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春季鮮美的時令食鮮,除卻香椿,、春筍,、明前龍井,絕不能錯過的更有“長江三鮮”之首的刀魚,。 每年陽春三月,,長江水域開始回暖,正是魚汛旺季,。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人們,,又開始忙著吃各種江鮮了。 而眾多江鮮中,,最能“饞哭”吃貨的當屬長江刀魚了,。 ▲長江刀魚 長江刀魚,,出自長江下游,,基本上都是季節(jié)性回游魚。因“身長而側扁,、腹銀色而多脂,、形式一把尖刀”而得名,它與河豚,、鰣(shí)魚并稱為“長江三鮮”,,而它作為其中的翹楚,更是有著“長江第一鮮”的美譽,。 ▲長江三鮮:長江刀魚、河豚,、鰣魚 最近一段時間,,一張寫著2021年黃海刀魚價格的圖片在朋友圈瘋傳。如圖所示,,黃海刀魚的價格一路上揚,,直逼8000元大關。有人在朋友圈疾呼,,刀魚瘋了,,你一個海刀憑什么這么貴? 2019年2月,,為了保護長江生態(tài),長江開始了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漁,停止發(fā)放長江刀魚專項捕撈許可證,,長江刀魚從此成為“禁物”,。 如今,,堪稱江鮮中的“奢侈品”——“江刀”王者隱退,,“海刀”已成主流,“湖刀”緊隨其后,。尤其是清明節(jié)前,,味道最接近江刀的黃海刀魚,價格日日上漲,,屢屢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據業(yè)內人士講,品質好鮮度高的大刀(5/6兩一條)批發(fā)價實際上已超過800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必須提前預定。 01納悶了,!這長江刀魚憑什么賣得這么貴,? 刀魚如此之貴,并且經久不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它的味道確實鮮美,,二是“物以稀為貴”,近年來長江中的野生刀魚越來越少了,。對于江浙滬人民來說:“刀魚越少見,!我就越想吃!價格不是問題” ,。 在食客的眼里,,刀魚也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其中又以長江刀魚最為金貴,,其鮮嫩滑口的肉質,,經常用鮮得掉眉毛來形容。 自古以來,,刀魚的烹制多為清蒸,。因為刀魚鱗少皮薄,自帶鮮味,。洗刀魚不用刀破膛,,而是用筷子伸入魚鰓處卷出魚腸,可以保持魚的身型完整,。然后魚身上撒上一點鹽,,配上豬油,、蔥姜,上火蒸片刻,,美味自成,。 02什么是江刀?海刀,?湖刀,? 刀魚很奇妙,冬天在海里吃飽積攢能量,,春天開始逆著長江往上游,到安徽,、湖北等地的湖泊中產卵,,小魚又順著長江出海,到海里成長,,周而復始,。 沿長江逆流而上時被捕獲,,是為“江刀”,,而江陰這一段長江,,正是刀魚最肥美的三月份時候,,在海里囤積的脂肪正厚,,是欲產卵而未產之時,。 “海刀”是在海里并不洄游的刀魚群體,。 “湖刀”是一部分刀魚在洄游到長江中下游湖泊之后,,定居下來,,不再往海里去的群體,,它們沒有洄游本能,也不去積蓄脂肪,,口味和普通淡水魚沒什么區(qū)別,。 ▲新鮮的長江刀魚 “江刀”鱗白,、尾黑,,魚體厚實有肉,外形世一把完完全全'流線型’的'刀’,,其真正“清明前魚骨軟如綿”,。 “海刀”外形有一定的彎度,頭大體薄不厚實,,背部整體呈青色,,肉頭較粗,眼睛紅色,。 “湖刀”眼大體短,,下顎已不成尖刺狀,,鰭后絲狀物變短,魚體較“單薄”,。 03單刀對三刀 除江刀外,,“海刀”“湖刀”和“塘刀”俗稱“外江三刀”,其實都是同一種魚,,由于洄游地點和時間不對,,味道也不同,價格與“江刀”更是天壤之別,。 “江刀”:當然就是長江刀魚,魚體厚實,,魚身潔白,,魚眼小巧,背部和尾部均呈淡黃色,。新鮮刀魚魚鰓鮮紅,,鱗片銀光閃閃。 那么再來看三種魚在一起的圖片,。 04 江刀吃法賞析 刀魚面/飯,,清蒸...... 刀魚面: 江浙一帶還有“刀魚面”,,將小毛刀的魚肉拆骨炒成魚茸,加入豬骨和雞湯慢火熬煮,,最終得出乳白色的湯汁,,沒有一點味精卻鮮美至極。 面條浸在刀魚汁里,,充分吸收了湯汁之后,,口感十分軟糯。 而這碗面的靈魂就在湯頭,!熬制兩個多小時,,不加任何調味料,直到湯汁濃稠,、顏色變白,!再加入手工提煉的豬油,才有了這碗色白似乳,、飄著鮮香的刀魚汁 圖 / 來自“吃垮老板” 刀魚飯: 上海崇明漁家還有刀魚飯。捕魚人嫌刀魚刺又細又多,,吃起來不方便,,于是把刀魚用大頭釘釘在鍋蓋內側,,之后蓋上煮飯。 當鍋內飯煮熟時,,蒸汽也把這刀魚蒸熟了,。熟爛的魚肉掉入米飯內,而魚骨仍舊留在鍋蓋上,。 清蒸刀魚: 做為長江第一鮮,刀魚的烹飪不能有任何花哨以免遮去刀魚自身的鮮美,。一般都是整條清蒸并淋上特殊的醬汁供食客享用,。 清蒸刀魚 清蒸后的刀魚可不止魚肉的鮮美哦,,小心提出整條魚骨高溫油炸至金黃又是一道人間美味 剔除整條刀魚刺 高溫油炸 黃金松脆 刀魚餛飩: 刀魚入餡,化身鮮美無匹的刀魚餛飩,、刀魚小籠,,是任誰都無法割舍的美味。 趕著清明前,,和我們再學習一些同行家做的刀魚菜品吧,,今年春日的刀魚鮮,你還有哪些沒吃過,? 懿·EAST 年年刀魚沒少吃,今年印象深刻的是一桌手法創(chuàng)新,,令人回味的春季刀魚宴,,而這道雙皮刀魚,稱得上是整晚的高光時刻,。講究“魚形完整,,食之無刺”,與松鼠鱖魚,、清蒸鰣魚并稱江南三味,,是淮揚菜的代表之一 從背部去骨的刀魚,,溫柔的塞入刀魚茸,,蒸制便足以表現本味的鮮美。魚茸加入少許豬油,,順滑細膩,,配合入口即化的魚肉,,獨特的鮮,非得自己品嘗方能領會精妙,。 從背部去骨的刀魚,,溫柔的塞入刀魚茸,蒸制便足以表現本味的鮮美,。魚茸加入少許豬油,,順滑細膩,配合入口即化的魚肉,,獨特的鮮,,非得自己品嘗方能領會精妙。 醬烤刀魚 這道醬烤刀魚,,想比傳統(tǒng)清蒸,滋味和口感很是新穎別致,。去骨魚肉卷起后,,先烤后炸,以上海熏魚方式呈現,??雌饋頋庥统噌u,調味卻恰到好處,,不會掩蓋刀魚的鮮,,松脆可口體驗奇妙。 刀魚湯包拼刀魚鍋貼 用刀魚做餡,,確實是吃刀魚的一個好方法,這里用一脆一靈兩款雙拼來呈現,。湯包把刀魚的鮮融入雞湯,,豐盈美妙。刀魚鍋貼則是五花肉與刀魚的結合,,鮮美緊實香氣純粹,,十分滿足。 桂花樓淮揚中餐廳 清蒸刀魚 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桂花樓,,每年春天的刀魚,也是魔都一眾老饕愛在心尖的味道,。清蒸刀魚原汁原味的鮮,,帶著微微豬油香氣和火腿咸香,讓鮮這個味道,,有了更多層次的表達,。 刀魚餛飩 桂花樓的刀魚餛飩,是大家喜歡這里的一大原因,。用同樣鮮爽應季的韭菜搭配刀魚,,春天的時令風物被放在一起,在口中交融,,帶著萬物復蘇的清鮮爽利,,春天的美好,值得如此細細品味,。 MOOSE鹿園 清蒸刀魚 鹿園這一季,趁著時令推出的是刀魚三吃,。第一味當然是原汁原味的清蒸,,淋上少許料酒、蔥油清蒸的刀魚,,骨頭柔軟如棉,,鮮得喜悅動人,細細品味,,溫柔的如同清明時節(jié)的一江春水,。 酥炸刀魚 另一味酥炸刀魚,,則格外適合配上一杯小酒,和朋友閑敘樂事,。刀魚開背,,整魚下鍋油炸,出鍋撒上特制椒鹽粉,、五香粉調味,。刀魚色澤金黃、入口脆爽,,連魚骨都酥到不行,。刀魚三吃還有一味刀魚餛飩,同樣鮮香滿足,,靜待饕客自己去發(fā)現,。 滿隴春 刀魚小籠 48元/2只 138元/籠 伴隨著3月不可預知的春雨,,朋友圈里刀魚餛飩,,從稀罕物事到朋友圈新網紅,有種尊貴不貴的竊喜,。滿隴春的刀魚小籠,,用不一樣的形式,,走上了潮流前端。 剔去九成魚刺的細膩魚肉做餡,,剃掉的邊角料與高湯一起制成肉凍。輕盈的薄皮里盈滿湯汁,,裹著飽滿鮮美的肉餡,,簡直鮮掉眉毛。 云空煮海 刀魚餛飩 湯臣一品對面的富豪“食堂”云空煮海,,今年的刀魚餛飩,也鮮美的格外靈氣,。用料扎實有誠意,,一碗餛飩相當于兩條刀魚,大餛飩里刀魚鮮,、肉膘香,,鮮美的汁水噴涌而出,配上鮮甜的湯底,,100%的原汁原味,。 刀魚青團 這里還有一味格外有趣的創(chuàng)想,,把獨屬于清明的青團,,和清明前的刀魚放在一起,想來倒也是很合情合理,。軟糯的皮子帶著淡淡草香,,內餡飽滿緊實,還盈滿鮮美的汁水,,有成為下一代網紅青團的絕對實力,。 05文人也愛這一口李漁、蘇軾,、袁枚...... 古往今來,,有著“長江第一鮮”美譽的刀魚,博得了歷代文人雅士的厚愛,。 在史學界,,人們一般認為《山海經》中提到的“鮆魚”就是刀魚,鮆音此,,或音即,。相傳,到了三國時代,曹操在嘗了刀魚后,,便立即下令賜名其為“望魚”,。 在吃貨輩出的宋代,蘇軾的那句“恣看收網出銀刀”將捕刀的場景描繪的現場感十足,。在《和文與可洋川園池詩》中,,蘇軾更是寫道:“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p> 不過,真要說起刀魚味美,,還是清代美食家研究的最為透徹,。李漁說,食鰣鱘易膩,,但刀魚“則愈甘,,至果腹而不釋手”。刀魚多刺易卡喉,,全身的刺有上千根之多,。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提供了兩種去刺方法:一是“用極快刀刮取魚片,用鉗抽去其刺”,,二是“快刀將魚背斜切之,,使碎骨盡斷,再下鍋煎黃……臨食時竟不知有骨”,。 在清代,還有民諺云:“寧去累死宅,,不棄鮆魚額”,,說的便是刀魚渾身都是美味,連魚頭也好吃無比,,寧肯丟掉老祖宗的房子,,也不愿意放棄只有瘦骨的刀魚頭,,極言其美味,。如今亦有“刀魚鼻子河豚嘴”的說法,刀魚頭尖的那一層透明的皮,,就是刀魚的鼻子,。 市場上,一般把刀魚分成大刀(3兩以上),、中刀(2兩5左右),、小刀(2兩)、毛刀(2兩以下)4個等級。 自古以來,,刀魚的烹制多為清蒸。因為刀魚鱗少皮薄,,自帶鮮味,。除此之外,也有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提到的油煎或是油炸,,但在一些老饕看來,,這無異于暴殄天物。因為只有清蒸才能吃到刀魚的原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