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畫是我的啟蒙老師 日寇占領濟南,我隨父母逃至菏澤農村,在那里生活近八年之久。農村的生活以及農民的審美情趣、民間藝術的熏陶,為我今后的繪畫生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民間年畫,顧名思義,即過年時張貼的木版年畫,。廣大農民生活并不富裕,但年節(jié)是絕對離不開年畫的。年畫從內容到形式,已和中國的民俗緊緊融合在一起,它和民間其他的藝術形式共同成為廣大農民精神生活和文化情感的支柱,。那時的農村雖飽經戰(zhàn)亂、民不聊生,但民間藝術,、民族的文化卻在被掠奪的焦土上頑強地掙扎著,、生存著。 每到冬閑,只要鬼子不掃蕩,年集雖不如太平之年繁榮,但仍會逢五趕集,買年畫更是每戶的大事,武門神,、文門神必不可少,即使家里有故去的人也要貼上張“素門神”(即不印紅色的門畫),這是一個家的臉面,。灶前一定要貼灶王,而且要配上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辭灶,即辭別灶王,給他的供品是糖瓜,此物甚黏,可以封住灶王的嘴,意在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能亂說家庭“丑事”,。在孩子眼中,這位級別極低的“神”不受尊重,。窗頂、窗旁都張貼裝飾性很強的花卉圖案,以和美麗的窗花搭配和諧,為了避邪,甚至會在豬圈,、牛柵上貼“馬神”或“鐘馗”等,。養(yǎng)蠶的還要貼“蠶神娘娘”,以保來年蠶寶寶平安。 “炕頭畫”,也叫“小橫批”,在年畫中是內容最為廣泛的一種形式,能反映勞動,、科技,、戲曲、民間故事,、時事新聞等,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新年一到,家家戶戶被花花綠綠的年畫、剪紙等裝飾得煥然一新,將人們帶進一個美好的充滿希望的精神世界,。那時,作為一個小孩子,我感到神秘,、新鮮又好奇。當我看到?老鼠娶親?時就神往那童話世界,。一群老鼠像生活中的人一樣敲鑼打鼓迎親,。花轎中坐著美麗的畫成人模樣的新娘子,不知迷倒了多少像我這樣的孩子,。也許這就是我的美術啟蒙老師,。 02 我的年畫處女作 1958年春,我創(chuàng)作了第一張年畫?和平幸福?,那是我在大學二年級時的作業(yè)。采用民間年畫的形式,以母與子為題材,構圖注重對稱和呼應,背景是瓶插的荷花和牡丹,象征和(荷)平(瓶)幸福,。草圖完成后,心中總有些忐忑不安,心想:中央美院是我國最高學府,我畫了張民間年畫樣式的創(chuàng)作,老師能認可嗎? 當時我們不知道中國美協要在這次創(chuàng)作課上選拔一批作品去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jié)美展,系里很重視,幾位主要教授都參與了輔導,。記得,李可染先生看了門畫草圖和色稿時說:“這對門畫是中國式的,特點鮮明,結構也很整體,繼續(xù)畫下去?!痹掚m不多卻解開了我的心結,。 此畫完成后不久就入選了世界青年聯歡節(jié)美展,并獲得好評。?美術?雜志不僅刊登了此畫,而且還采訪我,由資深編輯葛路幫助我寫出?學習民間年畫體會?的文章在同期雜志發(fā)表。薄松年先生在講授?中國美術史?時特意向同學們介紹了這件作品,他說:“該畫的作者利用門畫形式,你們想象一下,當兩扇門關啟時,你都會看到畫里的兩個娃娃同時向你伸出雙手,要你去抱抱他(她),構思多么巧妙!”薄松年先生在后來所撰寫的?中國年畫史?中收錄了此畫,。 初次涉足年畫創(chuàng)作,當時對它了解,、研究還很不夠,只是出于本能的喜愛,還很膚淺。 03 1964年的年畫熱 1963年下半年, 我被調到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以下簡稱“山東美協”),從事組織和創(chuàng)作工作,。為籌備建國15周年全國美展,山東美協從各地、市,、縣的創(chuàng)作草圖中選擇優(yōu)秀者,以提高作品質量,。我一邊為調來的畫家們做各種服務,一邊接受了創(chuàng)作任務。 當時調來的畫家有二三十人,,省領導提出要突出山東民間年畫的特點,決定送京的作品以年畫為主,充分發(fā)揮山東年畫創(chuàng)作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一些油畫家、國畫家,、裝飾畫家,也加入了年畫隊伍,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年畫作品,。山東省入選全國美展的作品中僅年畫一項就有30余幅,占入選作品的絕大部分。山東年畫在全國美展上著實火了一把,全國各大報刊紛紛介紹,蔡若紅也曾撰文?山東年畫有三好?,。 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畫家用年畫謳歌新時代,使年畫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涌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施邦華的?征服自然的人??豐收之后?,白逸如的?書記開會回來了??山東大姐學插秧?,呂學勤的?科研小組?,楊松林,、陳宏仁的?民兵大比武?,李百鈞的?芒種時節(jié)??女炮兵班?,張一民的?魚滿艙?,黃鸝的?飛雪迎春?,單應桂的?育苗?等。 這時期的年畫創(chuàng)作,在題材上著重表現時代精神,、歌頌新人新事,在表現形式上注意吸收民間傳統年畫的強烈色彩,、飽滿的構圖和裝飾效果。山東年畫的獨特面貌不但吸引著無數觀眾,而且還為畫壇同行所贊揚,這充分說明了民間藝術的生命力,。山東年畫在創(chuàng)新的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作為一個畫種的創(chuàng)新,不能因一次的成功而忽略了對其本身藝術規(guī)律的探討和研究。當時,并沒有真正理解年畫所形成的藝術特征與版印的制約有關,而手繪的模仿很難體現刀味,、木味等木版年畫之版印的魅力,。在手繪的前提下,往往脫離了版的制約,在處理構圖、造型和設色時往往將焦點透視,、人體解剖,、工筆暈染等繪畫手法帶進來,將年畫的平面構圖、平面造型,、平面設色的藝術規(guī)律丟掉,而失去了木版年畫的基本特征,。記得20世紀70年代有一張描繪少兒在機場捧花迎接嘉賓的作品, 作者使用了焦點透視法,人物形象也很寫實,本應是幅好的工筆國畫,卻使用了民間年畫色彩。造型過于寫實,沒有經過年畫歸納,、刪減和夸張變形的人物,其外廓線失掉整體性,再加上強烈的民間色彩,畫面倍顯凌亂破碎和無序,缺乏韻律感,這就是不了解木版年畫的藝術規(guī)律造成的,。 木版年畫由六塊版(甚至更少)套印而成,如果用手繪,可以隨便增加顏色。當年我畫?育苗?時也存在這個錯誤,仍擺脫不了工筆畫設色的習慣,總覺得年畫色彩不夠用,便增加了棕色,、灰色等,。這樣極易使年畫往工筆畫方向靠攏,而減弱了年畫特征。總的來說,1964年畫家們創(chuàng)作的這些年畫,引起社會的關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年畫這一特定畫種在傳承和其藝術規(guī)律的研究工作上存在不足,只從構圖飽滿,、色彩強烈這個表象上去理解,而忽略了版印效果。我在20世紀80年代曾寫過一篇?年畫教學要突出一個“版”字?就是基于這個思想,。因此,木版年畫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必須研究透徹該畫種的藝術特征和規(guī)律,以避免走彎路,。 04 ?做軍鞋?的甘苦 從?育苗?到?做軍鞋?兩件作品,中間竟然相隔了13年,。畫完?育苗? 后,1965年連續(xù)到掖縣,、高密參加“四清”工作隊,“文革”期間去“齊河五七干校”,一年后又到泗水插隊落戶,停止了藝術活動,。直到1971年撤銷下放勞動,我才回到濟南,重新作畫,期間畫了幾張國畫作品。1975年,接受了畫樣板戲?紅云崗?組畫的任務,這是?做軍鞋?創(chuàng)作的前奏,。該組畫要求照樣板戲的戲劇形式去畫,一開始想用年畫形式畫,但年畫形式達不到領導寫實的要求,只好用水印木刻形式,這樣既能構畫像現代戲中的人物形象,又吸收了年畫的某些元素,實際上是做了一次對民間木版年畫的改良實驗,。 為了達到設想的效果,我們從濰坊請來了木版年畫刻板最好的老藝人楊修義,請他用傳統年畫刻版的單刀刻主線版,以突出民族民間的版畫風格。我的老伴秦勝洲(版畫家)用現代木刻的刀具刻套色版,我除了創(chuàng)作畫稿之外還承擔了全部的水印工作,在秦勝洲的指導下邊學習邊印,每套十張(60塊版),共印了十套(100張),。當時正遇唐山大地震,單位的人都睡地震棚,我索性就住在一樓辦公室,夜以繼日地印,最終熟練地掌握了木刻水印技法,。這是我此次創(chuàng)作的最大收獲,更親身了解了從起稿到刻板到印刷的全過程。作品完成后入選了全國版畫展,并由文化部藝術研究所收藏,。 1977年,山東省籌備組織“山東民間年畫全國巡回展”,期間全國年畫工作會議在濰坊召開,。?做軍鞋?就是在那個歷史背景下畫出來的。在這之前,我曾畫了兩張關于地雷戰(zhàn)的作品,當時還構思了?碾勝利米?和?做軍鞋?兩幅沂蒙婦女支援前線的題材草圖,。因為年畫展在即,所以先把 ?做軍鞋? 用年畫形式完成了,。下邊談談這張畫的創(chuàng)作經過和遇到的問題。 關于構圖,。畫面設計了五個“識字班”(當時沂蒙山區(qū)將婦女們統稱為“識字班”)加一個兒童,。一群女人坐在一起做針線,本身就很富有畫意,這也是我幼年在農村經常看到而且參與其中的活動,。根據年畫平面構圖的要求,我將五個女性一字排開,設計出做針線時的不同姿態(tài):有舒展的,展開手臂拉著長長的線;有動作收斂的,做著納鞋底的姿態(tài);穿粉紅上衣的小媳婦,身份似乎是個新娘子,由于大家給她開玩笑,美麗端莊的她略顯矜持;左邊第一位中年婦女的身份顯然是個婦救會的主任,。加上一個兒童團的小女孩,她指著新娘繡的鞋底上的字說:“這是給你參軍的男人做的吧?”這個小情節(jié)使畫面活躍起來。整個畫面有動有靜,節(jié)奏感很強,。針線筐和裝滿鞋的簸籮筐,、小黑板、睡覺的小貓等細節(jié)描寫,豐富了畫面,深化了主題,使構圖更加豐滿,。 關于人物造型,。構思時覺得在形象塑造上應該改變傳統年畫千人一面的狀況,除了在人物動態(tài)上做文章外,還要在面部刻畫上下工夫,既要使之像生活中的人物,又不能完全寫實,。既要刪減繁瑣的細節(jié),又要保留年畫的高度簡練,為此需要在臉型和五官的刻畫上歸納出新的程式化的造型,在眉眼嘴角間保留其個性特征,。這點在創(chuàng)作新年畫時尤為重要,我試著將不同人物定型為圓臉,、長形臉、瓜子臉等等,正如在傳統文學作品中說的國字形臉,、目字形,、由字形、申字形,、風字形臉。幾種歸納,對創(chuàng)造新的程式化極有好處,便于使人物形象富有個性化,對繪畫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有極大的幫助,。在?做軍鞋?里,我將主要人物塑造成圓臉,、大眼睛,次要人物畫成鴨蛋臉,、細眼睛等,在發(fā)型上也力求有所變化。 關于設色。木版年畫的設色,由于受版印的制約,除黑色線版外,一般設有紅,、綠,、黃、紫,、粉紅五個顏色,有時也用四個顏色,如大門神,為了莊重,便去掉粉紅色,。我在畫?做軍鞋?時決心遵照這一設色規(guī)律,用五個調色盤事先調好五種顏色。為了使設色既突出主要人物,又要使畫面的顏色分布做到均衡,主要人物用色塊大一點的純粉紅色畫人物上衣,其他人物的色塊用花紋圖案分割成小色塊,。雖然都是純色,但色塊變小,沖擊力也就降低了,而大片粉紅則一下子就使主角突出了,。 畫中梳大辮的姑娘的腿在造型上留下了點遺憾。她兩腿重疊的地方過于寫實,沒有做平面處理,當時覺得這個動態(tài)不錯而且區(qū)別于主要人物,直到著色完成才覺得色塊上有點不舒服,。作品完成后,先在上海,后在北京,、四川等地展出,。?做軍鞋?在上海展出時好評如潮,。施邦華先生從上?;貋頃r對我說:“?做軍鞋?反映好極了,?!痹谒拇ㄕ钩鰰r,四川美協副主席牛文說:“?做軍鞋?中的山東小媳婦叫單應桂畫絕了,。”而四川的同行則有人特地到濟南來請我談創(chuàng)作?做軍鞋?的體會,。上海、北京的出版社有的在書中刊登了該畫,。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也拍了山東年畫的專題片,還對?做軍鞋?做了專門介紹,畫中人物都給了特寫鏡頭,。 05 赴全國年畫產地考察 大概在1981年年底,中國美協的華君武同志來山東視察美術工作, 召開了個小型座談會,重點談了年畫的創(chuàng)作問題。 會后,他建議我到全國年畫產地進行考察。差旅費由中國美協出,但回來一定要向中國美協提交考察報告,。 我到了濰坊、平度,、高密,、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河南朱仙鎮(zhèn)等地,先后共三個多月。印象最深的是山東濰坊和河南朱仙鎮(zhèn)的年畫,在造型,、構圖和設色上質樸、大氣,色彩單純強烈而協調,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人民樸實包容的性格特征,。兩地在刻印技法上也有不少共同之處, 只不過朱仙鎮(zhèn)年畫在造型用線上更多地使用圓線,更顯得古樸有張力,。朱仙鎮(zhèn)年畫,如?田玉川?,偶爾還使用漏版的手法,使畫面顯得活潑,在版印的畫里增加了寫意的味道,。 楊家埠年畫的線是方圓并用,表現力上更豐富些,特別是大門神,在藝術性上可以說達到了完美的地步。無論是造型處理,、色塊分布,還是疏密,、冷暖對比,形成的節(jié)奏感是無可比擬的。 天津楊柳青的年畫是刻版水印加手繪,做工非常精細,色彩鮮艷但不失高雅,富麗而又講究色調,受工筆影響較重,。由于天津離京城近,受皇宮影響,故存有宮廷氣息,。 蘇州桃花塢的年畫與河南、山東的年畫相比,人物造型趨于寫實,帶有市井氣息,。 山東的年畫主要產地是濰縣楊家埠村,。還有高密、平度以及黃河北聊城的張秋鎮(zhèn)也都產年畫,。如平度(現劃歸青島市)年畫,人物造型,、身高比例等看起來趨于寫實。高密年畫,有半印半畫和全部手繪兩種,全部手繪的現在稱作“撲灰年畫”,。撲灰,實際上是作畫時起稿的一種方法,這一畫種要求作者有較高的繪畫能力,。半印半畫,即線版和主要的色版都用版印,其他的便用手繪,這個畫種多為中堂式的大掛畫,如?麒麟送子?和家堂軸子畫(類似家譜)。聊城張秋鎮(zhèn)的年畫,似乎受朱仙鎮(zhèn)年畫的影響,有的畫稿甚至雷同,。據說當年張秋鎮(zhèn)年畫的刻工大多是刻字工人兼刻, 故在刻版上有自己的特點,如方刀的痕跡,在線的轉折上棱角較為明顯,。 總的來說,每個地區(qū)的年畫都會受到地域和風俗習慣的影響,各有其獨特之處,但中國各地的民間木版年畫在藝術特征上也有很大的共性,特別在內容題材上,追求喜慶、吉利,、富貴,、平安等等。 雖然過去一直畫年畫,但對它了解太膚淺,。這次經過多看,、多聽、多記,再加上當地藝人和研究人員的幫助,如李述之,、吳開合,、楊修義等都使我受益匪淺,從而知道了研究年畫藝術一定要研究它的藝術規(guī)律。實際上,代代傳承下來的各種口訣就是最初的對民間年畫的理論總結,它們一直指導著民間藝人的藝術實踐,。 06 “瓶頸”在哪里? 通過對木版年畫產地的走訪以及與藝人交談,我發(fā)現各地都存在著畫,、刻、印分家的狀況:能創(chuàng)作畫稿的畫家們只能手繪,不會刻版,也不會印刷;而藝人們只會刻印卻不會創(chuàng)作畫稿(有極少數藝人能做到),。歷史上很多年畫畫稿是互相傳刻,或者刻一些專業(yè)畫家的畫稿,如吳友如等,。民國時曾有過一種?時事漫畫?畫報,藝人常常從上面找適合的畫稿來刻。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會畫的不會刻,、會刻的不會畫的狀況,畫稿的人不懂刻印的技術和制作程序,很難體會到刻版套印對年畫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和魅力,甚至對分版時產生的色塊大小的分布,、疏密,、節(jié)奏等要求也不了解,致使畫稿不符合版印要求,給藝人的刻版造成極大困難,即使刻印出來效果也不佳;而作為刻印者的民間藝人,則不能起稿作畫,只能是畫稿的復制者,缺乏在刻印時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能力,難以使刀味、木味,、水印效果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這種畫、刻,、印分離的狀況,成為木版年畫在藝術上提高創(chuàng)新的“瓶頸”?,F在適于刻印的新創(chuàng)年畫稿愈來愈少了,的確堪憂。 山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就響應中央號召開始進行年畫改革,目的是傳承這一優(yōu)秀的民間年畫,為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服務,至今已近70年了,。經過一代代畫家們的努力,不少新內容的好年畫被創(chuàng)作出來,使山東年畫的聲譽流傳甚廣。但在創(chuàng)新其內容的同時,并未解決年畫家自己能刻能印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則是年畫提高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 更是年畫改革中的大問題,。 在年畫改革初期,曾有過一批年畫家深入年畫產地與民間藝人合作, 由畫家們創(chuàng)作,藝人們刻版印制,。這些融入了新內容的年畫作品有:施邦華的?水庫好?、謝昌一的?聽志愿軍叔叔講故事?,、白逸如的?講衛(wèi)生?,、黃鸝的?一孩好?、葉振興的?媽媽教我學繡花我?guī)蛬寢寣W文化?以及呂學耕朱學達等人的作品,再加上20世紀80年代單應桂的?母子情??愛學習愛勞動?等,。這批作品比較符合木刻印刷的要求,故藝人也喜歡刻,但這仍不是自畫,、自刻、自印的結果,而是由藝人刻印的復制品,仍存在著“分家”造成的弊病——藝術水平極難提高,。 年畫改革應從培養(yǎng)年畫人才入手,讓青年人一開始便掌握民間年畫和木刻版畫的全面技能,要同時設立傳統版畫課(即單刀刻版)和現代版畫課,以開拓學生眼界,使之掌握多種刻版和技能,。掌握年畫刻版的方法多了,在技法上創(chuàng)新的思路也會更開闊,在表現新時代、新內容上會更得心應手,在傳統年畫中融進新的內容,、新的藝術表現手法,那時將會出現中國傳統年畫的新面貌,為中國多種年齡段,、各種文化層次的人所接受。當它走向世界時,將會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民間的元素和時代面貌,它將立于世界文化之高端,。 07 五十歲又當版畫學生 找到了“瓶頸”,知道木版年畫的創(chuàng)新繞不開“木刻”,。這念頭進入我腦海后,我日夜想著學版畫、掌握刻印技術,。看到朱仙鎮(zhèn)年畫里有漏版技法,而現代絲網版畫就屬于漏版類,如果掌握了絲網版畫的技法,能否為年畫創(chuàng)新開個窗口? 轉念又想,它雖屬版畫,由于是經過感光制版后由絲網漏印的,較木刻版畫來說缺乏刀味,、木味,也就不及木刻有力度。但要是在一張畫中以木刻為主,配以漏版,也許會產生一種新的效果,。當時絲網版畫在中國是個新鮮畫種,。山東省美術館和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聯合在山東舉辦絲網版畫培訓班,請來了著名的版畫家廣軍(后任中央美院版畫系主任)和張桂林教授授課。當時我毅然報了名,成為班上年齡最大的 學生,。廣軍是我的同學,對50歲的老學姐來學版畫是既驚喜又歡迎,。 我第一幅絲網版畫的作品是為?祝福?做的插圖,為了表現祥林嫂的寡婦身份,只用了黑、藍、黃三個色,之后入選了“全國第三屆版畫”作品展(廣州站),。第二幅是?三口之家?,作品吸收了漢畫像磚的風格,以黑色制版,只套印了個磚紅色的底色,完成后反響很好,。該作品不但參加了“全國第三屆版畫”展覽,而且還入選了在上海展出的“中國現代版畫展”,隨后又獲得山東省版畫大獎賽一等獎,選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版畫卷)和?中國版畫60年?等大型畫集。為此,我被中國版畫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我老伴秦勝洲,是浙美(現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yè)的,我有空就向他學習木刻水印技術我是半路出家,年齡又大了,刻版時用梨木版刻不動,時?;?后來便找好的五合板來刻,但刻線時不能太細,只能粗一些,如果刻小幅就用較軟的白果木??贪鏁r室內干濕度影響不太大,但水印時濟南的氣候太干燥,要保持濕度就很費勁,。不管怎樣,我初步學會平口刀、圓口刀,、三棱刀等現代木刻工具,還學會了如何分版,。 我學習版畫技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年畫家不能自己刻印的現狀,試著將各種拓印、漏印和刀法融入到年畫的創(chuàng)新中去,以打通在創(chuàng)新路上的技法和藝術表現上的通道,。當然它的發(fā)展大方向還應該沿著濰縣木版年畫的路子,保留民間的藝術特色,以此為基礎加以創(chuàng)新,。將來的民間木版年畫要成為具有強烈的民間特色的高級版畫。 08 ?母子情?被民間傳刻 經過學習和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對年畫產地的考察調研,我對年畫的認識和喜愛日益加深,創(chuàng)作實踐的欲望也更強烈,想從創(chuàng)作實踐中體現自己的想法,通過畫面來證明自己摸索出的心得體會和觀點是否正確,。在這種急切心情的促使下,開始構思?母子情?的草圖,首先確定用門畫的形式進行表現,。按平面構圖、平面造型,、平面設色的原則去做,這在我所有年畫創(chuàng)作中,是思想最明確,、最理性地按照年畫的規(guī)律來指導畫面的總體設計。 草圖中將人物適當變形,對結構線的處理進行刪繁就簡,把寫實的線改變得具有裝飾味,絕不允許有一根多余而無用的線,。在處理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動態(tài)上,我采用了“共有線”,即娃娃背部和母親臂膀共用一根線,。我是看到傳統年畫?三魚圖?中用三個魚的身體共用一個頭的表現手法后受到啟發(fā)的。當這種“共用線”用到?母子情?中,起到兩個人物的形體互相襯托的作用,為刻版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在設色上,?母子情?除線板外,共用了五塊套色版,。用五個簡單的顏色,合理分布色塊,如左邊母親的上衣以綠為主色調,衣服上的花紋圖案就要小一些,圖案中的其他色塊也相對較小,這樣綠色的面積就不會被壓倒,雖然上衣中也有各色小塊圖案。反過來,右邊母親上衣為紅色調,用上邊的辦法處理后,紅色調仍不會受其他圖案的影響,。年畫中色塊的大小,、對比等手法的運用很重要,為此,前人將用色規(guī)律總結為口訣:“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紫多發(fā)惡,黃多發(fā)傻?!?/span> 與這張畫同時完成的還有?愛學習愛勞動?,也是一對門畫,是表現兒童題材的,。 這兩幅門畫完成后,我?guī)е髌烦嘶疖嚾チ颂藶H坊民間年畫研究所去請教楊修義師傅,征求他的意見。 沒想到楊老師看后大喜,他眼睛久久不離開畫面,說:“這兩幅門畫很符合刻版要求,特別是衣紋和眉眼的處理,顏色分布也很好?,F在人們畫年畫的衣紋,太寫實,也繁瑣,不好刻,。這兩件作品沒這問題?!弊詈?他抬起頭來面對著我,十分肯定地說:“這兩幅門畫你留下,我親自刻。” 我當時好像高考面試后被錄取了一樣高興,。楊修義老師的鼓勵對我是極大的肯定,。 此后,?母子情?入選了第六屆全國美展并獲得山東省年畫二等獎。 直到今天,30多年過去了,門畫?母子情?在濰坊民間一直被反復刻印,很受群眾喜愛,。 09 年畫未了情 20世紀90年代,我們年畫專業(yè)已進入第七個年頭,教學逐步進入正軌,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我的年畫夢做得正甜,突然接到教務處通知——年畫專業(yè)停辦,理由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年畫專業(yè)下馬了。對于我這個教研室主任來說,這個信息如晴天霹靂,。我從院領導找到教委(教育廳)主任及省里有關領導不斷申訴,作為著名年畫產地的山東濰坊年畫, 在學校設置這個專業(yè)培養(yǎng)年畫人才的重要性,等等,。平時我從來沒有有事無事找領導的習慣,這次為了年畫專業(yè)的命運我不斷地找領導。找到領導就像祥林嫂一樣絮絮叨叨,一遍遍重復培養(yǎng)年畫接班人的必要性,以及保留這個專業(yè)對年畫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 一天天過去了,直到教務處又告訴我,要印制今年的招生簡章了,你趕快給年畫專業(yè)改個名字,否則這個專業(yè)就要撤下來了,你這個教研室也沒名字了,。這次我真的絕望了,一夜沒有睡好,改什么名字? 直到天亮心中似乎升起一絲希望,就改名版畫專業(yè)吧?;蛟S改成版畫專業(yè)更能突出版畫特點,以后在教學中沿著民間特色的版畫這個教學思路走就行,。這樣,版畫專業(yè)就代替了年畫專業(yè)。至今28年過去了,版畫專業(yè)教學和所有院校一樣照常進行著,我也在不久以后調離美術系,。民間特色的版畫這個教學理念也沒注入到版畫專業(yè)中去,。有時聽到有人說“單老師是山藝版畫專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的時候,我只有苦笑以對,心中五味雜陳。 從那時起,我的年畫創(chuàng)作也轉入低潮,。直到2000年的春節(jié),突然有了畫年畫的沖動,。那是新千年的開始,萬物復蘇,柳樹吐出小綠芽,我心中萌動著一種溫柔的欣喜,一種想呼喊的、想到草地上跑動的心愿,。這是對春天的感受,。于是我決定畫?春牛圖?。 “春?!边@類題材許多人都畫過,從藝術大師到民間藝人,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表達形式,。我只求畫出我自己的感受。正如母愛是永恒的主題,世世代代許多畫家都畫,但仍不妨礙它的多姿多彩,。 ?春牛圖?的主題情景是一群兒童騎在牛背上放風箏,。在塑造上既要保持年畫平面造型、構圖飽滿等傳統手法的特點,又要融入作者自己和現代人的情感和審美,。我盡量用年畫的語言去突出春風給人的感覺,風是無形的,但它吹在有形的物體上,會使物體產生動態(tài),如風箏的飛舞,、瓔珞和彩帶的飄動、孩子頭上被吹起的發(fā)絲,都可以幫助受眾去感受春風拂面,、臉上如絲綢滑過的感覺,那種美滋滋的味道,那愜意里是帶著幸福感的,。 為了體現春天的情景,我選用了綠色調,著色時加大了綠和黃的面積,減去了桃紅色,全畫只用了四個顏色,以使其單純、厚實,。該畫面積120cm×120cm,。在畫?春牛圖?的過程中,再次體驗了童年的歡樂,這張畫是在激情中畫的。 我喜歡這張畫,后來它入選了全國年畫展并獲得優(yōu)秀獎。 10 晚年為年畫留些“樣子” 今年的我已步入85歲,體力,、視力都有所衰退,但對我的專業(yè),無論是中國畫還是年畫,依然愛心不改,特別近一兩年對年畫尤其惦念,常常想:這個畫種是十分優(yōu)秀而又接地氣的,當下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來是不夠的,。它應該向前發(fā)展,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只有輸入新鮮血液才能使它有前進的動力,一句話:只有創(chuàng)新才是最好的傳承。 年畫之所以走入低谷,除種種外因外,它自身在技藝的完善上,、人才的培養(yǎng)上也有自己的問題,。如前邊說的,年畫家要掌握自畫、自刻,、自印的技能,獨立完成木版年畫的全過程,。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畫家才能在構思和制作完成上有主動性,才能將畫家的全部藝術能量發(fā)揮出來,作品的藝術水平才會提高,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才會完美地結合。 2017年,我完成了年畫?十二生肖圖?,遺憾的是我自己刻印不動了, 請濰坊于福堂師傅刻的版,山東藝術學院版畫專業(yè)的劉德進老師幫助印的,。之后我又完成了?蓮生貴子?(福字燈)年畫,。我知道目前年畫缺少適合于刻印的新的創(chuàng)作稿,這是很讓人憂慮的。為了年畫的傳承和延續(xù),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的年畫稿,也就是“樣子”,。在我有生之年,我將努力為民間木版年畫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再出一把力,。 |
|
來自: 沉香bexoa0n5jb > 《書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