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主要是指除愛斯基摩人之外所有的美洲土著,,是一種統(tǒng)稱,,而并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早期印第安人曾廣泛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曾遭受大量屠殺,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占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關于美國對印第安人的迫害,,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血淚的審判:美國獨立前后,,移民者對印第安人殘酷壓迫 16世紀前后,歐洲殖民者開始不斷到達美洲,,美洲的原住民印度安人就此開始了自己的悲慘命運,。根據統(tǒng)計,在早期殖民時代,,西班牙所屬的領地內有多大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而巴西地區(qū)也有大約1000萬人被殺。而在美國成立之后,,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雙方的爭奪同樣激烈。 早在美國獨立之前,,殖民者便在統(tǒng)治的十三個殖民地內,,執(zhí)行過極為殘忍的種族滅絕政策,而為了提高這種滅絕效率,,他們甚至采取了懸賞的方式,,而且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懸賞,例如《世界通史全編》中便曾記載,,當時的新教大師和新英格蘭清教徒曾在1703年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而到1720年時,,這個價格上漲到了100鎊。 印第安人保留地 1783年,,美國獨立之后,,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迅速開疆拓土,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虐待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在1830年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強制將印第安人強制驅離了祖居地,要求東部的印第安人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 至于美國人所謂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則大多是一些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在這場大遷徙中,,印第安人死傷極為慘重,。例如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被迫遷往“印第安準州”(今奧克拉何馬州)的過程中,,便有約4000人喪生,,占到了該部族人口的25%。 猶他州的印第安保留地 在這場被稱為“血淚的審判”的慘劇中,,大量印第安人遭到屠殺,、圍攻、驅趕和被迫遷徙,,人口數量急劇縮減,。 野牛政策:通過摧毀印第安人生活來源,迫使對方留在“保留地” 美國政府在強行將印第安部落遷徙到“印第安人保留地”后,,一部分印第安人依然保留著游獵的生活習慣,,因而經常走出美國政府劃定的區(qū)域,這其中便包括蘇族人(北美印第安人中的一個民族),。 歷史上,,美國西部曾生存著大量的野牛,這是蘇族人的主要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來源,,而野牛政策”便是美國政府針對蘇族人有意識的種族滅絕行為,。為了強制改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慣,使得其能夠停留在保留地上,,美國政府下令大規(guī)模獵殺野牛,,從而徹底使其失去生活來源,不得不居住到“保留地”,,靠美國政府的施舍為生,。 在政府的主導下,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北美野牛數量便從早期的1300多萬頭,,迅速銳減至不足1000頭,而失去了食物來源和生活必需品的印第安部落,,不得不放棄游獵生活,,“乖乖的”搬遷到了美國政府規(guī)定的“保留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政府留給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也越來越小,,最終成為了互不相連的幾塊貧瘠土地,。美國政府雖然在早期曾向印第安人提供食物,但卻規(guī)定了這種救濟年限,,而當到期之后,,印第安人便必須在“保留地”自謀生路。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生活區(qū)域進一步壓縮,,差點最終滅絕 美國獨立之后,,迅速廢除了英國政府頒布的禁止移民西進赦令,從而掀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在這場規(guī)模浩大的侵略擴張中,,它雖然開發(fā)了美國西部地區(qū),卻也進一步加劇了印第安人的境遇,,最終導致處于萌芽之中的美洲文明被毀滅,,而印第安人更是差點完全滅絕。 美國政府從正式建軍之日起,,便命令軍隊開始向西開進,,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其主要任務便是征剿印第安人,,而這種向西持續(xù)推進和征剿印第安人的行動,,從1803年開始(正規(guī)軍投入戰(zhàn)斗是在1811年),直到1892年結束,,時間跨度長達近一個世紀,。 至于在這場西進運動中,到底有多少印第安人慘遭殺害,,已經根本無法統(tǒng)計,。根據美國一些學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統(tǒng)計和推算,當哥倫布在1492年“發(fā)現”美洲新大陸時,,現在美國境內居住的印第安人高達3000萬至1億之間,。而到20世紀70年代,分散居住在美國各個“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總人數則已經下降到了不足80萬,。
美國政府對本國貧困落后的弱勢族群進行種族滅絕,,不僅使美國政府一舉甩掉了本應承擔的沉重的包袱和責任,又能無償地征用他們的多達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地產和無以計數的自然資源,,從而使美國毫無負擔地發(fā)展經濟,。但在其背后,卻是作為人類幾大人種之一的印第安人,基本被滅絕的血腥事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