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挨著陽臺,,采光好。我在陽臺上種了許多花草,。晴天的燦爛光線穿過花草,,整個客廳蕩漾清幽之香。喜歡泡一杯紅茶,,窩在沙發(fā)里讀書,。 書房記 文/王俊 我的小舅公進(jìn)過私塾,會撥弄算盤,,寫得一手好字,。記憶中,小舅公喜歡用小楷書寫二十四節(jié)氣,。一個個蠅頭小字,,在濃墨中漸次洇開,仿佛蛩聲鳥鳴,,花開花落,,都在紙上“侯時而行”。每到年底,,他裁剪紅紙書寫對聯(lián)貼在書房的門楣上:一等人忠誠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門楣上的紅紙總是年年新舊更替,,對聯(lián)的內(nèi)容卻一成不變,。對聯(lián)出自清朝大學(xué)士紀(jì)曉嵐。有書可讀,,有田可耕,,這是人生的大好景象。小舅公寫了數(shù)十年的對聯(lián),,每個字都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了時間的包漿。 小舅公生在鄉(xiāng)村,,勞作的身影與土地融合為一體,。但他常以讀書人自居。讀書人自是離不開書房,。小舅公嗜書成癖,,被小舅婆戲稱“書癡”。只要閑下來,,他就鉆進(jìn)書房,,捧起一本書,搖頭晃腦地讀起來,。經(jīng)常是到了飯點,,小舅婆催了一遍又一遍,,他才不情愿地從書房里走出來。小舅公不過問村里的事,,也不和村人打成一片,,每天除了去菜園轉(zhuǎn)轉(zhuǎn)便是扎進(jìn)自已的書房。他的特立獨行,,使他看起來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一個迥異于村人的世界。小時候,,我對小舅公的書房充滿好奇,,老是疑心他是不是在房里藏了不可為外人所知的秘密?我們小孩就喜歡把寶貝藏在一個隱秘之處,。我沒進(jìn)過小舅公的書房,。有關(guān)他讀書的樣子,還是小舅婆形容給我聽的,。小舅公嫌我們小孩子毛手毛腳,,做事沒有輕重,從來不肯我們踏進(jìn)書房半步,。小孩的心思真奇妙,。大人越是不允許做的事,我們越是心心念念都記掛,。 有一天,,鄰村有戶人家娶媳婦,請小舅公去當(dāng)記禮薄的“先生”,。我瞧見小舅公走出院門,,連忙推開書房門,悄悄溜進(jìn)去,。小舅公的書房不大,,里面僅擺放一張簡陋的木桌和兩排書架。那些安然偃臥在書架上的殘舊古書,,經(jīng)過時間的淬煉,,頁面泛黃,全是歲月的悲欣交集,。我胡亂翻了幾下,,從書中彌散出一股淡淡的霉味,像是神婆施的巫術(shù),,蠱惑了我,。想來,這奇妙的氣息就是古人所言的書香吧,。在書架的底層,,我找到了一本《紅樓夢》,,封面破敗,露出粗糙的毛邊,。我一頁一頁地翻閱,,一些不期而遇的美麗句子,像從廣袤天庭傾瀉而下的光芒,,直射向我的肺腑。 《紅樓夢》敲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讓我領(lǐng)略到一個尤為生動和豐富的天地,。書房把滿世界的喧鬧和煙塵關(guān)在了門外,房間里靜得能聽見窗外梧桐花落地的聲音,。一種微醺的感覺形如方陣,,剎那間席卷了我。這是一種比在鄉(xiāng)野盡情撒野還要快樂的事情,,令人著迷,。之后,那個書房里特有氣息和安靜,,使我魂牽夢系了很多年,。 我得承認(rèn),正是從那時開始,,我對書房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小的書房,安放著讀書人的身心,,給予肉體與精神上的滋養(yǎng),。書房的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讓人與喧鬧的外界存在一段距離,。人與之朝夕相處,心息相通,。 次年,,我母親去了鎮(zhèn)里,給一家衛(wèi)生院燒飯,。母親由此結(jié)識了一些醫(yī)生,,也結(jié)識了醫(yī)生的家屬。其中有個蔡姓醫(yī)生的家屬和母親的關(guān)系最要好,。我們叫她李姨,。李姨家有三個男孩,個個都是金庸的資深擁躉,。一年暑假,,母親擔(dān)心長假漫漫我會閑得無聊,,便從李姨家借來《天龍八部》給我看。記得那天上午,,夏日的陽光像一尾魚兒在葡萄架上蹀躞,。 我走進(jìn)了金庸的江湖:段譽歪打正著,誤闖入一個山洞,,里面別有天地,,仔細(xì)打量,上面寫著“瑯?gòu)指5亍?。?dāng)“瑯?gòu)指5亍彼膫€字猝不及防地?fù)淙胛业难酆?,我突然愣怔住了。瑯?gòu)指5?,令人驚艷叫絕,。命名者想出如此美名,該是怎樣的得意,?瑯?gòu)指5匾膊恢獮嚤M多少旖旎,?氤氳多少香氣和空靈?“瑯?gòu)帧钡辣M了其間的美妙,。在瑯?gòu)指5刂凶x書,,實在是一件高雅而愜意的事。時光簌簌地流淌,,隱約就有了遠(yuǎn)意,。高二時,讀到元代伊士珍的《瑯?gòu)钟洝罚骸叭A心樂之,,欲賃住數(shù)十日,,其人笑曰:'君癡矣。此豈可賃地耶,?’即命小童送出,,華問地名,對曰:'瑯?gòu)指5匾病?。讀罷,,我方明白,“瑯?gòu)指5亍辈⒎墙鹩苟抛?。伊士珍仿佛和陶淵明暗通款曲,,“瑯?gòu)指5亍迸c“世外桃源”如出一轍。 人之于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在《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的序言里曰:“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濒~和熊掌,自古不可兼得,。那就借助想象,,將自已安放于翩然驚鴻的夢境里?!艾?gòu)指5亍辟浻栉覀円粋€美好的想象場景,。在無法企及的世界里,許多虛幻的,,向往的事物,,穿越時間和空間,被賦予了無比深邃的氣象,。生命的意義和快樂,,仿佛都寓于那看不見摸不到的臆想中了,。 “瑯?gòu)指5亍笨倸w是一個美麗的夢境而已,。說白了,經(jīng)濟(jì)基礎(chǔ)決定一切,。面對現(xiàn)實,,我只想要一個書房。就像臺灣歌手潘美辰演唱的《我想要一個家》所描述的那樣: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從參加工作到結(jié)婚生子,,此念頭有如離離原上的野草,不管牛羊啃噬,,還是鐮刀刈割,,它都在生長的那塊土地上,千方百計地活下來,。 然而,,時至今日,我依然沒有書房,。我的住房小,,無法騰出多余的房間做書房。后來,,我把客廳的一隅辟出來,,安置電腦桌,又從網(wǎng)上淘了兩個鐵藝書架,,陳放一些舊書,。客廳靠近樓梯,。一睜開眼,,人來人往的腳步聲,,孩子爬樓梯的嬉鬧聲,有如爆的黃豆,,此起彼伏地擠進(jìn)我家的客廳,。夜色低垂,小區(qū)的老太太準(zhǔn)時提著收錄機(jī)在樓下跳廣場舞,。墻壁不隔音,。鄰居家打個噴嚏,我可以根據(jù)噴嚏的腔調(diào),,分辨出是感冒還是辣椒嗆出來的,。起先,我被這些外界的聲音所困擾,,但久而久之,,竟慢慢習(xí)慣了這種狀態(tài)。 當(dāng)閱讀日漸成為俗世生活的日常,,我的另一個癖好顯出端倪——走進(jìn)書店,,挪不動腳。非得把袋子里的錢換成一本本書,,我才心滿意足地回家,。我始終相信一本書與讀者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緣分。愛上一本書,,其實就像愛一個人一樣微妙,。在交會的因緣里,點亮彼此蒙塵的生命,,引導(dǎo)著走向美好,。鐵藝書架上的書,有一部分是我在少女時期買來的,,它們陪我度過了一段青蔥的歲月,,又被作為嫁妝跟我走到現(xiàn)在,。那時,,縣城有一家誠章書屋,。書店老板鄭誠章是臺灣僑胞,專門經(jīng)營臺灣,、香港等暢銷作家的書,,還有外國文學(xué)。席慕蓉的《七里香》和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都是在他家書店買來的,。我初讀席慕蓉的詩歌,,覺得是嗅著一路的芬芳讀下去。 《七里香》是我收藏的第一本書。這本詩集我不知翻了多少遍,,有一些詩歌潛伏在我的身體里,,只須輕輕召喚一聲,它們便呼應(yīng)著,,向我涌來:“而滄桑了二十年后/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微風(fēng)拂過時/便化作滿院的郁香,。”買下《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本書時,,恰巧遠(yuǎn)在浙江的表哥學(xué)篆刻,,送我一方印章。書的扉頁上有紅色小篆的“曼青藏書”印記,。曼青是我的小名,。可惜,,那方印章在我數(shù)次搬家時不慎丟失,。 《千江有水千江月》成了我舊書里的稀罕之物。家里的經(jīng)濟(jì)寬裕了,,買書的興致泛濫成災(zāi),。卡夫卡,、杜拉斯,、麥克勞德,、馬爾克斯,,還有桐城三祖和李漁,成為我家客廳的嘉賓,。他們一點也不挑剔我家簡陋,,薈聚一堂,彼此敬愛,。有一年冬天到北京參加某個活動,,遇見梁曉聲老師。我們一起吃過晚飯,,坐在酒店的茶廳里喝茶,。茶廳開著暖氣,梁曉聲老師摘下頭上的帽子,,笑著問我,,讀過蒙田和叔本華的隨筆沒有?我不好意思地?fù)u了搖頭,。梁曉聲老師又說,,你不妨讀一讀。說著,他羅列了一些自已的讀書心得,?;顒咏Y(jié)束,我去向梁曉聲老師道別,,他突然說,,我覺得你應(yīng)該讀讀。梁曉聲老師是我所敬重的作家之一,,我在讀書時期,,就讀了他的好多小說。他極力推薦的書,,我當(dāng)然要讀,。一讀之下,如醍醐灌頂,。我一邊讀,,一邊抄筆記。常常讀著讀著,,卻找不到筆記本,。我就在書上涂涂寫寫。 前年中秋在修水,,黑陶兄向我推薦布羅茨基的《水印》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這幾本書被我分外珍惜,我把它們放在書架最醒目的位置,。什么時候想翻翻,,隨時可以拿到。我的書越來越多,,沙發(fā),、茶幾、凳子上,,能放書的地方,,都被堆得滿滿的。有一天,,我趁外子不在家,,給了三輪車車夫三十元錢,讓他搬走客廳的電視機(jī),。我索性買下一個大的木頭書柜,,就擱置在原先放電視柜的地方。一個朋友對我說,,書是買不完的,。你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電子書,。我依言讀了兩三回電子書,最終還是放棄,。讀電子書,,無法像讀紙質(zhì)書一樣,隨意涂抹寫批注,。而且紙質(zhì)書散發(fā)的氣息,,能喚醒我身體一些沉眠的部分,使我有探索幽深的欲望,,試圖去洞察作者內(nèi)心的憂傷,、疼痛、深情和欣喜,。由肌膚去感知書頁的溫度,,我似乎接近了那些美好的靈魂,重新去打量周遭的世界,。 客廳挨著陽臺,,采光好。我在陽臺上種了許多花草,。晴天的燦爛光線穿過花草,,整個客廳蕩漾清幽之香。喜歡泡一杯紅茶,,窩在沙發(fā)里讀書,。讀什么書,全憑心情,,無跡可尋,。每次讀書,總是盡量放慢速度閱讀,,生怕讀得太快,,書中美好的事物有如我們倉促的青春,,逝去即不復(fù)返,。每每讀完后,要發(fā)半天呆,。許多鮮活的生命,,似乎離我很近,卻又那么遙遠(yuǎn),,就像莫迪亞若的《夜的草》描寫那樣:“可我不是在做夢呀,。有時候,不經(jīng)意間,,我聽見自已在大街上說這句話,,可聲音卻像是從別人的嘴里發(fā)出來的。有些失真的聲音。一些名字重又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一些面孔,,一些細(xì)節(jié)……”到了晚上,那些活躍在腦海里的想法和文字,,仿若一匹匹野馬,,等著我去馴服,給它們套上馬嚼子,。 在書寫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清晰的自已。忽然困倦,,就倒在沙發(fā)上打個盹,。若是在夢里偶得幾個好句子,醒來便又打開電腦,,坐在書桌邊記錄下來,。年輕時羨慕李漁筆下的書房,但人近中年,,明確知道自已要想的是什么,。我逐漸領(lǐng)會到書房的真正意義。古人選擇住房講究風(fēng)水寶地,。絕佳居所,,人在其中可以采到自已想要的氣,從而迸發(fā)出熱愛生活的激情,,努力朝前走去,。書房亦當(dāng)如此。 書滿為患,。顧不上閱讀的書便束之高閣,,落滿灰塵。果然,,“書非借不能讀也”,。書不被閱讀,也就失去自身的價值,。難怪張愛玲不喜存書,,要么送人,要么舍棄,。曾經(jīng)有一檔節(jié)目介紹汪涵的書房,。三面墻壁上站立大書柜,整整齊齊碼著各類書籍,。室內(nèi)的裝修處處透著奢華,。當(dāng)看到書房里擱著一架取書用的樓梯,,我不禁莞爾。要是找一本想看的書,,那還不得找人扶樓梯,?我覺得那像是藏書,和閱讀無關(guān),。書房不該只是空間,,理應(yīng)和閱讀一樣,沾染生活氣息,,而不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廟宇,,被人們供奉。我的一個女友,,在讀書上很講究,。先沐浴,換上干凈衣衫,,再在書房里添香熏一遍,,然后燒爐火煮茶。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讀書,,就我而言,,過于繁瑣。讀書的心境是造出來了,,可時間不知不覺都流逝了,。 人生貴在適宜爾,古人比我們通透,。譬如愛讀書的顧炎武,,出一趟遠(yuǎn)門,必“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天地作書房,,手執(zhí)一卷書,或立于古樹之下,,或倚于溪流之畔,,四周闃然無喧擾。一人一書,,在大自然中,,綿延出一片亮光,熠熠生輝,。 本文原刊于《安徽文學(xué)》202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