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湯 【原文】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作者】張仲景 【出自】《傷寒論》 【經(jīng)典回顧】 1,、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傷寒》 2,、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dāng)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傷寒》 【劑量】 1,、(倪)茯苓和桂枝必須等量,; 2、(胡)茯苓和桂枝至少要擱三兩,。 【組成】 甘草 桂枝 茯苓 姜 【時(shí)機(jī)】 1,、心下悸,氣沖,,不渴,,小便不利,或有嘔逆,; 2,、渴而小便不利則是五苓散。 【應(yīng)用集錦】 1,、茯苓甘草湯加上龍骨,、牡蠣,可以治伴有心悸的失眠,。頑固的失眠證,,心下悸很厲害,,用其他的藥不行,這個(gè)藥每每見效,。龍骨,、牡蠣都可以分別擱 12 克。 2,、茯苓關(guān)于神經(jīng)方面的證候用得相當(dāng)多,; 3、茯苓甘草湯治痰飲目眩,,又治咳而遺尿,,腹證見心下浮躁,撲通撲通跳動(dòng),,心慌,,有水氣。 4,、桂枝甘草湯是治悸的基本方,。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甘草湯等均可視為之變方,,所主也都不離一“悸”證。桂枝甘草湯所主之悸多為一過性,,突發(fā)性,,陣發(fā)性,故一般多一次頓服,,中病即止,。心悸明顯時(shí)桂枝用量要加大,桂枝甘草之比為2:1,,必要時(shí)還可加肉桂,,尤其治療低血壓及心悸時(shí)。 5,、汗出之后: (1)心下悸: A,、渴:津液已亡,少用桂枝,,五苓散,。 B、不渴:津液未亡,,茯苓甘草湯,。 (2)沒有心下悸: A、渴:白虎湯。 B,、不渴:無他證,,是病已瘥,可勿藥矣,。 6,、渴而小便不利者則為五苓散,不渴而小便不利者歸屬茯苓甘草湯,。 【比較】 1,、動(dòng)悸的位置: (1)肚臍以下(臍下悸):茯苓甘草湯。 (2)肚臍以上(心下悸):桂枝甘草湯,。 (3)肚臍后方(肚臍后動(dòng)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4)中膈停水:苓桂術(shù)甘湯,。 【比較集錦】 1,、(1)心悸+水飲(突發(fā)嘔吐、暈眩等),,小半夏加茯苓湯,; (2)血虛之心悸,炙甘草湯,; (3)頑固的失眠證,,心下悸得厲害,用其他的藥不行,,用茯苓甘草湯加龍骨,、牡蠣各12 克 每每見效。要是治失眠的話,,茯苓起碼要擱 4 兩,,還可以加,茯苓關(guān)于神經(jīng)方面的證候用得相當(dāng)多,。 (4)不渴,、心下悸,茯苓甘草湯,。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 (2)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 (3)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白術(shù)三兩 (4)茯苓澤瀉湯:茯苓半斤 桂枝二兩甘草二兩 白術(shù)三兩 生姜四兩澤瀉四兩 (5)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6)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茯苓四兩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 牡蠣二兩 龍骨二兩 (7)防己茯苓湯:茯苓六兩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 防己三兩 黃芪三兩 3、(1)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 (2)腎著湯:甘草二兩 白術(shù)二兩 干姜四兩 茯苓四兩 4,、有表證,,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 5、茯苓甘草湯加大棗減生姜,,即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也,。 6、(1)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 (2)茯苓澤瀉湯: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白術(shù)三兩生姜四兩 7,、(1)茯苓澤瀉湯:澤瀉四兩 白術(shù)三兩 茯苓半斤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生姜四兩 (2)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甘草一兩(炙)?桂枝二兩(去皮)生姜三兩(切) (3)澤瀉湯:澤瀉五兩 白術(shù)二兩 8,、動(dòng)悸的位置: (1)肚臍以下(臍下悸):茯苓甘草湯。 (2)肚臍以上(心下悸):桂枝甘草湯,。 (3)肚臍后方(肚臍后動(dòng)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4)中膈停水:苓桂術(shù)甘湯。 (5)沒有奔豚,,就是心動(dòng)悸的很厲害,,會(huì)臍下悸或臍上悸,或者心臟跳得很厲害大部分我們從甘草瀉心湯來做加減,。 (6)臍下悸,,關(guān)元穴,附子證,,真武湯,;心下悸,膻中穴,,桂枝證,,苓桂術(shù)甘湯。 9,、(1)五苓散:口渴,,小便不利,水逆 (2)豬苓湯:小便不利,,口渴,,口舌皮膚干燥,心煩,,排尿痛,,血癥,夜煩躁,,無水逆,。 (3)茯苓澤瀉湯:口渴,胃內(nèi)停水,,嘔吐,,吐食,有器質(zhì)性變化,。 (4)腎氣丸:口渴,,小便不利,,臍下不仁。 (5)白虎加人參湯:口渴,,脈洪大,,不吐。 (6)苓桂術(shù)甘湯:眩暈,,胃內(nèi)停水,,脈沉緊,不渴不吐,。 (7)茯苓甘草湯:胃內(nèi)停水,,手足冷,心動(dòng)悸,,心下悸,。 (8)吳茱萸湯:頭痛,胃內(nèi)停水,,手足冷,,煩躁甚,嘔吐重,,脈沉遲。 【名家論述】 1,、茯苓甘草湯《傷寒筆記》(倪海廈) 所以在病人感覺很渴而且脈浮的時(shí)候,,就要想到「五苓散」,如果渴而且壯熱,,午后潮熱,,那是白虎湯證,平??吹娇屎苋菀渍`解為陽明證,;不渴而心下悸,中焦有飲會(huì)動(dòng)悸的,,動(dòng)悸的時(shí)候用茯苓,,把水利掉,所以用茯苓甘草湯,。以「茯苓」治悸,,「桂枝」降沖,「桂,、苓」化水,,「生姜」溫胃,「甘草」緩中,;桂枝降逆,,這最主要的逆是沖脈,心臟的血往下從子宮出來就是月經(jīng),如果心臟的血下行的力量下夠,,或心臟需要的血量不夠,,土生金,血變成乳汁,,血停在上焦就會(huì)燥熱,,所以懷孕或喂母乳的時(shí)候,比較燥熱,,所以退奶的時(shí)候用桂枝讓沖脈的力量加強(qiáng)往下走,,桂枝可以通利沖脈,讓心血往下導(dǎo)到子宮,,所以桂枝不僅可以走肌肉,,還有這功能。桂枝與茯苓等量來把水利掉,,然后借著生姜與炙甘草把津液補(bǔ)回來,。 如果我們用汗吐下的方法,本來病人不口渴,,用了汗吐下的方法以后口渴了,,代表病邪已去,我們給水讓病人少少飲之就好,。但是如果津液已經(jīng)傷到,、或是發(fā)汗以后,因病人體虛導(dǎo)致還有部分的水還停留在皮膚表面,,有脈浮數(shù),、汗出、煩渴,、小便不利的時(shí)候,,就想到五苓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