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兵中醫(yī)” 導語:自然界中不只是風寒邪氣,,還有一種偏于溫熱的邪氣,。當這種偏于溫熱的邪氣侵襲人體后,人體所產生的變化就不再遵循六經的傳變,,而是用另一種方式進行傳變,,這就產生了后世溫病學,我也曾用溫病的方子治療過很多癌癥,、白血病,,只要辨證準確,效果都是相當的可靠,。今天就細說一下中醫(yī)治溫病的思路及一切外感病的治療大法,!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中醫(yī)治療病毒感染類疾病的一種偏于寒的情況,我們使用六經辨證的方法,。六經傳變是對于人感染了風寒這種邪氣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不管是什么病毒細菌,只要是偏于寒的病邪,,侵襲了人身以后多是按此規(guī)律進行傳變,,我們就根據六經辨證的方法對人進行治療,只要是邪去人安,,身體恢復了健康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而自然界中不只是風寒邪氣,還有一種偏于溫熱的邪氣,。當這種偏于溫熱的邪氣侵襲人體后,人體所產生的變化就不再遵循六經的傳變,,而是用另一種方式進行傳變,,這就是后世溫病學發(fā)展的機緣。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溫熱病,,也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甚至是一些瘟疫,這些病毒的性質都是偏于溫熱性的,,這種邪氣侵襲了人體以后是按著從外向內,,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傳變,于是到了明清朝,,由于當時瘟疫和溫病的流行,,促使當時的中醫(yī)大家進行不斷的觀察、思考和總結,,終于找到了這類疾病在人體的傳變規(guī)律,,于是新的辨證方法和治療方法就應時而生,,這就是衛(wèi)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 衛(wèi)氣營血辨證 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突破歷來按照《傷寒論》的六經分證綱領以六經論外感病的框框,,根據溫病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衛(wèi)氣營血辨證,,開溫病辨證施治之先河,,為溫病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衛(wèi)氣營血辨證把溫病分為衛(wèi),、氣,、營、血四個階段,,它不僅是溫病發(fā)展過程中四類不同證候的概括,,并且標明了溫病由淺入深的傳變層次,揭示了溫病發(fā)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 (一)衛(wèi)分證 溫邪初犯人體肌表,,導致衛(wèi)氣功能失調而引起的一種證候類型。 主要有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咳嗽,,口渴(不嚴重),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 辨證要點:發(fā)熱與惡寒并見,、口微渴,。 病機特點:溫邪襲表,肺衛(wèi)失宣 代表方劑:桂枝湯,、 銀翹散,。 (二)氣分證 病邪入里,影響人體氣的生理功能所產生的一類病變,。病邪由表入里而尚未入營動血的一切病證,。 癥見身體壯熱、不惡寒,,但惡熱,,汗多,渴欲冷飲,,舌苔黃燥,,脈洪大等,。 辨證要點:發(fā)熱不惡寒,口渴,、苔黃 生理功能異常 病機特點:正邪劇爭,,熱熾津傷 生理功能異常 代表方劑:白虎湯、麻杏石甘湯,。 (三)營分證 熱邪深入,,劫灼營陰,擾亂心神而產生的一個證候類型,。 主要癥狀:身熱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飲(營熱蒸騰而口渴比氣分證減輕),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點隱隱,舌質紅絳,,脈細數等,。無出血,有出血先兆,,神志稍有異常,。 辨證要點:身熱夜甚,心煩譫語,,舌質紅絳,。 病機特點:營分熱盛,熱損營陰,,心神被擾 代表方劑:清營湯,。 (四)血分證 定義:熱邪深人,引起耗血動血之變而產生的一種證候類型,。 臨床特點:身灼熱,,躁擾不安,或神昏譫狂,,吐血,、衄血,、便血,、溺血。斑疹密布,,舌質深絳,。 辨證要點:舌質深絳、斑疹,、出血,。 病機特點:熱甚迫血,,熱瘀交結 代表方劑:犀角地黃湯。 張勝兵作品《張勝兵解讀溫病條辨》淘寶京東各大新華書店有售,!掛號可獲得簽名書以及與張醫(yī)生合影留念,! 三焦辨證 清代又一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在吸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立了三焦辨證,,為溫病的辨證施治開拓了更廣泛的途徑,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豐富了溫病學說的內容,。三焦辨證把溫病對人體臟腑的侵害劃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部位,。它不僅是溫病發(fā)展過程中三類不同證候的概括,,并且標明了溫病發(fā)展過程中臟腑傳變的一般規(guī)律。 三焦辨證的實質是臟腑辨證,。 (一)上焦證 主要包括手太陰肺與手厥陰心包的病變,,邪在肺經,多為疾病的初起階段,。 1.邪犯肺衛(wèi)證 屬于衛(wèi)分證 溫病初起(很多一部分)病邪先犯于肺 主要表現:衛(wèi)受邪郁,肺氣失宣,。 主要癥狀:發(fā)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赤,、舌苔薄白欠潤,、脈浮數 辨證要點:發(fā)熱、微惡風寒,、咳嗽 代表方劑:川芎茶調散,,桑菊飲。 2.肺熱壅盛證 犯于肺衛(wèi)的溫邪進一步由表入里,,肺熱亢盛,,可造成邪熱壅肺,肺氣閉阻 主要表現:邪熱壅肺,,肺氣閉阻 主要癥狀:身熱,、汗出、咳喘氣促,、口渴,、苔黃,、脈數 辨證要點:身熱、咳喘,、苔黃 代表方劑:麻杏石甘湯,。 3.濕熱阻肺證 濕熱性質的病邪,如濕熱病邪,、暑濕病邪等,,亦可犯于肺,使衛(wèi)受邪郁,,肺氣失宣 主要表現:衛(wèi)受邪郁,,肺氣失宣?!胺尾駝t氣不得化” 主要癥狀:惡寒發(fā)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要點:惡寒、身熱不揚,、胸悶、咳嗽,、苔白膩 濕熱阻肺的咳嗽聲音重濁,,咳痰不爽,、黏滯,。需要辨別是熱盛傷陰導致的黏滯還是濕熱導致的黏滯,。 代表方劑:三仁湯合麻杏石甘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4.熱閉心包證 邪熱內陷或內傳,,引起心包絡機竅阻閉,心不能主神明的病機變化,。 主要癥狀:身灼熱,、神昏譫語,,甚或昏憒不語,、肢厥、舌蹇,、舌絳等,。 辨證要點:神昏、肢厥,、舌絳 熱閉心包還常常夾痰兼瘀,。痰熱內閉心包:神昏、喉間痰鳴,、舌絳苔垢,;夾瘀者多系邪熱與瘀血互結,瘀熱閉塞心竅所致,,癥見神昏譫語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舌質紫晦,。 內閉外脫證:熱閉心包所引起的危重病變。 代表方劑: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紫雪丹。 5.濕蒙心包證 氣分濕熱釀蒸痰濁,,蒙蔽心包絡 主要癥狀:身熱,、神識昏蒙、似清似昧或時清時昧,、兼有譫語,、舌苔垢膩、舌色不絳,、脈濡滑數等,。 辨證要點:神志時清時昧、舌苔垢膩,。 代表方劑:菖蒲郁金湯合蘇合香丸或至寶丹,。 (二)中焦證 中焦所包括的臟腑主要是胃、脾,、腸等,,溫邪傳入中焦一般屬于溫病的中期或極期,。 1.陽明熱熾證(胃熱亢盛證) 熱入陽明,,里熱蒸迫而盛于內外的證候。 主要癥狀:壯熱、大汗出,、心煩,、面赤、口渴引飲,、脈洪大而數,。 辨證要點:壯熱、汗多,、渴飲,、苔黃燥、脈洪大,。 病理變化:蒸騰之熱彌漫內外而未里結成實,,“散漫浮熱”“無形熱盛” 代表方劑:白虎湯。 2.陽明熱結證(熱結腸腑證,、陽明腑實證)陽明表定位,,不僅是三承氣湯 腸中邪熱與糟粕相結,耗傷陰精,,腸道傳導失司,。 主要癥狀:日晡潮熱,或有譫語,,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腹部硬滿疼痛,舌苔黃黑而燥,,脈沉實有力,。 辨證要點:潮熱、便秘,、苔黃黑而燥,、脈沉實有力。 代表方劑:調胃承氣湯,。 3.濕熱中阻證 濕熱性質的病邪,,如濕熱病邪、暑濕病邪等困阻于中焦脾胃 主要癥狀:濕重熱輕:身熱不揚,,胸脘痞滿,,犯惡欲嘔,舌苔白膩,,或白厚,,或白苔滿布,或白多黃少等,。濕熱并重或熱重濕輕:高熱持續(xù),,汗出而熱勢不為汗衰,煩躁不安,脘腹痛滿,,惡心欲嘔,,舌苔黃膩或黃濁。 辨證要點:身熱,、脘痞、嘔惡,、苔膩,。 代表方劑:王氏連樸飲。 4.濕熱積滯腸腑證 腸腑濕熱與糟粕積滯相搏,,腸道傳導失職,。 主要癥狀:身熱,煩躁,,汗出不解,,嘔惡,脘腹脹滿疼痛,,大便溏垢不爽,,舌苔黃膩或黃濁,脈滑數等,。 辨證要點:本證以身熱,、腹痛、大便溏垢,、苔黃膩黃濁為辨證要點,。。 代表方劑:枳實導滯湯,。 (三)下焦證 下焦包括肝腎,,溫邪深入下焦,導致肝腎的病變,,屬溫病的后期階段,。 可能存在很嚴重的邪盛。 虛實: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1.腎精耗損證(真陰耗傷證) 邪熱深入下焦,耗傷腎精,,形體及臟腑失于滋養(yǎng),。 主要癥狀:低熱,神憊委頓,,消瘦無力,,口燥咽干,耳聾,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舌絳不鮮干枯而痿,,脈虛。 代表方劑:加減復脈湯,。 2.虛風內動證(陰虛風動) 腎精虛損,,肝木失養(yǎng),風從內生的病機變化,,即所謂“水不涵木” 主要癥狀:神倦肢厥,,耳聾,五心煩熱,,心中憺憺大動,,手指蠕動,甚或瘛瘲,,脈虛弱等,。 辨證要點:手指蠕動或瘛瘲,舌干絳而痿,、脈虛,。 代表方劑:三甲復脈湯或大定風珠。 衛(wèi)氣營血辨證從橫的方面標明了溫熱病由淺入深的傳變層次,;三焦辨證從縱的方面標明了濕熱病由上至下的傳變途徑,。 張勝兵作品《攻癌救命錄》淘寶京東各大新華書店有售!掛號可獲得簽名書以及與張醫(yī)生合影留念,! 三大辨證法的關系 作為外感病的三大辨證方法,,六經辨證、三焦辨證,、衛(wèi)氣營血辨證是將六經理論,、三焦理論、衛(wèi)氣營血理論過度到臨床診療操作的成功實踐,,三者是根據臨床的需要,,選擇了闡釋疾病規(guī)律的不同切入點,但均是以人體復雜的經絡臟腑氣化系統(tǒng)為生理病理基礎,。 六經辨證的理論基礎是經絡臟腑,,而臟腑是由經絡絡屬交織成相互連通的系統(tǒng),且每條經絡多上下循環(huán)呈縱向走型,,而六經病由太陽到陽明最后到厥陰的次第傳變在經絡上則體現出橫向走勢,; 三焦辨證的基礎是三焦理論,其特點是以膈上心肺為上焦,,膈下至臍脾胃為中焦,,臍下肝腎為下焦,。由上焦而中焦而下焦具有明顯的豎向漸進特點; 衛(wèi)氣營血辨證以人體衛(wèi)氣營血生理基礎為依據,,由衛(wèi)分到氣分,、營分,最后血分體現了疾病縱向漸進深入的特點,。 寒溫邪氣性質不同,,則病邪之氣中傷人體經絡臟腑氣化系統(tǒng)的首發(fā)位置和傳變規(guī)律也不同。三種辨證方法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的角度,,恰恰構成了一縱一橫一豎的三維立體辨證模式,。
三種辨證的融合猶如經絡臟腑氣化系統(tǒng)的坐標系,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形成了統(tǒng)一性的三維診療立體框架,。雖然三種辨證方法各有側重,,但其理論基礎即經絡臟腑氣化系統(tǒng)卻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這就不可否認三種辨證方法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不管是什么外邪侵犯了人體,,我們主要治的是人,,是人體發(fā)生了疾病,,而每個人的體質和基礎病又都不同,。同一種病毒細菌(外邪)感染了不同的人,,產生的人體病理變化也不相同,,對于一個身體強壯的人,可能沒有發(fā)病,,而一個陽虛的人可能會表現為寒證,,而一個陰虛的人可能會表現為熱證,而一個小孩可能表現的就是高燒,,這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fā)知受,,發(fā)則可辨,。 如果我們只是針對病毒細菌去治療,就忽略了人的體質這個重要因素,,而中醫(yī)是站在“人”這個角度去治療疾病的,,不管你什么病毒,如感冒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HPV病毒……數不清的病毒,,我只看這個人在當時的表現,,根據人的表現而進行辨證治療,。甚至不管你是外感病,還是內傷病,,是普通病,,還是腫瘤癌癥,只要把這個人治療好了,,即調整好人的氣血陰陽,,以平為期,那他的病也就好了,。 |
|
來自: 中醫(yī)藥方便 > 《LG,,瘟·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