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午門,北京,,2020 蔡國強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持續(xù)兩個半月后,已于昨日閉幕,。衷心感謝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的聯合主辦,,也感謝支持展覽實現的機構和朋友們。 蔡國強表示,,“世事無常,,尤其疫情期間能夠實現如此龐大復雜的展覽,太不容易了……心里充滿無盡的感恩,!'遠行’ 他鄉(xiāng),,哪怕準備得再久、再多,,展覽開幕,,就是離開時候;'歸來’ 不易,,告別亦難,,這是我看了最多遍的自己展覽!” 《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1年2月28日,。周斯琳攝,蔡工作室提供 2月28日,,最后一天觀眾仍熱情不減,,細雨綿綿更添不舍……今天,我們回顧展覽實況,,將線下展覽的一部分轉移線上,,為特殊時期沒能親臨故宮的你,帶來一次“云觀展”,。 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外,,2021年2月28日。葉鶯攝,,蔡工作室提供 展覽實況 故宮午門正樓,、東西雁翅樓與東北崇樓四個展廳內呈現180件/組主要以火藥為媒介的作品,,包括蔡國強“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項目的精選作品,和他對話故土東方人文精神和以故宮為靈感的新作,,以及他的首個VR虛擬現實作品。 各展廳共呈現九則紀錄影像(夏姍姍導演),,揭開《遠行與歸來》背后數年的創(chuàng)作旅程,,亦介紹相關世界偉大美術館以及蔡國強對話的一段段藝術史的經典作品和藝術家。 《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北京,2020,。楊焱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北京,,2020。蔡國強攝,,蔡工作室提供 1 西雁翅樓:遠行 作為“遠行”的起點,,西雁翅樓展廳精選蔡國強“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系列項目在普拉多美術館、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烏菲齊美術館,、古根海姆博物館、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和龐貝考古遺址等站展出的作品,,尤其關注蔡國強與不同時期藝術對話時使用的繪畫手法,。各項目均配有文字介紹和紀錄影像,觀眾可以跟隨蔡國強的足跡縱橫西方藝術史,,思考其作品中直面的當代繪畫問題,。也可以透過他和經典作品與藝術大師的對話,一窺世界著名博物館,,進入更廣闊時空語境,。 《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北京,,2020。李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普拉多美術館個展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萬國大廳》,,2017,。火藥,、畫布,,360 x 600cm《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畫格列柯使徒系列”之三》,火藥,、畫布,。152.5 x 244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自拍》,,2017,。火藥,、畫布,。183 x 304 cm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畫魯本斯月神與公羊人》,,2017,。火藥,、畫布,。150 x 300 cm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對話中世紀作品之一,、火藥草圖《故鄉(xiāng)的天梯》與蔡國強普拉多美術館個展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故鄉(xiāng)的天梯》,,2015?;鹚?、紙,400 x 30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對話塞尚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對話塞尚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對話塞尚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烏菲齊美術館個展(左)與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個展(右)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烏菲齊研究”:花神第三號》,,2018?;鹚帯嫴?。183 x 152.5 cm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鳶尾花掉落》,2018,?;鹚帯嫴?。150 x 24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野玫瑰》,2018,?;鹚帯嫴?。122 x 152.5 cm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雪中克林姆林宮》,2017-2020,?;鹚帯嫴?。122 x 91.5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紅場上空的馬列維奇”:黑方格》、《“紅場上空的馬列維奇”:黑十字》,、《“紅場上空的馬列維奇”:黑圓圈》,、《紅場上空的紅星》,均為:2017,,火藥,、畫布,120 x 12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個展(左),、古根海姆博物館展覽(中)與烏菲齊美術館個展(右)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西雁翅樓展覽現場,2020,。楊思嘉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個展(左)與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個展(右)精選作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Non-Brand非品牌1、2,、3,、5》,2019,?;鹚帯⒉A?、鏡子183 x 150 cm (每件),。《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秀蔓攝,,蔡工作室提供 從西雁翅樓走向正樓。黃寶端攝,,蔡工作室提供 2 正樓:歸來 北京冬季奧運會進入了倒計時一周年,,讓世界更加相知相融是本次冬奧會的美好愿景之一。深感于奧運會這一全人類文化遺產的盛會在新時代的繁榮,,蔡國強攜本次展覽“遠行與歸來”重歸故里,,不忘初心。 1986年底,,蔡國強在故宮博物院朋友們的幫助下離開故土,、遠行日本;此后移居紐約,、活躍在世界舞臺,。幾十年來,他的藝術縱橫多種形式媒材,,主題千差萬別,,在全球的不同文化滋養(yǎng)里成長,但東方哲學和中華文化精神的根基始終如一。無法是法,、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如今西去的游子回到故宮,,將與西方藝術碰撞的結果呈現給古老的東方文明,,讓萬里之路上無窮的藝術風景在此綻放。 展廳內,,藝術家以數件在手工麻紙和絲綢等不同媒材上爆破的巨幅火藥作品,,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磅礴氣韻,亦對話故宮館藏古畫之作者們彼時的心境,。 同時展出的還有藝術家于2020年新冠疫情自我隔離期間的宇宙主題新作,。幾十年來,宇宙是這位仰望星空的繪畫少年的永恒之鄉(xiāng),;每當以中國發(fā)明的火藥為媒材探尋宇宙主題的創(chuàng)作,,藝術家仿佛踏上回鄉(xiāng)之路。 展廳中另有約80件蔡國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畫于中國的水彩、油畫,、水粉等小品,,展示他藝術生涯初期即著迷眾多中外藝術前輩風格影響,也傳遞他的初心--少年起對繪畫史和愛畫畫的深情,。 《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北京,,2020 作品《柏風》《花瞬二》,,2019?!哆h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 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作品《銀河嬉冰》與故宮館藏《冰嬉圖》復制品,,《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柏風》局部,,2019?;鹚?、紙, 300 x 1600 cm Tobias Titz攝,蔡工作室提供 《花瞬二》,,2019,。火藥,、絲綢,,350 x 3100 cmTobias Titz 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午門正樓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午門正樓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對話宇宙作品精選,,《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望鄉(xiāng):為人類作的計劃第四號》,,2020,。火藥,、墨,、紙,裝裱于木制4屏屏風,,230 x 310 cm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人類的墓志銘:為外星人作的計劃第十三號》,,2020,。火藥,、墨,、紙,裝裱于木制6屏屏風,,230 x 465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為“空中花城”所作彩色火藥草圖》,,2018,。火藥,、紙,。400 x 1200 cm 《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早期作品墻》與相鄰墻上“影響蔡國強藝術成長的個人,、畫家、老師,、工匠和他在西方藝術史之旅中對話的先輩大師”名單,,2020。周斯琳攝,,蔡工作室提供 《早期作品墻》,,2020,《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 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影響蔡國強藝術成長的個人、畫家,、老師,、工匠和他在西方藝術史之旅中對話的先輩大師”名單,2020,。張璐璐攝,,蔡工作室提供 3 東雁翅樓:遠行 本展廳精選蔡國強“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系列項目中的大尺幅作品,試圖傳達出繪畫精神和繪畫主題的自由釋放,、無拘無束,。除在普拉多美術館、烏菲齊美術館,、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和龐貝考古遺址等地展出的作品外,本展廳亦收入表現蔡國強與中世紀精神對話的新作,。 展廳盡頭的一組壓軸作品,,是蔡國強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所創(chuàng)作的《夢游紫禁城》。作品主要靈感來自虛擬現實技術(VR),,讓觀眾仿佛夢游在紫禁城的虛擬盛典和現實間,,時空交錯。 蔡國強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與龐貝個展作品精選《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普拉多美術館個展與對話中世紀項目作品精選《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普拉多美術館個展與對話中世紀項目作品精選《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晝夜托雷多》,2017,?;鹚帯嫴?, 260 x 600 cm Christophoer Burke攝,,蔡工作室提供 《發(fā)情山》,2016,?;鹚帯嫴?, 240 x 45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帕米拉》,,2017,。火藥,、畫布,, 240 x 45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繪畫的精神》,,2017?;鹚?、畫布, 300 x 1800 cmChristopher Burke攝,,蔡工作室提供 《蝙蝠的眼睛No.2》,,2020?;鹚?、畫布, 263 x 45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中世紀研究”:怪獸之塔》,,2020?;鹚?、畫布,, 263 x 300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黑光No. 1》,,2020,。火藥,、畫布,,360 x 600 cmChristopher Burke攝,蔡工作室提供 《夢游紫禁城》作品組,,《遠行與歸來》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為“夢游紫禁城”所作火藥草圖》,,2020,。火藥,,墨,、紙、裝裱于木制屏風230 x 465 cm,。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夢游紫禁城”煙花之后》,2020,?;鹚帯h白玉39.8 x 472.3 x 663.3 cm,。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夢游紫禁城”煙花之后》局部,2020,?;鹚帯h白玉39.8 x 472.3 x 663.3 cm,。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點擊觀看蔡國強虛擬現實作品 《夢游紫禁城》預告片 蔡國強虛擬現實(VR)作品《夢游紫禁城》由 HTC VIVE Arts 支持,,夏姍姍導演,,陳磊擔任顧問,北京黑弓 Blackbow 制作視效動畫,,上海樂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現 360 實景拍攝,,泉州信文工藝制作漢白玉紫禁城模型,瀏陽棠花煙花實施燃放,。 4 東北崇樓:蓋蒂研究展覽 “展中展”:媒材的遠行 策劃機構:蓋蒂文物保護研究院,,美國洛杉磯 策展人:瑞秋·黎萬科(蓋蒂研究院保護與修復部主管),、湯姆·勒納(蓋蒂文物保護研究院科學部主管) 蔡國強以火藥創(chuàng)作藝術已近35年。這一千多年前中國發(fā)明的爆炸性材料,,奠定了他的藝術,。火藥不可預測的特性,,決定了他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結果,。火藥交替著改變,、定義和引導蔡國強的藝術發(fā)展,,讓它一脈相承而仍具顛覆性。 2016年起,,蓋蒂文物保護研究院(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GCI)針對蔡國強鴻富作品中的媒材和創(chuàng)作方法展開大規(guī)模研究。通過分析作品的化學和物理組成,,研究作品保存與修復的方法,,并檢視蔡先生的藝術發(fā)展。他也成為蓋蒂該系列研究的第一位在世藝術家,,其他被研究的對象包括著名畫家德庫寧和豐塔納,。研究成果作為《藝術家的媒材》系列叢書之一,由蓋蒂出版,。 本次展覽精選呈現蓋蒂對蔡國強藝術的重要研究成果,,尤其聚焦火藥。研究這種媒材的種種特性,,記錄蔡國強的使用,,也通過研究火藥和煙花的老化特性,窺視未來,。 蓋蒂研究展覽《媒材的遠行》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起源 本展廳探索火藥的制作方法,,以及蔡國強如何開始在創(chuàng)作中使用這種非凡的媒材。二十多歲時,,作為畫家的他努力尋找自己的藝術方向,,在創(chuàng)作中尋求通過放棄藝術家之手的控制和解放自然力量,實現自我解放,。他轉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媒材:鞭炮,。用于婚喪節(jié)慶的煙花爆竹在泉州隨處可見,最初他會剝開鞭炮,,取出火藥,,但這樣花錢又費時,,于是直接去鞭炮廠買來整袋火藥,并開始嘗試將火藥與顏料混合使用,,如本展廳中作品所示,。 蓋蒂研究展覽《媒材的遠行》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此刻與永恒 一切都隨時間老化和改變,任何作品都可能褪色開裂,。藝術家常在意自己的遺產,,憂心作品未來如何變化。蓋蒂中心的科研人員通過蔡國強準備的火藥測試探討這一課題,,作為對其藝術媒材整體研究的一部分,。本展廳主要展示如何通過科研方法,探索蔡國強所用媒材如何隨時間產生變化,。 蓋蒂研究展覽《媒材的遠行》展覽現場,,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蓋蒂文物保護研究院科研過程展示,,《媒材的遠行》展覽現場,2020 即使有些東西是永恒的,,你也無法永遠擁有它,。永恒和永遠在中文里是不同的。 “永恒”超越時間的存在,,而“永遠”存在于時間之中,。所以當我們通過藝術與永恒對話、與它相連,,我不會試圖從永遠的角度去應對,,而是用瞬間去把握--似乎只有在混沌的片刻才能品嘗到永恒的神秘。 -- 蔡國強,,2016 《遠行與歸來》海報,,故宮博物院,北京,,2020,。林毅攝,蔡工作室提供 走出《遠行與歸來》展廳,,遠方高樓林立,,新舊交替 Instagram用戶@WANGGUGU攝 展覽完 展覽由北京冬奧組委,、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西蒙·沙瑪(Sir Simon Schama,,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及美術史學教授,撰寫并主持《藝術的力量》《文明2》等轟動全球的BBC紀錄片)擔任策展人,?!哆h行與歸來》亦將推出同名書籍(西蒙·沙瑪監(jiān)修),全面展示藝術家“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敬請期待,。 展覽感謝主辦方北京冬奧組委與故宮博物院的傾情投入,與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海關總署的鼎力支持,。亦感激安踏、軒尼詩,、嘉德藝術中心,、雅昌文化集團、兆泰集團,、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萬通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北京紫鑫永樂文化有限公司,、劉鑾鴻,、劉洪文燕夫婦,與何超瓊女士的贊助支持,,以及虛擬實境合作伙伴HTC VIVE Arts,。 ? 蔡國強與“早期作品墻”,《遠行與歸來》布展現場,。 喻夢泠攝,,蔡工作室提供 “當你投入世界的懷抱,其實是一種回歸” “遠行其實從未離開,, 回歸的也許是那個愛畫畫的初心少年” -- 蔡國強 蔡國強工作室 網站:www.caiguoqiang.com 臉書:www.facebook.com/cgqstudio/ Instagram: @Caistudio 微信:蔡國強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