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把他拉黑了……還說了好多狠話,,可是3分鐘之后就又后悔了,5555” 凌晨1點Gay蜜Mark向我哭訴著與對象兒的“第98次吵架拉黑事件”,,搞得好像“初夜”一樣認真,。攤手ing 電影《就這樣拉黑她》 “后悔了你就把他加回來嘍,你一個月拉黑了他13次”我聽了一個小時的車轱轆話后,,忍不住吐槽,。 “那不就證明是我錯了,我不就輸了,!我~不~要~” “那就干點別的,,去唱歌,去蹦迪,,去網(wǎng)購,去打游戲??!” “我完全沒有心思啊……我又后悔又心亂,,什么都干不下去……他已經(jīng)78分鐘沒理我了,他是不是煩我了,,對我失去興趣了……555……我果然是談戀愛太作了么……我好糟糕……” “你在我這兒,,比談戀愛作多了好么……” “什么?,?,?” 電影《分手大師》 “沒事……寶貝你別傷心了,我給你定個小龍蝦怎么樣,,再閃送你一包舒緩眼膜緩緩,?” “我要十三香的,辣的長包~” “得勒~” 哎,,這種發(fā)生在半夜的車轱轆吐槽,,已經(jīng)在我和Mark間不知道發(fā)生了多少次,我半睡著都能把他哄好,。 來回來去基本就是這么一個邏輯:吵架就拉黑——拉黑就后悔——后悔又不說——不說又傷心——傷心就自我攻擊……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 韓劇《奶酪陷阱》 吵架就拉黑, 拉黑就后悔的“內(nèi)心小孩” 其實,,他日常的工作中不僅是八面玲瓏的品牌公關(guān),,更是可以把無論藝人、媒體,,還是甲方爸爸都應(yīng)付自如的小機靈鬼,。可是唯獨戀愛上,,就成天像個沒長大的孩子,,非常熱衷“滿地打滾式”的溝通方式。 毫無技巧也就算了,,還鬧了就后悔,,后悔了還不改,情緒混亂失控到不行,,最后卻往往是在我的投喂中得到了釋懷,。真的和平日的他判若兩人。 在他冷靜的時候,,我們也認真聊到過,,這種一談戀愛就失控的情緒,可能正是我們內(nèi)心的小孩,,在作祟哦~ 這種情況不僅他有,,很多人在親密關(guān)系里都會遇到:情緒一上來,就真的什么狠話都說得出,平時冷靜高情商的人,,一下子變成了會摔門,,砸杯子,拉黑對方的“混孩子”,。 然而“發(fā)瘋”之后,,又覺得后悔又懊惱,想彌補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在不斷地自我傷害和傷害他人中糾結(jié),。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看,我們會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你“內(nèi)心的小孩”在痛苦,、嘶喊和哭泣,。 背后很大的原因,會和我們嬰幼兒時期與父母或者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相關(guān),。 例如“不穩(wěn)定的互動”,,忽冷忽熱,時而寵溺時而疏遠,,甚至在孩子吵鬧或犯錯誤時給予暴力,。 在父母不穩(wěn)定情緒和氛圍中,孩子往往一開始很難猜到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手足無措,,或者不得不從小努力察言觀色,放棄自身作為孩子的喜怒哀樂,,從而以父母的開心與否作為行為的準(zhǔn)則,,也就難以形成穩(wěn)定的性格。 電視劇《小別離》 小時候隱藏的欲望,, 總會反撲回來 很遺憾,,即使我們童年被迫控制喜怒哀樂,學(xué)會了“察言觀色”和偽裝,,長大之后我們那個被壓抑的“長不大的內(nèi)心小孩”依舊是時刻存在的,,并在那些脆弱的時刻,跳出來,,接管并控制我們的情緒,。 就像Mark,一會愛對方愛的不行,,一會又罵對方是沒用的廢物,,比不上他交過的前任,還不如酒吧里的舞男……冷靜想想,,他一定自己都覺得“這都什么屁話,,完全不是我心里的想法”,。 但是在那一刻,他就是會用毫無道理的“孩子氣”的方式來對待親密的人,。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機制中將這種在面臨挫折,、焦慮和應(yīng)激狀態(tài)下,,放棄已經(jīng)掌握的成熟行為方式(Mark的日常為人處世之道),,退行使用早期嬰幼兒時期行為(撒潑打滾),稱之為退行(regression),。 這種“限時退行”在成年人時,,往往就發(fā)生在想要逃避沖突時發(fā)生,并常會聚焦于我們童年創(chuàng)傷有關(guān)的方式,。 這其中也很可能隱藏著“口欲期”沒有被滿足的影子,。 口欲期固結(jié)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依舊會依靠近乎“掠奪性”的方式來對待他人,,敵對的,、抗拒的、糾結(jié)的對抗,,就如同“咬”(如說狠話)和“哭”(如自我攻擊,,事后懊惱)的孩子行為一樣。 利用生物本能,,來對待親密關(guān)系,,企圖“吃到”或“占有”對方,從而得到對于關(guān)系的控制權(quán),。 聽起來是有點糟糕,,更好像是一種“先天的遺留問題”……所以,會被內(nèi)心小孩“控制情緒”的人,,就不配被愛了嗎,? 當(dāng)然不是!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不用消滅他,, 而是好好抱抱那個小孩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個未曾長大,、未曾被安撫好的“內(nèi)在小孩”,,這個小孩就是童年時的自己。所以不用過度自責(zé),,而是要學(xué)會與他相處,; 1)學(xué)會覺察,發(fā)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的小孩,; 往往當(dāng)局者迷,,所以首先覺察那個“小孩”的存在很重要,。即使我們都是“情緒穩(wěn)定的成年人”,也應(yīng)允許自己保有一些“小孩子”的情緒和任性,。只有看到這些,,才有可能感知更完整的自己。 2)學(xué)會去理解它,; 也許當(dāng)我們被那些“撒潑打滾的小孩”控制時,,會覺得他就是糟糕和負面的,然而并非如此,,一味地企圖抵抗或者消滅它們,,是本末倒置的。 電影《心靈捕手》 這些帶有負面情緒的小孩,,往往是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痛苦,,抑或是沒有被看到、被撫慰的傷心和無助,,也正是那個真實的我們在哭喊,,希望被保護。 所以理解他們的存在,,接受會有負面情緒的我們自己,,是與那些過往經(jīng)歷建立連接,甚至治愈它們的第一步,。 3)從成人角度安慰內(nèi)心的小孩,; 想要不被“熊孩子”控制,以“成人”的視角去安慰,,而不是去對抗,,也許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式。 嘗試分清孩子氣的自己和成人的自己,,不必一概而論,,否定我們的全部。 從而用成年人的理解和包容,,好好抱抱那個“孩子”,,或者用親切的聲音告訴他:沒關(guān)系,這一切都不是你一個人的錯,,你的痛苦也不必一個人忍受,,我們長大了,擁有了改變這一切的力量,。 4)找到一個新的模式去替代舊模式(不是否定他,,而是感受“小孩”陽光的一面)最終接納他。 最后,,既然我們無法消滅彼此,,不如換個“新模式”來看待這個“內(nèi)心的小孩”,。 因為我們內(nèi)心的小孩既有著“負面、陰影”的一面,,也有著“正面,、陽光”的部分,這種來自生命原始欲望的力量,,往往有著對抗“陰影小孩”的魔法,。 可謂用魔法打敗魔法。 擁抱我們的初心,,感受那些孩童般的坦誠,、真摯,、熱情和信任,,也許會令我們擁有更多勇氣來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原生家庭,,也無法抹除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或傷痕,,但也正是受過這些傷,才令我們擁有了他人沒有的“魔法”,。 那些敏感,、脆弱的另一面是對他人感受的高共情和察覺力;那些一人面對孤立無援的境地,,還能絕地逢生的能力,,正是我們更堅強更抗壓的鎧甲;那些被忽視的童年,,沒有被擁抱的哭泣的小身影,,也正是我們在長大之后,擁有更多同情心和包容力的根源,。 電影《戀戀筆記本》 當(dāng)我們看到了“內(nèi)心小孩”的另一面,,那些他帶來的陽光和正能量,就會在未來的人生中給予我們預(yù)想不到的Buff,,在不斷地與他們的對話中,,我們就有機會擁抱更真實的自我,并且走出負面情緒的陰霾,,得到更幸福美滿的關(guā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