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xiāng) 如果您滿意于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guān)注“鷺客社”。 中國龍蝦(繪者:莊南燕) 朱家麟兄,,睿智多聞之士,,曾為本埠報業(yè)領(lǐng)袖之一,卸職后,,專攻海錯,,竟成閩南漁文化之開拓者,自號”漁老大“,?!?nbsp; 林鴻東 龍蝦是海中生物里扮相最為英武富麗的一種。我初見識它,,是裝在玻璃盒的標(biāo)本,,那是廈門市政府贈送我家鄰居柯文英先生的——柯先生培養(yǎng)了中國第一位世界跳高名將。 襯在綠絨上的龍蝦,,頭胸滿是棘突,,身上交織翡翠綠、黃褐和棕紫斑紋,,像京劇《穆桂英掛帥》里,,女英豪挑捻著兩條長長的雉尾,龍首甲胄,,金紅戎裝,,洋溢一身威武。 我在海邊看蝦多了,竟然到十歲了,,才知道廈門有這么大的蝦,,叫龍蝦。 這是閩南最多見的龍蝦,,俗稱青龍,,也叫紅龍——煮了就紅。它是中國土著龍蝦之最小者,,后來漁民看它嬌小可愛,,昵稱“小蜜蜂”。 一 龍蝦在古人筆下,,有的巨大駭人,。郭柏蒼《海錯百一錄》說:“寧德以龍蝦為燈,居然龍也,,以其大,,乃稱之為魁。仆人陳照賈呂宋,,舶頭突駕二朱柱,,夾舶而趨,舶人焚香請媽祖,,棍三擊,,如樺燭對列,閃灼而逝,,乃悟為蝦須,。《南海雜志》:'商舶見波中雙檣搖蕩,,高可十馀丈,,意其為舟,。老長年曰,,此海蝦乘霽曝雙須也,?!?/span> 海蝦在天晴時曬須,兩支蝦須像紅柱子——《南海雜志》甚至說像成對的桅桿,、高十余丈,,叉著船走,,這蝦魁也太魁了??! 質(zhì)之于其前三百余年的《閩部疏》,王世懋反倒寫得實在:“最奇者龍蝦,,置盤中猶蠕動,,長可一尺許。其須四繚,,長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阭起二角,。負介昂藏,,體似小龍。尾后吐紅子,,色奪榴花,,真奇種也?!?/span> 長須色奪榴花的錦繡龍蝦,,試圖越出網(wǎng)羅。(潘丹蕓供圖) 郭柏蒼的《海錯百一錄》較之此前的《閩部疏》《閩中海錯疏》以及聶璜的《海錯圖》,,不論種類收集和介紹,,皆盡力格物致知而接近現(xiàn)代科學(xué)。龍蝦認識卻一如前人,,退到神話時代,。 后來看了郭柏蒼先生“行狀”,知道《海錯百一錄》僅其著作的十?dāng)?shù)分之一,,要他一一親驗知識,,有些苛求了。況乎郭先生乃熱血人士,,1840年中舉,,次年英軍再犯廈門,鴉片戰(zhàn)爭硝煙騰起,,他年僅26歲,,竟帶領(lǐng)鄉(xiāng)兵跋涉來廈門參加抗英,屬忠勇英出人物,。這類錯誤,,就算小節(jié)了。 三人中,,看來立志以丹青為水族造像的聶璜,,最不應(yīng)該?!逗ee圖》里,,他罕有地根據(jù)他人述說或圖示,畫了兩幅龍蝦,,頭部都沒畫對,,更遑論其它,。 聶璜《海錯圖》罕有地一物二圖,畫了兩只龍蝦,。上圖“空須龍蝦”的附言說,,晚明的乙酉年(1646)和甲寅年(1674),他兩度見到這“龍不成龍,、蝦不成蝦”的徒具虛名之物,,之后覺悟是晚明滅亡兆端。大概這感嘆也很對康熙皇帝的胃而得寵吧——學(xué)者分析,,聶璜其實是不仕清朝的,。后來,他邂逅泉州人孫飛鵬,,按孫圖示又畫了一幅首巨而有長刺的“龍頭蝦”(見下圖),,錯得更厲害了,龍蝦頭端沒有刺,,更遑論長刺,。 1719年,荷蘭出版商路易斯·雷納德(Louis Renard)用法語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彩色海洋生物圖鑒《魚蝦蟹》,。畫師是在東印度公司做牧師助理的荷蘭人塞繆爾·法魯爾斯,。記錄了摩鹿加群島和澳大利亞南部海岸發(fā)現(xiàn)的魚類、龍蝦和螃蟹,。為了更富異國情調(diào),,他大膽地在對象身上畫了各種裝飾性幾何圖案和螺旋紋。 很神奇的的是,,歐洲人眼睛看的龍蝦,,更接近《南海雜志》描述。(圖片來源《魚蝦蟹》) 不必笑話古人,。2017年8月,,網(wǎng)上發(fā)布福鼎漁民抓到6.6斤重的“超級龍蝦”,可賣一百萬元云云,,堪稱現(xiàn)代神話,。 這“超級龍蝦”就是錦繡龍蝦,乃龍蝦之王種,,最大可三十多斤,。冷藍頭盔上七彩斑斕,嶙峋額角撇出兩支赤紅觸須,,呼應(yīng)以五瓣橙紅尾扇,,不怒自威。人們遂贈予這全球甲殼類一哥各種美稱,,彩電龍蝦,、七彩龍蝦,、花龍蝦。 “超級龍蝦”新聞發(fā)布時,,《海錯圖筆記》作者張辰亮,、網(wǎng)絡(luò)生物大V“開水哥”、幾位海洋水產(chǎn)學(xué)者,、一干水族熱戀者,邂逅于廈門,。上青酒樓正好有一條近十斤的錦繡龍蝦,,被店主拿來作聚慶大餐。 錦繡龍蝦(吳杰供圖) 二 大家一邊品食,,順帶說起龍蝦逸聞,。 錦繡龍蝦通常一穴一龍,交配時才結(jié)對粘膩,。 日本龍蝦則富有團隊精神,,白天藏匿于礁巖縫隙或者巖石洞中,夜間才出來獵食,。它們披堅執(zhí)銳,,一路列隊揚幟行進,后一只搭在前一只背上,,像高貴的歐洲軍團在開布豪華陣列,。 貴族軍團一旦遇敵,依舊保持紳士風(fēng)度,,揚起兩支觸須示威,,一邊摩擦觸角發(fā)出“唧唧唧唧”警告。海底強梁眾多,,公然來犯算客氣的了,,大多是襲擊。威武龍蝦們一看情勢不對,,顧不得貴族體面,,五對步足作速發(fā)動,屈腹后彈,,一逃了之,。 東山海邊人說,以前,,他們夏天潛到嶙峋礁石或奇彩斑斕的珊瑚礁上頭,,就能捉到行動笨拙的青龍。如果抓著長長的觸角鞭,,它會自斷逃生,。若捏腰把它,,龍蝦奮力揚須,爬撓腹肢,,頻甩尾翼,,發(fā)出簧片震動的嗡嗡和聲,如口弦在熏風(fēng)彈鳴,。但爪子死死勾住礁石,,“大丈夫說不下來就是不下來”。 扯下它的竅門,,是從屁股下手,,一如對付某些人類的馬屁功夫。紳士尾部被內(nèi)拗到消受不起的高度,,就自下而上松開足螯,。 從東山、漳浦禮是列島到廈門灣的浯嶼,,海底礁巖密布處,,過去盛出龍蝦,通常流刺網(wǎng)也會混捕到它們,。而從九月到翌年三月,,漁民用龍蝦罾誘捕。 龍蝦罾是兩條竹片交叉,,撐開一公尺見方網(wǎng)面,。漁人在網(wǎng)底放入砸開的蠣房,一張張放入海中,。若干時候,,漁船回頭一一提起。貪腥的龍蝦感到情勢有異,,在圓鍋狀網(wǎng)底爬動沖撞,,但是未及逃竄,就被迅速提出水,,尾扇啪啪啪猛力拍打胸甲,,迅疾被扔入活水艙。 如果活水艙里混有號稱“龍蝦虎”的錦繡龍蝦,,漁民就得當(dāng)心了,,已入牢獄的龍蝦王者,仍會嚙食其它龍蝦,。 船艙里的中國龍蝦幼蝦,,可憐它只比其它雜魚略大一點而已。 龍蝦把甲殼類的各種奇異綜合于一身: 它的血液和鱟一樣,,是淡藍色的,。 它像蟳一樣能掘洞穴藏身,。 它也如蟳蠘,有強大再生能力,。斷腳折須者,,換了殼就肢螯齊全。 它像蝦蟹,,借換殼長大,。比如錦繡龍蝦,頭一年換10次,,之后每年一次,,直到成熟,成熟后大約每三年一次,。 別看它們逃生緩慢,換殼時卻手腳敏捷,。身首交接處一旦開裂,,噔噔兩個后縮動作就把身軀拖抽出來,不過一兩分鐘,,老盔甲棄于一旁,,披上了絲光繡袍。 它最怪異的是感覺器官分布,。牙齒在胃里,,味覺在腳尖,反應(yīng)中樞在喉嚨的上方,,聽覺則分布于腿上,。 龍蝦交配,過程如蟳蠘然,,也是以硬欺軟,。 不同的是它的育兒方式,雌蝦交配后不久就產(chǎn)卵,,卵粘附在腹部板狀游泳肢的剛毛上,。孵化出的稚蝦仍然附于母親腹部,生長,,發(fā)育,,越冬,到第二年春季長大才離去,。 這種養(yǎng)育方式,,在甲殼類里獨樹一幟,讓它的幼兒成活率很高,。 三 龍蝦在世界海域里有十幾種,,中國有八種,,福建盛產(chǎn)的是中國龍蝦、錦繡龍蝦和日本龍蝦,,都是好吃的品種,。 龍蝦也是日本人熟悉的海物,最早在日本東海岸伊勢灣大量捕到這種有兩條長須之物,,遂稱之為伊勢海老,。為與之比照,還專意在右側(cè)畫了對蝦和日本囊對蝦,、即中國人俗稱的斑節(jié)蝦,。(選自安藤廣重《龍蝦、對蝦和蝦》) 龍蝦,,尤其是大錦繡龍蝦,,通常是一蝦三吃:取肉做刺身,切段清蒸油淋,,頭殼和細腳熬粥,。那天上青聚會,就用日本料理與中國烹調(diào)的結(jié)合,,精致而上檔次,。 錦繡龍蝦刺身(李毅穎供圖) 龍蝦在廈門乃至中國餐桌,上演過一段極為精彩的身段翻轉(zhuǎn),。 在廈門蝦類中,,它的身價原來低賤,市場青睞的是紅蝦——長毛明對蝦,,肉殼比高,,肉質(zhì)又細膩鮮甜。青龍價格僅及紅蝦一半,,而彩電龍蝦的價格又是青龍的一半——誰吃得起五六斤一條的大龍蝦呢,? 百姓人家偶爾買一條,洗凈,,從后背剪開,,切段,上盤蒸熟后,,澆淋熟油,,消解它的生澀。漁民看它價賤,,在船上囫圇一煮,,剝了當(dāng)飯吃。 龍蝦船 九十年代后期,宴席崇尚奢華和視覺審美,,廈門菜進入了時尚化時代,。綺麗龍蝦在三幾年功夫,一個翻滾,,金雞獨立,、揚須展尾,成為高檔餐飲的標(biāo)桿,!莫說紅蝦,,一般石斑也只能禮讓。本港龍蝦,、彩電龍蝦,,一條相當(dāng)半桌酒飯錢的進口澳洲龍蝦,和日料龍蝦刺身船一起,,乘風(fēng)破浪于排檔到華宴的肉山酒海間,。 十年前,劇情開始逆轉(zhuǎn),,“點菜吃龍蝦”被列為“宴席三大傻”,,龍頭才有所低昂。 如果從飲食安全來看,,吃龍蝦——不一定是野生龍蝦哦,,不算太傻,。龍蝦一旦有恙,,就嗚呼哀哉,什么藥都沒作用,,抗生素殘留因此很少,。 如今在大眾化餐廳,最常見的一人份的對開“小青龍”,,要么是中國龍蝦,,要么是原產(chǎn)南美洲的眼斑龍蝦。后者喜歡集體生活,,海洋生物紀(jì)錄片里成千上萬“海底跳蚤”做浩浩蕩蕩的徒步行軍,,就是它。 幼年的龍蝦標(biāo)本印象于我太深刻了,,我經(jīng)常惋惜無人開發(fā)它做紀(jì)念品,,或如古人做龍蝦燈。 清代周亮公在《閩小記》,,記有一段龍蝦燈故事:“有空其肉為燈者,,貯火其中,電目血舌,朱鱗火鬣,,如洞庭君擘青天飛去時,。攜之江南,環(huán)觀撟舌,?!?/span> ——有人把龍蝦燈帶到江南,當(dāng)?shù)厝艘姷綗o不翹舌發(fā)呆:那燈火紅光熾烈,,宛如收到柳毅傳書的洞庭龍王,,救女心切,一身雷電烈焰,,飛天而去,。 過去元宵節(jié),我們鄰居也有孩子像古代寧德人那樣“以龍蝦為燈”,。如今不必“攜之江南”,,誰在泉州元宵夜提一盞出來,環(huán)觀者都會驚嘆不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