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1 骨科柳萌副主任醫(yī)師提供 2016-10 患者,,男性,,76歲 主訴:腰痛半年,加重半月 既往史:高血壓病 查體:腰椎棘突壓痛,,叩擊痛( ),,雙下肢肌力5級,雙側直腿抬高試驗(-),,雙側足趾活動,、血運可,足背動脈搏動可,,雙側Hoffmann征(-) 影像學檢查 PET-CT顯像 L2椎體骨折破壞伴病理性骨折,,其內軟組織腫塊,大小約3.51*4.43cm,,SUV=5.40,,椎體上緣向內凹陷,腫塊向后膨出,,擠壓后方硬膜囊及椎管,。余部位未見明顯放射性濃聚。 實驗室檢查 骨髓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guī)血生化基本正常,,球蛋白未見明顯升高,免疫固定電泳陽性,。 診斷:孤立性漿細胞瘤 治療 腫瘤切除,,脊髓神經根減壓,脊柱穩(wěn)定手術 術前一日行腰動脈血管栓塞(上下各一個椎體 病椎,,6對) 手術時間2h40min 術中出血400ml 輸紅細胞2U 術后5日支具保護下下地站立行走 術后病理: 2017-09 再次骨痛就診 復查PET-CT: 腰2椎體未見復發(fā)跡象,,左2前肋、右8后肋,、左髂骨,、L5糖代謝異常升高,考慮MM病灶,,多發(fā)頸胸椎體骨質密度改變,不排除骨髓瘤累及可能,。SUV=3.39~4.57 入住血液內科繼續(xù)治療 血紅蛋白 8.9g/L,,血沉 137mm/h 白蛋白 28.5g/L,球蛋白53.6g/L,,白球比0.53,,IgA 30.43g/L 骨髓穿刺檢查:有核細胞數量增多,漿細胞60.5% 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 后續(xù)治療:VD方案達到CR后Rd方案維持 2018-8 因反復便血加重3天再次就診 入住泌尿外科 膀胱鏡檢查示:(膀胱粘膜)乳頭狀尿路上皮癌,,高級別 治療 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 鹽酸吉西他濱1000mg膀胱灌注化療 目前疾病穩(wěn)定狀態(tài) Case 2 血液科李嫻主治醫(yī)師提供 2019-12 患者,,男性,,50歲 主訴:胸痛伴下肢麻木2月 胸椎CT/ MRI均提示T4椎體惡性腫瘤 全麻下行胸椎后路腫瘤切除椎管減壓內固定術 術后平片 病理 漿細胞骨髓瘤 免疫組化結果:CD138( ),CD38( ) ,,EMA(弱陽性),,CD20(-),CD79a( ),,CD3(-),,CD99(-),Kappa(k)(-),,Lambda( ),,Ki-67(10-20% ),Fli-1(-),,Syn(-) 免疫球蛋白正常,,免疫固定電泳陰性,FISH檢測未見高危遺產學改變,,骨髓涂片:漿細胞比例2.5%,;骨髓流式:異常單克隆漿細胞0.1% 術后PET-CT檢查: 胸4椎體腫瘤切除內固定術后改變,余掃描范圍內未見明顯糖代謝異常增高腫瘤征象
診斷:孤立性漿細胞瘤(M蛋白陰性) 后續(xù)隨訪: 1.無明顯骨痛癥狀 2.血常規(guī),、生化,、Ig正常范圍 3.影像學復查,手術病灶穩(wěn)定 4.建議患者局部放療 Case 3 血液科李嫻主治醫(yī)師提供 2017-09 患者,,男,,57歲 主訴:右大腿上段疼痛不適2月余 MR提示:右股骨近段骨腫瘤 PET-CT 右側股骨上段骨質破壞,糖代謝異常增高,;( SUVmax=3.76) 實驗室檢查 全麻下行右股骨上段腫瘤刮除、滅活,、骨水泥填充,、內固定術 術后病理:漿細胞瘤 免疫組化結果:CD38 3 ,CD1383 ,,MUM-1 ,,EMA -,Kappa(k) -,,Lambda ,,CD45(LCA)-,CD20 -,,CD79a ,,CK(AE1/AE3) -,Vimentin ,,S-100 -,,HMB45 -,,Desmin-,MyoD1 -,,CD99 -,,NSE -,Syn -,,CgA-,,CD68 -,Ki-67 20% 診斷:孤立性漿細胞瘤
病情穩(wěn)定,,IgG稍有升高,,拒絕局部放療 2019-09 患者因骨痛再次入院 CT:右脛骨中上段病灶,行CT引導下穿刺 病理:見彌漫漿樣分化細胞浸潤,,符合骨髓瘤,。 PET/CT檢查 右股骨術區(qū)軟組織代謝增高,,考慮復發(fā),并全身多骨累及(額骨左側,、右下頜骨支,、胸骨、右4肋,、右肱骨上段,、L3椎體、骶椎,、右脛骨,、左脛骨平臺、左腓骨上段),,以上病變均具有腫瘤代謝活性,。(SUVmax=3.7)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正常,骨髓漿細胞比例 1% 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 治療方案 VRD方案4個療程后維持治療 療效評估CR: 免疫固相電泳轉陰; 血清游離輕鏈轉陰;骨病灶穩(wěn)定 ,。 討論 & 有關孤立性漿細胞瘤 漿細胞病是指漿細胞或產生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細胞過度增殖引起的一組疾病,,血清或者尿中出現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輕鏈/重鏈片段為其主要特點。 主要包括: & 多發(fā)性骨髓瘤/漿細胞瘤(特殊類型孤立性漿細胞瘤,,漿細胞白血?。?/p> & 華氏巨球蛋白血癥 & 重鏈病 & 淀粉樣變性 & 意義未明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 克隆性漿細胞多局限于骨髓內,,少部分出現髓外病灶,,可能與骨髓微環(huán)境異常,,導致漿細胞歸巢受阻、侵襲能力及血管新生相關,。 其中,,孤立性漿細胞瘤 (SP)的定義如下: ①單發(fā)病灶(骨型和骨外型) ②病理學診斷符合漿細胞瘤的形態(tài)和表型 ③局部病變以外的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和骨髓活檢正常(漿細胞比例﹤5%) ④無系統(tǒng)性疾病引起的貧血、高鈣血癥,、腎功能不全 ⑤血清或尿液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缺乏或水平低下 由此區(qū)別于髓外骨髓瘤(EMM)和漿細胞白血?。≒CL) EMM:多發(fā)性骨髓瘤合并有軟組織漿細胞瘤或遠離骨髓解剖部位的漿細胞浸潤; PCL: 外周血出現漿細胞,,>20%或者絕對值>2千/ul SP的治療原則: 無論是骨型還是骨外型,,首選對受累野進行放療>=45Gy, 如有必要則行手術治療,如疾病進展至多發(fā)性骨髓瘤,,則按MM治療,。 因此,手術 放療是SP患者首選治療方式,,靶向新藥在SP治療中的作用還無定論,,僅在疾病進展為活動性MM時啟動治療。 SP進展的危險因素 根據2020年中國指南,,無癥狀骨髓瘤和有癥狀骨髓瘤標準,,除了CRAB癥狀,強調了SLiM的評估,。 & 有關骨髓瘤骨病的影像學檢查 骨病是骨髓瘤最顯著的臨床表現,,表現為廣泛的骨質疏松、溶骨性破壞和病理性骨折,。 一旦骨髓瘤骨病明確,,患者需要立即啟動治療。因此,,影像學評估對于初始MM患者至關重要,。盡管傳統(tǒng)的X線技術依舊是標準的評判方式,但是存在低靈敏度,,有10%-20%的骨病患者X線檢查陰性,,同時也無法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目前臨床已經廣泛開展了更加靈敏的影像學檢查,,如全身低劑量螺旋CT掃描(WBLDCT),、磁共振成像和PET-CT檢查。 歐洲骨髓瘤工作組推薦WBLDCT 作為評估骨髓瘤早期溶骨性破壞的首選檢測手段,;磁共振成像是檢測骨髓浸潤的金標準,,特別是脊柱和骨盆;而PET/CT對髓外病灶特別敏感,有助于檢測代謝活躍而骨質尚未破壞的病灶,,同時可以提供有價值的預后數據,,是評價治療反應的首選技術。 根據國際骨髓瘤工作組建議,,有影像學改變的骨髓瘤骨病患者,,即使尚未出現臨床癥狀,也應該啟動治療,,因為這部分患者有快速進展的高風險,。 這些靈敏的成像技術在早期篩查骨髓瘤髓外病灶特別重要,表現為FDG高攝取或者T2低信號軟組織腫塊,,這些病灶無法通過常規(guī)X線檢查顯示,,可以發(fā)現累及到淋巴結、中樞,、肺,、肝臟、胰腺等其它組織和器官的漿細胞瘤,。髓外漿細胞瘤占多發(fā)性骨髓瘤的13%左右,,是臨床不良預后指標之一。 在有經驗的中心,,磁共振成像和PET-CT的檢查結果一致,,病變活動的特異性和陽性率可以接近100%,由于全身磁共振成像時間長,,PET/CT對于全身病灶的評估更為可行,。但是PET-CT也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藥物(類固醇激素),、炎癥,、手術出現假陽性或者其它惡性腫瘤(如淋巴瘤)混淆。 針對初診的漿細胞瘤/多發(fā)性骨髓瘤,,首選全身WBLDCT作為溶骨性骨病變的檢查方式,,如果WBLDCT陰性,建議全身MRI檢查,。PET-CT檢查可替代全身CT檢查,;如果全身MRI不可行、存在禁忌,,也可以用PET-CT取代全身MRI,。 編輯:梁赟 致謝:濟民可信學術支持 線上參會人員包括嘉興地區(qū)、衢州地區(qū)血液科同仁 參考文獻 中國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20 英聯邦骨髓瘤論壇(UKMyeloma Forum,,UKMF)- 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British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BCSH) 孤立性漿細胞瘤診斷標準
|
|
來自: 松露q18d8ap4kx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