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準小偷”故事,是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的,。從這個故事出發(fā),,有心的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題,沒想到又引發(fā)了新的故事……安徽毫州市三中語文老師王飆在他的《愛心比指責更重要》(《中國教師》2005年第七期)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當校長的時候,,學校的花園里開出了一朵極大的玫瑰花,,全學校的學生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人前來觀賞,。 一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花園里散步時,發(fā)現(xiàn)一個4歲大的小女孩已經(jīng)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正拿在手里快活地往外走,。 …… 這個故事的開頭,被選做某市一所中學高中統(tǒng)考的作文題目,,要求學生續(xù)寫下去,。讓出題教師吃驚的是,參加統(tǒng)考的幾百名高中學生,,文章的中心內容都是寫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損害公物,,不能采摘花草樹木,寫了教育家對兒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憂心忡忡,,甚至寫了教育家對小女孩作出的處罰…… 看到這一結果,,這位教師感慨地說:“我們的傳統(tǒng)道德說都是如此'深入人心’,讓幾乎每一位學生都耳熟能詳,。他們可以板著面孔說一番大道理,,看他們的文章,也似乎只有道德規(guī)則,。但他們缺乏對人性美與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心與憐憫心,在他們的心中,,似乎所以的玫瑰花都已經(jīng)凋謝了,。” 事實究竟如何呢,? 蘇霍姆林斯基根本沒有去批評小女孩,,而是蹲下身子,親切地問道:“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呀,?能告訴我嗎?”小女孩有點羞怯地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她說話,。我告訴她校園里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現(xiàn)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看過了我就把它送回來?!?/SPAN> 聽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看著小女孩純樸的小臉,,蘇霍姆林斯基心理很感動。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又回到了花園里,,摘下兩朵大的玫瑰花對他說:“一朵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有充滿愛的心靈;另一朵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王飆老師的講述給我們的啟示是很多的,。為什么幾百名高中學生會無一例外地續(xù)寫“批評教育”呢,?這是他們體驗的結果,他們的反應折射出了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誤區(qū),。 試想一下,,當我們見到學生摘花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什么呢,?一般來說,,都會“本能”地感到這是一個錯誤,并立刻產(chǎn)生批評與處罰的欲望,。接著,,便有一整套道德訓誡的措辭在心中列隊,很容易就對學生發(fā)火,。顯然,,這是簡單化的“冰冷的道德法官”(蘇霍姆林斯基語)式的判斷和處理,而不是具體化的以人為本位,、以學生為本位的分析和對待,。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為教育家。后來,,他對老師們談起這件事的時候解釋說:“批評一個孩子所犯的錯誤很容易,,可是,要呵護和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愛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驗楹⒆映砷L過程中,,他的愛心會慢慢的融化或吸納他的錯誤的,,可無情的批評和處罰可能將毀掉孩子愛心的火花。所以,,對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遠比對他們的錯誤進行無情指責重要啊,!” 感言: 孩子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這個小女孩摘下玫瑰花的確是個錯誤,,但這個錯誤與她的年幼無知有關,她以為摘一朵花就像借一樣東西一樣,,用過了還回來就行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高明之處在于,他不但看到了小女孩的錯誤,,更看到了這個錯誤背后的愛心,。事實上,孩子常常是把對與錯攪拌在一起的,。教育者的責任當然包括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中的“錯”,,但首要的責任是把“對”尋找出來,并用“對”來消化或糾正“錯”,,換句話說,,如果你總盯住孩子的缺點不放,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盯住孩子的優(yōu)點不放,你同樣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 蘇霍姆林斯基還有一個關于玫瑰花的教育失誤的故事: 那是蘇霍姆林斯基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個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過分活潑,、頑皮,在一次玩耍中無意把教室里放著的一盆全班十分珍愛的玫瑰花給碰斷了,。對此,,蘇霍姆林斯基大聲斥責了這個學生,并竭力使這個闖禍的孩子觸及靈魂,,吸取教訓,。事后班上孩子們又拿來了三盆這樣的花,蘇霍姆林斯基讓孩子們用心輪留看護,,唯獨斯捷帕沒有獲準參加這項集體活動,。不久這個學生變得話少了,也不那么淘氣了,。年輕的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想,,這倒也好,說明自己的申斥對這個學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責這位學生的幾周之后的一天發(fā)生了,。這天放學后,蘇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還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這里,,他準備把作業(yè)做完回家。當發(fā)現(xiàn)教室里只有老師和他倆人時,,斯捷帕便覺得很窘,,急忙準備回家。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無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這時斯捷帕表情迅速變化,先苦笑了一下,;接著眼淚直滾了下來,,隨后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跑著回家了…… 這件事對蘇霍姆林斯基觸動很大。此時,,他才明白了,,這孩子對于責罰,心里是多么難受,。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覺地對孩子的一種疏遠,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為孩子弄斷花枝是無意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來補償自己的過失,,而自己卻粗暴地拒絕了他這種意愿,。對這種真誠的、兒童般的懊悔,,報之于發(fā)泄怒氣的教育影響,,這無疑是對孩子的當頭一棒。 此后,,蘇霍姆林斯基吸取了這一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責罰。通常,,他對由于無知而做出不良行為后果的兒童,,采取寬恕態(tài)度。他認為,,寬恕能觸及學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