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游三首》 杜牧 其一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其二 “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span> 其三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span> 詩名《念昔游三首》,,懷念昔日在外出游的詩。這里,,我想把杜牧呆過幾個地方與任職情況大致地給大家羅列一下,,這樣助于了解和體會他所寫的詩歌: 貞元十九年(803年) (杜牧出生。) 大和二年(828年) (杜牧26歲,,進士及第,。同年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span>長安】) 大和七年(833年) (杜牧被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后轉(zhuǎn)為“掌書記”,,負責節(jié)度使府的公文往來,。京銜是“監(jiān)察御史里行”。這時杜牧居住在【揚州】,,特別喜歡宴游,。) 大和九年(835年) (杜牧被朝廷征為“監(jiān)察御史”,,赴【長安】任職,分司東都,。八月在東都【洛陽】上任,。因此逃過了十一月的“甘露之變”的險惡風波。) 開成二年(838年) (杜牧入宣徽觀察使“崔鄲”的幕下,,被召為【宣州】“團練判官”,。) 開成四年(839年) (年底杜牧離開宣州,去【長安】任“左補闕”,,“史館修撰”,。) 開成五年(840年) (杜牧升官為“膳部院外郎”。) 會昌元年(841年) (杜牧調(diào)任“比部員外郎”,。) 會昌二年(842年) (外放為【黃州】“刺史”,。)“黃州”:湖北黃岡,黃陂,,麻城,。 會昌四年(844年) (九月,杜牧遷【池州】“刺史”,。池州治所【秋浦縣】今安徽貴池),。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 (得宰柏周墀的幫助,入為“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轉(zhuǎn)吏部員外郎”,?!?/span>長安】)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 (就因為京官俸祿低,而難以養(yǎng)家請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沒有批準,。) 宣宗大中四年(850年) (被升為“吏部員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請求外放湖州刺史,,連上三啟,,終于應(yīng)允了他的要求。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 (被內(nèi)升為“考功郎中,知制誥”,。)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 (遷“中書舍人”,。冬天病重逝世。) 杜牧在這三首詩中,,還做了兩個地址注解: “云門寺”原注:在越州(今浙江紹興),。 “水西寺”原注:在宣州涇縣(今屬安徽),。 好,我們來看原詩: (其一)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字詞典故 “飄然”:高遠貌,;超脫貌,。(《文選 成公綏》“心滌蕩而無累,志離俗而飄然,?!眲⒘?注:“飄然,高遠貌,?!保袄K檢”:就是以準繩檢查,約束的意思,。(這個詞應(yīng)該有具體說法,,甚至可能是在皇宮的拉繩子檢查的意思。但沒找到相關(guān)的具體解釋,。) 賞析 杜牧說,,有十年的光陰,我飄飄然地生活在京城的約束之外,。每每坐在酒杯前,,為自己獻酒,為自己酬酒,。 杜牧這是指自己在京城之外任官十年,,因為在地方,很自由,,沒有約束,,所以是飄然。當然,,作為很有政治抱負的杜牧來說,,這種“飄然”其實也是一種“曠課”的感覺吧。也因為在地方,,可能也就一直覺得無所作為,,于是經(jīng)常與酒為伴,面對酒樽,,自己獻殷勤,,自己應(yīng)酬自己。杜牧用“自獻自為酬”,,很顯然是相對于現(xiàn)在呆在京城里的生活,,現(xiàn)在的生活應(yīng)該是應(yīng)酬很多,,他覺得累。反而向往起以往無拘無束的生活了,。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span> 賞析 杜牧說,,秋天的山上,春天的雨中,,那都是清閑的我到處吟詩作賦的地方,。我倚靠的欄桿遍及了江南大大小小的寺廟中,高高低低的樓臺,。 其一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其二 “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賞析 杜牧說,,那一回要去越州的云門寺,,在外面遭逢了猛烈的暴雨。那里的樹林黑乎乎的,,山又如此之高,,大雨的腳又如此之長。 想來杜牧那次真的是很狼狽,。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span> 字詞典故 “?”song3:推搡,挺,,執(zhí)的意思,。“羽林”:禁衛(wèi)軍的意思,?!敖紝m”:天子祭天地的處所?!敖獭保簩Φ弁跤H近侍奉,。 賞析 杜牧說,,我曾經(jīng)把郊外的寺廟奉為“郊宮”,好就近侍奉,。而眼前的黑樹林中下著暴雨,,分明就像禁衛(wèi)軍們手持把把長槍,對著我推推搡搡的,。 可見杜牧其實一直在想著京城,。他曾經(jīng)在京城做過“膳部員外郎”,就是掌管“陵廟祭祀”所用“牲豆酒膳”的,。而他現(xiàn)在既然在地方,,也就把郊外的一些寺廟啊,什么宮的,,奉為了“郊宮”,,以作為就近的侍奉。侍奉皇帝的意思,。我們可以想象,,杜牧當時站在那樹林里,抬頭望著天空中長長的雨線只打下來,,于是聯(lián)想那是禁衛(wèi)軍們手中的長槍,。身在野,心在朝,。 其二 “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 其三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賞析 杜牧說,,也曾去過宣州的水西寺,,在那里看到李白題的詩。那兒的古木長在巖石壁上,,如虬龍回旋,,站在樓閣上頓覺風生水起。 李白在這個水西寺題過好幾首詩,。其中有一首《贈山僧》是這么寫的: “何處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涇溪。 平明別我上山去,,手攜金策踏云梯,。 騰身轉(zhuǎn)覺三天近,,舉足回看萬嶺低。 謔浪肯居支遁下,?風流還與遠公齊,。 此度別離何日見,相思一夜暝猿啼,。” “支遁”:是東晉的一位高僧,,佛學家,文學家,。杜牧下 一句恐怕就是借用了李白詩里的這“三天”,。我們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這也非常符合杜牧當下的狀態(tài),。所以杜牧說: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span> 賞析 杜牧說,,我也是半醒半醉地游玩了三日。隨處可見紅花白花開放在山雨中,。 不知道杜牧這里的“紅白花”是否有特殊的含義,。杜甫在《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的其三是這樣寫的: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yīng)須美酒送生涯。” 在這首詩里,,杜甫的意思是,,我的頭發(fā)白了,這些花實在是多事,,故意用紅花映襯白花,,來提醒我,勾起我的煩惱,。那么杜牧呢,?是否有這樣的意思,紅花白花,,就是青春之時與發(fā)白之時,,我青春的紅花,和發(fā)白的白花都開在這山野的雨中了,,我也就這樣的美酒送生涯了。杜牧確實是長期在外地做官,,甚至做到習慣了,。反正他回到長安也做不了什么大事,,還不如在山野之間飲酒作樂,吟詩作賦,。不過這杜牧三首詩都提到了雨,,看來回顧往事,還是頗多淚水,,只是他表達得很含蓄,。 其三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