僅天數(shù)不確定,就連數(shù)伏開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 要準確數(shù)出伏天,,需要了解夏至日以及干支紀日法。實際上,,數(shù)伏開始的日期并不是以公歷或者農歷的某個固定日期作為起始的,,而是通過干支紀日法推算出來的。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0個節(jié)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歷6月21日—22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 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shù)伏,?!逼渲械摹案弊质侵柑旄芍械母_@句話的意思是,,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三伏天的確定方法 干支紀日法是我國古代使用的歷法方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組合來表示日期。它總共有60種組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 年、月,、日的記法都用這種方式,,比如今年的元旦,就可以表達為:丙申年,,庚子月,,戊子日。如今我們已經習慣使用公歷歷法,,干支紀日法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常見的日歷上能查到的恐怕只有用干支表示的年份了,因為在確定我們的生肖時,,常常會用到它,。 比如2017年的夏至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2日庚辰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2日庚寅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2日庚子日,,于是7月12日就成了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續(xù)的時長規(guī)定為10天,,到7月21日結束,。 下一步是規(guī)定末伏的時間,即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作為末伏的開始,。拿今年來說,我們先在日歷上找到立秋,,也就是8月7日,,再往后找到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1日庚午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xù)時長也為10天,,到8月21日結束。 最后,,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jù)庚日來的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者20天,,而不會是別的數(shù)值,。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才會有30天和40天的區(qū)別。 三伏天為什么這么熱 三伏天這么熱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變暖和熱帶高壓還有太陽輻射,。 太陽:最大“主謀” 要說三伏天,,大家肯定腦海里先浮現(xiàn)出炎炎烈日,不過這太陽也確實不能隨便甩鍋,,三伏天還真跟它脫不了干系—— 大家知道,,我們地球在不停地繞太陽自轉和公轉,而且地球是側著身子轉的,。正是得益于這種得天獨厚的配置,,地球上才有了晝夜和四季。太陽是地球大氣能量的主要來源,。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正是由地球公轉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 春、秋時太陽直射在赤道,;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最多,,北半球為夏季,;冬至時,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最少,,北半球為冬季;從本質上來講,,是太陽主宰了地球氣候,。所以夏秋之間,在北半球的我們自然是難逃太陽“手掌心”,。 副熱帶高壓:主要“幫兇” 除了太陽,,還有另一個讓三伏天格外炎熱的“兇手”:副熱帶高壓—— 它出現(xiàn)在南北兩半球副熱帶地區(qū)。在北半球,,副熱帶高壓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而緩慢向北移動,。 被它籠罩的地區(qū)會受下沉氣流的控制,,天空中不能再積攢出很多云彩,格外晴朗,,導致地表接受的太陽輻射能急劇上升,,氣溫也隨之上升。然而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邊緣地區(qū),,一些偏南方向的氣流把海洋上的暖濕空氣吹到我國大陸,,為降雨提供水汽,地表濕度增大后,,散發(fā)的熱量會減少,。這樣,,在吸熱增多,、散熱減少的情況下,地表熱量不斷累積,,出現(xiàn)一天比一天熱的情況,。 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這也是為什么夏至日雖然太陽高度角最高,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的原因——積累的熱量還未達到高峰,。 全球變暖:難辭其咎,! 酷熱的天氣總是讓人脾氣煩躁,有些人開始將矛頭直指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溫室效應,。那么,,古代人是不是就不會經歷這樣的高溫天氣了呢?歷史氣候研究表明,,我國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xiàn)在乾隆八年,。《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中說,,當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qū)炎熱異常;當年(1743年)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記錄的實測溫度是,,7月20日—25日的氣溫值都高于40℃,,7月25日竟然達到了驚人的44.4℃!那時候又沒有電扇和空調,,古人比咱們更加煎熬,!當然,,這種極端的天氣事件很難說與全球變暖有直接關系。 |
|
來自: 漫游學海 >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