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細菌性痢疾是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夏秋季節(jié)。痢疾桿菌隨著病人及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體外,,通過蒼蠅,、手、水,、食物,、食具、用具等由口腔進入人體,,經過1~7天的潛伏期而發(fā)病,。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主要癥狀是發(fā)燒,、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大便中有粘液膿血。 中醫(yī)治療宜忌 急性細菌性痢疾屬于祖國醫(yī)學的“濕熱痢”,、”疫毒痢”范疇,。中醫(yī)認為多由飲食不潔,損傷腸胃所致,。其治療,,宜清熱祛濕。 處方舉例:葛根30克,,黃芩30克,,黃連10克,木香10克,,丹皮15克,,自芍30克,苦參30克,。水煎服,。 中醫(yī)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在一般情況下,,忌用干姜,、附片等燥熱藥及訶子、石榴皮,、赤石脂等收澀藥,。 預防,、攝生,、飲食宜忌 一、宜喝濃茶 茶葉中有豐富的鞣酸,,據(jù)實驗研究證實,,鞣酸能破壞細菌的蛋白質。赤痢菌等致病菌在茶葉中浸泡數(shù)分鐘后就失去活力,。茶葉有抗菌收斂止瀉的作用,。因此,痢疾患者宜喝濃茶,,可用茶葉10克,,加水濃煎服用,1日3次,。療效顯著,。 二,、宜吃馬齒莧 馬齒莧能治痢疾,幾乎是家喻戶曉,。用馬齒莧(鮮品)100克,,冷開水反復沖洗干凈,切碎,,加白糖20克,、大蒜泥20克,和勻,,一次服下,,1日服2次。 三,、宜吃大蒜 大蒜有較強的殺菌止瀉作用,,治療急性菌痢有較好療效。但食用劑量大則引起腹痛,,因此,,可將大蒜適量搗成泥,加白糖,,兌開水服,,頻頻飲用,既可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又能起治療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