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4公里處,,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國家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景區(qū),,又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天峰嶺是恒山主峰,海拔2016.8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北岳恒山疊嶂撥峰,氣勢雄偉,,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恒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我們選擇徒步登山,,沿著山階一級級蜿蜒而上,,一邊欣賞路邊的景色,遠眺恒山,,山勢雄偉,,峰疊嶂起,籠罩在淡淡的云霧中,,顯得十分壯麗,。1982年,恒山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恒山至漢代建廟到清初,,僅恒山主峰周邊就建有各種寺廟60余處,有“三寺四祠七亭閣,,七宮八洞 十五廟之說,,形成蔚為壯觀龐大的古寺廟群和濃郁的道教文化氛圍。只可惜,,經(jīng)過二千多年的風霖歲月,,現(xiàn)如今僅存20余處。虎口峰又稱“虎口懸松”,。相傳張果老恒山修道時,,經(jīng)常系驢在此小憇。一天狂風大作,,一只白額猛虎怒吼而出,,白驢與其斗法,將古樹主根撥起,,懸于地面,,便有了“虎口懸松”的典故。高聳的石壁上,,一個巨大的“道”字,,揭示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是事物變化運動的埸所,。道家始祖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玄井亭,一座四柱木結(jié)構(gòu)方亭,,亭內(nèi)并列兩井,,就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苦甜井”相距不足三尺,,水質(zhì)迥然不同,,一口如甘似露,清涼爽口,;另一口苦澀難飲,,難以下咽。白虛觀,,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十殿閻王和牛頭馬面。九天宮,,又稱“娘娘廟”,供奉九天玄女,,被尊為送兒送女的娘娘,。文昌殿供著“文昌星”,,是主管文運和注吉祥的貴人星。斗姆閣懸“母儀天下”扁額,, 斗姆又稱斗姆元君,,先天到姥,審人間善惡,,司本命禍福,。恒宗大殿是北岳主殿,在恒山飛石窟內(nèi)東崖龕,,始建于北魏太武年間,,明弘治十四年,,將舊岳廟改為寢宮,新岳廟建在恒宗主峰半山坡上,,即恒宗殿,。百年老松,參天峻撥,,承載著歲月滄桑,,見證著歷史巨變。玄武廟始建于北魏太武年間,,“文革”期間毀壞,,2008年在舊址復(fù)建。玄武大帝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北方之神,,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廟前的103級臺階,,每級臺階都印有道教文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