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 還請轉發(fā)、點贊,、點在看 本文轉發(fā)總數過1000 或者在看 贊總數過1000 我盡快安排后一篇 通過前幾節(jié)的學習,,我們在曝光方面,應該不會犯錯了,。那么曝光還藏著什么小訣竅呢,? 我們總說情緒攝影,。其實除了內容本身帶有引導觀眾情緒的因素以外,,曝光是最容易影響觀眾情緒的,。 1,、影調來表達情緒 經過我反復強調,,我相信大家對于“白加黑減”已經非常熟悉了,。不過對于表達情緒來說,,我們也可以利用影調,。簡單說就是“正加負減”。 當一張照片表達年輕,、有活力,、希望、燦爛,,等等正面情緒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稍稍加一點曝光補償。 這也多用于拍攝孩子,。 當一張照片表達凝重,、遲暮、絕望,、壓抑,,等等幅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稍稍減一點曝光補償,。 這只貓拍攝于北京老胡同,。我問過很多人看這張照片的感受是什么。大多數人都說孤獨,。其實住平房的人喜歡養(yǎng)貓,。但是拆遷走了,貓就留下了,。那天我拍攝老胡同,,臨走時看到這只貓。我覺得它看著的就是主人走的方向吧……我減了曝光補償,。 此外,,照片的影調也可以和拍攝者的心態(tài)或者心情有關。 在我拍攝屋久島白谷云水峽的時候,,和我同行的攝影師拍攝的比較明亮,,色彩也非常艷麗。整個畫面是非常鮮艷的綠色,。而我在拍攝的時候,,卻想著重表達這里的幽靜。所以我將照片整體都壓暗了不少。畫面都呈現墨綠色,。 鮮艷的曝光和我這樣比較暗的曝光,,對于這樣的場景來說,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比誰更加高明,。無非是心境不同。對于觀看者來說,,可能會有喜歡更明艷一些的,,也會有喜歡更幽暗一些的。 攝影是主觀的創(chuàng)作,。這當然要主觀,。 2、明暗的反差 一張照片明暗反差小的時候,,整個畫面會顯得更加柔和平靜,。反差大的時候,則往往會表達出一種更加激烈的情緒,。 比如這張在西雅圖奧林匹國家公園拍攝的日暮時刻,。因為海水上面的霧,讓原本柔和的光線更加柔和,,整個畫面會給人平靜的感覺,。 這一張在法國游樂園拍攝的照片。畫面中煙花亮起,,畫面形成非常明顯的明暗反差,。畫面一下子就“澎湃”了起來。 所以當我們拍攝一個主題時,,我們完全可以拍攝符合這個主題的影調。這一點在拍攝時做到最好,。我們也可以通過后期來調整,。 3、色彩的渲染 照片中除了明暗的反差,,色彩也可以用來渲染情緒,。 在學習了色溫部分之后,我們知道高色溫一般表現出來是冷色調,,低色溫一般表現出來是暖色調,。既然說得這么明白了,那么冷色調自然是給人冷的感覺,,而暖色調自然是給人暖的感覺,。 當我們的作品表達主題與此相關時,也可以通過色彩的表達,強化主題,,烘托氛圍,。 拍攝氣泡湖,這是一個顯然很冷的場景,。但是氣泡湖其實是……白色的,。不過我們看到的氣泡湖照片大多都是藍色的。每個攝影師都或多或少讓氣泡湖偏藍一些,,因為……冷嘛,。 與之相反的,自然是暖色調的可以讓畫面“溫暖”起來,。 除此之外,,老舊的東西往往會因為氧化讓白色的泛黃。所以泛黃的照片也往往給了我們滄桑感,。 這些決定了整張照片的色調的,,其實往往都是通過后期實現。攝影筆記是一個講前期拍攝的教程,,并不會涉及后期的教學,。不過希望大家能明白,使用RAW格式拍攝,,在后期調節(jié)色彩時會給我們足夠的空間,,以及最小的畫質損失。而正確的曝光,,也可以讓我們后期調節(jié)曝光時更加游刃有余,。后期的工作,要從前期拍攝開始考慮,。前期拍攝只是攝影的一部分,。 說完了整個照片的色線傾向性。我們繼續(xù)說說一張照片中不同的色彩共存還有什么說法,。 在色彩環(huán)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顏色轉成一圈,。某一個顏色左右15°內的顏色,我們可以看做同類色,。一張照片如果充滿了同類色,,畫面會給我們和諧舒適的感覺。 如果是色環(huán)上180°相對的兩種顏色,,就是互補色,,是色彩中最為強烈的對比。這樣的對比和明暗的反差一樣,,會給人很激烈的感受,。藍配黃,,紅配綠,大抵如此,。 同樣的日出日落的照片,,因為色彩的不同,給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3,、曝光的累積 對于水彩繪畫來說,往往你是在一個白水彩紙上涂抹水彩,。是一個從亮畫到暗的過程,。當畫紙涂成黑色的時候,OK,,你就再也無法添加別的顏色了,,因為黑了就到頭了。 對于攝影來說,,你一開始得到的不是白紙,,而是一張黑畫布…… 水彩畫紙不畫的話就是白的,而相機不曝光你的照片就是黑的,,這就是為什么說是黑畫布,。而你往這個黑畫布上涂抹的“水彩顏料”就是光線。同樣與水彩畫相反的是,,當你的光線顏料不斷涂抹,,黑畫布會越來越亮,到了全白,,就不會再有任何改變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曝光時高光溢出叫“死白”了,因為一白就死了,。 如果照片的某個部分曝光很少,,那么表現出來的就是比較黑的。如果又有光線去涂抹,,那么這部分也會逐漸顯亮,。很多高級曝光手法其實就是這個原理。我舉幾個例子吧,。 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就是一個底片——一張黑畫布,,2張或者更多張不同的“畫”,,效果疊加起來,。 這個的要義就是比如你拍了第一張,有黑(暗)的區(qū)域,,有白(亮)的區(qū)域,,那你就記住,,在拍攝第二張的時候,黑(暗)的地方,,越黑越沒曝過光,,越像普通一次曝光;而白(亮)的地方,,越白越無法體現你第二次曝光,,甚至疊加兩次的曝光量讓這里直接就死白了。 要盡量在第一張的暗部區(qū)域曝光第二張主要的元素,。同時不要讓第二張的亮區(qū)遮蓋住第一張的主要元素,。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一張照片中表達更多的含義。多重曝光的每次不同曝光,,可以表現同一主體的不同狀態(tài),,也可以表現不同主體的某些共性或者對立性。 有不少相機有這個功能,,如果您的相機有這個功能,,就去看看說明書怎么用。如果您不確定相機有沒有這個功能,,可以問問客服,。 對于手機來說,這個功能就更好實現了,。很多APP都有模擬多重曝光的功能,。操作起來也簡單,不妨下載試試,。 “黑畫布”的故事,,理解了,同樣光繪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光繪 光繪就是利用長曝光的時間,,使用光源在畫面中以光作畫。在這段曝光時間內畫出來的,,就會最終呈現在你的畫面上,。 光繪控制背景的亮度或者畫面中靜物的亮度是依靠光圈、快門,、感光度來控制的,。而你光繪的亮度是和發(fā)光體本身的亮度、你移動的快慢,、同一位置反復光繪的次數,、光圈、感光度,。 你光繪用的發(fā)光體越亮,,拍攝出來的光繪效果越亮,。你光繪時發(fā)光體移動越慢,拍攝出來的光繪效果越亮,。你光繪時在一個位置反復光繪次數越多,,拍攝出來的光繪效果越亮。光繪時使用的光圈越大,,拍攝出來的光繪效果越亮,。光繪時使用的感光度越高,拍攝出來的光繪效果越亮,。 很少有光繪一次就曝光合適的,,數碼時代帶給我們的好處就是,可以先光繪一個試試,。大家反復練習一下,,自然可以完成光繪。 光繪的時候注意環(huán)境的亮度也要把握好,。這樣才能得到一張完美的照片,。至于有什么訣竅?多拍多試試,。反正是數碼相機,,除了費電,不浪費膠卷,。 vivo X60 Pro 拍攝于北京 如果是手機的話,,因為有專業(yè)模式,所以我們同樣也可以拍攝光繪,,方法是一模一樣的,。而且如果手機又模擬慢門的功能的話,光繪往往也是功能之一,。利用手機的光繪模式,,更加容易獲得好的環(huán)境曝光。 星軌 星軌大家都很喜歡,。對于攝影新手來說,,如果是看到一張星軌的照片,往往非常感嘆,,恨不得馬上就學會,。 其實星軌往往不是一張拍成的。比如上面的這張照片,,我拍攝了近2個小時,。每張照片曝光30秒,間隔1秒再拍攝一張,。這時候一定要使用M檔,,白平衡也要手動設定,不能用自動,。關閉長時間曝光降噪,。得到120張照片(也可以更多)后,通過后期堆棧功能,,合成在一起,。 那么什么是堆棧呢?堆棧的方式有很多種,,拍攝星軌只是使用到了其中的一種,。這是需要后期實現的。 第一步,,打開Photoshop,。 1、點擊“文件”,,找到“腳本”,,選擇“將文件載入堆棧”,。 2,、將你拍攝的這組照片單獨放在一個文件夾里。在PS中你看到新彈出的對話框里有一個“使用:”,,下拉菜單選擇文件夾,。然后選擇上你的這個文件夾。勾選上“載入圖層后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那個對齊的別勾選,。然后你就等待一下。之后點確定,。 之后就是更加漫長的等待,。這里你可能遇到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電腦硬盤空間小于100G,,那么容易出現空間不足的問題,。找一個大的磁盤做PS的暫存盤。比如你的C盤空間不夠大了,。你的D盤或者你裝小電影的E盤還有空間,。你可以將PS的暫存盤改為空間大的盤。 方法就是點擊“編輯”,,然后選擇“首選項”,,選擇其中“暫存盤”。然后把C盤的勾去掉,。把你磁盤空間大的磁盤勾上,。之后重啟Photoshop就行了,。 3、如果上面的都沒問題了,。你載入文件堆棧成智能圖層后,,應該就是一個智能圖層在你的PS中。這時候點擊“圖層”,,然后“智能對象”,,再然后“堆棧模式”,選擇其中的“最大值”,。 繼續(xù)等待一輪之后就可以了,,就看到星軌了。 之后選擇一張地面曝光好的,,再進行精細后期合成,,替換掉堆棧出來的地面景物。 星軌堆棧的原理就是曝光120張曝光相同的照片,,區(qū)別就是星星的位置不同,。通過堆棧選取最大值,讓每一張的星星都能在最后合成的一張中呈現出來,,最終連城星軌,。 “相機給了你黑色的畫布攝影是讓你涂抹光明?!?/p> 至此,,關于曝光的所有知識我都告訴大家了。 本文節(jié)選自《新攝影筆記》 如果您想系統(tǒng)學習攝影,,這本書將會是看得懂的好書,。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這樣使你的照片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