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料的配合可分為碳素材料的配合,,石灰和碳素材料的配合兩種,。 一般生產中緊焦炭為主要碳素材料,往往還要配合一些無煙煤,、石油焦之類的碳材,,則其加入的比例稱為碳材的配比。在此配合時,,應考慮到功率發(fā)氣量的高低,,電極消耗量,碳材的來源和經濟性,,以及適合電極操作之比電阻等因素,。其中以最后一項最為重要。因此,,一般電石工廠在條件允許時,,大多采用多種碳材,按下列比例配合: (1)焦炭50%;石油焦20%;無煙煤30%,。 (2)焦炭70%;石油焦30%,。 爐料的配合也就是將石灰與碳材按一定比例混合好,準備送往電石爐,。通常以100公斤石灰配合多少公斤碳材量來表示,。 電石生成反應: CaO + 3C →CaC2 + CO 氧化鈣 碳 → 碳化鈣 一氧化碳 分子量 56 3×12 64 純度 100% 100% 100% 按照上式計算,理論上制得一噸純電石需要消耗氧化鈣(CaO)875公斤和純碳(C)563公斤,。 計算方法: 1000公斤純電石所需要的純氧化鈣=1000/64×56=875公斤 1000公斤純電石所需要的純碳=1000/64×36=563公斤 純爐料配比=563/875×100=64.3 上式說明生產純電石的爐料配比是純石灰100公斤需要純碳64.3公斤,。實際上,工業(yè)電石爐不可能采用純原料,,也不能生產純電石,。因此,在工廠中計算爐料配比的方法就必須考慮原料中的雜質含量,,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物料的損失數(shù)量等因素,。下列計算公式是我國電石生產者通過較長時間的生產實踐,積累起來的經驗公式,。 已知:碳的原子量為12,,3C=3×12=36 氧化鈣的分子量為56 碳化鈣的分子量為64 將碳,、氧化鈣和碳化鈣的分子量代入,則得到 式中:A――生石灰中所含的氧化鈣(CaO%); B――電石成份(CaC2%); C――碳材中所含的固定碳(C%); D――電石中游離氧化鈣的重量(公斤); E――投爐生石灰的損失量(公斤); F――投爐碳材的損失量(公斤),。 上式的配比計算為碳素材料中無水份的配比,,稱為干基配比。 實際上,,有一些電石工廠的碳材未經過干燥過程,,其中含有一部分水份,所以還要把這個因素算進去,。 舉例計算:現(xiàn)在我們需要生產305升/公斤發(fā)氣量的電石,,求爐料配比是多少? 從書末附表中可查到:305升/公斤的電石即含CaC2為80.4%。 即 B=0.8 已知:生石灰含氧化鈣(CaO)為92%,,A=0.92 焦炭中含固定碳84%,, C=0.84 游離石灰(CaO)14%, D=14 生石灰的投爐損失為 E=7 焦炭的投爐損失為 F=4 代入公式(2) 上式是:100份生石灰需用無水焦炭59.3份 即是: 生石灰∶焦碳=100∶59.3 又設: 焦炭水份含量為1% 代入(3)式 上式告訴我們當焦炭水份含量為1%時,應該使用的實際配比是生石灰∶焦炭=100∶5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