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歷史文化遺跡遍布全城,,除了前文提到的古羅馬廣場,,威尼斯廣場以外,看點(diǎn)比較集中的還有納沃納廣場,,羅通達(dá)廣場(萬神殿),,人民廣場,,西班牙廣場, 巴貝里尼廣場 Piazza Barberini,共和廣場,,當(dāng)然還有圣彼得廣場,。 自從公元590年教宗國梵蒂岡建立后,羅馬一直是西方宗教中心,。今天羅馬一共有大小教堂上百座,。如果要排座次的話,首要的應(yīng)該是四座特級宗座圣殿: 圣彼得大教堂, 圣喬瓦尼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城外圣保羅大殿 Basilica di San Paolo, 圣母瑪利亞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從市中心特米尼車站,,乘地鐵A線,,向Anagnina方向,乘三站,,在圣喬萬尼站下車,。下車后往北走約二百米,過了一段老城墻就到圣喬瓦尼大教堂,。教堂建于公元318年,,是四座圣殿中最古老的一座, 也是羅馬第一座基督教堂。在圣彼得大教堂建成前,, 這里是天主教中心,,教皇加冕的地方。時至今日它仍是教皇的座堂 (home church),,也因此擁有最高的地位,。天主教廷稱之為“所有教堂之母“,Omnium ecclesiarum mater,。 該教堂所在地原叫拉特蘭,,是羅馬帝國時代一個大家族的財產(chǎn)。在康斯坦丁大帝娶該家族的法烏斯塔為第二任妻子時,,這片土地連同拉特蘭宮成了法烏斯塔的嫁妝,。后來,法烏斯塔將所有這些贈送給教皇梅爾基亞德,,并在拉特蘭宮旁建了圣喬瓦尼大教堂,,為教皇提供駐地。 大殿的色調(diào)以金黃色為主,,被稱作金宮,。 中廳的地面是馬賽克的拼圖裝飾,兩邊的壁龕中是貝爾尼尼的弟子們雕刻的十二使徒全身像,,每尊高4.6米,,非常有氣勢。 圣雅戈. 撒迪厄斯 St. Jude Thaddeaus by Ottoni;圣巴托羅繆 St. Bartholomew by Le Gros,。 圣馬修斯 St. Matthew by Rusconi,;圣大雅各伯 St. James the Greater by Rusconi。 圣約翰 St. John by Rusconi,; 圣菲利浦 St. Philip by Mazzuoli,。 St. Andrew by Rusconi - 圣安德魯;St. Thomas by Le Gros - 圣湯姆斯 St. James the Lesser by de’ Rossi - 圣小雅各伯, Pope St. Peter by Monnot - 教宗圣彼得,。 St.Paul by Monnot - 圣保羅,。位于側(cè)殿一端的管風(fēng)琴設(shè)計制作于1598年,金藍(lán)相間的框架是巴洛克風(fēng)格,,有一對所羅門風(fēng)格的立柱支撐,。框架上雕有許多金色天使,。風(fēng)琴據(jù)說是羅馬最大最老的,,安放在大理石門楣上,由一對帶螺旋紋,,科林斯式風(fēng)格門柱支撐。大理石是稀有珍貴的古典金麻石,,產(chǎn)自突尼斯,,三世紀(jì)就已絕產(chǎn)了。立柱兩側(cè)的裝飾屏是銅綠色背景的音樂主題,。兩邊的壁龕里是兩尊圣經(jīng)里的樂者,, 左邊是大衛(wèi)王演奏豎琴,右邊是希西家(赫齊卡亞)王演奏手提風(fēng)琴,。大門框上方有個三角形的,,教宗克萊蒙的盾形紋章。 半圓拱側(cè)殿 Apse,。墻上的馬賽克圖完成于九世紀(jì),。 側(cè)殿盡頭的小禮拜堂有八根柱子架起一個楣框。里面的柱子撐起個三角形,,中間是個白色大理石,,帶翅膀的普托(男小天使)頭像。放著圣體的壁龕是個有拱頂?shù)陌私堑?,鑲嵌有五彩寶石和小小的圣人像,。在楣框上是個鍍金的《最后的晚餐》浮雕,浮雕有個框架,,兩個鍍金的天使托舉著框架,。 主祭壇有個貴金屬做的華蓋。在向中殿這面,有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形像,。祭壇上方天花板有浮雕,,耶穌的左右有圣彼得和圣保羅的頭像,據(jù)說后面還分別裝有他們的頭骨,。 祭壇下是懺悔室和洗禮者圣約翰的雕像,。 走出大教堂,東側(cè)馬路對面有幢房子,,里面有耶蘇受難前走過的28級臺階,。許多虔誠的朝圣者以跪代步登上一段28級用木頭保護(hù)著的臺階,這就是著名的“圣階”,。這 28 級臺階是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安排從耶路撒冷運(yùn)回羅馬的,。回到市中心特米尼車站,向南約700米,,馬杰奧爾圣母瑪麗亞大教堂 Basilica of Santa Maria Maggiore ,,世界上第一個以圣母命名的教堂,5世紀(jì)建造,,以后歷盡多次改建,。是天主教的四座特級宗座圣殿之一。 教堂主殿長90米,,兩邊36根大理石柱和4根花崗巖石柱,。鎏金天花板修建于15世紀(jì),所用的黃金來自于美洲, 據(jù)說是哥倫布帶來的,。祭壇下有一座伯利恒地下室,,安放著銀制的圣嬰搖籃和金制馬槽。盒子里是圣搖籃的一片木頭,。耶穌基督誕生在一個馬槽中,,這片木頭據(jù)說就是那個馬槽上的。 教皇五世雕像,,梵蒂岡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教皇(31年),,仰望圣嬰搖籃。 著名的文藝復(fù)興藝術(shù)大師貝尼尼的陵墓就在上面?zhèn)壤冗吷弦惶幉黄鹧鄣牡厣希ㄏ聢D),。 說到意大利文藝復(fù)興藝術(shù),,大多數(shù)人首先想到的是達(dá)·芬奇、米開朗其羅,、拉斐爾等,。其實(shí)貝尼尼也毫不遜色。他的作品遍布羅馬城,,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前廣場柱廊,,那沃納廣場的《四河噴泉》,,西班牙廣場的《破船》,巴貝里尼廣場的《特里同噴泉》,,還有波格賽美術(shù)館內(nèi)的組雕《阿波羅和達(dá)芙妮》和《大衛(wèi)》,。 洗禮堂, 全知之眼, 天使圍繞著全知之眼。埋葬教皇保羅五世的保利那小禮拜堂, 平時不開放,,只供教宗使用,。 特米尼車站向西北約500米,今天的共和廣場,,曾經(jīng)是古羅馬城的戴克里先浴場,。戴克里先時期公元298年開始興建,公元306年建成,,占地12公頃,,是古羅馬最大的浴場。1563年由米開朗基羅設(shè)計,,改建成了天使與殉教者圣母大教堂,。教堂入口建在浴場的殘?jiān)珨啾谏稀>拖褚獯罄渌芏嘟烫?,外面不起眼,,里面卻恢弘壯觀。教堂長90.8米,、寬27米,、高28米。大教堂為意大利王國時期(1870年-1946年)正式的國家教堂,,國葬在此舉行。 巴貝里尼廣場向東不遠(yuǎn)有個小廣場Piazza di S. Bernardo,。廣場東北角有個小教堂,,外面是摩西噴泉,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街對面是勝利之后圣母教堂,,里面有貝尼尼的名作《圣特蕾莎的沉迷》。 特蕾莎是16世紀(jì)西班牙的一個修女,,少年時患了癲癇,,就潛心修煉,并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覺記述下來,,17世紀(jì)被封為圣女,。 她在自傳中描述了在幻覺中見到上帝的情景: “小天使用箭頭上燃著小火金箭刺穿我的心和腑臟。當(dāng)箭抽出時,,我感到全身心都隨之而出,,燃燒著對上帝的愛,。劇痛使我呻吟,但又是那么甜蜜,,我多么希望這種感覺延續(xù)不斷,,我的靈魂此刻只屬于上帝。這種疼痛不是肉體的,,是精神的,,但肉體也有感受?!?/span> 羅馬朝圣之旅必到之地當(dāng)然是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總面積2.2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高45.4米,,長約211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保羅墓地上修建的,。羅馬式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風(fēng)格。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岡的一部分,,由梵蒂岡衛(wèi)隊(duì)擔(dān)任警衛(wèi),。衛(wèi)隊(duì)由100名瑞士籍羅馬天主教信徒組成。 十字架形的殿堂交叉點(diǎn)處是教堂的中心,,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貝尼尼設(shè)計的金碧輝煌的華蓋,,華蓋的上方是教堂頂部的圓穹,,直徑42米,離地面120米,,圓穹的周圍和殿堂頂部布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陽光從圓穹照進(jìn)殿堂,給肅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那圓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門。祭壇后方上部是貝爾尼尼創(chuàng)作的中心為鴿子的彩色玻璃天窗. 貝尼尼的30米高的青銅華蓋用了二十萬磅青銅,,取自于萬神殿拱穹,。后面的榮耀光環(huán)是對設(shè)計者的一大挑戰(zhàn),讓貝尼尼頭痛:如何解決后墻原有的窗,?貝尼尼最終選擇把窗結(jié)合進(jìn)構(gòu)圖,。他在原有窗前加了彩色玻璃窗,云彩圍繞著窗,,光芒四射,。窗玻璃是用的是珍貴的波西米亞玻璃,,分成十二格,代表耶穌的十二門徒,。窗中央是一只鴿子,。窗四周的云間是一群大小天使。天使,,云彩,,和光芒一直延伸后殿之外的壁柱。壁柱是米開朗琪羅設(shè)計安裝的,。 阿諾爾福. 坎比奧所作圣彼得像,。數(shù)百年來,無數(shù)的朝圣者親吻撫摸圣彼得雕像的雙腳,,把雙腳摸得發(fā)亮,,特別是伸出的右腳。雕像所用青銅的顏色非常出色,。在當(dāng)時,,青銅制作很不容易,尤其是金屬成分的合成,。 與圣彼得大教堂相連是梵蒂岡博物館,。館內(nèi)很多世界級文物珍寶。 古希臘雕塑《拉奧孔》,。拉奧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他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入城中。這觸怒了希臘的保護(hù)神雅典娜,,于是雅典娜派了兩條巨大的海蛇,,將拉奧孔和兩個兒子纏住咬死?!独瓓W孔》影響了整個文藝復(fù)興,,特別是雕塑作品。1506年出土?xí)r,,《拉奧孔》被推崇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當(dāng)時的米開朗琪羅也贊嘆道“真是不可思議”,,他其后的作品《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都可看到拉奧孔的影響,。 歌德說:《拉奧孔》以高度的悲劇性激發(fā)人們的想象力,同時在造型語言上又是勻稱與變化,、靜止與動態(tài),、對比與層次的典范。 海倫娜石棺,。用紅色斑巖雕成,,出自2世紀(jì)中期,,在3世紀(jì)或4世紀(jì)被用來盛放君士坦丁大帝母親的遺物。四頭石獅承托著石棺,。石棺四面雕刻的是羅馬戰(zhàn)士和蠻族囚犯戰(zhàn)斗的場面,。棺頂上是丘比特和維多利亞拿著花環(huán)。史學(xué)家們認(rèn)為,,戰(zhàn)爭場面不適宜女性墓葬,,此棺可能最初是為皇家的男性成員而準(zhǔn)備的。 希臘十字廳 - 入口兩側(cè)有兩尊亞特蘭蒂斯人守衛(wèi),。地上鑲嵌畫米涅瓦M(jìn)inerva,,希臘名字雅典娜,智慧與正義戰(zhàn)爭的女神,。 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米開朗琪羅的壁畫 《創(chuàng)世紀(jì)》。壁畫創(chuàng)作于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期間,,歷時長達(dá)4年多,。畫面面積達(dá)14x38.5平方米, 最開始的任務(wù)只是要求米開朗基羅在穹頂上繪制12個人物,, 畫題取材于《圣經(jīng)》的開頭部分中,,有關(guān)開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共繪有343個人物,。 9幅壁畫中以'創(chuàng)造亞當(dāng)’最具盛名,。 拉斐爾的名作《雅典學(xué)院》。中間右手指天的是柏拉圖(畫的是達(dá)芬奇),,手持《對話》一書,。他左手是亞里士多德,手持《倫理學(xué)》,。畢達(dá)哥拉斯在前,,對學(xué)生講他的和諧論。戴奧杰尼斯躺在臺階上,,手拿盤子,。赫拉克利特(畫的是米開朗琪羅)斜靠著一塊大理石,在寫東西,。右側(cè),,歐幾里德在給學(xué)生講幾何學(xué)。瑣羅亞斯德手持天體球,。托勒密手持地球,。 最右邊頭戴黑色貝雷帽是拉斐爾本人。 帕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先人看到今人的頂禮膜拜,,不知會作何感想,? 雅典學(xué)院對面是拉斐爾另一名畫《關(guān)于最神圣的圣禮的爭論》,更確切地說是《宗教的勝利》,。居中是最神圣的三位一體:圣父在上,,耶穌在圣母和圣約翰中間,其下是圣靈,。兩邊是勝利的教會代表:教主,,長老,舊約里的先知們,,基督的門徒,,以及殉難者們分別在云端上排列成半圓形。左起:圣彼得,,亞當(dāng),,圣約翰,大衛(wèi),,圣勞倫斯,,瑪喀比人猶大,圣史蒂芬,,摩西,,雅各,阿拉伯罕,,保羅,。靠近祭壇,,大理石王位上就坐著羅馬天主教的四位教宗:教宗格里高利,,圣杰羅姆,圣安布羅塞,,圣奧古斯丁,。教宗行列最右是教宗西克斯圖斯四世,身后是但丁,。最左修士行列有受福修士安基利科,。 拉斐爾的《康斯坦丁與提烏斯之戰(zhàn)》。穆爾維大橋一戰(zhàn)標(biāo)志了提烏斯的失敗和康斯坦丁對異教徒的勝利,。畫面中,,提烏斯快淹死在臺伯河里。 畫面精確得包括了羅馬北部的瑪里奧山(左邊),。我們也能看到瑪達(dá)馬別墅,是當(dāng)年拉斐爾為教宗建的,。壁畫構(gòu)思最初肯定是拉斐爾所作,,大師英年早逝,,最終完成是他的學(xué)生朱利歐.羅瑪諾。 離開圣彼得廣場,,向東南800米,,是圣天使堡 Castel Sant'Angelo 。 這里本為哈德良皇帝建造的家族墓園,,后在公元6世紀(jì)改建為教皇堡壘,,目前是一座博物館,除了收藏有羅馬教皇的住宅家具外,,古兵器也是這里的珍貴藏品,。 圣天使堡前的圣天使橋是臺伯河上最美的橋梁,看點(diǎn)是橋上的十二尊天使雕像,,由貝爾尼尼和其弟子完成,,雕像每個手上都拿著一件耶穌受刑的刑具。其中靠近圣天使堡的兩座(持矛的和持蘸醋的海綿的)是貝爾尼尼親自設(shè)計的,,然而兩件原作已被收藏進(jìn)博物館,,現(xiàn)在看到的是仿品。 羅馬的古今并存也許源于羅馬人對歷史的忠實(shí)和堅(jiān)守,。他們對文物的繼承保留,,不是改頭換面的煥然一新,而是力求原貌的維護(hù)修繕,。歲月的痕跡在許多建筑,、雕塑上清晰可見,但更讓人感到過去的真切,。 哈德良神廟,,在萬神殿東北不遠(yuǎn)的彼得廣場。建于145年,。僅剩一邊圓柱,。后面的墻內(nèi)現(xiàn)在是羅馬股票交易所。 旅行前做了不少功課,,了解羅馬歷史文化,。到了羅馬,才發(fā)現(xiàn)遠(yuǎn)遠(yuǎn)不夠,,有待發(fā)現(xiàn)的東西太多了,。 續(xù)篇:佛羅倫薩與文藝復(fù)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