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幽北歐:蘭友劉哥 作者:犀牛 “予時尚少,于其中尤好其花之香艷清馥者,,目不能舍,,手不能釋,即詢其名,,默而識之,,是以酷愛之,殆幾成癖,?!?nbsp; -------(宋)趙時庚 《金漳蘭譜》 春蘭宋梅,攝影:犀牛 宋太祖力挽狂瀾于后梁唐晉漢周的亂世,,開啟重文抑武之制,。隨即宋便成為中國歷史上文化經(jīng)濟尤為繁盛的時代。雖有靖康之恥,,冤屈忠良,,百姓卻得以修養(yǎng)生息300年。 時至今日宋之文化藝術(shù)依舊為人所仰望,,程朱理學,,文人詩詞,徽宗字畫自不必多言,,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蘭譜《金漳蘭譜》也是南宋宗室趙時庚所作,。 述其愛蘭目不能舍,手不能釋,。其情其境油然在目,,不禁感嘆蘭之魅力,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之動容,。 《楚辭·離騷》記屈原,,“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毕悴菝廊?,英雄愁緒,,無不是人與自然的纏綿。 子曰,,“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稱蘭為“王者之香”,。 從唐朝詩人唐彥謙在《詠蘭》詩中的描述基本可以斷定,,時人業(yè)已開始蒔養(yǎng)蘭花:“清風搖翠環(huán),涼露滴翠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謝庭溫芳草,,楚畹多綠莎,。于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span> 至宋,則已蔚然成風,。黃庭堅在《書幽芳亭》中寫道:“蘭蕙叢出,,蒔以砂石則茂,沃以湯茗則芳,,是所同也,。至其發(fā)華,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南宋趙時庚,,王貴學更是詳盡記述蘭之銘品神態(tài),,蒔養(yǎng)品賞之道。 及至元明清,,各種記載則不勝枚舉。朱克柔《第一香筆記》,,許霽樓《蘭蕙同心錄》最為人所知,。 近現(xiàn)代則更是愛蘭專家輩出,大師如吳恩元,,沈淵如,,陳心啟,,吳應祥等等。社會名流更不可勝數(shù),,幾乎都于蘭有緣,。 國人其實很會生活,興則琴棋書畫詩酒花,,抑則柴米油鹽醬醋茶,。 梅蘭竹菊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中蘭又為花之君子,。因為梅無葉,,竹無花,松無香,,唯蘭兼而有之,。因此古人視其為全德,故西漢大家劉向“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蘭”,。 然而,,蘭蕙真正進入普通百姓之家不過近三四十年罷了。 劉哥是在李老板的蘭花店認識的蘭友,,清瘦,,很健談,年齡也大一點,。他很忙,,平時跟其他蘭友聯(lián)系不多。 我倒是很喜歡和他聊天,,因為他懂得太多了,。蘭花自不必說,別的各種花卉都說的頭頭是道,,記得他曾指點我如何分辨臘梅的品種,,及各有何特色。 他似乎和市場買花的都很熟,,一出面,,賣臘梅的老板就把我談不下來的價格自動降價了。 不過其他蘭友好像并不怎么喜歡他,。后來我明白了,,原來是劉哥的蘭花養(yǎng)的太高了,其他蘭友都跟不上,,所以說不到一塊去,。 劉哥養(yǎng)蘭早,投入大,,我們都不能及,。他都是和江南的蘭苑交流的,。所以各種品種往往超出其他蘭友幾條街。我們還在討論大一品,,人家程梅都不想要了,。這和他喜歡蘭,并且不差錢兒有很大關(guān)系,。 劉哥跟我說他開始時也養(yǎng)不好,,就把家里所有的草用不同方法養(yǎng),然后逐一做筆記,,一一對比,。然后不好的全部淘汰,再重新去無錫的蘭園用卡車拉新的來,。包括植料,、肥都非常講究。所以他的花養(yǎng)的特別壯,。 劉哥的蘭花養(yǎng)在一幢不住的別墅里,。基本沒怎么裝修的別墅,,只有一兩個房間裝修了,,可以喝茶休息。他還專門雇傭了大姐一天到晚就待在那里看著,。樓上樓下一共三個蘭房,,主要養(yǎng)了春蘭蕙蘭和建蘭。 建蘭放在樓上,,樓下春蕙,。盡是一些沒有聽說過的品種,或是市場上不容易見到的東西,。我是剛?cè)腴T,,所以每次去也只是看花,不敢想引種的事兒,,所以連價格也不敢問,。 劉哥其實對蘭友很好,,有時候他分下來的,,或是不想要了的就送給我們。記得他就給了我建蘭的君荷,,夏皇梅,。有時候蘭友想要他的花,,他也很便宜的就轉(zhuǎn)讓了。大概是他覺得不是什么好花。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的了,,比如程梅。 李哥王哥和劉哥都是養(yǎng)蘭的,,他們不販賣,,都是玩家。小張小宋也想玩,,但玩不起來,。所以想伺機而動。 劉哥氣勢太盛,,李哥和王哥就不太愿意和劉哥多往來,,因為李王也都是不大不小的老板,有錢人,! 我,,小張小宋是甘心做小弟的,和他們都很親近,,所以和劉哥來往就多不和王李提及,。 記得一次小張和小宋從劉哥那里得來一盆非常罕見的方桃梅蕙蘭。市價四五萬,,他們談好了一萬拿,。結(jié)果他倆竟然一萬也拿不出來,就來找我,。我就給了一萬,,把花抱到了我家。說是寄養(yǎng),,以后再分,。 果然是好花,我養(yǎng)了一年發(fā)了三四苗,,也見到花了,,風姿卓絕。 后來聽說,,他們和劉哥有協(xié)議,,還要留給劉哥兩苗留種的。但他們想獨吞,,想糊弄說養(yǎng)死了,。 后來賴不過,就跟劉哥說花在我這里,。 他兩個就又找我來要,,說是不讓我白養(yǎng),給了兩千塊錢澆水費,。我倒無所謂,,雖然是極品,,但也不是我最喜歡的。 我可不往里摻合,,就還給小宋了,。這兩小子乖乖又送回去兩苗。 劉哥到過無錫的大蘭苑,,接觸國內(nèi)的頂級玩家,,見多識廣。我喜歡聽他講,。但他說的是有些神乎,,李王不認同,因為往往做不到,。 比如劉哥說,,要用青苗水春天澆灌蘭花。 什么是青苗水,?春天去麥地里用鐮刀割一麻袋青麥苗,,回來漚制在桶里,至發(fā)黑,,濾出再漚,。隔年澄清了,取最上面一層清湯,,兌水澆,。 還有,他的蘭盆都是宜興定制的泥盆,。金鐘型,,極薄。用車拉回來,,放在院子里的池塘里泡兩年才用,,叫做去火氣。 諸如此類的一大堆講究,。 一次他不知道哪里得來的方法,,喊我和他一起去采一種頁巖石。 我開車載著他去了,,他不會開車,,人家有司機。 結(jié)果真的采了兩口袋的小石片,。有兩三毫米厚,,一片一片的。 他告訴我這叫什么什么石,濕水后潤潤的,。用來做蘭盆的鋪面,,可以給蘭花保濕透氣。 大概是古人用過的,。反正是我也用上了,。 還有其他很多奇怪的方法,我也學不來,。 劉哥偶爾也提到他的礦,幾億幾億的,,我就聽聽,,沒概念。 李王私下跟我說,,哪里有,!吹牛的,他家是他叔叔在做,,他只是打工,!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樣的。 總之,,劉哥也很喜歡我,,說喜歡和文化人一起玩。 還專門請我們一家吃飯,。 我給劉哥說在歐洲了,。他說很好,他家親戚有小孩在英國留學,,全家都以此為榮云云,。 我說劉哥我還想養(yǎng)蘭但是買不到啊。他說太遠了,,不然來我這里分唄,。 這群蘭友真的都不是古時候養(yǎng)蘭的所謂君子,就是普通人罷了,。 但也都很有個性,。 蕙蘭崔梅,攝影:犀牛 本文的賞金將全部轉(zhuǎn)給作者,,歡迎打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