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瓜:葫蘆科,,棒錘瓜屬攀援草本,。別名:苦藤 分布于臺灣、廣東,、廣西和云南等省區(qū) 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半島和菲律賓也有分布,。 生于海拔550-840 (-1600) 米的溝谷雨林或次生林中、灌叢中,。 莖,、葉和果實有毒,能引起劇烈腹瀉,,嚴重時手足抽搐 【百度百科】攀援草本,。莖細長,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短柔毛或近無毛。 葉片膜質(zhì)或薄紙質(zhì),,鳥足狀,,具5小葉;葉柄長1.5-2厘米,,具條紋,,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間小葉長7-14厘米,,寬3-5.5厘米,側(cè)生小葉較小,,先端漸尖,,基部鈍,有時具2腺體,,全緣,,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短柔毛,,余無毛,,側(cè)脈4-5對,弧曲上升,,網(wǎng)結(jié),,兩面稍凸起,細脈網(wǎng)狀,;小葉柄細,,長0.5-1厘米,密被短柔毛,。卷須細長,,疏被短柔毛,近頂端2歧,。 花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腋生圓錐花序,金字塔形,,多分枝,,長20厘米,主軸和側(cè)軸細,,具縱條紋,,被短柔毛,側(cè)軸基部具鳥足狀5小葉,;花梗毛發(fā)狀,,長5-8毫米,疏被短柔毛狀紅色腺體,;小苞片鉆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密被短柔毛,?;ㄝ嗤捕蹋?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疏被長硬毛狀柔毛,;花冠輻狀,白色,,5深裂,,裂片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急尖,,外面密被短柔毛;雄蕊5,,分離,,花絲長約8毫米,外彎,,花藥卵形,,徑約0.5毫米。 雌花組成較小的圓錐花序,,花萼與花冠同雄花;子房近圓柱形,,長約10毫米,,被短柔毛,花柱3,,柱頭2裂,。 蒴果圓柱形,長4-6.5厘米,,徑1.5-2厘米,,綠色,被短柔毛,,頂端截形,,基部鈍,成熟時頂端開裂,,具種子多數(shù),。 種子狹卵形,邊緣具5-7個粗尖齒,,黃褐色,,長10毫米,寬6毫米,,中央凸起,,具皺褶,頂端具1膜質(zhì),、長約15毫米的翅,。 花期9-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