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fēng)》其十九 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span> 字詞典故 “蓮花山”:【蓮花山:即“華山西峰”,,華山因山形似蓮花,故名“華山”,,其西峰名“蓮花峰”,。華山在今陜西省“華陰市”?!度A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服之羽化,,因曰華山,。”】“迢迢”:【千里迢迢,,遙遠(yuǎn)貌,。】 賞析 李白說,,登上西面的蓮花山,,站在這里,遠(yuǎn)遠(yuǎn)地可以看到天上的啟明星,。 “華hua4山”因山形似蓮花,,所以叫“華山”(“華”的古字形像花朵,本義指草木的花,,讀hua1,。用作動(dòng)詞,指開花。南北朝時(shí)期產(chǎn)生了“花”字,,用于花朵義,。)。李白此時(shí)登上的是華山西面的“蓮花峰”,,海拔2082米,,然而李白站在蓮花峰上描寫的卻不是蓮花峰的險(xiǎn)峻,而是把目光朝向了天邊的啟明星,,把思緒引向了天際,,這就是李白。站在這里他開始浮想聯(lián)翩: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字詞典故 “素手”:【徒手,,空手,。潔白的手?!俊鞍选保骸灸弥?。】“芙蓉”:【蓮花,?!俊败b”:【放輕(腳步)悄悄地走?!俊疤濉保骸咎炜?。】 賞析 李白說,,望著,,望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仙女,,她潔白的手中握著一把蓮花,,輕盈的步子在天空中悄悄地走著。 這里的“虛”應(yīng)該是輕盈的意思,,“躡”有躡手躡腳的意味,,悄悄地,人不知鬼不覺,,唯有李白看得見,。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span> 字詞典故 “霓裳chang2”:【古代指遮蔽下體的衣裙。】“曳ye4”:【拉,?!俊皬V”:【寬闊?!俊帮h拂”:【輕輕地飄動(dòng)(一陣風(fēng)吹過后,,輕輕飄動(dòng))?!?/span> 賞析 李白說,,美麗的裙擺拖著寬寬的裙帶,輕輕飄升,,飛行在眼前的天空,。 “邀我登云臺(tái),高揖衛(wèi)叔卿,?!?/span> 字詞典故 “云臺(tái)”:【“云臺(tái)峰”,即華山的“北峰”,。北峰海拔1614米,,為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 西面懸絕,,上冠景云,下通地脈,,巍然獨(dú)秀,,有若云臺(tái),因此又名“云臺(tái)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衛(wèi)叔卿”:【傳說中的仙人,,漢武帝閑居殿上時(shí),,衛(wèi)叔卿乘云車駕白鹿來見,羽衣星冠顏色如童子,,自言本中山人,,因感武帝失禮,遂忽不見,。漢武帝命他兒子往華山尋訪他,,見他在白玉床上與許多人下棋,有仙童立于后,,不能靠近他,,事見《神仙傳》,。】“高揖yi1”:【雙手抱拳高舉過頭作揖,。古代作為辭別時(shí)的禮節(jié),。】 賞析 李白說,,那仙女邀我登上了云臺(tái)峰,,云霧繚繞的高臺(tái)上,我高高作揖,,拜見了仙人“衛(wèi)叔卿”,。 李白這里是語帶雙關(guān)了,“云臺(tái)”你可以認(rèn)為是天上“云的高臺(tái)”,,事實(shí)是李白在華山的群峰中攀游,,這回他來到了“云臺(tái)峰”上??墒抢畎滓琅f不寫山峰有多高,。山有多高還用得著寫嗎?我在“蓮花峰”上遇到手把蓮花的仙女,,又在“云臺(tái)峰”上遇到仙人“衛(wèi)叔卿”,,你說這山,,高是不高,?如此,我們不得不懷疑我們之前的定義,,這真的是李白在寫自己的“神仙之旅”嗎,?還是在變相地描寫華山的高呢?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字詞典故 “恍恍”:【矇眬不清貌?!独献印贰笆侵^惚恍”漢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見之也,?!蹦铣?nbsp;齊 王琰《冥祥記》:“向來恍恍不知道路,請(qǐng)人示津,?!薄俊傍櫋保骸敬笱恪,!俊傲琛保骸旧?,高出。】“紫冥”:【天空,?!段簳じ咴蕚鳌罚骸鞍l(fā)響九皋,翰飛紫冥,?!薄?/span> 賞析 李白說,恍恍惚惚間就這樣與他同去,,駕著大雁,,飄升在高空之上。 因?yàn)橛星懊妗霸婆_(tái)峰”的提示,,我們這里就不能不提華山的“南峰”了,,華山“南峰”又叫“落雁峰”,其海拔2160.5米,,是華山最高主峰,。所謂“落雁”自然是指這山峰高到能夠把大雁給擋住了。然而李白這里是和仙人一起駕著鴻雁,,自然是不同了,,那是飛翔在高空之上的。 這西,,北,,南峰都有了,那么李白是否上了“東峰”呢,?在“東峰”上又能看到什么呢,?: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span> 字詞典故 “走”:【移動(dòng)。跑,?!?/span> 賞析 李白說,我們往東飛去,,朝下俯視,,可見那流向“洛陽”的大川,大川的北面是茫?;脑?,有成群的胡人兵士在跑馬。 華山“東峰”又名“朝陽峰”,,海拔2090米,。峰頂有一平臺(tái),,居高臨險(xiǎn),視野開闊,,是觀日出的著名景點(diǎn),,人稱“朝陽臺(tái)”。洛陽在華山的東邊,,既然李白提到洛陽,,自然是來到華山的東峰了。在這里,,他聲稱能夠看到“洛陽川”,,我們以為,這應(yīng)該是指黃河,,流向洛陽的黃河,。李白提洛陽只不過是想告訴我們,他現(xiàn)在是在華山的東峰在朝東看,。 那么這里出現(xiàn)的“胡兵”又是怎么回事呢,?很多賞析都解釋成了洛陽被胡兵占領(lǐng),把下面的句子解釋成百姓流血涂草,。問題是,,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就是指“安史之亂”了,?!鞍彩分畞y”爆發(fā)的時(shí)候,李白都在逃難之中,,哪里還有心情站在華山上神游,?倘若真是安史之亂時(shí)寫的,他怎么寫完生靈涂炭之后,,卻沒有了下文,這顯然與前面的神游是接不上的,。 是以,,我們認(rèn)為李白指的是黃河以北的茫茫荒原,,在那里有胡人的兵士在縱馬馳奔,。如此也是突出華山東峰的視野開闊,能夠極目黃河以北的荒原(當(dāng)然,,這是夸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字詞典故 “冠纓”:【帽帶,。帽,。】 賞析 李白說,,所過之處,,流淌的鮮血涂抹在了野草之上,出沒其間的豺狼虎豹,,盡皆戴上了人的冠帽,。 這樣的情景描寫正應(yīng)了李白《古風(fēng)》其十四的最后兩句“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也就是說,,站在華山的東峰,能夠看到邊塞的場(chǎng)景,。這自然是夸張的說法,,不過李白站在雄偉的華山之上,除了神游,,還有什么感受呢,?也許這最后兩句就是說明,華山激起了李白抵御外辱,,征戰(zhàn)邊關(guān)的豪情,。 通讀全詩以后,我們認(rèn)為這首詩其實(shí)是李白的一篇華山游記,,只不過他寫得就像與仙人同游一般,。如果你站在華山之上,能夠感受到詩中的這些場(chǎng)景的話,,那么此時(shí)的你便是華山上的李白了,! 《古風(fēng)》其十九 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