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堅定,、功勛卓著、方面大員
用一句話評價陳老總,,是很難的,,這里用三個關鍵詞。
一個留學青年,,立下了改變舊中國,,解救勞苦大眾,愿意投身革命,,奉獻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的志向,,這種精神,難能可貴,,光芒萬丈,。
歸國后他立刻參加了南昌起義,不計名位,,以一個團黨代表的職務,,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武裝斗爭的道路,從此再不回頭,,一走就是大半生,。
在暴動失敗,革命陷入困境,,大多數的同行者被退縮,、猶疑、恐懼,、逃離的負面情緒充斥內心的時候,他表現出迎難而上,、樂觀積極,、大無畏的革命斗志,,像黑夜里的一個火炬,溫暖了身邊的人,,起到了表率作用,。是他,協助朱老總,,凝聚了那八百人,,保留了革命火種。肇始之基,,建軍殊功,,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井岡山會師后,,他繼續(xù)發(fā)揮著協調和輔助的功能,,密切配合兩大統帥,加強黨的領導,,完善軍隊建設,,擴大根據地,喚起民眾,。這支軍隊,,后來成了中央紅軍,成為我黨的主力部隊,,從弱到強,,從小到大,一直到革命成功,。井岡山的歲月,,是艱難的歲月,是復雜的歲月,,是摸著石頭過河,、舉著火把走夜路的歲月,是大浪淘沙的歲月,。在這段歲月的工作中,,他的作用和功勛,后來人應該肯定,、銘記,。盡管教員說過要打倒和稀泥的陳毅主義之類的話,但是應該清醒的看到,,教員曠世的思想和眼光,,空前絕后,千年不遇,,與他同行的同志們,,在某些時候不能同步甚至不能緊跟,,是很正常的,朱周尚不能,,何以苛陳,?況且,一旦領悟過來,,認識到教員的前瞻性和正確性,,他擁護和跟隨的態(tài)度和行為從來都是毫不猶豫和毫無掩飾的。在后來漫長的斗爭歲月里,,他始終都是教員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紅都瑞金時期,他被剝奪了軍權,,下放地方工作,,但是毫無怨言,始終樂觀面對,,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和節(jié)操,。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主力部隊潰逃,,他成了棄子,,而且這個棄子連一點表面的名份都沒有。但他依然坦蕩淡然如故,,談笑面對即將來臨的傷痛和苦難,。三年南方游擊戰(zhàn)爭,因為政治的客觀原因,,沒有像宣傳長征那樣占據黨史軍史的主要篇幅,。
但是我們只要稍微細致一點和深入一點去了解這段歷史,就會發(fā)現,,這是比長征更艱苦更殘酷的一段故事,。中央紅軍從瑞金撤離的時候八萬六千人,到陜北會師時候只剩下六千,,十不存一,,長征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而三年南方游擊戰(zhàn)爭,,比之長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現在很難知道留下的人里面幸存的人概率到底是多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很微小,用九死一生,、碩果僅存,、上蒼垂憐等詞匯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幸存的這一批人像莽莽荒原里不屈不饒的野草一樣,,東一簇西一簇,挺過了無數次的火燒和篦子一樣的刀槍,。后來我們看到的粟裕,、陳士榘、唐亮,、葉飛,、王必成、陶勇這些名將,、悍將,、猛將,他們對革命的堅貞和視死如歸的勇氣,,不是憑空而來的,,是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是在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辛危險的敵我斗爭中煅煉形成的,。我們現在看一些特種兵敵后絕地求生的影視作品,,與南方游擊隊、新四軍,、蘇中軍區(qū),、三野的史料一對比,前者都是小兒科,。陳老總就是這批從血雨腥風中走過來的一批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員,。三年艱苦卓絕的歲月,每天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無數次的死里逃生大難不死,,不是智計過人、堅貞不渝,、樂觀大度,、縝密細致者,是很難堅持到底的?,F在我們看《梅嶺三章》,,只要不是完全喪失了想象力,稍微展開一下思索聯系當時的情景,,無不動容,,無不感佩,淚流滿面,。三年的南方游擊戰(zhàn)爭,,讓隊伍純凈了,、成熟了、無堅不摧了,,讓指戰(zhàn)員們滾打了,,逼著升華了,藝術化了,。同時也使每一支隊伍的首腦人物都具備了機變,、果斷、舍我其誰,、無所畏懼,、崇實厭虛的領導才能和工作作風。
后來者有時提到三野某個或某些將領對粟總有頂撞,、違抗的行為,,對陳老總“打仗打不贏,下棋有什么用”之類的嘀咕,,其實都不奇怪,,他們就是在那種環(huán)境成長起來的,對勝利的渴望和驕悍的性格就是這支隊伍的特征,,陳粟是深知其中三味的,。我們現在研究粟總的指揮風格和諸次戰(zhàn)例,無不體現戰(zhàn)略宏偉,、戰(zhàn)術刁鉆,、作風強硬、應變果斷,、對敵兇狠的特征,,以高強度運動、高難度攻守,、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殲滅戰(zhàn)為主的特色。正是有了像陳老總這樣具有鋼鐵意志和毅力的革命者,,再一次保留了革命的本錢,。
新四軍時期,陳老總先后履職支隊司令和代軍長,,以其光輝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領導才能,,把散落在各處堅持斗爭和生存的武裝力量整合集中起來,為我黨我軍在南方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甚至是主要的貢獻,,居功至偉,。
山東野戰(zhàn)軍時期,光看軍事方面,有敗多勝少之嫌,,這是后人詬病他的一個理由,,說他打仗不行,總是倚仗宋時輪,??陀^地評價,陳在指揮作戰(zhàn)才能上,,與彭林劉徐粟諸將,,確實有一段差距,這無需諱言,。教員寫詩稱贊: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蔣介石深憚林總:簡直是戰(zhàn)爭絞肉機,;徐總指揮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劉帥美譽當代孫吳,;粟總有軍神之稱,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
不如他們會打仗,并不丟人,,也無可厚非,,我黨我軍從誕生到發(fā)展再到勝利,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傳奇,,古今中外,僅此一例,,再無攀比,。在以武裝斗爭作為主要手段走向勝利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涌現一批軍事奇才而能得以實現,,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黨工作不僅僅依靠武裝斗爭,還有黨的建設和統一戰(zhàn)線,、土地改革等其他法寶,,這些法寶一齊祭出,相輔相成,,才能打開局面,,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從舊的小的勝利走向新的大的勝利。陳老總就是使用這些法寶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的一個黨和軍隊的優(yōu)秀代表,。他自己曾經說:華野打仗,,主要靠粟裕,我實際上是充當一個政委的功能,。實事求是,,這個話有些自謙。但即使是自謙的政委功能,,也是建立了莫大功勛的,。華東軍區(qū)和華東野戰(zhàn)軍的革命功績,對取得全國勝利來說,,賦予怎樣的褒揚也不過分,,作為主要領導者,其功豈在饒,、粟之下,?
建國后,先后擔任過上海市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軍委委員軍委副主席等職務,為新中國的建設,,努力工作,,矢志不移,盡到了一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責任和擔當,。在黨和國家走進一段不正常發(fā)展的時期,,他是坦蕩的、勇敢的,、不顧個人安危心憂天下的,。當然,在這一段特殊時期,,他也犯過一些錯誤,,像經驗主義、激進主義等,。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員,、總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都說過,,自己也犯了一些錯誤,。與很多同志不同的是,,陳老總知錯能改,從不回避,,從不隱諱,,他始終很真實,就像一汪清泉,,明澈到底,。與某些高級領導相比,可愛可敬多了,。他的一生中,,交游廣泛,但是我們看他與之友善的戰(zhàn)友們,,大都是一些不計名利,,心胸開闊,意志堅定,,能忍辱負重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目了然,。
少有大志,投身實踐,,為了一個崇高的理想從不動搖從不改變從不放棄奮斗終生,。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茍利社稷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陳老總,他做到了,。
另:有一種說法陳老總評帥,,是占了粟總的名額,個人認為是無稽之談,,不值得支持,。陳老總的軍事生涯中,先后對軍隊有兩次締造之功,,前一次協助朱老總收攏南昌起義殘余部隊,,參與領導湘南暴動,繼而井岡山會師,。他不是朱毛紅軍的兩位主要領導者,,但無疑是參與領導者,,以政治部主任的職銜位列第三。這是后來的林粟在當時遠遠不能相比的,。后一次是在三年南方游擊戰(zhàn)爭中,,與項英、袁國平等共同領導,,之后以協助和主要領導者的角色將各地方部隊和游擊隊,、民兵武裝人員整合組建新四軍,新四軍的快速發(fā)展和壯大實際是在他成為代軍長時期實現的,。當然,,新四軍的這個功勞在定性上屬于締造還是創(chuàng)建是有討論空間的。
兩次軍隊的締造者(或一締造一創(chuàng)建),,到了奪取全國政權以后幸存的高級領導干部中,,五五年大授銜時,十大元帥里,,事實上只有賀陳兩人,。當然,朱彭劉徐葉的締造之功更有含金量,。而林(東北)聶(晉察冀)羅(山東)是創(chuàng)建之功,。元帥的評定標準主要是三個方面:締造人民軍隊、領導和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領導和指揮大的戰(zhàn)略集團并功勛卓著者,。這三個方面是并列的,有其一則夠評選資格,,陳老總在這三個方面都是達標的,,雖然都不突出。那么粟總能不能評帥呢,,其實也可以,,他參與領導和創(chuàng)建了浙東南和蘇中的根據地,指揮三野有大戰(zhàn)功,。關于粟總的戰(zhàn)功,,很多人片面強調解放戰(zhàn)爭,實際上,進入抗日戰(zhàn)爭時期,
他就已經大放異彩了,,我黨我軍在抗戰(zhàn)時的經典戰(zhàn)例,并不是只有平型關,、陽明堡、七亙村,、百團大戰(zhàn)等,,像韋崗伏擊這樣的戰(zhàn)斗,,粟總領導的部隊,一直持續(xù)地在發(fā)生,,積小勝為大勝,,南方抗日戰(zhàn)果,毫不遜色,。五五年授銜時,,排在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序列首位的朱德,、粟裕,、蕭克、徐立清,、解方上升一階并無不妥,,沒什么爭議的,當然,,不上升也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