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dun)武漢有多少個地方叫墩?沒有一個確切數(shù)字,,但是確實很多,,據(jù)說接近有200個。有的道路以墩命名,,比如銀墩路,,金墩街,天門墩路,。也有的街道,、社區(qū)以墩命名,比如王家墩、易家墩,、唐家墩,、汪家墩。還有雙墩,、八古墩,。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武漢三鎮(zhèn)以墩命名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漢口特別多,,這是為什么呢?這要從漢口的歷史說起,。 漢口,,是武漢三鎮(zhèn)最為年輕的。我們知道“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隋朝就有了漢陽縣,,在明代成化以前漢陽的確在漢水之北,是名副其實的“漢陽”,。而明代成化年間漢水改道,,漢陽實際上成了“漢陰”。 明代武漢周邊地圖 漢口原是漢陽府下漢陽縣屬地,,是漢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這片沼澤發(fā)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廣東佛山并稱四大名鎮(zhèn)之盛譽的漢口,,當時城區(qū)主要集中在硚口漢正街,、集家嘴一帶。 19世紀末的漢口 武漢人都知道漢口二環(huán)外的后湖地區(qū)以前是湖,,其實漢口最早絕大多數(shù)區(qū)域都被后湖覆蓋,。1635年(明崇禎八年)漢陽府通判袁倡為在漢口城后面修一條大堤,以防后湖水泛濫。大堤上起橋口,,下至堤口(一元路),,全長約11里。舊稱袁公堤,,就是現(xiàn)在的長堤街,。 漢口三次筑堤擴容 漢水堤外各支流、汊口之間形成淺的漫灘,,高于水面的位置就叫“墩”,,“墩”之間有河淌相連,雖然不寬,,但是四季不干涸,,俗稱“十八淌子'’,后來主河道拓寬修整,,最終形成了黃孝河,。漢口從六渡橋,可以坐船到黃陂和孝感,,所以俗稱“黃孝河”,。 漢口筑堡后城區(qū)范圍 清末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軍侵擾武漢,。清朝當局為了軍事需要,,在袁公堤外再筑一道防御城堡。筑堡在今中山大道一線上展開,,堡外挖深溝,,堡內(nèi)培堅土。為通出人開辟8個堡門,,自西至東為:玉帶門,、便門、居仁門,、由義門,、循禮門、大智門,、通濟門,、便門,。 20年代循禮門車站 直到光緒31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同樣為治理水患,,建設(shè)了張公堤,,漢口才形成了今日的雛形。張公堤也是武漢目前北三環(huán)的基礎(chǔ),,三環(huán)內(nèi)的后湖湖水逐漸消失,,成為城市。后湖湖面也從最早的長堤街一線,,一步步后退到了郊區(qū)黃陂,。 如今的后湖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漢口從誕生之日就地勢低洼,。一到長江流域的汛期,,漢江和后湖等湖泊水位激增,漢口就會變成一片汪洋,。早期的漢口老百姓,,只能選擇個別地勢較高的墩子上修建房舍,形成了一戶戶孤立的水上人家,。 早期的漢口城區(qū) 在此基礎(chǔ)上,,人們在各自的住地筑堤填土,形成圍垸,,不斷擴大面積形成人口相對集中的墩。經(jīng)過百年發(fā)展,,漢口市民不斷修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一個個本來孤立的墩逐漸相連成村、成鎮(zhèn),,最終建設(shè)出了如今的漢口,。 30年代漢口城區(qū)洪澇 各種墩命名的來源武漢“墩”的命名具有特殊的歷史,、地理和人文色彩。易家墩,、唐家墩,、汪家墩、韓家墩,、金家墩,、賀家墩等主要來源于居民的姓氏,這一類墩的地名也最多,。某家墩在武漢來說,,就相當于北方的唐家村,易家屯,,金家莊,,韓家?guī)X之類,是以某個姓氏家族為主聚集生活形成村落的意思,。比如漢口江漢區(qū)有一個唐家墩街道,,街道里有唐家墩路,還有6號線唐家墩地鐵站,,非常有地標指示作用,。 唐家墩 當年一個個比村子還小的墩,如今不少名氣已經(jīng)變得很大,。比如漢口的王家墩已經(jīng)成為武漢的商務區(qū)cbd,,武昌徐東的汪家墩也成為了商業(yè)繁華之地,地鐵站也紛紛以此命名,。 建設(shè)中的王家墩 還有一些地方是以移民到武漢居民的遷入地(籍貫)而命名,,如天門墩代表這一代的居民大多是天門來武漢聚集生活在一起、鄂城墩代表該墩的人多來自鄂州,。 天門墩 還有一個獨特的地名叫做雙墩,,位于硚口區(qū),估計是兩個墩并排在一起而得名的,。究竟是哪兩個墩,,不得而知,。 雙墩 還有一些以自然或者人文特點命名的墩,比如草鞋墩,,鑰匙墩,,黃花墩,八古墩,。除了武漢,,湖北各地也有很多地名“因水而生,以墩命名”,,比如浠水鄧家墩,,團風梅家墩,洪湖萬家墩,,孝感鄔家墩,,安陸包家墩等等,雖然來源相似,,但是這些散落的以墩命名的村落都沒有武漢城區(qū)這么集中,。 武漢的墩最早作為地理現(xiàn)象如今不再存在,但是以墩命名的地名不少保存了下來,,讓我們可以回顧武漢尤其是漢口居民百年來防水,、治水、建設(shè)家園的辛勤歷史,,也是漢口發(fā)展的歷史寫照,。(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