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sǎo)工是中國古代創(chuàng)造的以梢料、葦,、秸和土石分層捆束制成的河工建筑物,,可用于護岸,、堵水口和筑壩等。其卷制方式為:以梢芟分層勻鋪,,壓以土及碎石,,然后推卷成捆,用竹索,、草繩等捆扎維系,,即成埽捆,將若干埽捆下至河岸指定位置,,并用樁,、繩固定,即成埽工,。按形狀又有磨盤,、月牙、魚鱗,、耳子,、扇面等埽,按作用又分為藏頭,、護尾,、裹頭等婦。圖4為各種護岸埽示意圖,。據(jù)此完成6?8題,。 6.古人選擇埽工作為治水河工建筑物,是因為 ①原料豐富易得 ②工程堅固永久 ③易于制作施工 ④管理費用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護岸埽的主要功能體現(xiàn)在 A.抵御水流對堤岸沖刷 B.加快洪水下泄速度 C.增加河岸泥沙淤積 D.減少河岸泥沙淤積 8.護岸埽多筑建在河流的 A.較低河岸,;凸岸 B.較低河岸,;凹岸 C.較高河岸;凸岸 D.較高河岸,;凹岸 【參考答案】 6.C 【解析】據(jù)材料可知,,埽工原料豐富易得,易于制作施工,。因制作原料易腐爛破損,,所以工程需經(jīng)常維護,管理費用較高,。 7.A 【解析】從圖中護岸埽的各類形狀和材料中護岸埽的構(gòu)成材質(zhì),,可推斷護岸埽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水流對堤岸沖刷;護岸埽雖能增加泥沙淤積,,但不是其主要功能,。 8.B 【解析】在河流的凹岸,河岸易受侵蝕;在較低河岸,,河堤易潰決,。所以,護岸埽筑建的地方多在河流的較低河岸和凹岸,。 END 下載本文檔請掃描二維碼加入知識星球或小紅圈即可 服務微信號請加:17737786706 高考地理【知識星球】 海寧中學地理組(小紅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