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及時看到我的每一次更新,,請點擊上方名片「握中懸璧」→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前文在這里 建安的尾聲系列目錄(1-20章) 建安的尾聲(二十一)進位漢中王,。劉備稱王的利弊得失究竟如何,? 建安的尾聲(二十二)風起荊襄。關羽北伐是一場什么性質的戰(zhàn)爭,,又是否違背了隆中對的策略,? 建安的尾聲(二十三)樊城之戰(zhàn)(上)十年磨一劍,,關羽和曹仁究竟是誰先發(fā)起進攻? 建安的尾聲(二十四)樊城之戰(zhàn)(中)襄陽和樊城的防御體系為什么這么厲害,? 建安的尾聲(二十五)樊城之戰(zhàn)(下)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真的是只靠運氣嗎,? 建安的尾聲(二十六)四冢之戰(zhàn)。關羽為何在水淹七軍后陷入強弩之末,,從而敗給徐晃,? 建安的尾聲(二十七)魏諷謀反案。揭開一場神秘叛亂的內幕,,為何曹操對此事的態(tài)度與許昌之亂大不相同,? 雖然關羽為徐晃所敗,樊城已經脫離了危險,,但關羽強大的水軍卻控制著沔水的制水權,,這樣一來南岸的襄陽城仍然處于危險中。 不過曹操不用憂心太久,,孫權將會主動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孫權打荊州的主意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湘水劃界的時候,,他只是因為沒做好徹底撕破臉的準備,,因此在劉備有所退讓后選擇暫時和談。 不過孫權和曹操在居巢之戰(zhàn)后也議和了,,因此他對劉備再次開戰(zhàn)已經是遲早的事了,。 其實早在徐晃和關羽對峙期間,蔣濟和司馬懿就已經跟曹操獻計說要聯絡孫權襲擊關羽的后方了,,曹操采納了這個計策,,魏吳兩家果然一拍即合。 在孫權給曹操的回信里,,他將自己的姿態(tài)擺得非常低,,三國志原文中用了“乞”和“自效”這樣的字眼。 其實孫權這算是給曹操解決麻煩,,可為何他要自貶身價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孫權本來就是個務實不務虛的人,,只要有實際好處,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他并沒有那么看重,。畢竟他并非只是幫助曹操解圍,,也是為了撈好處去的。 第二,,孫權這次是絕密行動,,一定不能驚動關羽,他擔心如果讓曹操心生不滿,,會把自己的計劃泄露出去,。 因此孫權在回信中特意請求曹操不要泄密給關羽。 乞密不漏,,令羽有備,。(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不過孫權的心思還是被人看透了,這個人就是董昭,,他勸曹操應該假意答應孫權,,但是暗中把消息泄露給關羽,這樣等關羽回援就可以坐山觀虎斗了,。 另一方面,,這個消息如果讓被包圍的魏軍將士知道,也有助于安定他們的軍心,。 不過董昭也表示,,關羽素來強橫,,而且自恃江陵和公安城防堅固,應該是不會輕易回援的,。 最后果如董昭所料,,在徐晃奉命泄露孫權偷襲的消息后,關羽只是猶豫,,但并未撤退,。樊城之圍是在徐晃獲勝后方才解除,而跟孫權的偷襲關系不大,。 關羽得知大本營遇險,,卻沒有立即回救,我想主要原因就是這個消息來源太不可靠了,,畢竟曹魏是敵人,,關羽會很自然地認為是對方抵擋不住,想要詐他退兵,。 但是關羽的表現卻是猶豫,,而并非完全不信,這又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對東吳并非沒有防備,。 在湘水劃界之后,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這一點明眼人都能看出,,關羽自然也不例外。而他最為忌憚的就是接替魯肅的呂蒙,。 關羽對呂蒙的忌憚是有道理的,,因為呂蒙雖然還沒顯露出多么高超的軍事才能,但他有一點非常厲害,,那就是他擅長攻心之計,。 之前呂蒙偷襲荊南三郡時,零陵太守郝普就是中了他的計策才拱手而降,,如果呂蒙對后方發(fā)動襲擊,,到時候情況就不妙了,因此慎重一些也不為過,。 可惜關羽萬萬沒想到,,這一次呂蒙故技重施,再次讓他吃了大虧,。這是后話,。 不過至少在當時,關羽還是在防備呂蒙的。為此,,即使在樊城前線軍情緊急的時候,,關羽也始終在后方留下一支有一定規(guī)模的軍隊駐守。 另一方面,,雖然呂蒙在到任后盡力與關羽修復關系,,但也沒能得到對方的信任。 這一點是呂蒙必須要解決的,,如果不能造成關羽后方空虛的局面,偷襲行動很難展開,。于是他想了個辦法,,既然關羽怕我,那我走總行了吧,。 結果呂蒙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出:關羽在后方防備嚴密,就是怕我偷襲,,現在我可以假稱回建業(yè)治病,,到時候關羽肯定會放松警惕,從而調后方部隊支援前線,,那樣我們就有機會了,。 孫權采納了他的計策,而且特意公開下令,,召呂蒙去建業(yè),,為的就是蒙蔽關羽。 呂蒙身體不好,,這一點對于把他視為嚴重威脅的關羽來說肯定是非常清楚的,,因此治病這個借口是可信的,關羽也沒有懷疑,。 不過呂蒙計策雖妙,,卻只能瞞過關羽,而瞞不過陸遜,。而這就是名將和名帥的差距所在,。 陸遜在呂蒙呆在建業(yè)期間跟他見了一面,期間他也提出了襲擊荊州的計劃,,和呂蒙的設想高度相似,,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襲擊荊州的計劃即使在東吳內部也是絕對機密,,除了呂蒙和孫權以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陸遜能提出來,只能證明他的遠見卓識,。 而按照呂蒙最初的構想,,在他離任后關羽應該就會中計,,到時候自己就能發(fā)兵偷襲了。 但是在跟陸遜的交流后,,他改主意了,,因為他覺得完全可以讓陸遜接替自己,這樣效果會更好,。于是呂蒙立刻去向孫權推薦陸遜,。 呂蒙推薦他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他確實才能出眾,,第二就是他名氣不大,,可以麻痹關羽。這比單單呂蒙離任更容易讓關羽上當,,如果他不是病情嚴重,,怎么會把大權交給別人呢? 陸遜果然沒有辜負呂蒙的信任,,他用兩封書信讓關羽徹底失去了警惕,。 對于關羽來說,他的局面也確實不太樂觀,,之前我們談到過,,由于關羽俘獲了于禁的三萬軍隊,而且要把他們押送回江陵,,因此占用了不少人手,,這導致他兵力嚴重不足。 建安的尾聲(二十六)四冢之戰(zhàn),。關羽為何在水淹七軍后陷入強弩之末,,從而敗給徐晃? 之前呂蒙虎視眈眈,,他不敢放松戒備,,現在呂蒙去“養(yǎng)病”了,換了一個默默無聞的陸遜,,于是他放心地抽調部分江陵守軍支援前線,。 這樣一來,東吳的目的已經達到,,襲擊荊州的所有準備工作就都完成了,。 而這時候關羽借口前線糧草不足,擅自取走了東吳在湘關的糧米,這就給了東吳出兵的口實,。 當然,,擅取湘關米一事也沒有那么重要,作戰(zhàn)計劃已經敲定,,無論有沒有這件事,,東吳肯定都是要出兵的。 現在雖然萬事俱備,,但是孫權在出兵之前做了一個不當的人事安排,,他打算讓自己的堂弟孫皎和呂蒙分別擔任左右部大督,二人各統(tǒng)一軍,。 孫權的意思應該是不想把全部兵權委派給一個人,,那樣他不放心。之前赤壁之戰(zhàn)時他就是這么干的,,分別讓周瑜和程普擔任左右都督。 不過這樣有很大弊端,,因為按照孫權的意思肯定是希望有宗室身份的孫皎能制約呂蒙,,甚至孫皎要居于主導的位置。 理由很簡單,,古代在軍事領域是以左為尊的,,戰(zhàn)國時魏公子信陵君去請侯嬴,特意把更尊貴的左邊的位置空出來給他,,這就是虛左以待,。 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史記魏公子列傳) 正因為以左為尊,之前周瑜是主程普是副,,而現在自然就是孫皎為主呂蒙為副,。 不過襲擊荊州的行動是呂蒙策劃的,而孫皎是臨時得知這個消息后才上任的,,所以呂蒙才是最合適的指揮者,。 到時候一旦孫皎和呂蒙意見相左,呂蒙也只好聽命于孫皎,,而孫皎的方案又不太可能優(yōu)于醞釀已久的呂蒙,,所以最后在內耗中弄得功虧一簣也未可知。 呂蒙對孫權的安排自然是不滿意的,,當然他也不敢明確反對,,于是他提出軍隊的指揮官只能是一個人,您覺得孫皎合適就用孫皎,覺得我合適就用我,。隨后又舉了周瑜和程普當初攻打江陵的例子,,希望能引以為戒。 程普不服周瑜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事,,雖然按照江表傳的說法,,兩人最后和好了,但是這個事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卻難以確定,。 總之按照呂蒙的說法,,江陵之戰(zhàn)期間二人關系還是不怎么樣的,最后幾乎壞了大事,。 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三國志吳書宗室傳第六) 呂蒙的說法肯定不會是空穴來風,,我想江陵之戰(zhàn)持續(xù)了一年之久,,或許就跟這個有很大關系。 這么一說孫權也就明白了,,他最終決定讓呂蒙做大都督,,孫皎擔任后援。 這段小插曲之后,,呂蒙率軍出征,,而當他走到尋陽(今江西九江)后則開始著力隱瞞行蹤,把精兵藏在船艙內,,掩人耳目,。 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這里要注意,,所謂白衣并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而是沒有官職在身的老百姓,,呂蒙是找了一幫老百姓來劃船的,,讓他們扮作商人,。而這也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小錯誤。 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云“父之于子,,當有何親?(后漢書孔融傳) 關羽在長江岸邊設置了很多哨所,,正常情況下,,這些哨所可以提供預警,也能和曹操方面透露的消息相互印證,,可惜他們全被呂蒙騙了過去,,所有哨兵都做了俘虜。 就這樣,,呂蒙大軍順利到達南郡,,而關羽仍然被蒙在鼓里。 公安城曾是劉備的居城,,劉璋也被安置在這里,,因此這肯定不是一座小城。 而江陵城就更厲害了,,江陵本來就是南郡治所,,關羽在荊州期間又重新修繕了城池,,絕對是一座難攻不落的堅城。 后來關羽聽說江陵已經被呂蒙所占后,,也認為自己不可能奪回來了,,這說明他對自己的筑城技術還是有自信的。 可是這兩座足有一戰(zhàn)之力的城池,,卻在東吳大軍面前一觸即潰,,糜芳和傅士仁兩名守將不戰(zhàn)而降,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關于這個問題,,歷來是眾說紛紜,我們一一分析,。 有一種說法是關羽將后方守軍抽調了一部分支援前線,,導致后方兵力不足,最后被迫投降,。 這種觀點應該是說不通的,,因為關羽不可能把兵馬都調走,至少留下幾千人是必須的,。憑借江陵這樣的堅城,,堅持半個月左右應該問題不大,,這足夠關羽從前線回援了。至少無論如何也不該不戰(zhàn)而降,。 另一方面,,后方也并不會兵力短缺,因為于禁的三萬降卒被押送回來了,,足以作為生力軍守城,。 既然不是兵力的問題,那只能是人的問題了,,事情壞就壞在糜芳和傅士仁身上,。 不過這兩個人投降的原因還不完全一樣,我們先看看傅士仁,,因為呂蒙大軍首先攻打的就是傅士仁防守的公安,。 孫子兵法曰: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呂蒙首先采用的策略并不是強攻而是攻心之計,,他派出說客虞翻對傅士仁進行勸降,。 虞翻到了城下,想和傅士仁面談,,不過傅士仁卻不愿見面,,于是虞翻寫了一封信,信中大意如下: 聰明人都知道辨別存亡得失,,如今我大軍至此,,你們的斥候和烽火臺全部失靈,這難道是巧合嗎,?不對,,這是因為你們內部早被我們滲透了。你之前沒有警覺,,現在時機到了又不抓住,,反而困守孤城,到時候水陸斷絕,,生機全無,,我替你發(fā)愁啊。 這封信一下就寫到傅士仁心里去了,,因為虞翻強調了一件事,,那就是公安城中有東吳內應。 這件事是真是假,?傅士仁難以確定,,但畢竟外圍警戒莫名其妙地癱瘓了,不由得他不信,。 如今敵人大軍壓境,,城中又很可能有內應,,這還守得住嗎?傅士仁心里沒底,。 而這個時候他又想起一件更可怕的事,。 傅士仁和糜芳兩個人分別負責公安與江陵兩座后方城池的防務,在關羽出征時,,也負責向前線供應軍需,。可是他們兩個卻沒有盡心盡力完成任務,。 關羽歷來善待士卒,,但對士大夫卻很傲慢,對糜芳和傅士仁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他倆都和關羽很不對付,。 不過要說他們是故意的,這也不盡然,,因為突然多出三萬張嘴,,糧草緊張也是必然的事,何況他們也沒膽子陰奉陽違,。 因為當關羽得知軍資不足后表示說:“等我回來收拾你們” 關羽可不是說著玩的,,耽誤軍用物資的征集在古代叫做“乏軍興”,這是要殺頭的重罪,。 軍興而致闕乏,,當死刑也。(后漢書章帝紀,,李賢注) 除此以外,,關羽還有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假節(jié)鉞,,他是有權力將違令者斬殺的,。 二人本來就和關羽關系不好,,如此一來豈能有命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想糜芳和傅士仁絕對不敢故意克扣前線補給,。 至于網上那種大開腦洞,,編出糜芳貪污軍餉并故意燒毀軍械庫以掩蓋罪行的故事,我認為沒有任何明確依據,,所以沒必要討論,。 總之,在傅士仁看來,,現在死戰(zhàn)的話不一定守得住,,城破后就是死路一條,;就算僥幸守住了,等關羽回來后不死也得脫層皮,。投降明顯才是最優(yōu)選,。 攻心之計的關鍵就是切斷對方一切退路,讓他只能按你的規(guī)劃走下去,,最終不得不屈服,。傅士仁就這樣步了郝普的后塵。 其實內應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此虞翻趕緊提醒呂蒙,,讓他立刻把傅士仁控制起來,然后派兵守好公安城,。目的就是怕傅士仁看出不對勁而反悔,。 接下來,呂蒙就要對糜芳展開攻心了,,已經投降的傅士仁就是他的一大籌碼,。 糜芳的情況和傅士仁不太一樣,傅士仁是在絕望下被迫投降的,,而糜芳則和孫權早有勾結,。 之前江陵發(fā)生過一場火災,波及到了軍械庫,,導致不少武器被燒毀,,為此糜芳遭到了關羽的斥責,從那以后糜芳就開始和孫權勾搭上了,。 正因為他早有異心,,因此才會這么痛快地投降,呂蒙都不用多廢一句話,。 按說糜芳是元從老臣,,沒道理生出二心,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他的行為似乎也不難理解,。 早年間糜芳跟著哥哥麋竺散盡家財支援劉備,甚至還辭掉了曹操任命的彭城相,,這說明他還是很有追求的,。 要知道國相和郡太守平級,是兩千石高官,,拋棄這樣的官位是要下很大決心的,。 因為糜芳和麋竺不同,麋竺才是麋家的掌門人,,提供家財的功勞全得算在麋竺身上,,以后就算劉備提拔糜芳也只能是因為看麋竺的面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芳還是義無反顧地追隨劉備,,這說明他很可能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妹妹身上,。 畢竟糜家屬于帶資加盟,糜夫人的地位在當時應該是高于甘夫人的,,因為甘夫人已經明確了是劉備的妾,。 所以只要糜夫人可以誕下男嬰,大概率子以母貴成為劉備的繼承人,,糜芳作為國舅也可以水漲船高,。 遺憾的是糜芳賭錯了,糜夫人命運凄涼,,在被曹操俘虜后就下落不明了,。 按照甘夫人傳的記載,糜夫人很可能是已經亡故了,,因為只有這樣,,甘夫人才能在劉備正妻空缺的情況下,以妾的身份主持家事,。 先主數喪嫡室,,常攝內事。(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第四) 現在的局面是,,王太子為甘夫人所生,,皇后又是吳氏,和糜家沒有一點關系,,糜芳除了元從老臣這一身份外,,什么優(yōu)勢都沒有了。 另一方面,,人和人就怕比,,哥哥麋竺在成都悠哉游哉,劉備對他禮敬有加,,地位比諸葛亮還高,,而且賞賜優(yōu)渥,崇信無比,。也就是沒有兵權罷了,。 再看自己,,雖然也是一郡太守,,但是頭上有關羽這個看不起自己的都督,受盡了委屈,。 早知道這樣,,當初何必要辭掉曹操給的國相呢,?我想此時的糜芳應該是感到后悔的。而這應該就是他暗通孫權的原因,,因為該給自己找后路了,。 這樣還不算完,關羽又來了個“還當治之”,??粗峭獾耐牛臃夹睦锩靼琢?,看來傅士仁也是怕了,,自己干脆也降了吧。 以上大概就是糜芳的心路歷程,,我認為他應該是對現狀非常不滿,,對前途也極不看好,因此才會盤算著改換門庭,。而關羽的威脅和傅士仁的榜樣作用則幫他下了最后的決心,。 最后我們再來總結一下,傅士仁的問題不大,,他是想抵抗的,,否則一開始也不會拒絕跟虞翻見面。只不過他蠢了點,,被對方忽悠了,,再加上對關羽太過恐懼,只好選擇保命,,這也無可厚非,。 而糜芳問題就大了,他不是被迫投降,,而是早有異志,,這就不可能洗白了。 按照糜芳早年的行為,,我認為他始終懷著一個賭徒心理,,在搏自己的前程,否則的話他沒道理不做曹操的官反而跟著劉備顛沛流離,。 雖然他賭錯了,,但是既然選擇去賭,就應該愿賭服輸,,從一而終,,這才是君子所為。即使再不滿意也沒有掀桌子的道理。 另一方面,,關羽真的會殺他嗎,?我想基本是不可能的,他也許會斬了傅士仁來個殺雞儆猴,,但是對于糜芳,,即便是看麋竺的面子也應該做人留一線。 此外,,江陵是南郡防御的核心,,擁有比公安更堅固的城防,糜芳防守的本錢比傅士仁大得多,,投降的危害也大得多,。傅士仁投降可以勉強接受,但是他不行,。 就憑這一點,,糜芳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因為整個江陵城,,想要投降的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翻謂蒙曰:今區(qū)區(qū)一心者麋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同樣是和關羽關系不佳,,潘濬為何沒有主動投降呢?歸根結底還是糜芳的原因,。 對此糜芳也清楚得很,,因此盡管后來虞翻不止一次羞辱他,糜芳始終保持了沉默,。無他,,心中有愧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在這件事上,,關羽就沒有責任了嗎?當然不是,,作為最高統(tǒng)帥,,他必須承擔責任。 關羽的錯誤有兩點,,第一就是不該將防守大本營的重任交給和自己關系不好的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公私分明的。 即使糜芳和傅士仁的官職不能隨便解除,,但是可以想辦法把他們架空啊,,身為都督讓自己的親信掌握兵權,我想這并不難。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關羽傲慢的性格在作祟,,他打心底看不起這兩個人,認為他們不敢有小動作,,也掀不起什么風浪,,然而他們產生的破壞力卻超出了關羽的預料。 關羽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不該在言語上對他們進行威脅,,雖然糜芳已經無藥可救了,,但是傅士仁的投降和這句話應該有一定的關系。 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好言安慰,,或者至少不表態(tài),,有什么事回去再說,在幾百里之外放句狠話,,除了泄憤沒有任何好處,。 看看諸葛亮遇到這種事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在第四次北伐中,,諸葛亮先是在鹵城之戰(zhàn)大獲全勝,,隨后又射殺魏國名將張郃,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之后李嚴說天降大雨糧草運不上去,,因此讓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聽后一句話不多說,,當即答應撤兵,,結果回去后就把李嚴收拾了,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所以說真要動手的話,,一定是先麻痹對方,然后雷霆一擊,,而絕不會說些無意義的狠話,。對于關羽這種身份地位的人來說,這實在是有點丟份了,。 身為統(tǒng)帥,,做錯了事就肯定要付出代價。 在江陵和公安失陷后,,呂蒙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關羽那三萬大軍了,。 這支部隊可不好對付,因為它擁有不遜于東吳的強大水師,。 不過呂蒙也沒打算硬碰硬,。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呂蒙深諳此道,。 關羽的百戰(zhàn)精兵最終在他的強大心理攻勢下土崩瓦解,。 三國名將系列在這里 淮南三叛系列在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