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撿漏』您生活的筆記本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薦讀: 在龍口奪糧的三夏中,,有兩件事,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給社員分口糧和給國家繳售公購仼務,。 小麥收割上場,邊碾打邊晾曬,,完成國家公購糧任務的同時,,要給社員分口糧,當時都叫借,,因為這個時候,,人口變動沒有截止,,勞動工分也只能預測,把剛收獲的小麥根據(jù)人口和勞動工分先預分給社員戶,,到年終決算時找補,。 公購糧任務大約占總產的30%左右,公糧也就是農業(yè)稅,,征的是實物稅,,購糧是囯家的計劃商品,按國家定價給農民付現(xiàn),,當時的價格中等麥一斤一毛三分八,。公糧占公購任務的百分之七左右,各個年代不盡一致,。公購任務是按當時的前三年的常產核定的,。有時是一定三年不變。 小麥上場開始碾打后,,電桿上的高音喇叭高喊著要早繳糧,、繳好糧、多交糧,。公社,、大隊的干部見天來催,公夠任務完不成不能分,。 老隊長很精明,,他早早安排完成了公糧任務,受到大隊的表揚,,大隊干部也不來催了,,可以給社員一心自在地分糧。隔幾天再繳一些購糧,,留足種籽和牲口飼料,。當時規(guī)定牲口飼料騾、馬720,,牛,、驢560六。本來牲口飼料留秋糧,,但老隊長留作夏糧,,秋糧下來了,用秋糧頂出來,,以解決特殊問題,。 糧食分配,普遍釆取的是人勞結合,。絕大多數(shù)生產隊人八勞二,即人占八成,勞占兩成,,也有地方是人七勞三,。人口截止日期,夏季是七月底,,也就是七月底以后新出生的孩子,,娶進門的新媳婦,不參加夏糧的的分配,。全年是十月底,,十月底以后出生的孩子,遷入的人員不參加當年的分配,。人要折成若干等次的,,零至三歲,折為三成,,四至七歲,,折為四成,八至十二歲折成五成,。十三歲以上可以算作成人,。以所有標準人去參加(除過公購糧,飼料,、種籽,,儲備糧80%的糧食分配。以標準勞動日去分配20%的糧食(同前)分配,。每個標準勞動日是十分工,,這里面婦女的工分進行折算,一般婦女干一天是(虛工)十分工,,按評定的底分折為六分工,。各個人的情況不同,評的底分也不同,,比如弱勞有一天八分的,、七分的,都要按照評定的底分折算成標準勞動日的,。 仲夏的夜晚還不怎么熱,,清風徐徐,涼意陣陣,。人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和夏夜的涼爽,,悠閑愜意地看著滿天的星斗在藍色的天幕上閃爍。生產隊的鈴響了,,這是第四次分糧了,。前面按人頭借了幾次了,,勞力多的戶很有意見。自三夏開始以來,,多勞戶吃飽了肚子,,腰桿硬了,顯得十分神氣和得意,。在他們看來缺勞戶和職工家屬是靠他們養(yǎng)活的,。職工家屬戶遇到分糧就感到十分尷尬。去早了人家會說,,勞動沒有人,,分糧還積極得很!去遲了人家又說,,做活沒有人,,麥打下了還想叫人送到家里去。 會計在大電燈泡下面公布了預算情況,。有強勞力的戶都是長款戶,,職工家屬及弱勞戶都是短款戶。原則上繳不夠短款不分糧,。有一個變通的辦法,,就是長款戶和短款戶互瞅“對象”,互相“抵頂”,。例如張家長款200元,,李家短款200元。張家同意李家分期分批把錢交給自己,,這樣李家分糧就不受影響,。通過這樣扺頂,絕大多數(shù)戶都能分上糧,。當時的分配政策叫三兼顧,,先國家,繳夠國家的(公購糧),;再集體,,留足集體的(種籽和牲口飼料以及儲備糧等);后個人(口糧),。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社員們排成隊,,裝好糧,一戶一戶用大秤過,,等分完已經大半夜了,,人們方才入睡,。第二天一早又投入到緊張的三夏戰(zhàn)斗中。這個時候三夏已經進入尾聲,。 歷史的腳步有時很快,。一個花甲經歷了數(shù)千年的巨大變化,傳統(tǒng)農業(yè)由人力畜力轉化為機械化生產,,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生產工具進了展覽室。實行了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也進了歷史的博物館,。人們用很短的時間,,曲曲折折走了很長的路。 ?原創(chuàng)作品 授權發(fā)布(公眾號轉載須聯(lián)系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