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所載的唐代詩人王之渙傳,,連后人加的標(biāo)點在內(nèi)不足300字,,卻生動記述了王之渙的生平及其個性、文學(xué)成就,,其中還包含一則大唐詩史上有名的故事,。我們先一同欣賞一下明白曉暢的原文。(順便說一句:文言文之美,,簡練而又生動傳神,,閑暇時讀一讀,真是享受,。) 之渙,,薊門人。少有俠氣,,所從游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中折節(jié)工文,,十年名譽日振。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fēng),。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與王昌齡,、高適,、暢當(dāng)忘形爾汝,嘗共詣旗亭,,有梨園名部繼至,,昌齡等曰:“我輩擅詩名,未定甲乙,,可觀諸伶謳詩,,以多者為優(yōu)?!币涣娉g二絕句,,一唱適一絕句。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里之詞,?!表汈?,一佳妓唱曰:“黃沙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睆?fù)唱二絕,,皆之渙詞。三子大笑:曰:“田舍奴,,吾豈妄哉,!”諸伶竟不諭其故,拜曰:“肉眼不識神仙,?!比訌闹ㄗ斫K日,,其狂放如此云,。有詩傳于今。 《唐才子傳》,,元代記述唐代詩人(也包括部分五代詩人)的傳記著作,,共十卷,,作者辛文房,,字良史,元代詩人,、文學(xué)家,。有趣的是,這位辛文房居然是西域人,?!短撇抛觽鳌返膫髦魇前丛娙说堑谙柔崤判颍涗浟颂拼T多詩人的生平資料﹐對其科舉經(jīng)歷的記述尤為詳備,。但這本書也多有失實﹑謬誤之處,,譬如這篇《王之渙傳》,就把王的籍貫弄錯了,。王之渙不是薊門(今天津薊縣)人,,而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但這個錯漏不能掩蓋這篇傳記的歷史和文學(xué)光芒,。 翻成白話文,,《王之渙傳》的大意是: 之渙,薊門人,。少年時有游俠氣,,交往的都是紈绔子弟,,常擊劍悲歌,狩獵飲酒,。中年立志努力讀書寫作,,十年時間即聲名鵲起。他恥于受困考場的經(jīng)歷,,于是注意交往有名望的權(quán)貴,。之渙寫詩情致雅暢,有齊梁遺風(fēng),。每當(dāng)他有新作品出爐,,音樂人就譜上曲子傳唱。他與王昌齡,、高適,、暢當(dāng)交情很深,不拘俗禮,,可直接稱呼你我而不必用客套的敬語,。他們幾人曾一同到酒樓飲酒吃飯,酒席剛開,,就聽到有歌手唱曲的歌聲從大廳里傳來,。王昌齡他們說:“我們兄弟幾位向來有詩歌的名聲,卻一直沒有分出個高下,,今天咱們可以觀看這些歌手演唱詩歌的情況,,誰的詩歌被唱得多誰就是優(yōu)勝?!本吐犚粋€歌手演唱了王昌齡的兩首絕句,,然后,另一位演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之渙臉上有點掛不住,,就說:“這些歌手怎么盡唱些下里巴人的詩歌啊,!”話音剛落,,一個長相不俗的歌妓唱道: 黃沙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接著又唱了兩首絕句,,都是王之渙的作品,。三人大笑道:“鄉(xiāng)巴佬!我們所言不虛啊,!” 在場的歌手都不知道他們大笑的原因,,弄明白后都拜跪說:“我們?nèi)庋鄯蔡ィ瑳]看出諸位是神仙,!”三人聽了歌手們的話,,頗為自得,酣醉了一整天,。王之渙的狂傲豪放便是如此,。有詩歌流傳至今。 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盛唐詩人,,與岑參,、高適、王昌齡一同被稱為唐代“四大邊塞詩人”,。幼聰穎,,二十歲已能寫一手漂亮的文章。仕途不順,,做過衡水主簿,、文安縣尉等小官,“清白處世,,理政公平”,。之渙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后魏的絳州刺史,王家可能于此時遷移至絳州,。 開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渙曾短期在薊門(即薊丘)居住,,當(dāng)時高適還曾來訪而不遇,,賦詩留贈。辛文房將其籍貫誤為薊門,,當(dāng)與此有關(guā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