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玉賢
我的父親(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順,,排行為四,,村里人稱四爺、四叔),,1987年農(nóng)歷十月一日離世,,享年80歲。父親用畢生的心血撫養(yǎng)了我們,,用勤勞的歲月,、樸實的性格、善良的品德,、忠誠的人生,、勤儉的生活熏陶了我們。父親離開我們快30年了(注:此文寫于2016年),但在我的腦海里,,父親如影相隨,,不離不棄地跟著我。一直想寫一點懷念父親的文章,,每每提筆,,就肝腸寸斷,流淚不止,。悲痛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打濕了手中的紙,只好擱筆,。但是不寫出來的日子里,,眼前,一幕幕父親的音容笑貌,,又讓我寢食難安,。時光一日一日的過去,我已是75歲的人了,,老天留給我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再不寫會造成我永遠的自責。矛盾復雜的心里,,催促著我,強忍著悲痛,,拿起筆,,回憶我最敬愛的父親。我的父親,,婚姻經(jīng)歷過不幸,。算起來要比母親大17歲。長大了,,我才明白,,父親曾有一個賢惠的前妻和一個幾歲的兒子,皆因患病,,先后死亡,,也是父親年輕時情感上的傷痛。前妻和兒子去世后,,岳母認同父親是一個大好人,,就親自為媒,為父親續(xù)親,,得知與母親的年齡相差懸殊,,便將父親的年齡隱瞞了許多。兩邊的老人都是相識的好友,相互信任,,讓我的父母親結(jié)為夫妻,,這是我父親從來不愿在我跟前提起他的婚姻史。我的父親,,他是一個胸懷大度,,正義剛烈,對社會,、對家庭很有責任的人,。父親以自己崇高的品德,書寫了以善待人,,勤儉治家的無字家訓,,為我的人生樹立了榜樣。是我全家的頂天柱,、保護神,。為了家,做過銀匠打過鐵,,擔著小擔轉(zhuǎn)過鄉(xiāng),,種過莊稼經(jīng)過商。最有幸我的孩子,,佩戴過父親情深意厚的“長命百歲”銀鎖和手鐲等祝福物,。他的吃苦耐勞精神是眾人都佩服的。最難忘的是從我開始記事起,,到父親去世的一段生涯,。原來我的父親在下廟街租房開辦了一個糧站。經(jīng)營小麥,、玉米,、黑豆等,供應(yīng)周圍群眾的糧食和牲口飼料需求,。家里還種著祖墳里的三畝多地,,除此之外,父親在村南靠路的地方租種了村中大戶郭志紅的二畝地,。兩塊地輪換種植小麥和棉花,,一邊經(jīng)商一邊勞作。我長大了跟在父親的身后去地里采摘棉花,、拾麥子,,幫助父親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2017年臘月的下廟街道 宋朝峰攝 父親胸懷寬闊,,更加熱愛新社會,,熱愛集體,,他在經(jīng)營糧店的時候,準備了一些給家里蓋房的柏木木料,,村里實行初級合作社時,,生產(chǎn)隊蓋飼養(yǎng)室沒有木料,父親就把準備蓋房的木料廉價給了生產(chǎn)隊,,只換了一些勞動日,。統(tǒng)購統(tǒng)銷時,國家號召群眾多賣余糧,。父親把家里所有的糧食都賣給國家,,全家靠吃返銷糧。在那糧食如命的日子里,,我的父親心里裝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1956年國家實行工商業(yè)改造,他的糧店停辦了,。父親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農(nóng)田耕作上,。農(nóng)業(yè)合作化后,按勞取酬,,按每個家庭的勞動日,,分糧分錢、分財物,。我家的孩子多,,母親在家照管孩子,很少能下地勞動,,頂多是掙點撿棉籽的工分,,全家靠父親一個人的勞動日,年底決算分紅,,我們家經(jīng)常是透支戶。這樣的現(xiàn)狀給父親造成極大的壓力,,他是一個有責任擔當?shù)娜?,為了全家人的生活,父親在生產(chǎn)隊總是選擇最苦最累而別人不愿干的活,。他多次被村上選做生產(chǎn)隊的牲口飼養(yǎng)員,。喂養(yǎng)著生產(chǎn)隊里十幾條牲口。不分晝夜地給牲口添草,,加料,,為牲口的墊圈、出圈,,常常忙得顧不得回家吃飯,,都是由我或母親把飯送到飼養(yǎng)室,。在他當飼養(yǎng)員期間,由于精心喂養(yǎng),,生產(chǎn)隊的牲口個個膘肥體壯,,曾受到過大隊和公社的表揚。當飼養(yǎng)員工分并不多,,白天黑夜共十幾分工,,好處是天天都有。但是父親執(zhí)著,,忠誠于他的本職工作,,在他擔任飼養(yǎng)員期間,飼養(yǎng)員的崗位,,是村干部最放心的崗位,。還有一種苦力活是打土坯(也叫打胡基)。那個時候的生產(chǎn)隊,,每年夏天都要搞墻土三換,,就是生產(chǎn)隊為了解決土地的農(nóng)家肥,把群眾舊房子的土墻,,拆了打碎撒在地里當肥料,,再用新土坯給群眾把墻做好、以舊換新的胡基用量很大,,都是靠人工用土打成,。打胡基是一件很費氣力又有技巧的苦力勞動,很少有人愿意干,。打胡基的工具是一塊20厘米厚,、60厘米長、40厘米寬左右的青石板做墊石,,一個手握木把下有60多斤重的礅柱,,還有鐵銑、模子等,,每頁胡基要用三銑土,、腳踩六下、柱子墩十二下(人稱三銑,、六腳,、十二墩),才能從模子里取出胡基,,再一頁一頁摞起來,。一頁胡基,少說有十斤重,。打胡基,、摞胡基也是非常講究的,,打不好,摞不好都會造成倒塌,,從而前功盡棄,。人常說“會打不會摞不如在家坐”。摞好的胡基500頁算一架,,生產(chǎn)隊按架記工,,很重要的是,除記工外,,每架可以補助壹斤糧,。這壹斤糧在那個年代,可以算是我全家人的重要口糧補助,。這份既有技巧又是苦力的重活,,因為太累太重,再強壯的身體,,都會累得精疲力盡,。父親為了撫養(yǎng)兒女,幾乎每年把生產(chǎn)隊以舊換新的胡基承包下來,。原文來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