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全球大約有7100萬,,這些患者存在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等進行性肝病的風險。 HCV基因3型(GT3)是第二大基因型(占25%),,在歐洲吸毒者和南亞地區(qū)的比例特別高,。 最新證據表明,與其他HCV基因型感染相比,,HCV GT3感染與肝脂肪變性率更高,、纖維化進程更快以及肝細胞癌發(fā)展有關。 之前,,人們認為HCV GT3感染是一種易于治療的基因型,,非肝硬化患者使用干擾素治療24-48周后持續(xù)病毒學應答(SVR)率約為70%。 近年來,,不含干擾素且SVR率較高的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開發(fā)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大多數第一代HCV蛋白酶抑制劑和非結構蛋白5A(NS5A)抑制劑在GT3感染治療中效果較差,,特別是存在其他消極預測因素時,,如出現肝硬化,、既往干擾素治療失敗和/或病毒耐藥相關取代,。因此,在無干擾素治療時代,,HCV GT3感染仍是較難治愈的病毒基因型之一,。 維帕他韋(velpatasvir,VEL)是第二代泛基因型HCV NS5A抑制劑,,與HCV NS5B聚合酶抑制劑索非布韋(sofosbuvir,,SOF)組合,最近作為不含干擾素,、口服,、每日一次的丙肝治療方案被批準,用于治療HCV基因1-6型感染,。 吉三代(SOL/VEL)顯示出強大的抗病毒活性和體外高耐藥屏障,,在吉三代治療12周后,,HCV所有基因型的SVR率均高達95%-99%。 然而,,HCV GT3感染與其他基因型相比,,特別是在經治肝硬化患者中,SVR率更低,。這些觀察結果促使歐洲藥物管理局建議在HCV GT3感染伴肝硬化患者中添加利巴韋林(RBV),。 2017年7月,歐洲醫(yī)療監(jiān)管機構批準了吉四代Vosevi,,這是一種針對所有基因型丙型肝炎治療的片劑,,該療法療程為12周。 臨床數據顯示,,對于無肝硬化或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該療法治愈率較高。兩項3期臨床試驗的資料顯示,,約750名無肝硬化或輕度肝硬化的丙肝HCV患者,,接受Vosevi治療后,患者中有96-97%治愈,。 盡管在ASTRAL-3試驗中很少觀察到,,基線時出現高度耐藥NS5A替代Y93H與SVR率較低相關,并且在治療失敗時也觀察到Y93H是所有GT3感染治療失敗中的主要變異,。 到目前為止,,除了臨床試驗以外GT3患者還沒有大型隊列研究,因此,,尚不清楚臨床試驗中報告的高SVR率是否能在真實世界條件下實現,。 在一項多中心隊列研究中,研究人員旨在評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感染患者(包括HCV和HIV合并感染患者,、經治患者和/或肝硬化患者)中直接抗病毒藥物吉三代±利巴韋林治療12周的療效和安全性,。另外,分析了基線NS5A耐藥相關取代(RAS)對治療結果的影響,。 在這項多中心隊列研究中,,從德國各地10個治療中心招募GT3患者。在意向性治療(mITT)和按研究方案分析(PP)中評估治療結束(SVR12)后12周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NS5A RAS通過基于人群的基因測序確定,。 總共293名GT3患者。中位年齡為48歲,,70%為男性,,25.3%出現肝硬化,9.2%為HCV/HIV共感染,21.8%為經治患者,,其中使用過DAA治療的占4.1%,。 結果在11.2%的患者中檢測到基線NS5A RAS(Y93H、A30K,、L31M),。分別有5%非肝硬化患者和58.9%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案中加入RBV。 吉三代(SOL/VEL)±利巴韋林的SVR12率分別為95.9%(mITT)和99.5%(PP),。先前用SOF/RBV治療的肝硬化患者僅發(fā)生1例病毒學復發(fā),。沒有發(fā)生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研究者得出結論,,在多樣化的患者群體中,,吉三代±利巴韋林在丙肝基因3型中是安全高效的?;€很少觀察到NS5A RAS,,并且不管是否使用利巴韋林治療,其存在似乎不影響SVR率,。 本內容為醫(yī)伴旅版權所有,,歡迎分享轉載! 醫(yī)伴旅:尋找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伴您走上康復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