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xué)者稱南軒先生,,謚曰宣,,后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xué)者、教育家,。生于南宋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書院教事,從學(xué)者達數(shù)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xué)派規(guī)模,,成為一代學(xué)宗。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jīng)_祐觀,。其學(xué)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后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徐州府蕭縣,,南宋時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儒學(xué)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xué)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shè),。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xué),。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后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biāo)準(zhǔn),。 ●呂祖謙(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為與伯祖呂本中相區(qū)別,亦有“小東萊先生”之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原籍壽州(治今安徽壽縣)。南宋著名理學(xué)家,,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