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作為小兒腹部急癥,,如延誤診治可加重腸壁缺血、水腫,,甚至并發(fā)腸壞死,,故早期診斷尤為重要。腹痛,、嘔吐和果醬樣便是典型的三聯(lián)征,,并可探及腹部包塊,但部分患兒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 超聲診斷特點: (1)腹部存在回聲混合的包塊,,其周邊存在少量液性無回聲,。 (2)橫斷面呈同心圓征,外部存在均勻的低回聲,,主要為遠端腸壁回聲,,中間則呈現(xiàn)不均勻的低回聲或高回聲,則為被套入腸管的腸黏膜界面,、系膜組織及內容物,。 (3)縱切面呈套筒征,以對稱的多層平行結構為主,,低回聲與高回聲相間,,套筒直徑為16~52 mm,平均(29.69±8.52)mm,。 (4)套疊包塊近端存在積氣積液,、腸管擴張等腸梗阻表現(xiàn) (5)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中存在豐富的血流信號。 腸套疊 鑒別診斷(闌尾炎) 腸套疊和闌尾炎癥狀同為腹痛,,并均有同心圓征,,但由于發(fā)病機制不同,同心圓內部回聲不同,,腸套疊主要為腸管的腸黏膜界面,、系膜組織及內容物,內部圓心主要為稍強回聲,,而闌尾炎主要為水腫,、發(fā)炎及化膿,中心部主要為低或者無回聲區(qū),。 闌尾炎 參考書籍[1]榮發(fā)家.14歲以下不同年齡分組的急性腸套疊患兒臨床表現(xiàn) 腹部超聲檢查及空氣灌腸復位的療效對比[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22):3738-3740. [2]郭悅.小兒急性腸套疊的急診超聲診斷及超聲特點分析[J].當代醫(yī)學,2021,27(28):167-168.[3]喬敏,夏炳蘭.兒童小腸套疊與大腸套疊臨床特征及超聲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1,25(09):6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