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進忠 【編者按實驗健身靜坐法為臺灣青年氣功家許進忠所編寫,,包括了道門氣功煉精化氣階段,,亦即筑基的全過程。許氏應用現(xiàn)代語言,,根據(jù)傳統(tǒng)養(yǎng)生靜功古籍的精華,, 以及自身和他人習練此功的經(jīng)驗,深入淺出地介紹道門氣功的初階,,功法純正,,內(nèi)景敘述周詳,實有助于學者入門修習丹功,,免卻許多摸索之苦,。學者完成修習此功,即已真正打通了小周天,。身體體質(zhì)及生理達到超人地步,。 此篇選自臺灣出版的許氏《筑基參證》一書,。許氏為臺灣《仙學雜志》(已停刊)主編,,曾校訂《伍柳仙宗全集》等書出版,。 一,、靜坐前后應注意事項 1.要準備靜室一間,或就寢室作為靜坐之用,。靜坐時,,要將門窗關(guān)閉,不使他人騷抗,。如遇天氣炎熱,,可以酌情開放,切忌以送風機器吹襲身體,。 2,。制軟厚的蒲團一個,準備久坐之用,,或者用被、毯折疊,,高約6~10厘米代替亦可,。 3.靜坐前后,,應竭力避免情緒激動,,心情不受擾亂,以保持身心安寧,。 4靜坐時,如發(fā)覺心情煩悶,,不宜立刻上坐,這時可以先行散步一番,,以求發(fā)散此等情緒,,俟到心平氣和時,再上坐,。 5,。入坐前宜寬衣解帶,,使筋骨輕松。6.平直身體,,癩正戟坐,。 7.靜坐完畢,要慢慢張眼,,撫摩上下腹,,及舒放手足,切忌勿匆遽下座,。如身熱流汗,、必須熱退汗干以后,才可見風,。流汗若多,,須要擦干。 8.初習靜坐,,如遇天氣寒冷,,兩膝應該用衣裳或被毯覆蓋,以免受寒,,致成風濕病,。陽氣運轉(zhuǎn)十二時位以后,這項保護工作,,可以的情省略,。 9。初習靜坐,,在陽氣尚未運轉(zhuǎn)十二時位以前,,應該絕對避免"房事",以后也應該酌情盡量避免,,以免妨礙靜坐的進步,。 二、靜坐時的兩腿 1,。盤腿而坐,,以左腳加于右股之上,再以右腳加于左股之上,。此式稱為雙盤膝,,如圖1。初學者不易仿效,,年齡較長,,學之更難,,不必勉強,。 2.或以左腳加于右股之上,,或以右腳加于左股之上,均可隨意,。此式稱為單盤膝,,如圖2。初學者不能雙盤膝,,自以單盤膝為宜,。唯須注意姿勢端正、平直,,其功效與雙盤膝相同,。 3。以右腳置于左股下,,再以左腳置于右股下,,兩小腿向后成交叉形.此式稱為下盤滕,如圖3,。如因衰老,,筋骨比較僵硬,單盤膝亦不易辦到,,可用下盤 膝,,其功效亦 同單 盤坐。 4.無論雙盤膝,,單盤膝,,或下盤膝,三種坐姿,,均需用軟褥或蒲團墊高6~10厘米,,使腿部略高,以免腰部彎曲,,重心不穩(wěn),。 5。初習盤膝時,,容易麻木,,可以稍加忍耐,修習日久則漸趨自然,。 6.麻木不能忍耐時,,可以上下交換兩腿。如果再不能忍耐,,可以暫時下坐,,等待麻木過后,再行返坐。 7.如果能十分忍耐,,任其極端麻木,,則麻木之后,自然能恢復原狀,。若經(jīng)過此階段,,以后再盤坐,即永不再麻木,。 圖3 圖2 圖1 三,、靜坐時的胸腹臀部 1.胸部要順其自然,微微向前,,使氣機容易下降,。但是不可使腰部彎曲,以致阻礙氣機,。 2.胸部以下要鎮(zhèn)定,。鎮(zhèn)定下腹,就是要安定身心,。然而并非有意運力入腹,,是集中真意于下腹部,使心平氣和,,身心比較容易安定而已,。 3。臀部要向后稍稍凸出,,使脊椎骨姿勢自然,,才能便利久坐。脊椎骨的形狀,,很象英文字母"S",,在臀部的 位置,略向外彎,。然而不可有意用力凸出,,只要循其自然的姿勢即可。 四,、靜坐時的兩手 1,。兩手輕輕交握,貼附于下腹之前,。 2,。交握的方法,是以一手輕握他手四指,,兩拇指結(jié)成交叉的形狀,。 3.或者以左手握右手,,右于握左手,燈可隨意,。4.兩手交握垂置的位置,,各隨個人 肢 體 所宜,或在腹上,,或在股上,,不必一致,。 5,。兩手下垂及交握的指尖,要任其自然,,不須著力,。 五、靜坐時的面目耳口舌津液 1,。頭頸正直,,面要向前。 2,。兩耳要象聾了一般,,不要有意去收聽外來的聲音。如果在無意中聽到,,也不要去分析聲音所含的意義,。 3.眼要輕輕合閉。眼睛合閉,,腦才容易安靜,,不致起許多妄念。靜坐以前,,一定要睡足,,普通人大概八小時就行。睡足,,精力才能充沛,,不然一上坐就昏睡了,這樣就不算靜坐,。睡眠一方面要足,,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是否太多。睡多了,,精神昏沉,,直同渴睡,還是不能靜坐,。4.口要輕輕吻合,,舌要舐著上腭,。 5??谥腥绻鼋蛞?,應該吞下。如果沒有津液,,就不必理會,。 6.呼吸的時候,不可以口代鼻,。 六,、靜坐時的觀照 靜坐時,意念的處理,,是一個很重嬰的問題,。人的意念,大致區(qū)分有兩種∶一種是平常一般的思想意念,,叫做凡意,,或叫做人意,是后天的,,所以其中含有許多復雜的欲望;另一種是經(jīng)過了自我催眠,,進入另一種精神境界活動的范疇。只是單純的凈化了的一點真誠的意志,,川做真意,,或者叫做誠意,是比較先天的,,所以其中只是凈化而專一的,。關(guān)于意念的處理,比較簡單而具體的方法;大約有五種,,現(xiàn)在分別說明如下∶ 1.內(nèi)視法 要把一切思想放下,,不要起任何妄念。內(nèi)心先要有一層"我在靜坐"的單純意念,。然后再把這個單純的意念—真意,。繼續(xù)凈化,凝起神來,,存入臍下丹舊的適當一個部位,。這時眼睛雖然輕閉著,,,但要注視那個部位,,要好象能看到的樣子。這個作用,,就是以目光,、心意集中…-處,,但仍應"勿忘勿助"、"著存著亡",。因為環(huán)境,、體質(zhì),年齡的不同,,有的人不集中一些,,就不見生效。有的人集中不善,,就發(fā)生了弊害,。一方面摒除其他妄念,另一方面,,是嬰凈化單一的意念,,不要使新的妄念繼續(xù)產(chǎn)生,。這也可算得 是"有欲觀竅"的一種淺釋,。這個意思就是說∶有妄念的 時 候,要用真意觀照(內(nèi)視)身上的竅(臍下丹田是身體的 一個 很 重 要的竅),,這樣妄念就能很快的消失盡凈了,。 臍下丹田雖是在肚臍下一寸到三寸的位置(約為三個至四個指頭合攏的寬度),但是內(nèi)視時,、只須注入真意 于臍下附近適當一個部位就可以了,,不必按泥于尺寸。這樣內(nèi)視稍久以后,,所要內(nèi)視的那個部位就漸淅顯明出來,,而哪些妄念也就慢慢消失干凈了。這時身體內(nèi)境感到很情朗,,沒有其他妄念雜想,,真意就能純凈的留守在臍下丹田的那個部位了。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內(nèi)視收到效果的證明,。 真意純凈地留守在臍下丹田以后。身體內(nèi)境慢慢的就會感到非?;秀?,非常愉快,內(nèi)心沒有絲毫的渣滓,。這樣的境界,,也可算得是"無欲"的初階。達到"無欲"的境界后,,就不必再象起初"有欲"時那樣凝聚真意,,以眼內(nèi)視,,只要順著這種境界,任它自然發(fā)展就可以了,。故丹經(jīng)云∶"知而不守",,"先存后亡"。 這樣一場放任的結(jié)果,,連真意都淡得好象沒有了,,身體也顯得好象沒有了。這個作用,,丹經(jīng)稱為"無欲觀妙",。 "無欲"的境界,是非常輕松,,非常愉快的,。這時所有的感堂作用,好象都停頓下來,,完全是一片無人無我,、請凈空敘的妙境。保持這樣妙境,,丹經(jīng)喻之目"守城",。可是再過一些時候,,這樣奧妙無念的無欲境界,。就會很自然的逐漸消失下去,代之而起的是妄念雜想,,漸漸的又滋生起來了,。 安念再生起的時候,就是"有欲"的時候,,王夫就要象前時"有欲"那樣的作法去做,。這種打掃雜念的過程,丹經(jīng)喻之曰"野戰(zhàn)",。稍過一些時候,,"無欲"的境界,仍然就會重新來臨,。 觀照的過程,,是順應著"有欲"、"無欲",,反復變換交萃,,而清凈的程度,也是順應著"有欲",、"無欲"的反復,,一法層-層的深入,。 2.返聽法 上坐的時候,先要 自 勸 自 勉,,把 一切放下,。以前的事,不去追思,,未來的事,,不去幻想。內(nèi)心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我在靜坐",。這樣把內(nèi)心澄液一番以后,就要把心意凝聚起來,,存入臍下丹田簾適當一個部位,。這時就要使耳朵的作用扭轉(zhuǎn)回來,不去收聽外界的聲響,,而專一的貫注到臍下丹田里面,。這層作用,就同前面假設(shè)的"有欲觀竅",。 人的聽覺是非常微妙的,,它經(jīng)常在收聽外界所發(fā)生的一切音響,。音響的含義,,通靠都會 去分析。尤其在靜坐的時候,,音響的干擾,,要比妄念還難處理。耳朵收聽音響,,耳識生起來以后,,就有分辨意識同時生起,這一分辨意識生起的結(jié)果,,就會使人的妄念更趨復雜,。 要使妄念不滋生的方法,就是要把耳朵的生理作用扭轉(zhuǎn)過來,,不要它去接觸外界,,讓它直 接去 退聽臍下丹田的部位。 假如真意能夠凝定在臍下丹田的部位,,那么耳也才能返聽到這個部位,。相同的,假如耳能返聽到臍下丹田這個部位,,那么真意也才能凝聚在臍下丹田這個部位,。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安念就能控制了,真意的作用就出來了,。返聽臍下丹田到了一個相當時候,,返聽的這個部位。漸漸清楚明顯出來,。這時妄念就可以慢慢消失,、慢慢清凈了。這時身體內(nèi)境可以感到很清朗,,絲毫沒有妄念,,那么真意就能很確實地留守在臍下丹田的這個位置上。能夠做到這樣的境界,,就是返聽的工夫收到效果的證明,。 真意安穩(wěn)純凈地留守臍下丹田以后,身體內(nèi)境慢慢地會感覺到非?;秀?,非常愉快,內(nèi)心沒有任何渣澄,。這樣的境界,。也可算得是"無欲"的初階。 達到"無欲"的境界后,,就不必再象起初"有欲"時那樣凝聚真意,,以耳返聽,只要順著這種境 界任它 自然發(fā)展就可以,,故丹經(jīng)日"知而不守是功夫",。 這樣一場放任的結(jié)果,就會使真意淡得好象沒有了,,身體也好象不存在了,。這一層作用,就是前面所說的"無欲觀妙" "無欲"的境界,,是非常輕松,,非常愉快的。這時所有身體的感覺作用,,好似突然停頓下來,,完全是一片 無人、無我,,清凈空寂的妙境,。可是再過一些時候,這樣奧妙無念的"無欲"境界,,就會很自然地消失下去,,代之而起的是妄念雜想逐漸又滋生了。妄念再滋生的時候,,就是"有欲"的時候,,工夫要比照前面"有欲"時的作法去作,這就叫做"野戰(zhàn)",。稍后"無欲"的時候,,仍然會再來臨,做法仍同前面"無欲"時的情形相似,,不必贅述,。 3.觀息法 開 始靜坐的時候,要把一切擱下,,不去思想,,有了妄念的時候,要拿正念來消釋它,,要認清妄念是妨礙靜坐的,,必須清除,才能實行靜坐,。 經(jīng)過自勸自勉一番以后,,內(nèi)在就有一片誠意了。這樣誠意才能有效地運用,。這時就要把心意專一起來,,觀想著鼻孔間出入的呼吸。 人的注意力,,常常因為目標不同,,而有差異。凡是動的比較能引起人的注意,,靜的就比較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呼吸的出入,,是一種動的現(xiàn)象,,如果要加以注意,自然是比較容易的,。能夠集中精神,,去注意單一的現(xiàn)象,人的意念就很容易單純,,真意才能發(fā)生心理影響生理的作用,。 觀想(注意)呼吸的出入,經(jīng)過一段相當?shù)臅r間之后,,妄念就可以漸漸減少,,一直達到?jīng)]有的程度,。 能夠做到靜時沒有妄念,這是真意能凝聚得住了,。直意能夠凝聚起來了,,就要把真意存入臍下丹田里去,依照前面所提出的內(nèi)視法或返聽法下手去做,。按此種觀 息法,,并非"心息相依法"。"心息相依"是正功,,此是去除妄念之權(quán)法,。 4.數(shù)息法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在靜坐的時候,,從一息到五息,或者到十息,、自己要保持一片誠意,,使在這五題或十息中,不起其他妄念,。假使在這五息或十息中,,有了妄念來侵擾,那么就要把已經(jīng)數(shù)過的放棄,,另外再從頭數(shù)起,,一直數(shù)到底,保持沒有妄念混雜進來,。 假如能數(shù)完十息,,那么就要慢慢增加息數(shù),增加到五十或一百息都可以,。 數(shù)息的作用,,就是要排除妄念,使人的心意安靜下來,。數(shù)息時,,假使能夠數(shù)到心平氣和,,毫無妄念,,呼 吸細 微 極了,那么就可以不數(shù)了,。這是心意已經(jīng)澄清,,可以發(fā)生真意了,。到了這個程度,是數(shù)息已經(jīng)純熟了,還要從內(nèi)視法或者返聽法下手,。 5.吐納法 沒有靜坐之前,,要先做一番腹式深呼吸。腹式深呼吸的方法如下∶ 先仰臥在床鋪上面,,平伸兩腿,,兩手交結(jié)在臍下一帶,然后以鼻吸氣,。吸氣時,,要盡量把空氣緩緩吸入,同時腹部也要盡量凸出,。呼氣時,,要以口呼氣。把吸入的空氣盡量緩緩呼出,,同時腹部也裝盡量收縮,,必要時可以用 兩 手 按 臍下,幫助腹部的收縮,。 做腹式深呼吸,,腹部的張縮一定要逐步做到盡懸。所謂盡量,,不是勉強行事(勉強將使內(nèi)臟受傷),,而是要逐漸地使呼吸加深加長。這樣內(nèi)臟才能充分得到運動,,生理機能才能旺盛,,吐納法的最高效用才能發(fā)揮。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做腹式深呼吸,只要做二十息就夠了,。這二十息做完以后,,就要接著起來靜坐。這時靜坐必然會感覺到臍下一帶,,由于剛才進行腹式深呼吸的關(guān)系,。而有起伏不停的張縮動作,呼吸也就自然地息息歸根(臍下丹田為一身之根)了,。 臍下有了張縮的動作,就容易引起注意的集中了,。注意能夠到達臍下丹田的時候,,這是吐納法生效的證明。這時就要順其自然,息息止于臍下,,心意亦凝聚于臍下,,只要能夠把呼吸及誠意歸于臍下,以后便要依著內(nèi)視 法 或 返 聽法下手,。 以上僅是吐納法臥姿一種,,其他還有坐姿、立姿兩種,,形式雖有差別,,作用大致相似,可以就便擇行,,不必拘泥,。 以上一共提出了五種方法,其中內(nèi)視法,、返聽法是屬于道家的傳統(tǒng)方法,,它的好處是方法簡易、生效迅捷,。比較適合達觀超脫的人,。其他心境繁雜的人,恐怕比較難以收效,。 觀息法,、數(shù)息法、吐納法都是權(quán)法,,主要是適應各人的差異,,方法比較笨拙,但是具體面確實,。這些權(quán)法,,可以說是內(nèi)視法、返聽法的過渡辦法,,只要內(nèi)視法,、返聽法修習純熟生效以后,就可以放棄不用,。 觀照是靜坐中很重要的工作,,它與陽氣的生長,有很重大的關(guān)系,,這是非常抽象的,,不容易說明。希望修習者要充分研習,,領(lǐng)會其中的道理,,靜坐才能進步,。 七、靜坐的時間 1,。靜坐的功夫,,第一要有恒,不論晴雨寒暑,,每日都要堅持,,應該視如睡眠、飲食,,算是每日的固定生活方式,。 2初習靜坐,每日應該兩次,,第一次是在早晨起床后,,第二次是夜晚就寢前。 3.每次靜坐的時間,,最好是三十分鐘以上,。靜坐的時間,本來是越久越妙,,但是還須順應自己的能力,,不可勉強久坐。假如坐到心里厭煩,,或者是筋骨酸麻不耐再坐,,就應該下坐。 4.假如事情很忙,,每天沒有長久時間靜坐,,那么一次幾分鐘,也要爭著去做,,千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要知道坐幾分鐘,就有幾分鐘的好處,,只要坐得殷勤,,年久月深,積累的效益也就非??捎^了,。 5.靜坐的時間,每天應該固定,,不必分晝夜,。只要有決心,晝夜的靜坐作用都是一樣的,。 6.靜坐的時間,,隨著修習的深入,,越坐越久,,到極深的時候,,應該終日隨時靜坐,心意不可外馳,,行住坐臥真意須臾不離,。同時要立下決心更進一步,爭取到超凡的生命和創(chuàng)造無為而無不為的圣功,。 八,、靜坐時的呼吸 1。一呼一吸,,叫做一息,。靜坐時的呼吸,從程度上分,,可以區(qū)別為四個階段∶ 第一種是初習靜坐前后的呼吸,,叫做凡息,與常人大同小異,。 第二種是內(nèi)呼吸的養(yǎng)成,。 第三種是靜坐漸有進境時,即陽氣已經(jīng)打通十二時位以后發(fā)生的呼吸,,叫做真息,。 第四種是靜坐較深時,即真息以后發(fā)生的呼吸,。叫做胎息,。 2。靜坐初期的呼吸,,是與常人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呼吸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理,,不是毫無作用,,而是要暗合規(guī)矩,有些象古時的吐納術(shù),。這個作用就是以心意的觀照,,配舍呼吸吹的噓,鼓動身體內(nèi)部的陽氣,,使陽氣能夠運行于身體各部,。 3.靜坐進步以后,呼吸的現(xiàn)象,,慢慢 就 與常人有了差異,。這是由于外呼吸的配合而自然感應養(yǎng)成的體內(nèi)一種闔辟運動,。由此身體內(nèi)部逐漸陽氣旺盛,直接影響了生理機能,。因此有鼻孔間呼吸自動停止的生理現(xiàn)象,。這種外呼吸停止現(xiàn)象,大概在得到小藥(喻元精)前后,,靜坐時都會經(jīng)驗到的,,是靜坐必經(jīng)的過程,不可以病態(tài)視之,。 4.真息和胎息,,棉是功夫一步一步做出來的,不可有意求得,,或刻意模仿,,要聽其自然發(fā)生,才不致弄出許多弊病來,。 九,、靜坐時陽氣的首次運轉(zhuǎn) 1.靜坐純熟以后,生理機能漸漸強壯,,身體內(nèi)部臍下丹田,,會發(fā)生一種暖力。這種暖力,,通常稱為元氣,,氣功家則稱為陽氣。 2,。陽氣積存在身體內(nèi)部臍下丹田,,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在臍下丹田附近發(fā)生一種震動,。 3,。在震動發(fā)生之前,通常都會感到有一股陽氣,,在腹內(nèi)往來動蕩,。有的人是感到這股陽氣很暖,或者很熱,。這就因人而異,。 4。陽氣動蕩到某一程度后,,就會很自然地依附著真意,,進入身內(nèi)固有的脈路上去。陽氣經(jīng)過的脈路,,最初是督脈,,其次是任脈,,以后再及其他各脈。 5陽氣在臍下丹田發(fā)生以后,,每次靜坐時,,只要把真意凝聚于臍下丹田,陽氣就會很快地集中在一處,。 6,。陽氣能夠聽命真意而集中,這是真意和陽氣能夠發(fā)生依附作用的證明,。到此時候陰氣越積越多,就有展竅開關(guān)的功效,。 7.陽氣在斯下丹田越積越多,,達到某種程度時,臍下丹田不能再加容納,,陽氣就又開始震動,。阿各方尋覓竅道。上沖時(展竅),,因為有心肺的壓迫,,無法運動。"于是就會下奔陽關(guān),、谷道,、尾閭等處。當陽氣到達時;就是陽氣開關(guān)的前兆,,有的人會感到很痛,、很癢,或者很熱;也有少部分人是毫無感覺的,。 8.當陽氣到達尾閻時,,為了加速使陽氣通過尾聞,這時就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尾嗎,,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 觀照,,集中于尾閭。 9.尾閭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照,,就會依附真意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尾閭的景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 下 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以及 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通過尾閥,。 10.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陽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尾偶,,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尾間,。當陽氣達到某種程度,,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通過尾閭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 的 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尾間,。 11.陽氣通過尾間,,也許一次就能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煉,,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煩惱,不要灰心,。 12.陽氣通過了尾閭,,這時夾脊一帶,通常都會在 淮 腹的撼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13.陰氣通過了尾閭,就會繼續(xù)向上,,準備通過夾脊,。夾脊的位置,是在脊椎骨的中段,。與腎臟相對(腎臟距離脊 椎骨最近)之處,。 14.當陽氣到達夾脊時,為了加速使陽氣通過夾脊,這時就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夾脊,。真意觀照于夾脊的時間,,是停息(絕非閉息。即呼吸無心,,微妙自如之 意)三十六 息(默數(shù)三十六吸)左右,,以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觀照,集中于夾脊,。. 15,。夾脊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照,,就會依附真 意 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夾脊的景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紫)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嚏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了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藏,就能源源通過夾脊,。 16,。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陽氣 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夾脊;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夾脊,。當用氣達到某種程度,,又會發(fā)生震動,將要通過夾脊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夾脊,。 17.陽氣通過夾脊,,也許一次就能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煉,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煩惱,,不要灰心。 18,。陽氣通過了夾脊,。這時玉枕一帶,通常都會有 溫暖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19.陽氣通過了夾脊,就會繼續(xù)向上,,準備通過 玉枚,。玉枕的位置,是在大腦后下方附近,。 20~當陽氣到達玉枕時,,為了加速使陽氣 通過 玉枕,這時就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玉枕,,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觀照,,集巾于玉枕。 21.玉枕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照,,就會依附真意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玉枕的最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 于臍 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了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通過玉枕,。 22.但是'有時 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陽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玉枕,,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玉枕,。當陽氣達到某種程度時,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通過玉枕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 過真 意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玉枕,。 23,。陽氣通過玉枕,也許一次就能成功,。如 果一次 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 煉,,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煩惱,,不要灰心,。 24.陽氣通過了 玉枕,這時泥丸宮一帶,,通常都會有清爽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25.陽氣通過了玉枕,,就會繼續(xù)向上,準備通過泥丸宮,。泥丸宮又名上丹田,,位于頭部中央。 26,。當陽氣到達泥兒宮時,,為了加速使陽氣通過泥丸宮。這時就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泥丸宮,。真意觀照于沈丸宮的時間,,是停息六十息(默數(shù)六十息)左右,以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觀照,,集中于泥丸宮,。 27。泥丸宮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照,,就會依附 真 意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泥丸官的景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了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通過泥丸宮,。 28.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陽 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泥丸富,,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泥丸官,。當陽氣達到某種程度時,;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通過泥丸官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泥丸宮,。 29.陽氣通過泥丸宮,也許一次就 能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 遵守前而的方法,,精勤修煉,,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 煩惱,,不要灰心,。 30.陽氣通過了泥丸宮,這時印堂的一帶,,通 常 都會有精爽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31.陽氣通過了泥丸官,,就會繼續(xù)向下,,準備通過印堂,。印掌的位置,是在兩眉之間附近,。 32.當陽氣到達印堂時,,為了加速使陽氣通過印堂,這時就要以直盒(稍輕)觀照于印堂,,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觀照,,集中于印堂。 33,。印堂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照,就 會依附真意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印堂的娘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通過印堂,,降下重樓,、絳官。 34,。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陽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印堂,,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印堂,。當陽氣達創(chuàng)某種程度時,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通過印堂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嚏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 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印堂,,降下重樓,、絳宮。 35.陽氣通過印堂,,也許一次就能 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習,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煩惱,,不要灰心。 36.陽氣通過了印堂,,這時絳宮一帶,,通 常 都會有清爽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37,,附氣通過了印堂,就會繼續(xù)向下,,經(jīng)過重樓,,準備通過絳宮。絳官的位置,,是在臍上約14厘來(四寸二分)的位置,。 38.當陽氣到達絳官時,為了加速使陽氣通過絳宮,,這時就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絳宮,。真意觀照于絳宮的時間,是停息二十四息(默數(shù)二十四呼)左右,,以使陽氣能夠依附真意的觀照,,集中于絳官。 39.絳官的陽氣,,得到真意的觀 照,,就會依附真意而繼續(xù)集中起來。當其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發(fā)生震動,,這是陽氣將要通過絳宮的景象。這時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了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通過絳官,。 40.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欠佳,或者 陽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能夠到達經(jīng)官,,而仍然不能通過,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通過,,仍舊要把直真意(稍輕)移動觀照于絳宮,。當陽氣達到某種程度時、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通過絳宮時,,就要把真意(稍緊)移動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通過絳宮,。 41.陽氣通過絳宮,也許一次就 能 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通過,,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嬰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習,,陽氣終有通過之一日,不必煩惱,,不要灰心,。 42。陽氣通過了絳宮,,這時臍 下丹田一帶,,通常都會有清爽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情形,。 43,。陽氣通過了絳宮,就會繼續(xù)向下,,準 備 降落臍下丹田,。 44。當陽氣將要降落臍下丹田時,,為了加 速 使陽氣降落臍下丹田,這時就要以真意《稍緊)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田,。陽氣氣經(jīng)過了真意的觀照。以及呼吸的吹噓,,就能源源降落臍下丹田,。 45.但是有時不免因為調(diào)理 欠佳,或者陽氣不足,,以致陽氣雖然準備降落臍下丹田,,而仍然不能降落。這時可以不必勉強使陽氣降落,,仍舊要把真意(稍輕)觀照于臍下丹田,。北陽氣達到某種程度時,又會發(fā)生震動,。陽氣將要降落臍下丹田時,,就要將意(稍緊)觀照于臍下 丹 l,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歐噓于臍下丹 田,。陽氣經(jīng)過真意的觀照,呼吸的吹噓,,就能降落臍下丹田,。 46.陽氣降落臍下丹田,也許一次就 能 成功,。如果一次不能降落,,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地去進行,只要遵守前而的方法,,精勤修習,,陽氣終有降落之一日,不必煩 惱,,不要灰心,。 47。陽氣降落臍下丹田后,,接著就要以真意(稍緊)觀照于臍下丹田,,同時呼吸(稍緊)也要配合真意的觀照,吹噓于臍下丹四,,以使從臍下丹田出發(fā)的陽氣,,完全回婦臍下丹四,集中起來,。 48.陽氣回歸臍下丹田以后,,接著要以真意(稍輕)觀照于臍下丹田。真意觀照于臍下丹田的時間,,是停息五,、六十息左右,。不要急著再行升降陽氣,使陽氣能夠真正大休息一場,,然后再讓內(nèi)境歸入混沌查冥之中,。 陽氣首次運行十二時位,過程大約如此,。陽氣的運行,,不外是真意與呼吸的配合推動。只要能夠運用這個原則,,陽氣的運行,,必定可以如意息完成。 上述運轉(zhuǎn)情形,,是述明一種方法的過程,,別家容有未盡相同之處,可弗必過于拘泥,。 真意的觀照,,前面曾有"稍緊"、"稍輕"的提示,。這是很抽象的分別,,程度上以能配合修習為主,切勿太過執(zhí)著,。呼吸方面,,也是一樣。 陽氣的運行,,除了十二時位之外,,還 有四肢運行的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是隨著陽氣運行時位,,而同時或不同時的前后發(fā)生,,有"水到渠成"之妙,不再費辭,。 坤道(女性)靜坐,,在月經(jīng)期中,只要常常收拾心意,,不便外馳即可,,不必守竅,不得運轉(zhuǎn)陽氣,。經(jīng)期以外,,則與乾道(男性)靜坐,大致相同。 十,、靜坐時陽氣的繼續(xù)運轉(zhuǎn) 1.陽氣從臍下丹田出發(fā),,運行了十二個時位,又回歸臍下丹田,。經(jīng)過了一番溫養(yǎng)以后,陽氣就有第二次的繼續(xù)運行,。 2,。陽氣的繼續(xù)運行,原則上與第一次的運行相似,。阻氣第一次的運行,,重點在開拓十二時位,第二次以后的運行,,重點在養(yǎng)煉陽氣和改造體質(zhì)(筑基),。 3。陽氣經(jīng)過的十二時位是,,子時位(臍下丹田),,丑時位,寅時位,,卯時位(夾脊),,辰時位,己時位,,午時位((泥丸官),,未時位,申時位,,酉時位《絳宮),,戊時位,亥時位,。 4,。子、午,、卯,、酉四個時位的溫養(yǎng)時間,可就陽氣運行的通暢程度,,酌情加減溫養(yǎng)的停息數(shù)(時間),。 5.子時位的溫養(yǎng),是包括陽氣出發(fā)前和歸位后,。陽氣出發(fā)前的溫養(yǎng),,作用是升火待發(fā),歸位后的溫養(yǎng),作用是集中封固,。卯時位的溫養(yǎng),,作用是防止進升陽氣時,阻氣進升太過與不及,,所以須要停息,。午時位的溫養(yǎng),作用是轉(zhuǎn)化陽氣的性質(zhì),,并使進升的陽氣,,轉(zhuǎn)換為退降。酉時位的溫養(yǎng),,作用是防止退降陽氣時,,陽氣退降太過與不及,所以須要停息,。 6.陽氣的繼續(xù)運轉(zhuǎn),,如非必要,通常應該避免真意引導陽氣,,使真意先行,,而陽氣不行,或者真意先行,,而陽氣后行,,以致著相太過,或空轉(zhuǎn)的害處,。必須是陰氣和真意同行同住,,才是正確的陽氣運轉(zhuǎn)方法。 以上是陽氣通關(guān),,河車轉(zhuǎn)運,。下章小藥采取后,方是踏上了三百妙周,,百日筑基之正功,。 十一、靜坐時小藥的采取 1.陽氣運行于十二時位之后,,陽氣就可本能地滲透身體各部,,促進身體的生理機能,達成卻病,、健身,、延 壽的 效能。 2.陽氣經(jīng)過多次運轉(zhuǎn)十二時位以后,,就會調(diào)整生理的一般現(xiàn)象,,發(fā)生許多"修煉的生理",。 3.陽氣多次運轉(zhuǎn)十二時位之后,每當陽 氣運 行到午時位,,經(jīng)過一番溫養(yǎng),,陽氣就會自動變化氣質(zhì),促進生理分泌一種甜蜜的津液,,落入口中,。凡遇這種甜液產(chǎn)生時,要將它吞下去,,其余的陽氣就沿著印堂,、重樓,下降到胸,、腹。 4.陽氣再經(jīng)多次運轉(zhuǎn)十二時位,,以后每到午時位,,促使分泌出來的甜蜜津液,就會發(fā)生香味,。這種香味起初是從鼻孔感受,,以后滿口生出芳香,漸漸全身也有芬芳的,。同時那些附著身體上的濁臭之氣,,也就會在氣質(zhì)變化前后,逐漸消失,。 5,。香味的出現(xiàn),在開始時大多呈桂花香味,,以后香味則由濃烈面漸變清淡,。這時渾身清香,心情愉快不可名狀,。 6.這種甜蜜津液及香味,,出現(xiàn)到某一個時期后,在靜坐時就會感到臍下丹田一帶,,呈現(xiàn)漆滲如霧的狀況,。再坐一些時候,這些迷漆的狀況,,就逐漸清晰起來,,而身體內(nèi)部就似經(jīng)過透視一般,呈現(xiàn)在眼下,。要注意的是,,這些現(xiàn)象都是感覺,,千萬不能執(zhí)著。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亦因人而略有差異,。 7.再經(jīng)一些時候,臍下丹田漸漸現(xiàn)出一點光明,,以后光明逐漸擴大,,全身都呈現(xiàn)著光明。這時光明仍然越來越大,,就在此刻突然在臍下丹田中,,產(chǎn)生一團氣體。這團氣體,,起初呈迷遂狀況,,繼而以丹田為軸心自動向右旋 轉(zhuǎn)。旋轉(zhuǎn) 越久,,力量越大,,而氣團形體越小。這時下體只覺酥麻快美,,勝過人道不知若干倍,。這團氣體出現(xiàn)前,呼吸起初只覺得綿綿密密,,似有似無,,稍后突然自動斷絕。這時全身略有窒息的感覺瞬息間鼻腹之間,,有白光上上下下,,來來往往。又經(jīng)一些時候,,這些來往的白光,,往來的距離越來越短,最后只感到胸,、腹之間,,有些白光的現(xiàn)象,稍后則全無感覺,,不知呼吸何在,,但知全身寂然,與身外一切,,完全隔絕,,好象真空,無法與身外接觸,。就在這時臍下丹田中的氣團,。形體小如玻璃珠子,,鉆勁頗大,有逼迫陽關(guān),、谷道,,沖開尾同的狀況。這是陽氣將要開通尾閭的現(xiàn)象,。 8,。當陽氣到達尾閭時,要緊加收心,,凝神于身體最妙一點,,不必觀照他處,也不必勉強以真意引導陽氣,,就在凝神之際,,陽氣就會通過尾閭,到達夾脊,。 9.陶陶氣到達脊時一停,,然后又在凝神之際,陽氣就會通過玉枕,,進入泥丸。 10,。陽氣到達泥丸宮時一停,,這時全身融和清爽,妙不可言,,陽氣自動變化氣質(zhì),,紛紛促使分泌很多香甜津液,落入口中,。其余陽氣就在凝神之際,,通過印堂、重樓,,到達絳官,。 11。陽氣到達絳官時一停,,然后又在凝神之際,,陽氣就會燕入臍下丹田。陽氣降露臍下丹田時,,就要凝神 輕 輕 內(nèi)照,,勿令升降,使之封固一番,。修習到此,,小藥已得,。此段采小藥,僅系簡述過程,。所謂氣滿而任督自開,,然亦宜慎防其輕車走向熟路,至于藥產(chǎn)老嫩及抵吸攝閉等若干細節(jié),,功失到此,,仍應與高明參究。 12,。小藥開關(guān),,與陽氣首次開關(guān),方法略有差異,,但是原理相同,。主要在凝神內(nèi)照,心意不可外馳,,更不可起驚疑之心,,致將此難逢之機會錯過。 13,。小藥得到,,在道學中已經(jīng)完成第一階段"煉精化氣"過程的大半階段,此后漸有其他神奇效驗,,超出健身范圍極多,,暫且就此打住。 按此章所述功用,,乃指小藥產(chǎn)生前,,河車業(yè)已順利暢通者而言。因證驗程次,,各各不同,,功法自應變化修正,慎勿刻舟求劍,。 修習者于采得小藥以后,,如有興趣進修三百妙周正功,就得準備日后止火采大藥-段步驟,,當另覓高明學習,,以昭慎重,且免危險,。 十二,、小藥得而周天起運后的 生理及保養(yǎng) 1.小藥得而周天起運后,最怕穢污,、腥翔的物品,,嗅覺極端靈敏,。 2.遇有七情六欲,漸能不動其心,。 3.寒熱的抵抗力增加,,冬可不蓋棉被。 4.皮膚溫潤,,逐漸細膩光澤,。 5.身體常覺融和,不喜葷食,,食量減少,,但體力增大。 6.視力,、聽力加強,,老衰之視聽障礙可以消除,眼睛黑自分明,,神光益盛,。 7。睡眠時漸不昏沉,,時間減少,。而精神轉(zhuǎn)佳。8.行住坐臥,,身體輕快,。 9.外腎逐步收縮,遇有人事,,亦僅氣出而已,如不再進修,,則漸漸成液而出,。 10,功夫到了這個階段,,身體精力已經(jīng)充沛,,如能更進一步,當可更上一層樓,。 11,,以后的修習,當依高明指導繼續(xù)進行,。如果不欲深入,,可以減少靜坐的時間,如果欲恢復靜坐前通常狀態(tài),,可以就此從俗,,以散耗其氣,。 12。靜坐中如有其他不可理解之慧力或修煉的生理現(xiàn)象發(fā)生,,切勿隨便張揚,,遇有偏差,應就高明指正,,切忌遽找醫(yī)師診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