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六條(二): 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愛幼,、熱愛家庭、勤儉節(jié)約,、團結互助,、誠信友愛、遵紀守法,,培養(yǎng)其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治意識,。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夫妻合美,,效果翻倍,! 家庭教育,父親應該是主導者,,也必須是主導者,! 家庭教育,父親不能是旁觀者,、也不應是旁觀者,! 古代的父親家庭教育故事,會對現在的父親有所思考和借鑒,。 1曾參:曾子殺彘(豬) 曾子,,即曾參,著名思想家,,撰寫《大學》,、《孝經》。 曾申,,曾參的兒子,,著名思想家。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但兒子跟在后面哭鬧。 妻子便說道:你回家去,,我回來就給你殺豬,,讓你吃豬肉。 妻子從集市回來后,,曾子就去抓豬,,準備殺豬。 妻子趕緊阻止曾子說:我就是與孩子開個玩笑,! 曾子嚴肅地說:可孩子并沒有當成玩笑,!孩子沒有知識,要跟著父母學習,,接受父母的教育,。今天你欺騙了兒子,是教他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以后也就不會再相信母親,這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說完,,曾子就把豬殺了,讓兒子吃上了豬肉,。 2魯班:嚴厲教子 魯班十分喜愛自己的兒子,。 當兒子十幾歲時,魯班對他說:你年紀不小了,,想學什么本領,? 兒子說,想學種地,,魯班就讓他去學種地,。但不到一年,兒子就說:種地太苦太累,,不想學了,。 魯班又對兒子說:不想學種地,那你想學什么,?兒子說,,想學織布,結果這一次又是半途而廢,。 兒子這次提出想學木匠,,魯班就讓徒弟教兒子,最后學了不到一年,,兒子又不想學了,。 這次,魯班十分嚴厲地對兒子說:不苦,、不累就能學好手藝嗎,?你不愛種地、不愛織布,,現在又不愛做木匠,,難道你活在世間能夠不吃飯、不穿衣、不住房子嗎,? 接著,,拿出存放以前用過的斧子的箱子讓兒子看,魯班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我磨禿了一箱子的斧子,,你連一把斧子都沒有磨到這樣程度,,就想打退堂鼓了嗎? 兒子深感羞愧,,重新去學木匠,,最后終于學成了木匠手藝。 3東漢戴良:節(jié)儉嫁女 戴良,,出身世家大族,,卻淡泊名利,是當時著名的隱士,。 戴良五個女兒,,受父親影響都知書達禮,十分賢惠,。 每個女兒出嫁時,,戴良都只是準備簡陋的嫁妝:簡單的衣服、布被子,、竹箱,、木屐,如此而已,。 五個女兒都能夠遵守父親的教誨,,恪守婦道,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也被鄉(xiāng)人稱贊。 4唐朝李晟:嚴責愛女 李晟是唐朝一位將軍,,戰(zhàn)功顯赫,,被封為平西王。 李晟治家極為嚴謹,,對子女要求很嚴格,。 有一次過年時,女兒回家探望父母,,李晟責備女兒:你也有家,,公公婆婆都在,作為媳婦,,過年應該在家里置辦酒食,,接待賓客,你為什么這時候要回來呢? 然后,,李晟就把女兒趕回婆家去了,。 5明代楊翥:大度謙卑。 楊翥,,官至禮部尚書,。 楊翥從不仗勢傲人,,反而時常教育家人事事謙卑,,處處忍讓。 一個鄰居在下雨時,,總是把院子里的積水通過墻角的洞排到楊家,,把楊家弄得到處是水。家人想要找鄰居理論,,楊翥說:畢竟是晴天多,,雨天少,不用小題大做,。 另一個鄰居在筑墻時,,侵占了楊家的地基,楊翥說:普天之下皆王土,,再過些也無妨,。 6北宋范仲淹:興辦義莊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官至宰相。 范純仁深受父親影響,,德行俱佳,,后來也做了宰相。 因為小時候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困苦,,范仲淹做了官后,生活上奉行節(jié)儉,,并告誡子女要樸素,。但范仲淹在老家蘇州設置了義莊,專門用來幫助那些貧窮的人,。 范純仁也繼承了節(jié)儉樸素,、樂善好施的家風。 年輕時,,范純仁曾把一船麥子送給了一個正遇到困難的朋友,,事后也得到了范仲淹的夸獎;做官后,他把自己的俸祿大多用來擴大父親當年創(chuàng)辦的義莊,。 7北宋王旦:節(jié)儉治家 王旦是北宋初期宰相,,為相12年。 王旦的三個兒子都在朝中為官,,并擔任要職,。 王旦不僅自己生活簡樸,還不允許家人奢華,。王旦從不買田建房,,對此別人不理解,王旦說:子孫們應各自自立,,何必置田產房屋,,這樣只能使他們互相爭財,做出不仁不義的事來,。 對于子女婚嫁,,王旦從不看重門第,而且結婚之物也非常簡單,。 在臨終前,,王旦給皇帝上書,交代朝中之事,,并在末尾附上:我害怕家中多有財務,,而且沒有什么用;如果有了錢財也要施舍出去,,以避免禍殃,。(益懼多藏,況無所用,。見欲散施,,以息咎殃。) 王旦還特意囑咐子孫:我們家盛名清德,,應當節(jié)儉樸素,,保持門風,不得奢侈,,我死之后,,不得厚葬。 8東漢太尉楊震:清白傳家,。 楊震父親楊寶學識淵博,,但不愿作官,以教授學生為業(yè),。 楊震少而好學明經博覽,,被稱為“關西孔子”,,官至太尉。 一次,,楊震去赴任太守,,經過昌邑縣,昌邑縣縣令王密是楊震推薦的,。當天深夜,,王密“懷金十斤”來拜見楊震。 楊震嚴厲地說道:我了解你,,但你不了解我,,這是為什么呢?(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學生深夜才來,,沒有人知道。(暮夜無知者?。?/span> 楊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王密只得羞愧地帶著金子離開,。 楊震曾說: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楊震篤志好學,、為官清白、剛正不阿的家風深深影響了子孫,,兒子楊秉,、孫子楊賜后來都做了太尉,楊家四世三公,,名垂青史,。 結束語 家嚴、家君,,是古代時兒子對自己父親的尊稱,。 家嚴、家君,,即父親是一家的監(jiān)督者,、領導者,。 家庭教育,父親應該是主導者,,也必須是主導者,! 家庭教育,父親不能是旁觀者,、也不應是旁觀者,! 以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