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致謝作者) 郭宏旺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舊時,,每當(dāng)臘月二十日過后,,孩子們就唱這樣兒的歌謠,,并且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糖瓜來,,糖瓜就是麻糖。麻糖是孩子們一個冬天期盼的美味零食,,但似乎又不能叫零食,,叫臨食更準(zhǔn)確。畢竟不是常能吃到的東西,,也就是年前臨時吃點(diǎn),。臘月二十左右,父親進(jìn)一趟縣城,,買回麻糖,,一個孩子嘗一顆,剩下的用紙包好掛在屋外的木柱上,,只等好二十三那天的到來,。麻糖得放在寒冷的屋外,拿回屋里遇熱后就變得軟粘,。因而有歇后語:連鬢胡吃麻糖——撕撧不開,。麻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dāng)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后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糖瓜在唐朝就普及了,,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jié)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利器,。
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yàn)榉噶诉^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dāng)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xì)記錄下來,,臘月二十三回轉(zhuǎn)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jù)玉帝的旨意懲惡揚(yáng)善,。民間雖貼“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灶神對聯(lián),,但大多都是應(yīng)付一下,,供品也就是個糖瓜,遠(yuǎn)沒有對財神那么殷勤,。貼了財神則隔三岔五上供,,真是盼財心切。人們都看不上別人“財神爺三碟,,灶神爺兩碟”的做法,,但自己也難擺平。過去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xiàn)給灶王,,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屗吧咸旌迷挾嗾f,,下地保眾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dāng)作春節(jié)的序幕。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diǎn)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后,,把灶王像從墻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著分食,。南方人做麻糖,北方人也做麻糖,,山西,、內(nèi)蒙、河北,、河南,、山東好多地區(qū)都做,家鄉(xiāng)左云,,城里鄉(xiāng)下也都有過做麻糖的作坊,。南方人做麻糖主要以大米做原料,北方的麻糖以黃米為原料,。流程大致是這樣:淘好的黃米加一些麥芽,,上籠屜蒸透,入甕發(fā)酵,,攪拌濾渣,,入大鍋熬制,,冷卻,,扯糖,切糖,。通過多道手工工序制作而成的麻糖香甜可口,。
麻糖的形狀有長條兒的,,方片兒的,,圓蛋兒的,實(shí)心兒的,,還有空心兒的,。長條兒的有點(diǎn)酥脆,而圓蛋兒的特別粘牙,,吃時舌頭和嗓牙挺受忙亂,。有一種麻糖在拉條兒時加了芝麻糝,,所以表面比粗糙,口味更美,。且不論麻糖銷售的利潤高與低,,市場有多大,單單是麻糖的制作過程就太費(fèi)功夫,,淘,、蒸、酵,、攪,、熬、拉,、切程序太多,,于是從事并傳承這個行業(yè)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了。村里的二叔年輕時做過麻糖,。二叔說麻糖粘性大,,抻拉麻糖的活兒太累人,需要腰和雙臂有特別大的力量,,得精壯的漢子才能勝任,。二叔還笑嘻嘻地說,抻拉時會用手捊糖條子,,為防止粘手,,得在掌心吐一口唾沫,再接著拉,。聽了他的言說,,我再吃麻糖時胃里口中會很別扭,很不是味道,。我便下意識地立刻把二叔的那些話做了否定,,二叔肯定是在開玩笑,或者是在小小的惡搞我,!這樣就可以繼續(xù)吃麻糖,。
如今每年臘月二十三時,,家鄉(xiāng)人們祭灶的理念依舊存在,,人們依舊買麻糖,但祭灶王爺?shù)某绦蚝喕?,甚至幾乎省略了,。好像買了麻糖、吃了麻糖就等于過好了“二十三”。時代的發(fā)展,,一代一代人的更替,,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使得一些古老的傳統(tǒng)習(xí)俗逐漸淡化褪色,、逐漸消逝,。無奈?遺憾,?不舍,?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慢慢地,,有些古老的東西我們也不大可能去身體力行,,卻不一個遺忘它們。就讓那些古韻悠悠的傳統(tǒng)永駐心間就好,!若轉(zhuǎn)發(fā)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