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有花友說蟲蟲“又是就照片”,是呀,,今年除了去廬山住了幾天,,都呆在家里,沒出去沾花惹草,,哪來的新面孔哦~可以休年假了,,迫不及待的就想出去,可是,,這個季節(jié)哪里會找到花兒,? 記得2017年去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做攻略時知道那里一年不是四季,,只分干濕季,,上次去是濕季,12月是干季,,就一個人去住了幾天,,努力的尋尋覓覓,還是有收獲的,。 想著既然往那邊飛了,,回來就沒沒直飛廣州,想著順便到昆明植物園轉(zhuǎn)轉(zhuǎn),,因為去過幾次,,做攻略時就沒看,結(jié)果,,吃了閉門羹,,公示稱預(yù)計2021年6月才開園,只能到東園轉(zhuǎn)了圈,,茶花不是季節(jié),,就看到兩種蠟梅。 山蠟梅:蠟梅科,,蠟梅屬 常綠灌木 別名:雞卵果,、雪里花、野蠟梅,、香風(fēng)茶,、亮葉蠟梅、小壩王,、毛山茶,、秋蠟梅、 鐵筷子、巖馬桑,、臭蠟梅 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云南,、貴州和陜西等省區(qū)有產(chǎn) 生于山地疏林中或石灰?guī)r山地 根可藥用,,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勞傷咳嗽,、寒性胃痛、感冒頭痛,、疔瘡毒瘡等,。 【《中國植物志》 第30(2)卷 (1979) 】常綠灌木,高1-3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被微毛,,后漸無毛,。 葉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少數(shù)為長圓狀披針形,,長2-13厘米,寬1.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鈍至急尖,葉面略粗糙,,有光澤,,基部有不明顯的腺毛,葉背無毛,,或有時在葉緣、葉脈和葉柄上被短柔毛,;葉脈在葉面扁平,,在葉背凸起,網(wǎng)脈不明顯。 花小,,直徑7-10毫米,,黃色或黃白色;花被片圓形,、卵形,、倒卵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3-15毫米,,寬2.5-10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無毛,;雄蕊長2毫米,花絲短,,被短柔毛,,花藥卵形,向內(nèi)彎,,比花絲長,,退化雄蕊長1.5毫米;心皮長2毫米,,基部及花柱基部被疏硬毛,。 果托壇狀,長2-5厘米,,直徑1-2.5厘米,,口部收縮,成熟時灰褐色,,被短絨毛,,內(nèi)藏聚合瘦果。 花期10月-翌年1月,,果期4-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