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兵中醫(yī)” 醫(yī)道之漫漫,苦心而求索,,常待東方白,,不為世俗同。 張勝兵:武漢知名中醫(yī),,中醫(yī)研究生,,成名代表作《醫(yī)門推敲》五部,《攻癌救命錄》,,《張勝兵解讀溫病條辨》 師父張勝兵治療了一例患者,,三個月的時間,子宮肌瘤消失,乳腺結節(jié)縮小,。若是單看這個結果也許還沒什么,,但患者是一個身患多種疾病的患者,做了癌癥手術,,還有很多其他慢性病,,在這么復雜的情況下,能收到這么好的效果,,實是不易,。且看師父是如何譴方用藥。 患者女,,47歲,,2021年05月12日初診。 這個患者的病情非常復雜,,一時都無法辨清哪個是患者的主訴。因為患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橫結腸腺癌做了手術,有肝腎囊腫,、乳腺增生,、乳腺結節(jié)、子宮肌瘤,,同時還有甲亢,,腹瀉,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量少,,經(jīng)期10天,色黑,,偶提前7天左右,。由于疾病太多,每天都要吃多種西藥,,患者不堪重負,,輾轉找到師父,看病時提出了想用中藥替代降壓藥,、降脂藥,、甲亢藥這樣一個要求。其脈沉而弱,,舌暗紅,,微顫抖。 這么多的疾病,該如何用藥怎么治,,一時師父也犯了難,。診完舌脈以后,師父久久沒有下筆開處方,,經(jīng)過足足十幾分鐘的思考,,幾番筆落紙上又停了下來,最后才開出了下面的處方,。 這在以往師父看病時,,是很少有的情況,師父看病,,有時筆走龍蛇,,患者陳述完病情,師父的處方也開好了,,可謂神速,。 這次師父思考良久,才開出處方,,足見患者病情之復雜,。這個處方初看時平淡無奇,然仔細琢磨,,便發(fā)現(xiàn)實是用心良苦,。 處方如下: 柴胡10g、茯苓10g,、炒白術15g,、甘草10g、當歸10g,、炒白芍10g,、黃芪30g、青皮10g,、桔梗6g,、龍骨15g、牡蠣15g,、生山楂10g,、雞內(nèi)金15g、浙貝母15g,、鱉甲15g,、炒芥子10g、丹參15g,、紅花10g,、白扁豆(炒)30g、法半夏15g。 患者病情復雜,,患病時間長,,身體正氣損傷,氣血虛弱,,既有氣滯血瘀,,又有痰瘀互結,又有肝風內(nèi)動,,又有脾虛便溏,,若用大方則患者很難承受,若用小方,,患者病情虛實夾雜很難兼顧,。 故師父思考良久才下了此方,處方中有逍遙散方意,,疏肝健脾的同時加龍骨,、牡蠣以重鎮(zhèn)熄風;有青皮甘草散,,合浙貝母,、鱉甲、牡蠣,,即可疏肝,又可軟堅散結,;有補中益氣湯方意,,有參苓白術散方意,桔梗在此一藥二用,,即可升陽益氣,,亦可升清健脾,實是妙哉,。以丹參,、紅花活血化瘀,生內(nèi)金,、生山楂即可以化結,,又可以消濁,又以二陳湯易陳皮為青皮,,變化痰除濕,,為化痰軟堅,此乃師父多年臨床總結用藥之不傳之秘,。 此方藥味不多,,卻多方兼顧,面面俱到,可見用藥之巧,。 二診 患者增述小便多,,于上方中加縮泉丸。 處方如下:柴胡10g,、茯苓10g,、炒白術15g、甘草10g,、當歸10g,、炒白芍10g、黃芪30g,、青皮10g,、桔梗6g、龍骨15g,、牡蠣15g,、生山楂10g、雞內(nèi)金15g,、浙貝母15g,、鱉甲15g、炒芥子10g,、丹參15g,、紅花10g、白扁豆(炒)30g,、法半夏15g,、烏藥10g、山藥10g,、益智10g,。 三診 患者感覺良好,漸覺身體有力,,在上方基礎上加藿香,、木香、車前子,、澤瀉,、山慈菇。浙貝母加到30克,、牡蠣加到30克,,加強芳香化濁、行氣散結,、祛濕利水之力,。 處方如下:柴胡10g,、茯苓10g、炒白術15g,、甘草10g,、當歸10g、炒白芍10g,、黃芪30g,、青皮10g、桔梗6g,、龍骨15g,、牡蠣30g、生山楂10g,、雞內(nèi)金15g,、浙貝母30g、鱉甲15g,、炒芥子10g,、丹參15g、紅花10g,、白扁豆(炒)30g,、法半夏15g、烏藥10g,、山藥10g,、益智10g、藿香10g(后下),、木香10g,、車前子10g(包煎)、澤瀉10g,、山慈菇10g。 四診 患者感覺各癥狀進一步好轉,,效不更方,,開始守方治療。上方繼進7劑,。 后來患者基本上是在此方的基礎上略作加減,,一直守方吃了三個月左右。 到9月1日患者去醫(yī)院復查,,檢查結果顯示子宮肌瘤消失,,乳腺結節(jié)也消失了一個,另一個從3級降到了2級,,患者非常高興,,極大地增強了治療的信心,,其它疾病在進一步治療中。 乳腺檢查結果 子宮檢查結果 青皮與陳皮功效不同 中藥陳皮與青皮均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只是陳皮為成熟果實的果皮,,而青皮為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陳皮與青皮同為理氣中藥,,但陳皮性較和緩,,偏入脾肺氣分,并能燥濕化痰,;青皮性較峻烈,,偏入肝膽經(jīng),行氣作用較強,,能疏泄肝膽,,破氣消積。陳皮理脾胃之氣,,燥濕化痰,;青皮理肝氣,消積化滯,,兩者功效有別,。 青皮性微溫,味苦辛,,入肝,、膽經(jīng),具有疏肝破氣,、散結消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久瘧癖塊等癥,。青皮力量比陳皮強,可破氣,,故《本草經(jīng)疏》中告誡:“青皮,,性最酷烈,削堅破滯是其所長,,然誤服之,,立損人真氣,為害不淺,。凡欲施用,,必與人參,、術、芍藥等補脾藥同用,,庶免遺患,,必不可單行也?!?/span>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jīng),。具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穢逆、咳嗽痰多等癥,。 二陳湯中本用陳皮,,為祛痰劑,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效,。主治濕痰證??人蕴刀?,色白易咯,惡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臨床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經(jīng)性嘔吐等屬濕痰者,。 陳皮在方中為臣藥,既可理氣行滯,,又能燥濕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為不僅相輔相成,增強燥濕化痰之力,,而且體現(xiàn)治痰先理氣,,氣順則痰消之意;二為半夏、陳皮皆以陳久者良,,而無過燥之弊,,故方名'二陳'。 而師父以青皮易陳皮,,則既保留了原方燥濕化痰之功,,又增加了理肝氣散結消痰之力,尤其適合肝郁脾虛,,痰氣互結的患者,,此乃師父臨床總結用藥之秘。 青皮甘草散 青皮甘草散是師父治療乳腺增生,、乳腺結節(jié),、乳腺癌常用的方劑。 關于青皮甘草散治乳腺癌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600多年前他便指出了乳腺癌(乳巖)的發(fā)展,,并記錄了治療案例: 東陽一婦人,年六十,,多妒,,夏無汗而性急。忽左乳結一小核,,大如棋子,,不痛,自覺神思不佳,,食不知味,。經(jīng)半月,以人參湯調(diào)青皮,、甘草末,,入生姜汁,細細呷,,一日夜五六次,,至五七日消矣。 此及乳巖之始,,不早治,,隱至五年十年已后發(fā),不痛不癢,,必于乳下潰一竅,,如巖穴出膿,。又或五七年十年,雖可食可飲,,洞見五內(nèi),,乃死。此婦治之早,,消患于未形,,余者皆死,凡十余人,。又治一初嫁之婦,,只給以羊乳、青皮,、甘草煎服,,月余愈。 朱丹溪在文中,,不僅指出此婦是性急的妒婦,,而且指出乳腺癌從起始階段到不治,有十幾年時間,。 由上文可看出,,乳巖之癥,普遍和情志有關,。抑郁不開心,,性急多怒,都易損肝脾,,導致氣機阻滯,,痰濁瘀血內(nèi)生,經(jīng)絡脹滿阻塞,,久積而病,。所以治病不如調(diào)心,身心相連,,心理能量不夠,,最受影響的便是身體了。 與朱丹溪的治療方法相對應,,清代醫(yī)書《醫(yī)宗金鑒》卷四十九,,有個極簡記錄,單用青皮和甘草,,主治乳巖,。 青皮甘草散 青皮1錢,甘草1錢 制備方法:上為末。濃煎生姜湯調(diào)服,。 青皮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化痰消癭的功效,,常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乳房腫痛?!墩渲槟摇酚浨嗥び小捌茍择?,散滯氣,去下焦諸濕,,治左脅肝經(jīng)積氣,。”所以無論是從病因病機,,還是從病位的準確描述上均適應乳腺癌患者,。 甘草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之功效,。《本草綱目》言其'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甘草除邪氣,,益中氣,而青皮破氣,,正可調(diào)和青皮之性,,對氣虛者有好處。尤其加入生姜后,,姜味辛,、甘,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wèi),,也可調(diào)節(jié)青皮之性,。 而朱丹溪以人參補氣,調(diào)節(jié)青皮之破氣,,實為高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