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簡介(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詩人,、文學(xué)家、社會活動家,、哲學(xué)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xué),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xué)活動,。1884至1911年擔(dān)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chuàng)辦國際大學(xué)。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tǒng)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詩歌原文》 一 你使我的生命得到升華,,這在你看來是一種歡樂,。這脆薄的杯兒,,你不斷地把它倒空,,又不斷地用新生命來充填其中。 一枝小小的葦?shù)?,你攜帶著它翻山越嶺,,從笛管里吹出永不重復(fù)的樂曲。 你雙手的不朽的按撫,,使我的一顆小小的心,,消融在無邊快樂之中,發(fā)出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詞調(diào),。 你的無窮的賜予如此偏執(zhí)地傾入我小小的手里,。時間早已流逝,你還在傾注,,而我的手里亦總余有空間待充滿,。 二 當(dāng)你命令我歌唱的時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為驕傲而爆裂;我抬頭望著你的臉,,無法抑止的眼淚涌上我的眼眶,。 我生命中所有的困惑與不安融化成一片甜美而溫柔的諧音——我的贊頌如同一只歡樂的鳥,振翼飛越海洋,。 我明白你喜歡我的歌唱,。我知道僅僅因為我是一個歌者,才有可能來到你的面前,。 我伸展我歌曲的翅羽,,觸到了你的雙腳,那是我從來不敢奢想觸到的,。 在歌唱中沉沉眩暈,,我忘乎所以,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卻稱你為朋友,。 二十九 那個被我用我的名字圈禁起來的人,在監(jiān)牢中哭泣。我每天不停地筑著圍墻;當(dāng)這道圍墻筑到與天齊高的時候,,我的真我便已埋葬于高墻的黑影中,。 我以這道高墻自豪,我用沙土涂抹它,,唯恐在這名字上還留著一絲縫隙: 我用盡了心思,,真我卻已消失于我視線之外。 三十 我獨自去赴約會,。是誰在黑暗中跟著我呢? 我企圖逃避,,但是我逃不掉。 他大步流星地走過,,使地上塵土飛揚;我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里,,都摻雜著他的呼叫。 他就是我的小我,,我的主,,他不懂羞恥;但和他一同到你門前,我卻感到羞愧難當(dāng),。 五十六 因為你的快樂是這樣地盈滿了我的心,,因為你曾這樣地遷就我。啊,,你這天主,,假如我不曾存在,你還愛誰呢? 你懇請我與你共享這一切財富,。在我心里你的歡樂不住地遨翔,。在我短暫生命中你的意志永遠照耀。 因此,,你這萬王之王精心雕飾來贏取我的心,。因此你的愛潛移默化了你情人的愛。在那里,,你又以我倆完全合一的形象顯現(xiàn),。 六十 孩子們在無邊的世界的海濱一起玩鬧。頭上是無垠的靜止的天空,,不安的海波奔騰著,,喧鬧著。在無邊的世界的海濱,,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聚會,。 他們蓋著沙子的房屋,做著貝殼的游戲,。他們把枯葉編成小船,,微笑著看著它們飄向海的遠方,。孩子在世界的海濱做著游戲。 他們不會游泳,,他們也不會撒網(wǎng),。尋找珠寶的人潛水尋珠,商人們?yōu)樯嫸氜D(zhuǎn),,孩子們收集了石子卻又丟棄了它們,。他們不搜求海底的珍珠,他們也不會撒網(wǎng),。 大海涌起了歡笑,,海岸上閃爍著蒼白的微笑。散發(fā)著危險氣息的波濤,,像一個母親在搖著嬰兒的搖籃,,對孩子們哼著無聊的歌謠。大海在同孩子們游戲,,海岸上閃爍著蒼白的微笑,。 孩子們在無邊的世界的海濱一起玩鬧,。風(fēng)暴在無邊的天空中暢游,,船只在凌亂的海上破碎支離,死亡在猖狂蔓延,,孩子們卻在游戲,。在無垠的世界的海濱,孩子們快樂地,、莊重地聚會著,。 六十七 你像天空,你還像窩巢,。 啊,,漂亮的你,處于窩巢中,,就是你的愛,,用顏色、聲音與香氣來抱住靈魂,。 在那里,,清晨走過來了,右手提著金筐,,里面裝著美麗的花環(huán),,靜靜地替大地加上皇冠。 在那里,,黃昏走過來了,,跳過無人畜牧的荒叢,,走過車馬絕跡的小道,在她的金瓶里裝著安靜的西方海洋上和平的涼飆,。 然而在那里,,純白的光輝占據(jù)著伸展著的、為靈魂翱翔的,、無邊無垠的天空,。在那里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形狀和顏色,,而且永遠,、永遠無有言說。 九十五 當(dāng)我剛跨過這一生的門檻的時候,,我并沒有發(fā)覺有什么異樣,。 是什么力量使我在這無邊無際的幽暗之中開放,像一朵花蕊,,午夜時分在森林里開花! 光明使我早起,,我立時覺得世界里我是一個熟人,那不可思議,、不可名狀的東西,,已以我母親的形象,把我抱在懷里,。 同樣的,,在死亡里,這同一的不可知者又以我熟識的面孔出現(xiàn),。我愛生命,,我知道我也一樣地愛死亡。 當(dāng)母親從嬰兒口中拿開她的右乳的時候,,他就啼哭,,一聲接一聲,但他立刻又從左乳得到了一點欣慰,。 一百零三 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我的主,讓我所有的感知都呈現(xiàn)在你的腳下,,接觸這個冥冥世界,。 像七月潮濕而厚重的烏云,帶著未落的雨點向你壓下來,,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讓我的整個心靈在你的門前拜伏。 讓我所有的詩歌,,在不同的調(diào)子的伴奏下,,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匯成為一股洪流,傾注入沉靜,、寂寞的大海,。 像一群離家返鄉(xiāng)的鶴鳥,日夜飛向它們的山巢,,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讓我全部的生命,讓我一生的所有啟程回到它永久的故鄉(xiāng),。 (冰心 譯) 【賞析】 在印度文學(xué)的世界里,,泰戈爾的詩歌絢美而耀眼,而他的《吉檀迦利》更是讓全世界稱嘆,。1912年,,泰戈爾把原用孟加拉語創(chuàng)作的《吉檀迦利》翻譯成英文散文詩并在英國出版,立刻引起文壇震動,,詩人葉芝在該詩英文初版序中表達了自己的贊嘆與心悅誠服:“泰戈爾的這些詩歌的散文譯本使我心潮起伏,,多年來還沒有什么作品這樣打動過我……這些抒情詩——以其思想展示了一個我平生夢想已久的世界,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藝術(shù)作品,,然而又顯得極像是普通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燈心草一般。一個詩和宗教同為一體的傳統(tǒng),,一個世紀(jì)又一個世紀(jì)地傳了下來,,從有學(xué)問和沒有學(xué)問的人們那兒采集了比喻和情緒,把學(xué)者和貴人的思想,,重新帶給群眾?!比鸬湓娙送郀柤{·馮·海登斯塔姆曾向瑞典科學(xué)院大力推薦《吉檀迦利》:“我讀了這些詩歌,,深受感動。我不記得,,過去二十年我是否讀過如此優(yōu)美的抒情詩歌,,我從中真不知道得到了多么久遠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飲著一股清涼而新鮮的泉水,。在它們的每一思想和感情所顯示的熾熱和愛的純潔性中,,心靈的清澈,風(fēng)格的優(yōu)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的、深刻的罕見的精神美,。他的作品沒有爭執(zhí),、尖銳的東西,,沒有偽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時候詩人能夠擁有這品質(zhì),,那么他就有權(quán)得到諾貝爾獎金。他就是詩人泰戈爾,?!?泰戈爾于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 《吉檀迦利》由103首詩歌組成,,是泰戈爾在他50歲那年從自己的詩集《柰維德雅》,、《克雅》、《吉檀迦利》及從1908年起散見于各報紙雜志上他的詩歌里面精選出來的,。這本詩集最初發(fā)表于1910年,,是泰戈爾哲理詩的代表作?!都村壤分械脑姼枧帕惺窃娙私承莫氝\的結(jié)果,,是有章可循的。詩集的結(jié)構(gòu)猶如一部交響樂,。第1至第7首是序曲,,唱出了詩人作歌的緣由,即聽從神的命令,,以“永新的旋律”,、“優(yōu)美的和聲”唱出生命,從而實現(xiàn)自己與神合一的愿望,。第8至第35首是第一樂章,,主題是對神的思念。第36至第56首為第二樂章,,主題是與神的會見,。第57至第85首是第三樂章,主題是歡樂頌,。第86至第100首是第四樂章,,主題是死亡頌。這四個樂章圍繞著梵我如一的主旋律表現(xiàn)出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復(fù)雜思想感情,。最后三首則是尾聲,概括了詩集的內(nèi)容和意義,。 “吉檀迦利”是獻詩的意思,,這是獻給詩人心中的梵(神)的詩。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是獻給那給予他肉體,、光明和詩才之神,。季羨林先生曾指出:“盡管泰戈爾也受到西方哲學(xué)思潮的影響,但他的思想的基調(diào),,還是印度古代從《梨俱吠陀》一直到奧義書和吠檀多的類似的泛神論的思想,。這種思想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梵’是宇宙萬有的統(tǒng)一體,世界的本質(zhì),。人與'梵’也是統(tǒng)一體,。'我’是'梵’的異名,'梵’是最高之'我’,,人的實質(zhì)同自然實質(zhì)沒有差別,,兩者都是世界本質(zhì)'梵’的一個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關(guān)聯(lián),。”在《吉檀迦利》中,,神無所不在,,以不同的形式顯現(xiàn),可遇而不可求(這正是印度宗教中梵神的形象),。當(dāng)人實現(xiàn)了“梵我合一”,,“以我倆完全合一的形象顯現(xiàn)”(第56首)時,詩人心中充溢著光明與歡樂,。在神的國度里,,“在那里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形狀和顏色,,而且永遠,、永遠無有言說”(第67首)。在對宗教哲理的思索中,,詩人領(lǐng)悟著“有限”與“無限”、“生”與“死”的真諦,,“我熱愛生命,,我知道我也一樣地愛死亡”(第95首)?!? 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頌神詩。從字里行間,,我們看見天真無邪的兒童在海邊追逐嬉笑,,看見挑燈頂罐,、裙帶飄飄的印度少女在田間行走,聽到在園中,、渡口吹著蘆笛的印度工人向人們輕聲訴說……在《吉檀迦利》里,,“神”與“真我”、“真理”是同義詞(見第29首),。只有打破“名”的牢墻,,才能回歸“真我”;只有擺脫“小我”(見第30首),才能洞見真理,?!罢嫖摇比缤陌慵儍簦挥斜3诌@種純凈,,生命才能擺脫死亡的威脅而獲永恒(見第60首),。 在《吉檀迦利》里,有清新絢麗,、變幻多姿的自然景觀,,有對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記錄著對現(xiàn)實生命的體驗以及人世的歡樂與悲哀,。詩人既具圣徒的虔誠高潔,,更不乏凡人的親情愛心。而這一切既是詩人廣博而細致,、豐富而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的表露,,又處處展現(xiàn)著詩歌美的極致。我們也可以深切地體會到詩人是何等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那些愛好和平的人民,。 (史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