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五章 劉曉林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德,。知此兩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字意雙解: 自古以來善于傳道的人,,不是傳授人們?nèi)绾温斆?,而是教導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管理,,是因為他們的機巧太多,。因此,靠機巧來治理國家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機巧來治理國家是道的體現(xiàn)(德),。知曉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也是(體現(xiàn)了)一個法則:(以正治國)。要深刻熟知這個法則,,它可以叫做“玄德”,。玄德幽深遼遠,,它(附著在)具體事物上復歸到真樸后才能最大限度地順乎于自然。 旁注: 聰明與智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物體”,,聰明為表象,智慧為內(nèi)在,。人的聰明增加可以日日新,,而人的智慧增加則是十分緩慢的。自人類誕生以來的時間里,,人類的智慧在整體上是增長的,,至于具體的歷史階段則存在后退的現(xiàn)象。 我常與人講:聰明的一個主要特征是考慮所思所為對自身的是否劃算,,而智慧則不同,!它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將自身放入整個社會中進行了“綜合反應”。智者是洞曉宇宙間規(guī)律的人而并非身懷七竅的機靈人,!當然聰明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向智慧過度,,有時聰明與智慧也存在重合之處。人可以改造自然,,如此來講的“自然”只不過是整個自然中極其有限的一部分,。就整體來看,即使人類成功改造過“自然”也仍然屬于人類順應自然的范疇中,。 解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劉曉林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樂推而弗厭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 字意雙解: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的匯聚地,,是由于它善于處于低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得道的人要領(lǐng)導人民必須在言辭上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lǐng)導人民必須在行為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之后,。所以,,得道的人雖然地位在眾人之上,,而人民并沒有感到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沒有感到傷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擁戴他卻不感到厭煩。因為他不與天下人相爭,,天下人也沒有和他相爭的,。 旁注: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并非以其善下,而是自然規(guī)律如此,。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為了闡述清楚自己的思想不得已也用了不少“風馬牛不相及”或者“風馬牛略有相及”的例證,。好的管理者不僅所為對眾人有益,而且對眾人而言仿佛不存在,,但整體上“系統(tǒng)”的運轉(zhuǎn)卻井然有序,。這樣管理者眾人與他爭什么呢? 在《道德經(jīng)》有許多篇章強調(diào)“示弱”的重要性,,以此來說明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性,。在我看來“示弱”的意義是巨大的,但仍要對此做出具體分析,。擁有了高度智商的的人類,,你我在相互間需要的是根本意義上的相互尊重而并非是他人對你我的“示弱”。如果某種“示弱”給人的感覺是虛偽的,、那么此種“示弱”是無效的,。 注:解老子《道德經(jīng)》的版本為劉曉林九天居士30歲左右所寫,未做任何改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