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姓什么,?劉恒瑄秦始皇究竟姓什么,?關于這個話題網上充斥著各種說法,有人說他姓嬴,,有人說他姓趙,,甚至還有人說他姓秦或呂。他到底姓什么,?為什么這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一帝的姓氏會成為一個謎,? 其實,秦始皇的姓什么完全不是一個問題,,歷史上本來記載得是很明白的,,他就是姓趙。這一點在至少漢代的大眾認知中是沒有疑問的,。然而,,由于時代久遠,文化發(fā)生很大的變遷,,加上一些以疑古為志的學者有意無意的行為,,帶歪了一股研究風氣,在普通民眾中引起諸多置疑,。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對先秦文化越來越陌生,秦始皇本來很明白的家世和姓氏于是漸漸蒙上了一層疑霧?,F在,,讓我們來看看疑霧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先說秦始皇那個現在最廣為人知的姓——“嬴”,。 可以說,,現代中國人之所以認得“嬴”這個字,幾乎全部原因就是秦始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嬴”已經成為秦始皇乃至秦公族的一個專有標志了,,在他們看來,嬴就是秦,、秦就是嬴,。然而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嬴與秦的關系,,事實上是一個包容與從屬的關系。 嬴這個字,,代表的是上古原始社會時期的一個著名部落——赫赫有名的伯益所統(tǒng)率的東夷集團中的嬴族,。這個部落據說是帝顓頊的后裔,居于今天魯南和皖蘇北部地區(qū),,是一個游牧部落,。部落的領袖本名叫“大費”,“伯益”其實是他的官名或封號,。伯益此人多才多藝,,不僅擅長馴鳥蓄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此成為大禹的治水助手,,功成之后被舜賜以“嬴”姓,也就是以“嬴”命名他的部族(上古時期的“姓”是指部族名稱而不是今天所說的人名之姓),。 嬴部族在夏,、商、周三代分化成很多氏族(在《嬴姓的來世與往事》里有詳細介紹),,例如徐,、葛、費,、廉,、黃、江,、趙,、李等等,也就是說今天的趙姓,、李姓,、黃姓、徐姓等其實都是嬴部族的成員,。而秦國的公族則是嬴部族中的趙氏家族的一個旁支,,也就是說,秦國公族包括它所有的君主其實就像宋朝皇室一樣都是趙家人,。所以,,“秦”與“嬴”之間不是對等的關系,,而是被包容的關系:嬴是一個古老大族,而秦國公族只是它的一個分支的分支——秦只是嬴族里的一分子而已,,它不能代表整個嬴姓,。
我們再說說秦始皇真正的姓——趙 剛才說了,“姓”字的本意在上古時代是指部族的名稱,,到了現代則演變?yōu)榧易宓拿Q,,被人們置于名字前面表明家族出身。現代的姓事實上是姓,、氏并行時期的“氏”,,只是因為后世的姓氏概念混同,氏也被稱為姓,。從這個意義上講,,出身于趙氏家族的秦始皇也可以說是“姓趙”,而就其祖先的部族出身來說則為“姓嬴”,、“氏趙”,。
但是,我們可以說秦始皇姓嬴卻不能說他的名字就叫“嬴政”,。因為在部族時代人們是不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上族號的,。秦始皇家族的嬴姓只是古姓,是部族的名稱,,不能用來組成姓名,,“嬴政”這種稱呼跟“姬發(fā)”、“姜子牙”一樣,,并非出自周秦時代,,都是后世之人由于分不清周秦時代的姓與現代的姓而造成的誤會。并且,,人名前加氏(現代姓)的做法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后來才逐漸形成的習慣,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秦始皇的老祖先“非子”因為被造父收養(yǎng)而以趙為氏,,故而秦國公族在立國之前就已經是趙氏成員了,所以如果一定要在秦國國君們的名字前面加上氏(即現代姓),,那么他們就都是“趙某某”,,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司馬遷才稱秦始皇為“趙政”,,而不是因為他生于趙國,,更不是因為他母親叫“趙姬”,也不存在避禍改姓一說。
在漢代的典籍中,,秦始皇的名字就是叫“趙政”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于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 《淮南子·人間訓》……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 并且,,漢代典籍貫也直接以趙氏指代秦國: 《史記·陸賈列傳》……陸賈對漢高祖劉邦說:“……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 西漢淮南王劉向曾說:“秦信同姓(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法,不在于信同姓”,。 《漢書·武五子傳》有曰:“昔秦據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陳涉呼楚澤,,近狎作亂,,內外俱發(fā),趙氏無炊火矣”,。 大家熟悉的大才子曹植《求自試表》:……絕纓(楚莊王故事)盜馬(秦穆公故事)之臣赦,,楚、趙(秦穆公)以濟其難,。 此外,,秦國公室中的“趙某某”也比比皆是: 《史記·蒙恬列傳》……趙高者,(秦)諸趙疏遠屬也,。 《史記·商君鞅列傳》……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趙良見商君……(趙良為對變法有異議的秦宗室貴族)。 秦昭王滅周大將趙摎,。 秦始皇登瑯邪立石刻,,刻名中有:倫侯建成侯趙亥、五大夫趙嬰,。 ……
那么,,秦始皇是怎樣由“趙政”變?yōu)椤百钡哪兀吭瓉?,經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體制和文化的深刻變革,兩周時期姓氏并行的做法到了漢代已經因為古姓的沒落和平民階層的崛起而產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所謂“姓氏合一”的趨向,。到了漢代中期,人們已經不熟悉以前的姓氏文化了,,越來越頻繁地發(fā)生姓氏混用的情況,。經考證,現在能查到的最早的“嬴政”就是出現于西漢末年至王莽時期的一個文吏的《法言》一文,。后世的一些“疑古”派學者也基于懷疑經典而“無視”史籍中關于秦國趙氏的記載,,改而推廣“嬴政”一名,甚至直到今天中小學歷史課本中仍在延用這一稱謂,。 為什么有人又說秦始皇姓秦呢,?這就有幾種原因了:一是因為一些初學之人沒有理解和掌握古代“以國為氏”的概念,誤以為非子建立了秦國就以秦為氏,,而事實上“以國為氏”不屬于君主們的行為,,而是這個諸侯國敗亡后的一些公族后人或“國人”的行為。秦朝滅亡后就曾經有一些前公族的“支庶”后裔改以秦為氏,,這一點,,《元和姓篡》、《通志·氏族略》,、《康熙字典》中都有提及,。也就是說,源于秦國的秦氏是在秦朝已經煙消云散之后才出現的,,在秦國或秦朝存在的時代“以國為氏”不會發(fā)生,,秦國君主們仍然是以趙為氏的。 認為秦國君主們姓秦的情況還有一種,,那就是后世某姓氏中一些人的主觀心理需要所致,。這種例子在歷史上也算是屢見不鮮了,畢竟希望有一個榮耀的祖先也是人之常情啊,。 至于姓呂一說,,則是電視編制劇們最喜歡的素材,相信經常看電視的朋友們已經非常了解,,此處就不再浪費筆墨了,。 |
|