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重視'德'和以'德'管理,?!兑妗肪盼逄岢?有孚惠我德',。'有孚惠我德',是說,,有君子之誠信惠施于我德性。換個角度說,,作為管理者的君子以道德感化被管理者的下人,,即以德化育人。那么,,《周易》所說的'德'有哪些含義呢? 可以歸納以下意義幾個方面:謙讓之德,,孚信之德、中位之德,。 1.謙讓之德 謙讓之德,,指人所具有的謙和退讓的德性,。重要表現(xiàn)在謙卦。: 謙:亨,,君子有終,。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鳴謙,貞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撝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謙卦》卦象上坤為地,,下艮為山。山當(dāng)在地上而高于地,,今卦象山在地下,,示謙退之意。又坤為柔順,,良為止,、節(jié)制。故卦內(nèi)節(jié)制外柔順,,有謙和之意,。謙卦大意是說,做事要謙和,,做人要做一個謙而又謙的君子,,可以擴(kuò)大疆土,征服邑國,,做成大事業(yè),,一切順利,沒有不利的,,最終會有好的結(jié)果,。如不謙和,,必然導(dǎo)致禍害,如擁有大量財富的人或者一個富足的國家,,不謙和必然會遭到打劫或侵伐,。因此,謙和是成就大事的根本,,也是古代理想人格表現(xiàn)之一,。 2.行中之德 行中之德也是《周易》所倡導(dǎo)的一種德性,,此德本于行路。古代路多崎嶇不平,,行中則不會遇到障礙,。人行路取中,即所謂行中道,。在《周易》卦爻辭中的'中'更多的是指事物的空間和時間,,即具體的事物所處位置或某一時刻。 如《訟》'中吉',,指訴訟過程中有吉祥,。《師》九二'在師中',,指主帥居軍隊中間,。《泰》九二'得尚中行',,指行中道而得賞,。《復(fù)》六四'中行獨(dú)復(fù)',,指沿著道路中間獨(dú)自返回,。《家人》九二'在中饋',,指家中做飯,。《豐》'宜日中',,六二,、九四''日中見斗',九三'日中見沫',,其'日中'皆指太陽居南方中間,即中午,。 中則吉,,不中則為兇的趨向,,已經(jīng)把'中'視為理想人格和社會的價值尺度,規(guī)勸人們尚中避偏,,后來孔子儒家把它闡發(fā)為'中庸'指不偏不倚,,'中'具有某種道德意義。從管理角度言之,,'中'是一種適度一的管理,,對于被管理者來說,只要尚中,,則不會出現(xiàn)過激行為,,社會必然安定;而對于管理者來說,,尚中要求制定合適的管理措施,,處理各種事務(wù)得當(dāng),將會從根本上杜絕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行中'成為當(dāng)時管理者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孚信之德 《需卦》卦辭曰:'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隨卦》九五曰:'孚于嘉,,吉,。' 《益卦》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周易》認(rèn)為,從上層管理者到下層被管理者,,大至國家大事,,小至生活瑣碎事,皆當(dāng)以誠信為本,,方可萬事大吉,,否則,將一事無成,,甚至招致禍害,。 《周易》提出了'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是就被管理者而言的,,是說管理者以誠信之德惠施'我'這個被管理者的心靈和德性,,使'我'的心靈和德性得以升華。這里包含了管理者重視道德感化教育作用,,看到了在管理社會活動中由于誠信而帶來極大的利益,。還提出'君子之光有孚吉',則是說君子的光輝在于'孚',,孚則吉,,為西周初期管理者'重德'及其人格感化思想作了最好注腳,因為只有講誠信,,才會成為君子,,老天爺才會佑助,否則就會失去天助,,出現(xiàn)'羞辱'之事,。 《恒》卦九三爻辭說:'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即不能永久地自守德行,,就會有羞辱之事發(fā)生。這句話曾被孔子引用過,?!墩撜Z·子路》記載道—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可見,,孔子作為儒家創(chuàng)始人也很看重《周易》重視'恒德'之言。顯然,,重德成為儒家管理核心與《周易》是分不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