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復習詞語有關知識,正確使用詞語,。 二,、難點、重點分析 詞語是構成言語,、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確地使用詞語,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詞語包括一般實詞,、虛詞和成語。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 (1)正確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2)能根據(jù)語境正確使用。其中不僅有詞語使用是否正確的問題,,還有是否使用得好的問題,。 歷年高考試題表明,在“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考點中,,近義詞的運用,、成語的運用是必考點,虛詞的運用是??键c,。 三、知識準備 1.詞,。 重點復習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詞的構成,,二是詞的分類,,三是詞的意義(多義詞、同義詞,、反義詞),。 (1)詞的構成。 詞的聲音和意義的結合體,,因此詞的構成可以從聲音和意義兩方面來分析,。簡單歸納如下: 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叫做單純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叫做合成飼。舉例說明如下: (一)單純詞 1,、單音節(jié)的 例如 “天,、江、寫,、看,、紅、三,、我,、不、啊” 2,、多音節(jié)的 兩個音節(jié)的最多,,有以下幾類: (1)聯(lián)綿詞 指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拆開來講的詞。其 中有雙聲的,,有疊韻的,,有非雙聲疊韻的。 a. 雙聲的 指兩個音節(jié)的聲母相同的聯(lián)綿詞,。例如: 伶俐 崎嶇 參差 仿佛 忐忑 玲玩 蜘蛛 琵琶 吩咐 尷尬 b.疊韻的 指兩個音節(jié)的“韻”相同的聯(lián)綿詞,。例如: 爛漫 從容 彷徨 霹靂 窈窕 逍遙 蟑螂 哆嗦 翩躚 叮嚀 c.其他 例如: 芙蓉 蝴蝶 蝙蝠 蛤蚣 (2)音譯的外來詞 例如: 咖啡 沙發(fā) 巧克力 安乃近 歇斯底里 葡萄 布爾什維克 (3)疊音詞 由兩個相同的音相疊而構成。例如: 猩猩 姥姥 停停 悄悄 (二)合成詞 1.復合式 至少要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從詞根和詞根之間的關系看,,又有以下幾種類型: (1)聯(lián)合型 由兩個意義相同、相近,、相關或相反的詞根并 列組合而成,。例如: a.道路 波浪 聲音 群眾 停止 裁判 選擇 幫助 優(yōu)良 惡劣 b.骨肉 眉目 尺寸 風浪 筆墨 口舌 方圓 矛盾 始終 反正 C.國家 質(zhì)量 窗戶 人物 忘記 干凈 a組的合成詞,兩個詞根的意義并列,,可以互相說明,。b組的合成詞,兩個詞根結合起來后產(chǎn)生新的意義。如“骨肉”是至親 的意思,,“眉目”是頭緒,、”條理的意思。C組的合成詞,,兩個詞根 組合成詞后只有一個詞根的意義在起作用,另一個詞根的意義完 全消失,。如“忘記”只有“忘”的意思,,“干凈”只有“凈”的意思。這種合成詞又稱“偏義詞”,。 (2)偏正型 前一詞根修飾,、限制后一詞根,以后一詞根的意義為主,。例如: 課桌 電車 象牙 鹿茸 湘繡 外科 密碼 宣紙 越劇 彩綢 新聞 長江 密植 游擊 函授 筆談 火紅 雪白 筆直 鳥瞰 狐疑 (3)補充型 后一詞根補充說明前一詞根,,以前一詞根的意義為主,有人稱它為述補型,。 例如: a.提高 說服 推翻 立正 闡明 壓縮 摧毀 推廣 延長 改進 b.車輛 書本 馬匹 槍支 人口 紙張 花束 花朵 船只 房間 a組合成詞,,前一詞根表示動作,后一詞根補充說明動作的結果,。 b組合成詞,,前一詞根表示事物,后一詞根表示事物的單位,。 (4)述賓型 前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后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關涉的事物,。 又叫動賓型。例如: 司機 頂針 理事 管家 司令 站崗 舉重 注意 起草 動員 掛鉤 有限 干事 綁腿 (5)主渭型 前一詞根表示被陳述的事物,,后一詞根是陳述前一詞根的,。 例如: 地震 日食 霜降 肉麻 民主 月亮 眼熱 年輕 心疼 膽怯 自衛(wèi) 自決 這類合成詞,有的看起來結合得不很緊,,但它表示單一的概念,, 如“霜降”是節(jié)氣的名稱,因此,,應該算合成詞,。 2.附加式 由一個表示具體詞匯意義的詞根和一個表示某種附加意義的詞綴構成。 (1)詞組十調(diào)根 例如: 老一 老虎 老鄉(xiāng) 小一 小王 小李 第一 第五 第十 阿一 阿姨 阿毛 (2)詞根十詞綴 例如: 一子 刀子 瓶子 板子 滾子 胖子 瘦子 一頭 石頭 年頭 念頭 看頭 苦頭 甜頭 一兒 鳥兒 花兒 蓋兒 唱兒 尖兒 亮兒 一性 黨性 階級性 原則性 創(chuàng)造性 彈性 一者 作者 讀者 馬列主義者 科學工作者 一化 綠化 規(guī)范化 現(xiàn)代化 自動化 大眾化 此外還有詞根和一個疊音詞綴結合的,。例如: 紅通通(的)綠油油(的)干巴巴(的) 水汪汪(的)汗淋淋(的)血淋淋(的) 鬧哄哄(的)笑嘻嘻(的)喜洋洋(的) 詞綴是由詞根演化來的,,在形式上,有的和詞根相同,須注意區(qū)別,?!袄匣ⅰ钡摹袄稀辈煌凇袄项^”的“老”?!氨印钡摹白印辈煌凇吧徸印钡摹白印?。“創(chuàng)造性”的“性”不同于“男性”的“性”,?!熬G化”的“化”不同于“變化”的“化”?!袄?、阿”等詞綴附加在指人的詞根前面,往往帶有親見或喜愛的感情色彩,。詞綴“子,、兒、頭”是名詞的標志(帶“兒”的詞有少數(shù)例外,,如“火兒”,、“玩兒”、“顛兒”等是表示行為動作的),,動詞或形容詞加上它們便轉為名詞,。“性,、者”也都是構成名詞的詞綴,。“化”是構成動詞的詞綴,。 “在于,、勇于、敢于”作為一個詞看,,“于”就是構成動詞的詞綴,。 3.重疊式 由兩個相同的詞根相疊而構成。例如: 姐姐 哥哥 爹爹 僅僅 偏偏 剛剛 詞的構成簡表: 單音詞—— 人 江 紅 三 單純詞 雙聲——澎湃 淋漓 參差 吩咐 聯(lián)綿詞 疊韻——爛漫 逍遙 彷徨 苗條 雙音詞 其他——芙蓉 蝴蝶 蝙蝠 譯音詞 沙發(fā) 咖啡 巧克力 疊音詞 悄悄 姥姥 猩猩 聯(lián)合式 道路 國家 骨肉 開關 復合型 偏正式 皮鞋 內(nèi)科 火車 雪白 動賓式 司機 干事 管家 司令 補充式 提高 打倒 房間 車輛 合成詞 主謂式 地震 肉麻 月亮 年輕 詞綴+詞根 老虎 小王 第二 阿姨 附加型 詞根+詞綴 稻子 苦頭 花兒 作者 重疊型 姐姐 綠油油 笑嘻嘻 水汪汪 通過以上歸納可以看出: ①所有的單音詞都是單純詞,; ②所有的合成詞都是多音詞,; ③有一部分單純詞是屬于多音詞。 在單純多音詞中,,應主要了解聯(lián)綿詞,,因為聯(lián)綿詞運用得好,可以增強語言的音樂美,。 在合成詞中,,主要應了解掌握復合式合成詞的內(nèi)部結構和意義,,因為了解掌握這些方面,有助于理解詞的意義,;有助于正確運用合成詞達意傳情,,有助于填字組詞。 (2)詞的類別,。 按照詞的不同意義和在造句時所起的作用,,漢語中的詞可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 一般地說,,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6種,,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六種,。 實詞:意義比較實在,能夠單獨回答問題的詞,。它分為: ⑴,、名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稱、時間,、處所,、方位等的詞。 它的語法特點,。①前邊一般可以加數(shù)量詞.如:一位團員,、四所學校; ②一般不受副詞的修飾: ③一般不能重疊,; ④一般不能帶“著,、了、過”,; ⑤在句中常作主語,、賓語; ⑥表示人的名詞后邊可以加'們’表示復數(shù),。 ⑵,、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物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存在,、消失、可能,、意愿,、趨向和判斷等的詞。 語法特點:①前邊能加副詞.但多數(shù)不能帶程度副詞,; ②在句中能夠作謂語.多數(shù)能帶賓語,; ③一部分能重疊.一般能帶“著、了,、過”: ④表示能愿的動詞.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作狀語; ⑤表示趨向的動詞常附在動詞或形容詞后作補語,; ⑥能用肯定否定相疊的方式表示疑問.如:寫不寫,。 (3)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態(tài)、性質(zhì),、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狀態(tài)的詞,。 語法特點:①大部分能在前邊加程度副詞.'’極”,、“很”等; ②在句中多作定語,、謂語.有的也能作狀語,、補語: ③不能帶賓語.部分可以重疊,重疊后表示程度的加深,;單音節(jié)重疊形式是AA式.如:細細,,圓圓;還有加疊音詞輔助成分.如:亮堂堂.熱烘烘,;雙音節(jié)重疊形式有AABB式.如:干干凈凈,、清清楚楚。A里AB式.如:馬里馬虎,、羅里羅嗦,。 ④可以用肯定、否定相送的方式表示疑問,,如:紅不紅,?清楚不清楚? (4)數(shù)詞:表示數(shù)目和次序的詞,。 語法特點,;①經(jīng)常與量詞組成數(shù)量短語,; ②可以單獨充當主語和賓語; ③數(shù)目增加可用倍數(shù)或分數(shù)表示,,數(shù)目減少只用分數(shù)表示,; ④“兩”、“倆”和“二”用法不同,。 (5)量詞:表示人或事物動作行為的單位的詞,。 表物量的、如: 尺,、寸,、斤、兩,、畝,、元、個,、件,、雙、對等: 表動量的,,如: 次、回,、陣,、下、趟等,; 表復合量的.如:人次,、架次、秒立方米等,。 語法特點:①一般不單用,。常與指示代詞和數(shù)詞連用: ②量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數(shù)詞后邊.組成數(shù)量短語.在句子中作定語、狀語,、補語,; ③單音節(jié)的量詞一般可以重疊.表示“每”的意思.如:朵朵葵花。 (6)代詞:代替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shù)量詞的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等,;指示代詞(這、那,、這些,、那樣等):疑問代詞(誰、什么,、哪里,、怎么、多少等),;物主代詞(它,、它們)。 語法特點: ①一般不受其他詞的修飾,; ②可作句子成分,,可獨立成句; ③在句子中代替哪類詞就有哪類詞的功能,。 虛詞:表示的意義都不大實在,,一般不能單獨回答問題,但能幫助實詞造句,。 它分為: ⑴副詞: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時間、范圍,、程度,、肯定、否定語氣的詞,。 語法特點:①能作狀語,,一般不能作定語; ②大多數(shù)不能單獨回答問題,; ③副詞有關聯(lián)作用.成對的副詞相呼應,,跟介詞相呼應.跟連詞相呼應; ④不能修飾名詞,。 (2)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短語前,組成“介賓短語”,,作動詞,、形容詞的附加成分.表示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等的詞,。 語法特點:①不能獨立成句,,也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它只能組成介賓短語,; ②不能重疊; ③不能加助詞“著,、了,、過”和表示趨向的動詞“來、上,、下”等,。 (3)連詞: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 語法特點:①只有連接作用,; ②不起修飾、限制作用,; ③不作句子成分,; ④連結句子時成對使用.不能更換。 (4)助詞:附著在別的詞,、短語或在句子后面.起輔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義的詞.它有:①結構助詞(的、地,、得,、所);②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③語氣助詞(呢,、嗎,、啊,、罷了),。 語法特點:①不作句子成分; ②最沒有實在意義,; ③除“所”外,,都念輕聲。 ⑸嘆詞:表示感嘆或者呼喚應答聲音的詞,,它分:表示悲傷,、痛苦的;表示憤怒,、鄙視的(哼,、呸);表示驚呀的(唉呀,、咦),;表示呼喚的(喂),;表示應答的(嗯);表示喜悅的(哈哈),。 語法特點,。 ①不同別的詞發(fā)生組合關系; ②有的單獨的一個詞就可以成為一個句子,; ③有些嘆詞的漢字寫法下固定.如:“啊”因為后變,,又可寫成“呀”、“'哪”,、“哇”等,。 ⑹擬聲詞:用語音摹擬聲音的詞。語法特點:①可單獨成句,;②有時可作句子成分,。 學習詞的類別,關鍵在于辨析區(qū)分,,區(qū)分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明確各類詞的意義后加以區(qū)分,。如某詞表示的是人或事物的名稱,就一定是名詞,,如“風,、雪、竹,、梅”等詞,。 ②明確各類詞的語法特點后加以區(qū)分。如某詞在句中無實在意義,,只起介紹時間,、處所等作用的詞,,那一定是介詞,,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在”就是一個介詞。如果某詞在句中表人或事物的存現(xiàn),,處于謂語位置,那一定為動詞,,如“他在家”中“在”就是一個動詞,。 ③從某詞能否與哪些詞結合表示某種語法關系的角度進行區(qū)分。如借助否定副詞來區(qū)分名詞、動詞,,、形容詞,因為“不”不限制名詞,但可以限制動詞、形容詞,;又如借程度副詞“很”來區(qū)分動詞,、形容詞,,因為“很”不修飾動詞,但可以修飾形容詞。 ④從某些詞的重疊形式來加以區(qū)分,。如借助雙音合成詞的不同重疊形式以區(qū)分動詞,、形容詞,。 (3)詞的意義,。 詞是音義的統(tǒng)一體。詞的聲音是詞的語音形式,,詞的意義是詞的內(nèi)容,,因此詞義就是詞的語音形式所表達的內(nèi)容,,是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在人們意識中的概括反映。 對于詞的意義的理解,,著眼點應放在多義詞、同音詞,、同義詞,、反義詞等方面。 ①多義詞與同音詞的區(qū)別,。 多義詞和同音詞都是用相同的語音形式來表示不同的意義,。二者的區(qū)別是:多義詞的各個意義之間大多有一定的聯(lián)系,它們都是從一個基本意義上派生出來的,,有共同的基礎,;同音詞是幾個具有相同的語音形式的不同的詞,它們之間在意義上缺乏聯(lián)系,,缺乏共同的基礎,。 ②同義詞的辨析及其作用。 辨析同義詞,,要在求同辨異方面下功夫,,除了注意同義詞在某些方面的共同意義之外,還要找出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同義詞的細微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意義,、色彩,、用法三個方面: 從意義上看,同義詞的詞義有的輕,,有的重,;有的范圍大,有的范圍??;有的表個體;有的表集體,,如“懊喪”與“沮喪”比,,“懊喪”意義輕, “沮喪”意義重,;“邊境”與“邊界”比,,“邊境”范圍大,“邊界”范圍??;“燈火”與“燈”比,“燈火”表集體,,“燈”表個體,。 從色彩上看,同義詞的詞義有的褒,,有的貶,,有的既可用于褒的方面,又可用于貶的方面,;有的莊重典雅,,適用于莊重場合,有的平易自然,,適用于一般場合,;有的適用于日常口語,,有的適用于專業(yè)用語,;有的適用于口頭語言,有的適用于書面語言,。如“充斥”與“充滿”相比,,“充斥”為貶意,“充滿”既用于褒意又用于貶意,;“小氣”和“吝嗇”相比,,“小氣”多用于口語,“吝嗇”多用于書面語,;“彌留”與“死亡”相比,,“彌留”多用于對死者的崇敬,,“死亡”多用于一般場合。 從用法上看,,同義詞也有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搭配對象不同和詞性、句法功能不同兩個方面,。如“侵犯”與“侵占”相比,,“侵犯”經(jīng)常和“主權、利益,、人權,、領海、領空”等搭配,,“侵占”經(jīng)常和“財產(chǎn),、房產(chǎn),、領土,、公款”等搭配;“猛然”與“突然”相比,,“猛然”只能做狀語,,因而是副詞,“突然”不僅能做狀語,,還做定語,、謂語,因而是形容詞,。 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是多方面的,,上述三個方面只是方法中最主要的幾種,因此在運用同義詞達意傳情時,,一定要根據(jù)表達需要反復斟酌,,以免誤用。如“營救”與“搶救”兩個同義詞,,就很難用上述方法予以區(qū)分了,。 同義詞運用的作用是: 一是可以使語言的表達精確、嚴密,。 二是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單調(diào),使語言生動,。 三是可以連用構成成語,,使語氣得到加強,語義更加明確,。 ③反義詞的構成條件及其作用,。 組成反義詞,,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組成反義的一組詞,必須屬于同一意義范疇,,即必須以共同的意義范圍為前提,。例如“擁護”和“反對”這組反義詞均表示對某人或某事所持的態(tài)度。 第二,,反義詞是詞義的一種現(xiàn)象,是指詞與詞在意義上的聯(lián)系,,因而不是所有矛盾對立現(xiàn)象都可以用反義詞來表示,。 第三,有些詞雖然在意義上并沒有嚴格的反義關系,,但由于經(jīng)常在語言中對舉,,因而根據(jù)語言的社會習慣,也可成為反義詞,,如“春”與“秋”,、“紅”與“黑”等。 第四,,構成反義詞的詞性相同,,色彩相同,音節(jié)多少相同,,如“疾”只能與“徐”構成反義詞,,不能與“慢”構成反義詞,因為“疾”與“徐”是文言色彩較濃的詞,,而“慢”不是,。 反義詞運用的作用有如下幾種: 一是可以通過反義詞對舉,形成鮮明的對比,,提示事物的矛盾,,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如“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的“滿”與“謙”,、“損”和“益”對舉,不僅表示了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而且說明了反對、贊成的理由,,言簡意賅,,極有說服力。 二是可以利用反義詞構成成浯,如“瞻前顧后”,、“悲歡離合”,,不僅使成語的內(nèi)部節(jié)律性強,而且意義鮮明,。 三是可以利用反義現(xiàn)象創(chuàng)造新詞以增加修辭色彩,,如仿“促進”可以造“促退”,仿“陰謀”可以造“陽謀”,,仿“自信力”可以造“他信力”,。 ④準確釋詞注意事項。 要準確解釋一個詞在具體言語環(huán)境中的具體的含義,,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注意同音異義現(xiàn)象,。 同音異義,在字形上有相同與不同之分,,前者如“命題”(出題)與“命題”(表示判斷的語言形式),;后者如“語意”(語言的意味意思)和“雨意”(要下雨的征兆)。 二是注意多義現(xiàn)象,。 多義詞在未進入口語或書面語交際之前,,各個義項只具有靜態(tài)的備用性,顯示不出傳情達意的作用,;但當它們一進入交際語境,,其動態(tài)的使用性便表現(xiàn)出來,,由此而顯現(xiàn)出它們達意傳情的功能,,因此無論用詞或解釋均須分析言語環(huán)境,從分析中找到語境對用詞與用義的限制點,,如此方可做到用詞,、釋詞準確無誤。 三是注意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在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一個最基本、最常用的意義,,叫本義,;由本義發(fā)展而來的意義,叫引申義,。如“兵不血刃”之“兵”與“紙上談兵”之“兵”意義就不相同,,前者用的是本義,指兵器,,后者用的是引申義,,指軍事、戰(zhàn)爭。 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就詞的來源說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如“向”的最初意義是朝北的窗戶.”兵”的最初的意義是兵器,“走”的最初意義是跑等,。把這“最初的意義”叫作本義,,這時詞的本義也就是字的本義。另一種理解是就詞的應用來說的,,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如“兵”的基本意義是“兵士”?!白摺钡幕疽饬x是“步行’”,。在現(xiàn)代漢語中談到本義是指后者,即詞的基本意義.也就是常用的意義,。這種基本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總是作為詞的第一個意義。掌握詞的基本意義是了解多義詞的好方法,。 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fā)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聯(lián)的意義,。如“深”的基本義是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里面的距離大的。如:河很深,、深山,、深耕。這幾個“深”用的都是基本義.從深的基本義發(fā)展出來以下這些引申義:①深奧,、深刻,、深入(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友誼很深),;③時間久(夜深人靜):④濃、重(顏重太深),?!吧睢钡囊炅x和基本義的聯(lián)系是建立在相類似的基礎上的。 比喻義也屬于由詞的本義的一種引申,,但因為它使用比喻手段,,使語言風格特殊.色彩鮮明.所以跟引申義并列,成為轉義的一種,。它是由本義通過打比方而產(chǎn)生的新義,。如: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隱蔽在敵人勢力范圍內(nèi)。點滴經(jīng)驗——“點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凍結資金——“凍結”比喻阻止流動或變動,。亂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壞名義。 四是注意褒義詞,、貶義詞與中性詞 褒義詞:是詞性帶有贊許,、肯定感情的詞。賦予詞語什么樣的感情色彩.跟人們的道德觀念有關.道德觀念變了,,詞的感情色彩也隨之變化,。一個詞帶不帶感情色彩.取決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 貶義詞:是詞義帶有貶斥,、否定,、憎恨、輕蔑感情色彩的詞,。如“卑劣”,、“虛偽”等。貶義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可以帶上褒義,。恰當運用褒義詞和貶義詞,,能收到積極的修辭效果。 中性詞:是不帶褒貶感情色彩的詞,,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亦可用于壞的方面。 5.書面語與口語,、文學語體與專門用語 逝世 誕辰 父親 死 生日 爸爸 四,、正確使用詞語,主要應考慮哪些方面? 1. 近義詞的辨析一般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辨析: ①詞義涵蓋的范圍大小的不同,,如: 年華——年歲 年代——年月 風俗——風尚 書籍——書 河流——河 局面——場面 時代——時期 邊疆——邊境 這些詞中都有相同的語素,,橫線左邊的詞義范圍比右邊所指的要大。 ②詞的感情色彩不同,。 色彩是指詞義附帶的某種傾向、情調(diào),。有的表現(xiàn)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現(xiàn)為使用場合的不同,,叫語體色彩,。如: 成果——后果 節(jié)儉——吝嗇 維護——庇護 聰明——狡猾 橫線左邊的詞是積極的,含褒義,;右邊的詞是消極的,,含貶義。當然,也有的詞屬于中性,,無褒貶之分,。如: 果斷——決斷——武斷。 詞除褒貶義之外,,還有莊重和詼諧,、謙敬和諷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雖然意義相同或相近,,但各適用于不同場合。如: 陵墓——墳 富態(tài)——胖 馬鈴薯——土豆 蒼穹——天空 默誦——嘟囔 頭部——腦袋 ③詞義的輕重不同,。 一組詞的意義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適用于重要的、較大的事物,,有的適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質(zhì)重,,有的程度淺,、性質(zhì)輕。如: 處罰——批評 請求——懇求 批評——批判 研究——探討 蔑視——輕視 制止——阻止 絕望——失望 ④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在語言實踐中,,詞和詞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組合,。 如: 發(fā)揚——優(yōu)點,、作風、傳統(tǒng),、精神,、民主 發(fā)揮——作用、威力,、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改進——工作、方法,、技術 改善——生活,、關系、條件 侵犯——主權,、利益,、領海,、人權 侵占——土地、財產(chǎn),、領土,、公款 履行——諾言、合同,、手續(xù),、條約 執(zhí)行——命令、任務,、路線,、政策 ⑤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如: 阻礙(動詞) 封建剝削阻礙生產(chǎn)發(fā)展,。 阻礙(名詞) 排除一切阻礙,。 強大(形容詞) 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 人多可以壯大聲勢,。 深刻(形容詞) 他分析得很深刻,。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動詞) 黨的政策深入人心,。 深入(形容詞) 必須深入批判反動理論,。 2、根據(jù)語境,,仔細辨別,。 強化語境意識。比如:“深”在“夜深人靜”中是“時間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離地平面距離大”的意思,,“深紅色的外衣”中是“顏色濃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長”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內(nèi)容深奧”中是“不易懂,,難度大”的意思??梢娬Z境對詞義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堅持做到“三審視”: (1)審視句意對句中詞語要求的義項是什么,兩者是否一致,。 (2)審視詞語的感情色彩與所處的語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變通。 (3)審視詞語使用的適用對象,、范圍與句意表達的對象、范圍是否吻合,。 如:2001年高考第3題,。 ①句中“莊重”與“鄭重”比較:“鄭重”有“嚴肅認真”之意,,一般搭配為“鄭重聲明”“鄭重其事”?!扒f重”指“言語舉止不隨便,,不輕浮”,有“嚴肅端正”之意,?!班嵵亍痹诰渲幸话阕鳡钫Z,而“莊重”在句中常作謂語,,從①句語境看,,“鄭重”是恰當?shù)模厦鑼懓l(fā)言人的態(tài)度,。 ②句中“演示”與“演練”的比較:“演示”詞義為“利用實驗或?qū)嵨?、圖表把事物的發(fā)展過程、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演練”是指訓練演習,、操練,,比如可以說“運動員正在演練各種技巧動作”。從句意看,,第②句主要表達的意思是對開通保安報警系統(tǒng)的一次演習,,一次操練,“演練”是恰當?shù)摹?br> ③句“引導”與“導致”的比較:“引導”一種詞義為“帶領,,使后面的人跟隨”,,如“主人引導我們參觀了幾個主要車間”;一種詞義為“啟發(fā)誘導,,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如“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這個詞一般不于貶義的語句中,?!皩е隆庇小耙稹敝狻R话阌糜谥敢鸩缓玫氖?,造成不良的結果,,如“矛盾導致決裂”。該句中,,事情的結局是對本國歷史錯誤地認識,,偏離事實,是不良的后果,,因此選用“導致”一詞是恰當?shù)摹?br> 3,、熟記“易混詞辨析” 五,、典型試題解析 例①,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蘆溝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數(shù)以百計的石獅,,這些石獅在風霜雨雪中已守橋七百多個歲月。 B.在今天舉行的決賽中,,我國選手有實力染指金牌的項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馬拉松比賽,。 C.他門門課在班里名列前茅,還發(fā)表了幾首小詩,,可見文學造詣很深,。 D.這家報紙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讀者歡迎,,很多報紙都跟著仿效起來,。 (1994年“3+2”題) 解析: 此題考查根據(jù)語境判斷詞語使用的正誤,測試方式是題目給出判斷對象,,要求選出使用正確的一項或使用不當?shù)囊豁?。此題A項的“歲月”指年月,表不確定的時間,,從句中“七百多個”的語境看,,“歲月”用得不當。B項的“染指”比喻獲取非分的利益,,用在句中顯然不當,。C項的“造詣”指學問,藝術等所達到的程度,。句中的“他”是青年學生,,只發(fā)表幾首小詩,說“文學造詣很深”,,不恰當,。D項的“仿效”是模仿(別人的方法,式樣等),,在句中使用正確,。所以答案是D。 例②,,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B.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C.關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zhàn),于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1995年全國題) 解析: 此題考查根據(jù)語境判斷成語使用的正誤。測試方式是,,題目不給出判斷對象,,只給出判斷范圍,要求選出使用正確的一項或使用不當?shù)囊豁?。此題給出判斷的范圍是成語,。A項的“無所不為”、B項的“半斤八兩”,、D項的“首當其沖”使用不當,。C項的“想入非非”的“非非”指玄虛的境界,“神話”“傳說”正是“想入”了這種境界,,所以,,它使用正確。答案為C,。這種測試方式,,考生首先要找出句中使用了哪些成語,然后再在理解詞語意義的基礎上去判斷使用正確與否,,難度較大,。 實詞辨析題 高考試題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998 年 ) ① 這家企業(yè)改革的任務,, 是 “ 減員 ” ,,更重要的是 “ 增效 ” 。 ② 預算即使制訂得再 ,,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難免發(fā)生變化,。 ③ 今年春節(jié)期間,山西某地發(fā)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A. 不止 正確 聳人聽聞 B. 不只 正確 聳人聽聞 C. 不只 準確 駭人聽聞 D. 不止 準確 駭人聽聞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999 年 )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 ______ 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 端午節(jié),,民間有在身上掛香荷包的習俗,,據(jù)說,這樣可以 _____ 疾病,。 ③ 見到這一情景,,她那滿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______ 了,。 A,、竄改 驅(qū)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竄改 祛除 溶解 D,、 篡改 驅(qū)除 溶解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2000 年) ① 在總統(tǒng)選舉投票現(xiàn)場門外,, ________ 著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這些記者都在等待接受 \" 緝查犬 \" 的檢查,以探明是否攜帶武器,。 ② 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是很難寫出高 _________ 的作品來的,。 ③ 曹操四言詩的雄渾,,陶淵明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受人稱譽,;而張旭草書的奇?zhèn)ワw動,,顏真卿楷書的厚重雄偉,也同樣令人 _________ ,。 A. 聚集 品位 贊揚 B. 云集 品位 贊嘆 C. 云集 品味 贊嘆 D. 聚集 品味 贊揚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2001 年 ) ①這位發(fā)言人 指出,美方對這次撞機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向中國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②盡管這只是一次 ,,但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表明本市第一個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功地開通了。? ③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 A .莊重 演練 引導 B .鄭重 演示 引導 C .莊重 演示 導致 D .鄭重 演練 導致 5. 對下列詞語意義的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2002 年 ) A . 過錯(過失,、錯誤) 過猶不及(過頭或不夠都不好) 過癮(滿足癖好) 聞過則喜(聽到以后就感到高興) B . 道義(道德,、正義) 道聽途說(在道路上聽到并傳說) 道歉(表示歉意) 能說會道(善于言辭、很會說話) C . 工會(職工團體) 適逢其會(恰巧碰上了那次聚會) 會談(多人商談) 心領神會(不用明說就已經(jīng)領悟) D . 張望(向遠處看) 劍拔弩張(拔出刀劍、把箭射出) 張榜(貼出文告) 虛張聲勢(假裝,、夸大自己的氣勢)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003) ?、賵筝d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_____北京大學,為推動孫中山研究做出了貢獻,。 ?、诒本┦姓畬Τ鞘薪ㄔO布局做出了________,在2008年前將每年增加800萬平方米的綠地,。 ③鄧亞萍現(xiàn)在留給大家的印象,,________日漸成熟的儀表風度,,_____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蒞臨 計劃 不僅是/而且是 B.蒞臨 規(guī)劃 不是/而是 C.親臨 規(guī)劃 不僅是/而且是 D.親臨 計劃 不是/而是 試題分析 1998 年正確選項是 C 項,。 “ 不只 ” 和 “ 不止 ” 有時可以換用,,如 “ 班里不只 / 不止我會畫畫兒,還有好幾個同學也畫得不錯 ” ,。但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 “ 不只 ” 的意思相當于 “ 不但,不僅 ” ,,是用于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lián)詞,, “ 不止 ” 沒這個用法。 “ 不止 ” 是副詞,,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個數(shù)目或范圍,,句中一般應帶有表示數(shù)量的詞,如 “ 類似情況不止發(fā)生了一次 ” ,, “ 他不止 50 歲了 ” 等,, “ 不只 ” 沒有這個用法。在 ① 中,, “ 減員 ” 和 “ 增效 ” 有明顯的遞進關系,,句中用 “ 更重要 ” 來提示,且 “ 減員 ” 后而也沒有表示數(shù)量的詞,,因此這里只能使用 “ 不只 ” 一詞,。 “ 準確 ” 和 “ 正確 ” 也是同義詞,常??梢該Q用,。但仔細辨析, “ 準確 ” 指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或預期,與 “ 誤差,、偏差 ” 意義相反,。 “ 正確 ” 指符合事實、道理或某種標準,,與 “ 錯誤 ” 構成反義詞,。 ② 中 “ 預算 ” 一般說無所謂 “ 正確 ” 與否,即預算的執(zhí)行結果不能說是預期有錯誤,,只能是與預期的計劃有誤差,、偏差,且句中給出 “ 難免發(fā)生變化 ” 這一提示,,表明了 “ 誤差,、偏差 ” 的意思,因此這里應使用 “ 準確 ” 一詞,。 “ 駭人聽聞 ” 的意思是社會上發(fā)生的壞事或嚴重罪行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 聳人聽聞 ” 的意思是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 1999 年正確選項為 B 項,。 “ 竄改 ” 只有改動的意思,,而 “ 篡改 ” 卻有 “ 用作偽的手段對經(jīng)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 ” 的意思,,可見①句中只能用 “ 篡改 ” 。 “ 驅(qū)除 ” 有趕走,、除掉的意思,, “ 祛除 ” 有除去的意思,兩者詞義較近,,現(xiàn)在用于對疾病,、邪祟方面,只有用 “ 祛除 ” ,。 “ 溶解 ” 是指一種物質(zhì)均勻地分布在另一種物質(zhì)中成為溶液的過程,,而 “ 融解 ” 的意思為融化,顯然③句中要化去 “ 她那滿腔怨恨 ” 只能用 “ 融解 ” 而不能用 “ 溶解 ” ,。 2000 年 正確選項為 B項,。①句中,“云集”比喻許多人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用“聚集”顯然不合適了,,在①句中只能用“云集”。 “品味”指物品的品質(zhì)和風味,,用來形容文學作品顯然不準確,,而“品位”能指文學藝術作品所達到的水平,。②句中提到“豐富的生活積累”“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都與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關,,所以只能用“品位”,。③句中涉及的“贊揚”既有“稱贊”的意思,又有“表揚”的意思,,而“贊嘆”只有“稱贊”的意思,。曹操四言詩、陶淵明田園詩,、張旭草書和顏真卿楷書都是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我們只能“稱贊”而無法“表揚”,所以用 “贊揚”就不如用“贊嘆”貼切,。上文“自然受人稱譽”中的“稱譽”也是稱贊的意思,,為了與上文照應,也應該選用“贊嘆”而不能用“贊揚”,。 2001 年正確選項為 D 項,。 ①句中,發(fā)言人是代表國家對美方軍用偵察機撞毀我方戰(zhàn)機的事件進行表態(tài),,事關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所以要用表“嚴肅認真”意思的“鄭重”,;而“莊重”常用來形容個人言語或舉止不隨意,、不輕浮,如“態(tài)度莊重”,、“神情莊重”等,。用“莊重”來形容外交發(fā)言人的談話顯然就不合適了。②句中是說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tǒng)的實地練習,,句中有“民警與保安”“迅速出擊”等信息,,就決定了這里只能用“演練”;而“演示”意指利用實驗或?qū)嵨?、圖表把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顯然與句意不合,。③句是說日本政府批準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使“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這一后果,所以應該用“導致”,;而“引導”指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用在這里顯然不如“導致”更準確。 2002 年正確選項是 B 項,。 A 項中的“聞過則喜”的意思是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錯誤就感到高興。形容虛心,對自己要求嚴格,?!斑^”是過錯、缺點的意思,。 C 項中的“適逢其會”的意思是正好碰上那個機會,。“會”是機會的意思,。 D 項中的“劍拔弩張”的意思是劍已出鞘,,弓已張開。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fā),。“張”是張開的意思,。注意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詞語中的不同含義,。 2003年第3題重點考查考生結合語境(上下文)準確選用詞語(包括虛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本題是每年考試都要采用的一種形式,,即考查考生對具有相近意義的詞語的正確理解和運用的能力。今年的試題與往年稍有不同的是,,其中考查的詞語既包括實詞,,也包括虛詞(今年是連接詞)。 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項,。即應選用“親臨”,、“規(guī)劃”和“不僅是/而且是”。 ?、贋槭裁幢揪渲荒苡谩坝H臨”,,而不能用“蒞臨”?“蒞臨(近似的還有“光臨”)”和“親臨”的意思差不多,在有些語境中也不是不能換用,。但使用“蒞臨”這個詞要有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來訪者(蒞臨者)應該是“地位相當高的貴賓”,;其二是用“蒞臨”一詞表示“來訪”,一般應該是說話人在把來訪者作為當面聽話的對方(至少來訪者應在場)的特定場合下有尊敬意味(同時也是自謙意味)的特殊表達,。但本句中一方面“孫中山的孫女”與“北京大學”之間顯然并不能構成懸殊的地位差別,,說“蒞臨”就不大合適;另一方面原句開頭還特別加上了“報載”,,這也就限定了這句話不是當著來訪者的面說的,,不需要考慮“尊敬”或“自謙”,因此也就肯定不適合說“蒞臨”了,。 ?、跒槭裁幢揪渲荒苡谩耙?guī)劃”,,而不能用“計劃”?這兩個詞(作為名詞)從詞典釋義看差別確實不太大,比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對“計劃”一詞的釋義是“工作或行動以前預先擬定的具體內(nèi)容和步驟”,;對“規(guī)劃”一詞的釋義是“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fā)展計劃”,。也就是說“規(guī)劃”也可以說就是一種“計劃”,二者的區(qū)別僅僅在于“規(guī)劃”一般用于表示“比較全面和長遠的'計劃’”,。不過相信考生憑語感也可以大致上判斷出在本句中選用“規(guī)劃”一詞更好些,。這是因為在實際用法上,“規(guī)劃”一詞一般更多是用于比較全面,、長期和重大,、而且相對說比較綜合、立體和形象的工作計劃,,像“城市建設布局”就明顯是屬于這種情況,;相反“計劃”一般說就不大適用于這種情況了。 ?、蹫槭裁幢揪渲荒苡谩安粌H是/而且是”,,而不宜用“不是/而是”?其實如果完全不考慮本句的內(nèi)容,使用這兩組連接詞都可以,,或者說至少在語法上都是成立的,。但使用兩種連接詞在表達的意義上有區(qū)別:“不僅是/而且是”表示的是遞進性的并列關系,即連接的兩項可以同時肯定,;而“不是/而是”表示的是選擇性的并列關系,,即否定前者肯定后者。從本句的意思看,,顯然要表達的還是前一種意思,而不是后一種意思,,所以只能選用“不僅是/而且是”,。當然考生要做出這種判斷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考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即對“鄧亞萍”有所了解,,知道她曾是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著名乒乓球選手,,幾年前已經(jīng)退役,后來先后到清華大學和英國學習,,現(xiàn)在還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同時她還參加了國際奧委會、北京申奧和北京奧組委的工作,,等等,。由于鄧亞萍幾乎是全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相信每一位中學生(更不用說是報考大學的學生)都不會不知道她的這些情況,,因此考生在這一句中選擇“不僅是/而且是”,,一般說應該不會有什么障礙,。 試題特點及命題思路分析 實詞辨析主要是近義詞語的辨析。近義詞語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 有一個相同語素,、有一個不相同語素的近義詞,對這一部分詞語,,重點分析不相同語素,,這一部分詞語這幾年考了這些:不只、不止,,準確,、正確,駭人聽聞,、聳人聽聞,;篡改、竄改,,祛除,、驅(qū)除,融解,、溶解,;云集、聚集,,品位,、品味,贊嘆,、贊揚 ,;鄭重、莊重,,演練,、演示,導致,、引導,。 分析不相同語素可以解釋這個語素的含義,也可以用這個語素來構詞,,如:只,,可以組成只是、只有來理解,;止,,可以組成停止、終止來理解,。位,,可以組成位置,、高位來理解,味,,可以組成味道,、趣味來理解。致,,可以組成致使,、以致來理解,引,,可以組成引進,、指引來理解。其次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推測這個字的含義,,如:祛是示字旁,,它一般與神靈有關。溶是水字旁,,一般與水有關,。再次可以推導它的反義詞,如: 準確,,與 “ 誤差,、偏差 ” 意義相反。正確,,與 “ 錯誤 ” 構成反義詞,。另一部分是沒有相同語素的近義詞語,近幾年沒有考到,,但也應該有足夠的重視,,兩個語素都不相同的近義詞,重點從范圍,、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來辨析其用法,。這里就不多分析了。以上是從詞語理解的角度來分析的,。 而詞語的考查是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的,,至于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應該選用哪個詞語,那就要聯(lián)系上下文了,。一般來說,,選用哪個詞語上下文都有照應。如:不只,,與下文的“更”構成一組關聯(lián)詞語表示遞進關系,?!皽蚀_”,與句中難免發(fā)生變化照應,,且“準確”,,一般與量(預算)有關系,而“正確”,,一般與質(zhì)有關系,。“駭人聽聞”,, “ 山西某地的假酒案 ” 是一件眾人皆知的重大犯罪行為,,聽了使人震驚,是真事,,而不是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篡改”與“日本侵華的歷史”搭配,, “ 用作偽的手段對經(jīng)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 ” ,。 “祛除”前與“習俗”后與“疾病”搭配,。“融解”,,與“滿腔怨恨”搭配,。“云集”與 “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搭配,?!?品位”與 “豐富的生活積累”“深厚的藝術功底”和“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搭配?!?贊嘆”與上文的“稱譽”對應,, 曹操四言詩、陶淵明田園詩,、張旭草書和顏真卿楷書都是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我們只能 “稱贊”而無法“表揚”,。 “鄭重”與“美方對這次撞機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搭配,發(fā)言人是代表國家對美方軍用偵察機撞毀我方戰(zhàn)機的事件進行表態(tài),,事關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所以要用表“嚴肅認真”意思的“鄭重”?!把菥殹迸c“民警與保安”相關,,句中有“民警與保安”“迅速出擊”等信息,就決定了這里只能用“演練”,?!皩е隆迸c“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搭配,。 2002 年的題目有點特殊,它要求對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詞語中的理解進行辨析,。答這樣的題目,,還是要比較這個語素(字)在不同詞語中的含義。還要聯(lián)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 答題技巧 對詞義的理解,,有相同語素又有不相同語素的詞語,重點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對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詞語中的含義的理解,,要和整個詞語一起理解,。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一. 辨析詞義間的細微差別。 要辨析詞義間的細微差別,,首先,,要對同義詞(近義詞)的相異部分進行比較,判斷其\"異\"在何處,;其次,,結合語境,看一看應該選用哪個詞,。 例1. 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____了許多優(yōu)美的民歌。(備選:搜集 收集) 例2. 有位作家說,,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輕駛,,務必要讓它____的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備選:承載 裝載) 例1中兩個備選詞語,,相異的語素是\"搜\"、\"收\",,\"搜\"著重指\"搜尋,、尋找\",,而\"收\"有\(zhòng)"收攏、聚集,、接納\"之意,,而結合語境,民歌采集是一次尋找,、求取的行為,,故應?quot;搜集\"。 例2中備選的兩個詞,,不同的語素是\"承\(zhòng)"與\"裝\",,而\"承\(zhòng)"有\(zhòng)"托著\"之意,是受事者行為,;而\"裝\"是由施事者發(fā)出的動作,;從語境中來看,應是自己主動接受的,,因而當選\"承載\",。 二. 辨析已知信息的條件限制。 高考試題為了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常常給試題設計一個情境,,讓考生根據(jù)給定的語境來辨析選用詞語。在這里,,我們不妨把試題中已給定的語言信息稱之為已知信息,,而已知信息本身就是一個限制,我們只要分析已知信息中的那些限制--詞性限制,、色彩限制,、搭配限制等,分析在已知信息中隱含的信息就可啟發(fā)我們正確使用詞語,。 例3. 任何決議都必須經(jīng)過____,,不能朝令夕改。(備選:深思熟慮 深謀遠慮) 例4. 有位作家說,,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輕駛,,務必要讓它承載的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輕則____無以進,,重則可能壓沉自己的生活之舟,。(備選:徜徉 徘徊) 例5. 一個革命者要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能驕傲自大,、____,,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備選:自以為是 目空一切) 例6. 他雖然全身被打得____,,卻堅決不肯投降,。(備選:體無完膚 遍體鱗傷 傷痕累累 皮開肉綻) 例3在原句中已有詞性限制?quot;經(jīng)過\"后需要一個動詞性詞語,而備選詞語?quot;深謀遠慮\"是一個名詞性詞語,,所以選動詞性詞語\"深思熟慮\",。 例4. 已知信息是\"輕則\"\"無以進\",\"重則可能壓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這顯然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語境,,而\"徜徉\"是指\"安閑自在地在某一地點信步\",\"徘徊\"則是指\"由于猶疑不足在同一地點來回地走\",,所以只能選用\"徘徊\",。 例5句中隱含了這樣一個信息,根據(jù)句子結構關系,,空缺處詞語應該是與已給出的詞語:\"驕傲自大\"語義相同,,故應選\"目空一切\(zhòng)"。 例6句中已有\(zhòng)"全身被打得\"這樣的已知信息,,它限制了選用的詞語不再出現(xiàn)\"體\",,故選\"皮開肉綻\"。 近義詞例析 “渡”“度” 每逢全國性的節(jié)日,,在各單位門口往往會看到貼上了這樣的顯示節(jié)日氣氛的大字: “歡渡春節(jié)”,、“歡渡五一”、“歡渡國慶”,、“歡渡元旦”,,盡管大紅紙上的黑字的確加重了節(jié)日歡快氣氛,但此處的“渡”卻用錯了,。不僅如此,,在一些中文專業(yè)性較強的報刊雜志上也屢次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試看下面四個句子: ①何不舒心平淡地將生命賜予的時光悄無聲息地渡完,。 ②她筆下的母愛,、童心、大自然的美伴我渡過了許多個美麗的日子,。 ③他的年邁的父母將如何渡過喪子的年月,。 ④不知他們在失去兒子的悲痛中如何渡過每一個日子,每一個鐘點,。 (均摘自載于1996年《語文教學與研究》第4期中《但愿人長久》一文) 上述句中的“渡”字同樣也都用錯了,,都應該用“度”。 那么這兩個字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 “渡”的本義是“橫過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為“由此到彼”,。如“渡過難關,、過渡時期”等。而“度”的其中一個義項雖也是“由此到彼”,,“過”的意思,但專指時間,,如度日,、歡度春節(jié)、度假,、光陰沒有虛度等,。 不過,在文言文中,,“度”有時也通“渡”,;如《南史·孔范傳》:“長江天塹,古來隔絕,,虜軍豈能飛度,?”而“渡”卻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像這樣的字詞還很多,,希望同學們注意辨析、積累,,養(yǎng)成正確書寫運用漢字的良好習慣,。 “截止”與“截至” 不論語文教材還是雜志,誤將“截止”作“截至”時有發(fā)生,,試舉三例,。 (1)北京圖書館……現(xiàn)有(截止1991年)藏書1598萬冊,工作人員1680人,。(初五冊《語文》121頁) (2)截止1996年底,,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員有1 人任國家副主席,。(1997.5.12《報刊文摘》) (3)截止1990年6月,,原有的473名學部委員,只有318名了,,且平均年齡已超過74歲,。(《群言》第五期) 上述三例中的“截止”均系“截至”之誤。 二者不同表現(xiàn)在,,一是讀音,,截止讀jié zhǐ,;截至讀jié zhì;二是釋義,,“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通常用于尚未結束的過程;三是詞性,,截止是動詞,,不帶賓語但可帶補語,截至一般作介詞,,與賓語組成“介詞詞組”作狀語,。 回頭再看例句,三個“截止”均帶時間詞,,作賓詞,,組成介詞詞組分別作“藏、有,、剩下”的狀語,,須知作介詞的應是“截至”而非“截止”。 象,、像,、相 三者的區(qū)別 “象”、“像”都讀作xiàng,,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時說明:“象”不再作為“像”的簡化字,。這樣一來,“象”“像”就是音同而義不同的兩個字,,使用時不能隨意混淆,。 “象”的含義有以下幾種: ①一種哺乳動物,大象,。 ②形狀,,樣子。如“現(xiàn)象”,、“印象”,、“形象”、“假象”,、“象征”等,。 ③仿效摹擬。如“象形字”,、“象聲詞”等,。 “像”的含義有以下幾種: ①比照人物做成的圖形。如“領袖像”,、“肖像”,、“畫像”,、“塑像”、“銅像”,、“繡像”等,。 ②相似。如“他像他哥哥”,、“共產(chǎn)黨像太陽”等,。如果用“像”構成復音詞“好像”,則“像”則講作“似乎”,、“仿佛”,。如:天好像要下雨了。 ③比方,、比如。如“像這樣的事是值得注意的”,。 “相”讀xiàng時,,可講作“容貌”、“長相”,、“狼狽相”,、“照相館”等。 這里有幾點應重點分清,,不能混淆: ①表示事物的形狀,、樣子時用“象”而不用“像”。 ②表示事物相似用“像”而不用“象”,。 ③作比如,、比方講時用“像”而不用“象”。 ④表示人的相貌用“相”而不用“像”,。 ⑤比照人物做成的圖形用“像”而不用“相”,。 示例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海淀區(qū) 5 月題) ① 國際泳聯(lián)宣布,,將在 4 月初于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上 ________ 尿檢和血檢相結合的藥檢手段,。 ② 金融界的人士都應該清楚地知道,在資本的轉換和 ________ 過程中,,人的作用始終是第一位的,。 ③ 張宇同學的解題思路既新穎,又 ________ ,,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A .施行 增值 簡潔 B .實行 增殖 簡捷 C .施行 增殖 簡捷 D .實行 增值 簡潔 答案: C ,。 答題分析:施行:按照某種方式或辦法去做,。實行:用行動來實現(xiàn)(綱領,、政策、計劃等),。增值:資產(chǎn)價值增加,。增殖:繁殖。簡潔:(說話,、行文等)簡明扼要,,沒有多余的內(nèi)容。簡捷:簡便快捷,。施行多指具體的行為,,實行多指抽象的行為。再實行與手段搭配也不太恰當,。增值是使某一物件增加其價值,,它的反義詞是貶值。而增殖是某一物件自身增加,,俗稱錢生崽,。注意分辨值與殖。潔是干凈,,捷是快捷,。還要注意上下文語境。既要分析詞的內(nèi)部含義,,又要注意上下文的搭配,。 2. 依次填人下面語段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西城區(qū) 5 月題)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深刻暴露了亞洲各國在協(xié)調(diào)經(jīng)濟政策,、共同 ________ 危機方面的蒼白無力,。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正是由于亞洲各國存在著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差異性,、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種強有力的 ________ 力量,才使亞洲各國在金融危機中吃盡苦頭,,元氣大傷,。因此,地區(qū)合作,、 ________ 和大量的雙邊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 .防御 整合 溝通 B .防御 整治 勾通 C .抵御 整治 溝通 D .抵御 整合 勾通 答案: A 答題分析:“抵御”與“防御”二者在抵擋、抵抗這點上詞義是一樣的,。不同點在于,,“抵御”著重于抵抗,“防御”著重于防備,。這里重點強調(diào)的是防備,、阻止危機的發(fā)生,,所以應用“防御”。經(jīng)濟政策的制定在行動之前,?!罢稀迸c“整治”:整合,著重于幾種關系的調(diào)整,、組合,;整治,著重于整理,、修理,。文中談到的是“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差異性、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因此,,這里所講的缺少的力量,應是將幾種關系協(xié)調(diào),、組合的力量,,即“整合”,而不是“整治”,。“溝通”與“勾通”:溝通,,使兩方能通連,,如思想、文化,、大橋等,。勾通,暗中串通,、勾結,,有貶義?!暗貐^(qū)合作”,、“大量的雙邊援助”應用“溝通”。注意不同語素的辨析,,以及上下文中的語言信息,。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東城區(qū) 5 月題) ①美國世界級網(wǎng)球名將桑普拉斯在 ATP 總決賽冠軍爭奪戰(zhàn)中,,以 3 比 0 輕松擊敗他的老對手阿加西,,又一次奪得冠軍,這是他第五次 __________ATP ,。 ②春節(jié)期間,,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廈為促銷貼出這樣的布告:凡在本店購貨滿 300 元者,,本店將 __________ 一份精美的禮品。 ③杭州大酒店越來越多,,一流廚師供不應求,,于是不少店家爭相出高價招聘,有人戲稱:”酒店挖 __________ ,,肥了大廚師,。” ④臺灣方面認為,,與大陸談判的時機并不成熟,。本來可以深入的新一輪談判因此而 __________ 了。 A .問鼎 惠贈 墻角 擱淺 B .奪冠 敬贈 墻角 擱置 C .奪冠 惠贈 墻腳 擱置 D .問鼎 敬贈 墻腳 擱淺 答案: D ,。 答題分析:問鼎 指圖謀奪取政權,。后形容謀取最高職位或名譽。后面一般要有介賓短語,。再前面有奪得冠軍的字樣,,盡可能不重復。奪冠 奪取冠軍,。 惠贈 敬辭,,指對方贈予(財物)。敬贈 敬辭,,指恭敬地贈給對方,。對象不同。 墻角 兩堵墻相接而形成的角,。 墻腳 墻根,,基礎。墻腳是說他的重要性,。 擱置 放下,,停止進行。是主動的,。 擱淺 比喻事情受到阻礙,,不能進行。是被動的,。注意不同語素的分析,,關照上下文。 4. 依次填人下列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廣州市 6 月題) ① 社會實踐的繼續(xù),,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 __________ 出現(xiàn),于是人們頭腦里便發(fā)生了一個認識過程中的突變,產(chǎn)生了概念,。 ② 這些反映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風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千辛萬苦才 __________ 到的。最近,,他決定舉辦一個小型展覽,。 ③ 司法機關在界定黑社會性質(zhì)的組織時,對是否要有國家工作人員參與犯罪活動或者為犯罪活動提供非法 __________ ,,一直以來都有不同認識,。 A .反復 搜集 庇護 B .反復 收集 庇佑 C .重復 收集 庇護 D .重復 搜集 庇佑 答案: A 。 答題分析:①重復:按原樣再來一次或多次,。反復:再來一次或多次,,但不一定按原樣。根據(jù)原文“不斷實踐……發(fā)生……突變”的語境,,應選用“反復”,。②收集:把分散的東西收攏在一起。搜集:到處尋找,,并把它們收攏在一起,。根據(jù)原文“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千辛萬苦才……”的語境,應選用“搜集”,。③庇佑:一般指神靈保佑,。庇護:袒護,保護,。根據(jù)原文語境,,宜用庇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